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六)
 

5问:同是净土三经,为什麽为产生「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判教差别?

答: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机各得解」。

天台宗站在「众生性德」,也就是圣道门自力修行的立场,总判诸大乘经以实相为体,判净土三经也不例外;这样不仅未说明净土三经何以能成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同时必然地净土三经只能处於《法华经》等宣称大乘实相法门的附属地位。唯有净土宗站在「弥陀修德」,也就是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显明净土三经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所以独立於一切圣道诸经之外,高超於诸大乘经典之上,而成为净土宗之正依经典。

总判三经「实相为体」,只是得其大体,然不免以通途圣道法门的理念来诠释净土的经典,显得掺杂而不纯粹、疏阔而不贴切,难以显明净土法门他力、果教的特色,下劣根机难以相契;净土宗判以「佛名为体」,才是纯粹以净土的教理解释净土的经典,真正显出阿弥陀佛他力果教的实质,上契净土特别教理,下契凡夫陋劣根机。

另,《要解》虽延天台家通判实相为体,实则以一句无量光寿名号为实相至极,正与佛名为体相通,故能别出手眼,妙释持名。入文再研。

6问:「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对净土教法及行人修持产生了什麽样的影响?

答:「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使自古以来的净土教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体系。

其一为纯净土系,即是以昙鸾、道绰、善导为相承的净土宗体系,判三经以「佛名为体」。既以佛名为体,落实在行人修持,解门上必然强化说明此一句名号因中之大愿大业、果上之万德万能,以激发行人之信愿;行门上必然以因地六度万行为方便,以果地万德洪名为究极,而总卷万善万行,归极於专称佛名一行,所谓「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虽说定散两门,意在一向专称」,定散即是异方便,称名独为正定业;证果上必然速疾顿超,依佛名圆满功德,五乘齐入报土,速得阿耨菩提,即证法性法身,行普贤德,度化十方。

其二为杂净土系,即是以天台宗为代表,夹杂圣道诸宗观念的净土教系,其判三经以实相为体。既判实相为体,解门上必然重在说明吾人心性之不生不灭、非东非西,所谓十万亿外极乐不出当前一念之心、无量光寿佛名正是众生本来心体,以启众生之解悟;行门上必然以自证心性之实相念佛为最上、究竟,而以持名念佛为下根入手之方便,目的在以持名证入实相;证果上必然依众生此土功行之深浅,显彼土得益之高下,故天台判四土差别,凡夫只能往生最下的凡圣同居土,再於彼土渐次修行,经久成佛。

可见对净土三经经体的不同判释,正是形成净土两大教系的分水岭。

7问:有关净土三经,「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之判,何优何劣?

答:如上所明,优劣自见。进一步比较,唯实相无自证之功,虽言「凡圣齐圆,普该於含识」,「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而名号有化他之用,乘「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放「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光明,致使「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实相为体,唯有契证实相,才是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诸大乘经无不以契证实相为宗;名号为体,但只称名,如彼名义,即是如实修行相应,故净土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

实相为体,修因即不离当念;名号为体,起行必舍自归他。实相为体,入手难而功行渐,愚劣下机不能措心,虽有上根悟入,无奈无始业根难消,要籍生生不退,方有出尘阶渐。名号为体,下手易而成功高,五苦凡夫直尔称名,佛光来照,现生即入正定,毕命直取涅盘;十地等觉,位邻极果,尚赖闻无量寿佛声而心得开明,不敢有疑,信知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实相为体,随证悟浅深,有品位高下,故机分三辈,土见四差,乃至无明分分破,实相分分圆,究竟登於寂光。名号为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五乘齐入报土,一道同归涅盘;证弥陀之光寿,显普贤之化仪。有如是等种种差别。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七)
 

(3)三经宗用全同。

宗是宗旨,修行要径,会体枢机,万行纲领。用是力用。宗、体、用的关系,以宗会体,由体起用。三经不仅体同,而且宗、用也都相同,都以「专念弥陀名号为宗旨」,都以「凡夫入报、不退成佛为力用」。

「信愿持名」与「专称佛名」,大同小异。三而一,一摄三。信愿对不信愿,专对虽愿而杂。信愿极必专,专自摄信愿。顺彼佛愿故。

1问:疏以《观经》亦观佛三昧为宗?

答:且顺文相,明观佛三昧为宗,观佛入念佛故,结归唯在念佛。故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诸师唯见观佛三昧为宗,尤在表浅;导师独明念佛三昧为宗,最为深入。

2问:常见天台五重玄义,释名之外,体、宗、用、相初机甚觉茫然,当如何理解?

答:凡佛所说皆从实相心出,故一一皆以实相为体,如前佛像之喻。

佛说法意在令人同证其所证,所谓自觉觉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众生根机万有不等,为不同众生示其不同证悟实相之门径、方法,此即是宗。故诸大乘经虽皆实相为体,而宗各不同。又,佛往往在开示最主要的修行方法时,为普摄群机也会说到辅助性的种种方法,而此皆朋从於宗。如《观经》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广收众机,从於念佛。故以宗为修行要径,会体枢机,万行纲领。

又,诸经之宗(根本修行方法)本来是佛按众生根机所设定,自然会随修行者之根机,修行之所得,而产生修行上的作用,也就是证悟实相的功能力用,此即是用。或有渐证,或有顿证。或自悟心性而证,或三密相应而证,等等不同。故随宗不同,用也有别。

不同的宗与用,便显示出教法不同的相状,或顿或渐,有难有易,或次第或圆摄,或明此土得证,或明往生成佛。这便是相。

(4)三经各有侧重。

既然三经体、宗、用全都相同,可说三经全同一经,释迦牟尼佛只讲一部经就可以了,为什麽要说三经?这是因为三经虽然本质全同,但为善巧摄化众生,又各自有其重点。

《大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愿果德,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也是「三经共同的原理」,但说在《大经》。

《观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机类」,即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普皆有份,发起众生之欣求。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摄机」,但说在《观经》。

《小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方法与胜益」,即凡夫专称佛名,往生极乐报国涅盘界,位齐补处。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方法与利益」,但说在《小经》。

三经共明机教行益,互相贯通。

(5)三经次第展开。

从三经不同的侧重,能看出三经次第承接、整体呼应的关系。所谓次第,有「法义承接」与「说时先後」两重。

从法义相承来说,《大经》是根源,为先;《观经》是展开,为中;《小经》是结归,为後。

《大经》侧重在说四十八愿,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净土,当然也就没有净土三经,所以《大经》是根源。

根源既发,必待展开,不然不能广利众生,埋没法门奇功。这在《大经》已露其端,即是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後,将一本愿念佛分布於三辈机品,一一劝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不过《大经》的重心并非在此,所以三辈专念文点到为止,接着又转入广泛地描述四十八愿之深广果德方面。

《观经》续承《大经》三辈文,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详细开演之,普摄一切定机、散机,大乘、小乘、善人、恶人,平生、临终,乃至一生逆谤阐提、大命将终、将堕地狱之机,齐归本愿,同称佛名,皆得往生。遂见法门广大,善恶齐归。

既已展开,还须收摄,不然不能回归正辙,混淆法门纲际。这在《观经》也已作了交待,即是流通分「付嘱持名」之文。虽说定善、散善、念佛,可是到最後流通,世尊不付嘱定善,不付嘱散善,唯付嘱「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回归弥陀本愿称名。善导大师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然而《观经》之特色在於:以定散二善广收众机,归入念佛。所以就能归之定散,不惜篇幅,广泛展开;就所归之念佛,仅选「下品」、「恶人」、「临终」为典型代表,而於流通分画龙点睛,可说余蕴悠长。

《小经》续承《观经》流通分「持无量寿佛名」之文,详细展开「执持名号」之广大内涵,尽显《观经》余蕴。就根机:《观经》持名,机是恶人;《小经》则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既显明称名即转恶为善,又显明称名不限恶机,而是普包一切善恶凡夫。就时节:《观经》称名只在临终,一声、十声;《小经》则扩展为平生,一日、七日,直到临终。就利益:《观经》称名,往生只在下品,似不太殊胜;《小经》则打破品位阶级,明直入涅盘国土,皆得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可知《观经》所说下品念佛为特例,《小经》所说执持名号是常规。

《观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未熟众生,隐含委曲而说,用「定散」善衣,包「名号」妙药,交与众生服用,故定散先说,念佛後说;定散置上,念佛置下;定散外显,念佛内隐。《小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成熟众生,称性无遮而说,不用定散衣裹,直将名号付於众生,定散贬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念佛称「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获六方恒河沙诸佛齐声证诚。

《小经》六方恒河沙一切诸佛,齐出广长舌相,同证、同赞、同劝「一切凡夫,专称佛名,必生极乐」,以此种高度、规格、阵势、仪则,极显念佛一法,超尽一切法门。至此,三经之开展,如同万里长江,源於千年雪山之顶,途经千峰万壑,广纳百川众水,终於到达波平浪静的大海,呈现汪洋无边之景象。

就说时先後,三经虽不能一一指出明确的年份,但根据经文及义理,同样是《大经》先说,《观经》次说,《小经》最後。法义相承之理,已如上说,现补充相关经文。《大经》上卷阿难有问:「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如果在此之前已说过《观》、《小》二经,则阿难尊者不当有此问,可知《大经》最先说。又,《观经》「华座观」中有「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之句,「中品下生」也有「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可知《观经》说在《大经》之後。 

 

上一页 下一页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