第二十七點,顯淨土宗是彌陀救度的法門。彌陀救度,無一遺漏,不論何人,只要念佛,都能往生成佛。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是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以念佛為方法,以往生為目的;念佛為因,往生為果。有此因,自然得此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然,若因若果,也在於顯示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攝取、救度。此攝取、救度,上包等覺菩薩,下含逆謗闡提。如印光大師說:
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
下根如五逆十惡之輩,
皆為淨土法門所攝之機。
以彌陀願力弘深,普欲平等廣度十方眾生之故。因此,下品下生之極重罪人,一生唯惡無善,臨命終時,在身心皆陷苦逼的狀態下,隨人依樣畫葫蘆地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立即火焰化紅蓮,離地獄之火車,登極樂之蓮台。
之所以能如此,顯然並非此罪人之功德或功夫,乃是全憑彌陀不可思議威神之力的救度。
同時,文殊、普賢之等覺菩薩,欲生彌陀淨土,也完全仰蒙彌陀之力,絲毫非仗自己之功,故文殊菩薩《願生偈》言: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觀佛三昧經》)
普賢菩薩《願生偈》言: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華嚴經》)
文殊、普賢都是候補佛位的等覺菩薩,但若欲往生彌陀淨土,仍須仰蒙彌陀之力,何況其他聖凡善惡之人。是故,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之結論說:
‧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這段法語的意思是說,所有一切聖凡善惡之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彌陀淨土,都是依靠阿彌陀佛本願力之故。反之,若不依靠阿彌陀佛之力量,即使等覺,如文殊、普賢,亦不能得生彌陀淨土。道綽大師《安樂集》也說:
十方人天,欲生我國者,
莫不皆以阿彌陀如來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導大師《觀經疏》也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也說:
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此正顯示淨土宗全然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而彌陀救度慈悲平等,廣大弘深,無一遺漏。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只要念佛,都能往生。
「救度」正是顯示「慈悲」。而佛教是慈悲的宗教,若無慈悲,即無佛教,而慈悲的極致,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是「普度眾生,拔苦與樂」,故學佛者若欲成佛,都須廣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四弘誓願,其內涵如《華嚴經》第二十三卷《十迴向品》言: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願保護一切眾生,終不捨棄。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彼諸眾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獨無侶。
隨宜救護一切眾生,令出生死。
度脫眾生,常無休息,無有疲厭。
「眾生無邊誓願度」即是包含救度逆謗闡提之意,逆謗闡提因其本身只有罪惡無有功德,故彼等之被救,絲毫非靠逆謗闡提本身之力,乃靠能救者之功德力,因此能救者必須具有此種非凡之願心與力量,缺一不可,而此心此力之圓滿者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正是《十迴向品》中所言「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的寫照。彌陀在於因地之時,兆載永劫行菩薩道之中,以身為質,代替罪惡眾生入於惡道受苦,以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使其不但出離惡道,而且解脫生死輪回。而下品下生蒙受彌陀救度、往生彌陀淨土,正顯示彌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拔苦與樂」的願心願力完全圓滿,無有缺陷,也顯示淨土宗完全是彌陀救度的法門。如《大寶積經.如來會》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學佛的目的在於成佛,如前所言,成佛要先發普度眾生的四弘誓願;然而反觀自身,自己煩惱業障未除,六道輪迴未脫,如《華嚴經》所言「不能自救,何能救他」;自己沒有,何能給人?自己在苦海中哀嚎掙扎,亟須被救,何能救人?因此,我們都需要彌陀的救度,而一旦蒙受彌陀救度,往生彌陀淨土,則不但當下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而且必定斷除煩惱,快速成佛,與彌陀同證無量光壽,亦以大慈悲,廣度諸眾生,圓成學佛目的。如《莊嚴經》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慈悲,利益諸群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