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三十二)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第二项    劝念佛愿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文科】

说明念佛往生一段分为四项,此文是第二项,即劝众生发愿往生。

【译解】

舍利弗啊!众生听到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以及圣众的功德,都应当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

为什麽呢?因为往生阿弥陀佛国,就能够加入一生补处菩萨这样的上善之人的行列。

【辩义】

1. 释尊心声

这是释尊在本经当中第一次劝众生愿生彼国。

其实,劝生彼国是释尊心中久久蕴藏的慈悲,为释尊出世之本怀,教化之终极。

释尊无问自说此经,目的正在於此。

经文一开始,直指西方,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来赞叹极乐庄严,再三强调「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发起我们向往欣慕的心,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来赞叹阿弥陀佛「光照十方无所障碍,寿及人民无量无边」,发起我们依靠归命的心,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来赞叹极乐圣众,说明十劫以来已往生者无量无边,皆不退转,速疾成佛,汝今往生,亦皆如是;发起我们效仿随学的心。这时,释尊才完全吐露出他的心声,劝我们去往生,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2. 何等众生应当愿生?

若正苦,当愿生,众苦顿息故。
若正乐,当愿生,受乐无间故。
若有罪,当愿生,无三恶道故。
若有福,当愿生,福善无边故。

小乘人,当愿生,证发大心故。
大乘人,当愿生,上供下化故。
懈倦人,当愿生,自然不退故。
精进人,当愿生,速成正觉故。

愿好衣,当愿生,天衣妙服故
愿好食,当愿生,三昧为食故。
愿好住,当愿生,楼阁如意故。
愿好行,当愿生,乘空无碍故。

欲好风,当愿生,德风增道故。
欲好水,当愿生,德水悦神故。
欲好空,当愿生,广大庄严故。
欲好居,当愿生,清净无染故。

求相好,当愿生,端严无比故。
求健康,当愿生,金刚不坏故。
求富贵,当愿生,大富大贵故。
求名利,当愿生,大名大利故。
求长寿,当愿生,寿命无量故。
求智慧,当愿生,智慧无边故。
求眷属,当愿生,眷属永聚故。

爱处众,当愿生,海众无边故。
爱闲寂,当愿生,心常寂定故。
爱出游,当愿生,神游十方故。
爱娱乐,当愿生,妙乐无穷故。

看电视,当愿生,影现十方故。
用手机,当愿生,他心遍知故。
上网路,当愿生,法界一心故。
玩游戏,当愿生,游戏神通故。

眼见色,当愿生,妙色无穷故。
耳闻声,当愿生,音声第一故。
鼻嗅香,当愿生,香熏十方故。
舌尝味,当愿生,果实自然故。
身觉触,当愿生,触光心喜故。

一切人,当愿生,无不满足故。
一切时,当愿生,无不适意故。

3. 何故闻者应当愿生?

如法闻者,皆应愿生。知好歹故,顺本性故,顺佛心故,顺佛愿故,顺佛语故,最为应当。

如不愿生,为不知好歹,违逆自性,背於诸佛,最不应当。

阿弥陀佛成就极乐净土,无量清净,备极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端为安置我等,只盼众生愿生,佛即欢喜;今有闻者,而不愿生,甘处此五浊恶世,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阿弥陀佛成就无量光寿,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无所障碍,专为救拔我等,只要众生愿意,佛即摄受;今有闻者,而不愿佛救,偏欲自力修行,迟滞险途,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无量菩萨圣众,不请来作胜友,主动邀我同游法界,同觐诸佛,同化众生,而皆在彼翘首相候,只等众生答应,皆悉遥加;今有闻者,而不愿生,宁与三恶为伴,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4. 问:听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只要心净则土净,又何必求生西方呢?

答:《龙舒净土文》:

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瞋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瞋无痴乎?

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到也。

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花,易於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於地狱,况乃变作莲花乎?隔壁之事,犹不能知,况乃见无尽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

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於诸菩萨乎?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虚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般舟赞:

不得信受他人语,但令心净此皆净。
若道此同诸佛国,何因六道同生死。

5. 求生净土是否心外求法?

安乐集:

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灵峰宗论:

问曰: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耶?

答曰:圆人炽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离自心。权乘纵未了达自心,究竟心外决无别佛。故此念佛三昧,若迷若悟,皆可共遵。迷者遵之,则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者遵之,则自他不二,始觉合本矣。名为三昧中王,不亦宜乎!

6. 上善与下善

善有人天善、罗汉善、菩萨善、佛善。重重比较,後後称上善,前前称下善。本经所说「上善」,不是此世人天五戒十善的善,也不是阿罗汉的善,也不是一般菩萨因地之善,而是阿弥陀佛果地名号无量光寿之善,能使往生之人直入不退转地,悉皆一生补处、决定成佛,所以独称「上善」。

要解:

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
此据相位。若据内证,极乐罗汉、菩萨、人民,皆怀佛德,亦皆可称上善人。

7. 念佛即是上善人

已生极乐,固然称为「上善人」。这个世界的凡夫,甚至连五戒十善都修不来,但是因为称名善根同佛,光寿与佛无异,同样也可称做「上善人」。因中已经是上善人之故,往生之後,才能与诸大菩萨上善之人俱会一处。

观经: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疏: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注: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乎法界皆为兄弟。

本性恶劣的凡夫,称念佛名的缘故,现蒙五种嘉誉,二圣为胜友,法界称兄弟,往生彼土与诸菩萨携手共行,实在是荣幸之至。

8. 「上善一处」与「辈品差别」

就往生後之情形,大观二经,皆说有辈品差别;唯本经不说辈品,而说下凡众生往生与一生补处菩萨「俱会一处」。一者,无二,无别。同一处所,同一集会,同一境界,同一受用,同一清净,同一真如;同因同果,同去同来,平等平等,纯一无杂妙真如境,故名一处。

注: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法事赞:

极乐无为涅盘界。

为何有此二说呢?

这是因为往生的因行显说有「诸行」、「念佛」二种不同的缘故。诸行万差,功德不等,随功德大小,存往生高下,三辈九品文所说在此;念佛平等一如,同称弥陀名号,同乘弥陀愿力,因等果等,本经所说在此。

净土三经中,只要是正直说念佛的地方,都不存在品位,如《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付嘱弥勒文,《观经》付嘱文,本经文等;随附诸行的地方,才说辈品。故知,念佛往生无辈品,辈品依诸行方便而立。

有义,念佛往生也有辈品:

一由念佛多少。《观念法门》以日别佛号三万声为上品上生。

二由工夫深浅。《要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三由信疑差别。《大经》信者化生,疑者胎生。知随信疑深浅,有花开早晚。

四由功德大小。《大经》三辈。

五由罪业轻重。《观经》下三品。

若欲会通,可谓皆方便说,非真实义。一、二劝进念佛,三劝深信,四、五随附诸行,亦通劝善诫恶,抑止方便。

问:善导大师依《观经》明凡夫入报之义,《观经》即说九品,是报土存辈品之据,何说报土无辈品?

答:《观经》说相,由方便入真实,故说品位。然报土圆融,为显普贤行德,无品而品,品而无品,非隔历不融者也。如全水成波,全波为水。波相不同,水体是一。

问:无辈品是何等境?

答:无辈品即是平等之境,平等之境即是佛境。如江水不平,入海即平;菩萨因位有差别,佛果位即平等。

论: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等者,平等一相。

9. 要解释俱会一处

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
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於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1) 极乐同居与十方同居之异

① 圣来凡居--凡往圣居

② 暂时同居--究竟同居

③ 圣人稀少--圣人遍满

④ 作办迥异--作办相同

⑤ 升沉硕异--同登妙觉

⑥ 苦乐悬殊--圆受诸乐

⑦ 普通教相--特别教相

2) 与导师判释异同

① 人异:凡夫--圣人。
阿鞞跋致即无生。
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
凡情圣见,二皆不生。

② 土异:同居--报土。

③ 因同:无漏不思议业--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念佛正定业、同因同行。

④ 果同:同尽无明,同登妙觉--至菩提。

⑤ 超同: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愿行自然成。

⑥ 释意同:显极乐超胜,凡夫易生。

⑦ 入手异:权借天台教相,凡故易往,圣故超证--直显净土教相,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皆是妙释,各逗机宜,自分隐显曲直。

10. 要解释应当愿生

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具此深信,方能发於大愿。
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1) 了此--

下凡众生,例登补处。不历异生,必补佛职。
凡夫入报。

2) 信愿力,方能信持名--

不信愿力,即不能信持名。
由弥陀愿力起信,非自力工夫起信。
本愿称名。他力称名。

3) 信持名,方能信心性--

不信持名,即不能信心性。悟後若不念佛,管保老兄未悟。
信持名即是信心性。愚蒙念佛,暗合道妙。

4) 愿力-持名-心性--究竟觉-始觉-本觉。从果向因。

5) 愿生彼国,即是大愿。

6) 信愿即是净土菩提心。大经三信。观经三心。

7) 信愿持名乃为正行。

若无信愿,或求人天福报,或求开悟,或加种种疑杂,皆非正行。
五正行,约行体明五种,各示「一心专」。
信愿持名,即一心专念。信愿极,自专。不专者,信愿有亏。
信愿归於持名。信佛力、信持名、愿往生,而一向称名。

8) 有信愿,无工夫,决得生。

无信愿,有工夫,不得生。
一仗佛力,一仗自力,不可并论。

9) 愿生净土,必得菩提,称菩提愿。

菩提心有二:修诸功德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

11. 法事赞

1) 劝厌苦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
娑婆六道非安处,冥冥长夜暗中行。
圣化同居不相识,动生瞋毒斗无明。
为此无明系六道,爱憎高下何时平。
既无善业排生死,由贪造罪未心惊。
犯此人皮裹驴骨,三涂自入不须争。
我等闻之心髓痛,誓愿顿舍世间荣。
普愿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① 欲劝愿生,先劝厌苦。

② 舍利弗为苦众生之代表。

③ 经言「众生生者」,「众生闻者」,是何众生?通含凡圣善恶,别以罪苦为先,故出十句明罪苦机相。不退补处,上善一处,皆为此辈。

④ 《赞》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合属此段,故知十句即释其相。实是我等自画像。人皮驴骨:《疏》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着人皮畜生,非名人也。自入不须争。自己、自动、自然。争抢、争辩。

⑤ 此土凡圣同居,极乐无为涅盘。

2) 赞当文

愿往生,愿往生。
娑婆极苦非生处,极乐无为实是精。
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
非直初生无限极,十地以下劫难穷。
如此大海尘恒沙,有缘到者入其中。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普劝同生善知识,专心专注往西方。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① 非安处,偏造罪不心惊;非生处,偏自入不须争。

② 以九品合此众生,故知所谓善男女,通含九品善恶。
般舟赞:十方如来舒舌证,定判九品得还归。
本机九品,回皆不退。回者,三心中之回向发愿心,摄前二心。经文之愿生心。

③ 无生,涅盘异名。同一无生,别显差相。

④ 有缘。不择机,但念佛,即有缘。三缘。五缘。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⑤ 罪苦众生何能入上善一处?何能即证无生?何能一生成佛?有缘故。有缘无事不可。
乃彼佛大愿业力之增上缘 ,非众生自力之少善根福德因缘。

⑥ 入上善一处之利益,四句。

⑦ 结劝愿生。专心专注。专复专。专念佛。

 

上一页 下一页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