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四
印光大師 著

第1頁〕〔第2頁〕〔第3頁
第4頁〕〔第5頁

飭終津梁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竊謂徒悲,究有何益。須知生死大事也。信願念佛大法也。既知死之可悲,當於未死之前,修此大法。則死不但無可悲,且大可幸也。何以故,以淨業成熟,仗佛慈力,直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以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漸次修習,直至成佛而後已也。然欲得此大幸,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培其基。加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便可決定即得矣。至於臨命終時,無論久修始修,皆須眷屬及與淨友為其助念。庶可正念昭彰,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矣。即平素不念佛人,臨終請善友開導助念,亦可往生。是知助念一事,最為緊要。修淨業人,當于平時與家屬說其利害。俾彼了然無疑,決不至臨時,以世俗情見,破壞正念。而於存者亡者,均有實益。念佛飭終津梁,及飭終須知,用意措詞,悉皆周摯。實為保護成就行人一大事因緣。若肯輾轉流通,俾一切同人咸知其益。其為功德,唯佛能知。願世之為人子孫,及為人父母兄弟朋友者,各皆依行。以期亡人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實為大幸。(民國十九年季春)

三餘德堂名說跋

堂名大義,已為宣示。然欲利人,先須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則尚難化及妻子,況鄉鄰乎。果能真誠無偽,雖異類尚能感格。況於同類之人乎。故一切法,皆以身為根本。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欲為天地行化育,欲為祖宗著潛德,欲為子孫立懿範,若不以躬行實踐為事,則如貧無立錐者,妄欲富貴蓋世,只成癡心妄想,了無實事可得。戒之戒之。

堂名三字四字,各有取義,固非一定,不可更變。南方一逸老,修庭堂,上樑時,飛來十八個白鶴,遂名其堂曰十八鶴來。意其有十八翰林之徵也。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了幻妄之生死,證真常之心性者。然眾生根有利鈍,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鈍惑厚者,十百千萬生,或十百千萬劫,猶不能了。此 係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論。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煩惑者,其難也難如登天。任汝見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內見思惑未盡,決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唯念佛法門,全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若具真信切願,至誠懇切,念佛名號,求生西方者,無論根之利鈍,惑之厚薄,皆可於現生臨命終時,蒙佛慈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見思煩惱,不斷而斷。以西方極樂世界境緣殊勝,一一皆能增長人之功德智慧,絕無令人起貪瞋癡者。此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論。世有深通宗教,不信淨土法門者,蓋以通途教理,論特別法門也。使彼知是特別法門,則自行化他,莫敢或違矣。張福泉嬸母劉氏,生性淳篤,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淨等所說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轉勝於前。逾十四時,通身冷透,頂猶溫暖,肢體柔軟,蠅不至室等瑞相。按大集經說臨終徵驗偈 云,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以人將死時,熱氣從下至上者,超生。從上至下者,墮落。若通身冰冷,唯頂上熱者,必生西方入聖道。眼及額顱熱者,生天道。心熱者,生人道。腹熱者,生餓鬼道。膝蓋熱者,生畜生道。腳板熱者,生地獄道。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 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臨終若被無知眷屬,預為揩身換衣,及問諸事與哭泣等。由此因緣,破壞正念,遂難往生。以故念佛之人,必須令家中眷屬平時皆念。則自己臨終,彼等均能助念。又因常說臨終助念之利益,及瞎張羅哭泣之禍害。便不至以孝心而致親仍受生死之大苦。乃得即生西方之大益也。

張慧炳往生西方決疑論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但以從未悟故,迷而不知,起貪瞋癡,造殺盜淫。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從劫至劫,莫之能出,大可憐憫。張慧炳宿世固有善根。惜其生於無佛法之區域,及其讀書之後,漸染于程朱韓歐之學說。(程朱辟佛之力,比韓歐為巨。)則於即心自性之理,更加錮蔽,無由發明矣。所幸者,閱世既久,常罹禍亂,不免常存厭心。恰遇常慧揚以念佛求生西方相勸。則如久旱之苗,忽逢甘霖,即得勃然發生,勢不可遏。雖於佛法未能大明,而于程朱韓歐之心曲,固已灼知深見,反由此更加信心。自聞淨土法門以來,刻論時日,不滿二年,遂得正念往生,亦可謂勇猛丈夫矣。至於臨終中風失語,乃宿世惡業。當在死後來生受者,以現生修持功德,轉後報重報作現報輕報而了之也。死後面色光澤,屍體柔軟,面帶笑容,頂熱炙手。此種景相,均為往生之瑞相。然面色光澤,屍體柔軟,面帶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唯頂熱一事,生天者所無。經中說死後生各道之證據,有偈 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以人死熱氣由下而上者,為超升。由上而下者,為墮落。若通身都冷,頂上猶熱者,則超凡入聖。生西方,為超凡入聖之最勝者,故曰頂聖。若熱在額顱及眼者,則生天。熱在心者,則仍生人道。熱在肚腹者,生餓鬼道。熱在膝蓋者,生畜生道。熱在腳板者,生地獄道。以通身全冷,唯此處獨熱為准。然念佛之人,平素若有真信切願,臨終又蒙善眷助念,不為惡劣眷屬預為揩身換衣哭泣問事瞎安慰等所破壞,定規可以往生。慧炳臨終失語,或有因此懷疑者。頂熱一事,可以為證。況又有面色光澤等事乎。前年雲南保山縣鄭慧洪死,其母愛子心切,服毒端坐,念佛而逝,絕無苦痛之相。其地向來不知佛法。其父名伯純,乃一宿儒,不樂仕進,初研易經數年,繼研丹經,後參禪宗。慧洪商於昭通,寄信求皈依,專修淨業。屢勸其父修淨業,請許多淨土經書祈看。伯純由是生信,自行化他,作念佛懇詞,懇人念佛。民廿二年慧洪罷商回家,次年春死,無甚祥瑞。而其母服毒往生,較平常善終者,無所欠憾。由是一方之人,為之感動。以伯純乃文行兼優之士,為之提倡,又得其子其夫人之奇異,雖固執邪見絕無信向者,亦不得不為感動也。宋儒讀佛經,得其妙義以自雄,反從而辟佛者,恐後人識彼之妙義所從來,故昧心為之。以致後儒皆不敢講因果輪迴,以故善無以勸,惡無以懲。近幸修淨業者多,猶可以稍挽狂瀾。否則人道或幾乎息。今由慧炳,令一方知往生西方之相。當有相繼而往生者,愈久愈多也。因書此以明其實義。凡見聞者,各宜自勉。

謝絕函件啟事

印光庸僧也,無所知識。十餘年來,多有謬認為善知識。乘郵政之便,函件紛投。光不自量,來即答復。去冬夜校書於電燈下,目大受傷。以後凡來信,皆戒之後勿再來,而又失效。至今來函件者,較前仍未減。因不得已,故今登新申兩報,並佛學半月刊,以期周知。倘此後再有來信,決不開封,亦不答復。如屬有關係掛號信,原函退回。平信則付字簍。以圖靜心養目,而可保守見天日之光也。若仍謬以光為知識者,祈直接向上海佛學書局,或蘇州報國寺弘化社,請閱印光文鈔,印光嘉言錄。其所獲利益,較信實多百倍。再進而閱淨土五經,及古德淨土著述。則定可以因地心,契果地覺矣。(民廿四年二月一日)

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啟事

觀世音菩薩,于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悲心無盡,慈誓莫窮。故復於十方世界,現菩薩及人天凡聖等身,以施無畏,而垂濟度。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但現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橋樑,道路,藥草,樹木,樓臺,殿閣,亦隨機現。總以離苦得樂,轉危為安為事。凡遇刀兵,水火,惡病,惡獸,怨家對頭,惡鬼,毒蛇,種種危險者。果能至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可蒙菩薩加被,轉危為安。現在殺劫彌漫,全球皆無安樂之處,亦無安樂之人。願中外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同以觀音救苦救難之心為心,同以觀音利人利物之事為事。則人我念空,鬥爭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樂天常。縱令定業難轉,喪身失命,亦可仗菩薩力,往生西方。則是因宿業而殞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鑒此愚誠。(民廿六年)

答善熏師問(問詞略)

(一)外道守秘密,恐人知其法,故不許人出聲念佛。佛法中,無秘密之說。念佛隨各人氣力大小,而為大聲小聲。然出聲念久傷氣,故又須靜坐默念。無論大聲小聲默念,總要自己聽自己之佛聲。默念中亦仍有聲,故亦須聽。能常聽,心自歸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二)除佛法外,所有各門,皆是邪教。何但清淨門乎。各邪教,皆以煉丹運氣為正道。以念經念佛勸善,為引人入此教之根據。

(三)同善社,亦是外道。此云莫學齋公,蓋指學外道之人說耳。不可一概包括。

(四)扶乩,也非正法。多是靈鬼假冒。至於吃酒吃肉之僧尼,乃自救不了之地獄種子。何可藉口彼等之行為,而指責佛教乎。

(五)五葷,我國只有四,即蔥韭薤蒜。薤,即小蒜。西域有興渠,吾國無此一種。有以芫荽為五葷之一者,乃外道所立耳。

(六)三厭者,謂天厭,地厭,水厭。天厭,即雁。雁有夫婦之誼,故不可食,此道家所說。佛法中,一切肉,皆不得食,何止此三種乎。彼謂老人為白厭,何以死人請僧做繫念乎。胡說巴道,何可依從。

(七)念佛記數,是防懈惰。如無懈惰之心,不記亦可。記數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當用珠子念一點鐘。以後快慢,照此一樣,念一刻,半點,一點,均可知其佛數。又文鈔中記數念佛之法,最能攝心。閱之自知。

(八)有佛像,當向佛拜。無佛像,或心中默拜,或向西拜。有香燭固好,無亦無礙。隨各人力量而行,豈崖板法乎。

(九)金剛經,說心地法門。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不知看經上文說的話。獨以此兩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無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許多經,並禪宗所說,皆是依無相三昧發揮者。凡諸大乘經,備明修因證果,並開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發揮者。汝完全不知世間道理,況出世間道理。而 復自作聰明,妄論佛法。欲不招惡報,其可得乎。汝既有淨土十要,(此甚深)嘉言錄,(此最宜詳閱)何不過細看。而一味將外道無知無識之話為是。

答慕西和尚問

問,千佛衣,是否繡佛像于祖衣上。龍華衣,是否繡龍繡華。請垂示。

答,千佛衣,即賢劫千佛所制之衣。即吾人所搭之五衣七衣祖衣。無知之人繡佛像於衣上,則罪該萬死矣。愚人不知罪過,反以為榮。又復繡龍繡花,以堂堂比丘,而學女人派調。其人之資格,已半文不值。蓮池大師正訛集第一條,已說之。

問,養發,養爪,戴銀,銅圈,為頭陀相耶。

答,頭陀,是行苦行之名。頭陀行,有十二種。今人不能行,而妄以魔王外道相充之,可歎孰甚。

問,閉關人,為人念經念佛,是否邪命。

答,閉關要有正念,真實念經念佛。若專為施主念,不知自己本所修行之事。雖曰邪命,亦非不可。若只以閉關騙人供養,則成大邪命矣。

問,有人以此關房,為某施主所供養,乃念經酬他,法寶是否可當送禮品。又僧人為人看經,計卷論值,而寫一誦經票與之,此等僧人,有何等罪,在俗人有何福。

答,人以財施,我以法施,亦非不可。若不知佛法,專門為人念經。與為人鋤地掙工錢相同,已經下作。倘再不看,只寫一經票為憑。比打劫稍體面點,實則同一拐騙耳。念不念不定,恭敬不恭敬亦不定,何能定他的罪。在家人有正信心,出錢請念。即僧人不念,只用一紙騙去,亦不能謂絕無功德。以後不得再來信,我無此閑功夫,論此閒事。

答念佛居士問(即周孟由)

徹悟大師覆香嚴居士書,直須深信諦了,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但使此念常現在前,便是真實效驗,離此念外,別求效驗,便是間斷,便不親切,便入歧途矣。經 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謂也。一大段,雖信為修淨之肯綮,而反復玩索,其理莫易貫通,今謹臚列疑難,仰乞詳賜剖釋,藉茲增植淨因,誠為大幸。

(一)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如何謂之心,如何謂之佛,向只依稀解說,以現前起念為心,不識當否。

答,現前念佛之心,即是心。現前所念之佛,即是自心所作之佛。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二)此四句,與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義相似否。

答,心經之色空,比觀經之作是較闊大。觀經作是,比心經之不異即是,更親切。

(三)既云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復云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何旨趣。

答,下二句,重釋上二句之義。

(四)一念現前,及念念現前之念字,與心佛之心字,意義相同否

答,心與念,只是一個。不過約常存者,名之為心。約現起者,名之為念耳。

(五)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四句,是否指性德。一念現前,一念相應四句,是否指修德。

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六)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四句,初機即能是,久修即能是。

答,初機有初機之相應。久修有久修之相應。何可死執。

(七)深信諦了,以圓融說,未到諦了,不名深信,若稱深信,便具諦了,以次第說,深信易而諦了難,未諦了,不妨深信。此書所謂深信諦了,是圓融說,或次第說。

答,此不須如此分別。以不知彼是何根機故。

(八)上云直須深信諦了,下云但使此念常現在前,便是真實效驗,似謂深信諦了後,始有真實效驗。

答,此是信與悟。

(九)於是但使此念常現在前。

答,此是實行。

(十)然未具深信,或未得諦了,即使此念常現在前,自不有真實之效驗乎。如此,則深信諦了者,不多見,而真實效驗者,亦不多見矣。

答,未能信了,得常如此現前者,亦不多。然老實頭念到極處,亦可到此地步。

(十一)弟子夫婦惡習深重,悛改不易,因此所生諸子,荒怠乖張,殊無立達希望,擬於此時預將彼等作當來墮落想,放開懷抱,自適其適。果真臨了墮落離散之日,以觀想既熟,自不致大受惱恨,如此想念,可否行持。

答,可行持。

(十二)昔曾文正常謂凡人最忌逆臆日後之屯蹇,而讀書人此病尤甚,皆是薄福之徵,此語是否的確。

答,是的確。

(十三)又陸放翁家訓有云,居鄉,以困畏不若人為哲,如何解說,並求指示。

答,既知困知畏,知不若人,何敢與人相訟。訟者皆無此三心耳。

(十四)弟子每夢念佛飛升,常為一室頂鋪玻璃所遮障,身體上騰,室與玻璃頂蓋,隨之上騰,欲沖出玻璃,淩虛翱翔,輒不如意,未識是何業障。

答,此夢亦不易得。若能沖出,則更好矣。然只宜一心念佛,不可專想做此夢。免得因益反損。

(十五)有以勸人念佛求生為主,自修為助。有以自修為主,勸人為助,並出至誠,功德孰勝。

答,後者勝於前者。

(十六)一僧講因果,營寺宇,為利四眾之修淨,而人我名利之念頗重。一僧嚴戒行,專念佛,為諸眾生作往生之回向,且人我名利之念殊微。其優降如何。

答,後者勝。

(十七)行者臨終生西,乘蓮華台,或坐,或跪,或立。

答,坐。

(十八)有時欲行一事,自覺居心亦似慈憫心,亦似瞋妒心,或慕勢貪利心,不行恐損慈憫,行則恐墮情見,當前不能自知念頭善惡之輕重,又不能權量事緣利害之緩急,又無善知識之咨決,然則如何處置是妙。

答,臨事當以義為准。否則便成無主宰之人矣。

(十九)竊見有僧,未營寺宇,意為若得完成一寺自利利他,乃可專心念佛,一意生西,迨因緣湊合,寺宇既成,漸又依戀寺宇,謀充產業,輾轉攀緣,蹉誤往生,此舉一例耳。他如欲通教理,成著作,及俗人求家道寬裕,子孫顯達等,皆是弟子自量身分,懼蹈覆轍,願隨緣念佛,不圖造作,雖未能逮,誠欲勉之,可乎。

答,可。

(二十)昔在上海三女夭亡,痛惜不解,因為略作功德,嗣承賜示慰諭,謂仗三寶力,汝女當生淨土,弟子即決定相信不疑,為黃葉止啼,哀情頓息。又樓閣咒經云,寫此咒語著屍身,亡者即得生淨土。常將咒紙,印送親友附殮,亦作決定信,謂此人必生淨土,不起疑念,心甚歡慰。其有未信者,願以修持功德種種方便,令生堅固信仰,同沾法益。如此操心,當亦自度度他,真實受用之一種方法乎。未悉有何偏誤否。

答,咒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若付於泛泛悠悠之人,當亦輕減其益矣。

(二十一)弟子日課佛號二點鐘,觀音一點鐘,忙則觀音停念。心境清淨日,念佛最相應。(應字弟子向讀去聲,杭刻華嚴經讀平聲,未知孰是。)

答,平聲作心佛相應義。去聲作感應道交義。二音均可讀。

(二十二)至遇憂怖貪瞋熾盛之日,擬將二點鐘佛號,統易念觀音,俟憂怖等消釋日,仍念佛號,可否。

答,可。

(二十三)昔承慈示閱經之法,謂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器鈍劣,亦可消除業障,增長福慧。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長乎。弟子似覺此段訓示,為閱經無上妙法。但所謂不起分別,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是否但以竭誠盡敬,將文字認得明白,音讀念得圓熟,如老太婆念經之模樣乎。以前弟子頗慮,照不分別不加理會文義閱法,或至難能心得,不生法喜。故每讀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即口誦心維極樂莊嚴,普賢慈悲縈回胸臆,法喜盎然。繼思如此讀法,未免落於凡情妄想,卜度思量窠臼,縱使微有所得,譬如四大海水,澎湃汪洋,以手掬之,反只涓滴。正如師訓所謂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乎。

答,文義明顯者,何妨了了。但不特生心動念理會耳。非並讀而了了亦不可也。

(二十四)又見一僧,識字不解意,乃持誦法華,而歡喜之情,溢于眉宇,可知能生法喜,與不生法喜,非專關於文義之洞解與否。果能以恭敬心,慈悲心,不起分別心,不理會文義心,驀直讀去,自然獲受實益,增長法喜。意擬今後照此讀法,回向菩提,未知于師訓原旨,有無違異否。

答,世間聰明人,多是心常理會。于義理則可得。於法喜則難得也。

(二十五)又讀與誦,功德孰大。

答,孔子讀易,韋編三絕,讀益為大。否則孔子何得如此勞勞翻閱也。韋編三絕者,木板或竹簡之皮繩,已斷過三次。其翻閱之數,則不勝其多也。

(二十六)普賢行願長行,常隨佛學願文內,(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云云,其點句,應在遮那下,或在如是下。

答,上八字舉例,如是二字,承上起下。

(二十七)又諦老行願品輯要疏,謂偈頌,願我臨欲命終時,願我二字,改是人則彌顯矣,竊意若如是改,似與上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二句,及本節我時于勝蓮華生,現前授我菩提記,兩我字,皆不貫串,且長行臨終,因誦經力,承願王引導往生極樂,即見彌陀,偈頌面見彌陀,乃生極樂,似示此推彼挽,(推字勉強形容耳)互為表裏之意,並令行者,以希望彌陀之接引為究竟,故說願我二字,想仍原字較妥,鄙見如此,未悉當否。

答,此意雖出清涼,於經文不符。乃旁意非正意。若作正意,則與經相違矣。不可從,從則有過。

(二十八)弟子近日常依淨行品發願,但逢境觸事,即默念當願眾生如何云云,只須念一遍,或可隨意隨力,連續不拘遍數念,又願文意義不甚瞭解者,亦可照念否。

答,修持之法,了無一定。專念佛人,則何能因機因境而念。此願文各隨所好。不可執此斥彼,執彼斥此為得耳。

(二十九)前年蒙慈示,謂弟子年近半百,不可研經,只可死心念佛,以祈往生,以後即不作研究工夫。惟近披覽大智度論,紫柏集,頗得開拓眼界,警策身心之助。然於禮誦正課外,可否乘暇取此類論著,稍加閱覽,抑一概停閱為妙乎。

答,修持非釘樁搖櫓之行,須活潑潑地。雖死心念佛,稍帶翻閱經論,亦非不可。但以主行,作稍帶,則成無所依倚之修持矣。紫柏集,雖警策,乃注重於參究。何不於淨土十要中用心乎。將謂十要,不如紫柏集之益人深乎。

答卓智立居士問

問,淨土法門,既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我佛當日,何以不專談淨土,俾萬法歸一,一路同歸,竟爾兼談各宗,反啟後人多歧之惑,且失淨土之實益乎。(師於問辭中何以不專談淨土句旁,批 云胡說巴道。)

答,養人不止一穀,治病不止一藥。由有各法門,方顯此法門之妙。若止淨土一法,何以能引彼一切機宜,同入佛法乎。

問,世俗專認念佛為送死,念觀音為保生,以故修淨土未精者,及年未老者,臨終多因戀世,念觀音。助念者,往往徇其意,或從其家屬之意,因亦助念觀音,不念佛。果病癒,固無憾,否則既礙靈感之名稱,又誤生西之機緣。未知若遇此根性,如何辦法,始圓通。是否先念觀音以保生,及其既死,轉念佛號以送死乎。或始終專念觀音,亦可令彼壽未盡即愈,壽已盡即生西乎。

答,人有大病,即當作往生想,一心念佛。若壽未盡,由念佛故,即可速愈。(阿彌陀,即無量壽,即是消災延壽。)至於為人助念,何可為念觀音,又為祈壽乎。念佛,壽未盡亦能延生。念觀音,則無求往生之心念。若壽已盡,則誤事。非念佛定死,念觀音定不能往生。然癡人以無求往生之心念之,故亦只成誤事之一種業感也。無量光,即消災。無量壽,即延壽。念阿彌陀佛,極功尚能成佛,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師於答辭中,癡人二字旁,抹三筆以警,後死者,切勿自誤也。)

問,近有勸戒殺者,因殺難戒,遂教以麻醉殺,冀免物類慘痛死,如求減斬罪為絞罪,是法亦可謂方便法否。
答,但能減苦,也好。

問,太乙神針,針後須飲酒,持酒戒者,自宜勿用。但可以教人用酒否,並可用酒制藥否。

答,此亦非崖板法。有病,念佛念觀音,也會好。況不用酒,就定規不好乎。

問,糜穀為酒,變救饑之食品,為奢侈之飲料,實屬暴殄天物之甚者。世界果能全戒酒,不知又多多少救饑糧,則飲酒不止亂性已也。果能全家全戒酒時,家藏之酒器,是否悉毀之。

答,此亦不可死執。舉世無用,則可。有用,則不妨與人。

問,長素者,戒及酒與五辛,其宗旨不止戒殺一端也。未稔長素者,可代買五辛及酒與糟否,並可食酒制糟制之素藥,及酒糟所烹調之素食品否。

答,代買亦宜戒。酒制藥,不亂性無礙,素食酒氣太勝,則不宜食。輕則無礙,以不能醉亂故。

問,用活物以作藥,為其念佛以度脫,此舉似有流弊,以彼等若殺及胎生卵生之動物為藥品,亦以念佛解冤為口實,頗覺難解說。立願凡遇此等方,置之度外,不必流傳,未知可否。(師於可字旁加一圈,示許可。)
答,然亦不能死執。吾人只守己之誠而已。

問,醫者如遇惡人,以及屠子漁翁獵人等抱病求診治,教其改惡戒殺,彼不從,病癒仍作孽,是否任之,勿與醫。

答,此亦無理之談。如汝所說,則於物有損之物,皆當勿救為是。醫者果以誠感,彼或能改業。佛尚令屠人受別種戒,可知佛之隨機化導之法。

問,家藏外道書,或邪正混亂書,以及耶教書,三官經,灶君經,血盆經,並教人特殺之醫書等,是否悉焚之。又朱注四書,有謗佛處,是否必須塗抹,或標改之,韓歐辟佛文,是否隨所見扯出悉焚之。(師於灶君血盆二經,加旁抹。)

答,朱注之訛,宜批之頂格。凡世間書,多有此種毛病。若大醇小疵,則於頂格批之。大疵訛說者,則不可存留。

問,有字有佛像之衣服等,可作殮具否,(師旁批云不可。)經典可焚化以送亡人否。(師旁批云不可妄焚。)

答,如焚當另備化器。不可以經灰歸錫箔灰賣。宜另包,用淨布作袋,內加淨沙,有人過海,投之深處。否則勿焚。不加沙,恐不沉,仍漂岸邊。

問,神能誅惡於既然之後,何不誅之于未然之前。如白起坑降卒許多萬之後,始受誅於冥府,何不於其將坑未坑時即誅之,俾其不得坑人乎。或是該降卒夙欠命債,固當坑,坑後舊怨甫平,新怨又結,始得冥誅以泄怨乎。或是作惡如服毒,必待既服入腹,始得中毒以自斃乎。

答,未行事而即誅,乃千百萬中之一耳。已行其事而方誅,乃天理人情常法耳。

問,謂神能護法,則何至被某帝滅卻許多寺乎,謂神不護法,則時有顯應降魔之事蹟。豈護與不護,悉由眾生同分業力之淺深而行止乎。

答,此事不可死執。蓋法運通塞,亦如寒暑之互相資成其歲序耳。

問,歷代祖師,如蓮宗諸祖等,身後須經何人評定,始得舉世崇奉以為祖。

答,有大德,人自肯尊。豈崖板要人評定乎。

問,地理學說甚繁,精通此術靡易,地理不精,擇地猶之未擇,精擇其地,而不精擇其心,終至變吉為凶,雖得仍同未得,所謂若無心田,亦無福地也。世俗但講地理,不講天理,只慮風水有傷,不慮報應不爽,事有拂意,便咎地理之不精,慮彼礙此,無事生事,往往釀成惡劇,忘本逐末,比比皆是,較之不講天理,並不講地理者,為弊更甚。奉佛之人,為防微杜漸,力矯俗弊計,如遇造墳建屋,是否隨緣相宜位置。但依佛理,存天理,不依俗理講地理。

答,雖不力講,亦不宜完全不令地師一看。所謂先盡人事也。若長年養瞎眼之地師,皆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之狂妄人。

答崔樹萍居士問

問,地藏王菩薩,為奉行佛法之人,在陰曹職司幽冥教主,係入六道度眾生者。然常人每誤為神祇,或靈鬼者,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然則奉行佛法的菩薩,與天仙鬼神,將何由判別耶。

答,神祇乃業報所感,可云職司。地藏菩薩,以弘誓大願,在幽冥度脫眾生,何可云職司乎。世人不識凡聖,一概視作神鬼,亦無怪其然。譬如小兒,只識其家之人,餘一切人,彼皆完全不知,當謂一切人,皆不如彼父母之尊貴矣。既知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方為小乘聖人。破無明,證法性者,方可謂之大乘菩薩。而未斷煩惱,仗宿福力,得為神祇,尚與天人地位相去懸遠。況已證法身之大菩薩乎。不知佛法,縱判也不能了知。已知佛法,用不著判。

問,感應篇,誰人著作。對於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別之。

答,感應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謂為老子所作。亦有謂本抱樸子而廣之。然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書所說之益。所謂不以人廢言也。聖人立法,固不必定取聖人所說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蟲文鳥書,大開文字之端,敢以蟲鳥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舉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論是非者之無益繁詞。此種繁詞,尚不如春禽晝啼,秋蟲夜鳴之有天然風味也。

問,何謂五部六冊。

答,此外道妄著之書,分五部類,而有六冊。故名五部六冊。此種書,何須問之。問此,如不以五經四書為是,而欲研究裏巷赤子所唱俚曲。枉費心神,了無所益。

問,萍任律師處文牘,職司撰稿。固隨時注意,免種惡因,然為人申抑白冤,每遇有犯罪證據充分,委提刑訴時,雖出諸委託者之意旨,然因我作稿而坐罪,於心究有未安。而今之操律務者,就滬上言,已八百餘人,少存良心者,固不乏人,然多有不僅無此不安之心,甚至卑鄙不堪,直接間接蒙其禍害者,不勝屈指。敢乞開示,斯亦挽救人心之一端耳。

答,此種事,要常常存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吾人之心,自可不造惡業。否則本為排難解紛立此法,實為敲詐良善,獎勵奸宄之據,可畏之至。倘有別種生計,固當脫離此範圍,為最上一著也。

答幻修學人問

問,專修持名,願得念佛三昧,期生淨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願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須常發此心。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耳。

問,有云出聲念追頂持,有云金剛持,有云默持,有云記數,有云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可是專持一法否。

答,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問,時而金剛,時而默持,時而記數,時而隨息等,不知于一心有礙否。

答,一心在念,不在念的聲音。何可云礙。記數,亦只可動時記。靜坐時,只可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受傷。

問,學人現在于靜坐時,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持,用耳諦聽之法,稍覺輕安,欲修一心不亂,專行此法,可能達到否。

答,此法甚好。靜坐宜默持。出聲亦可。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問,隨息一法,尊鈔頗極提倡,但未說明如何念法。寶王論云,此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稱佛名號,隨之於息,仍未詳如何念法。惟飭終津梁云,隨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學人疑吸息不念,豈非間斷,每每試練一呼一句,頗覺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隨吸時,念阿彌,隨呼時,念陀佛,既不間斷,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時,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間斷。一呼念一句,吸則不念。呼吸俱念,必傷氣。若只念二字,則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則無礙。

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云何行持。

答,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則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則業消智朗,心地開通。何愁不解經義乎哉。祈勉力。

答周文珊居士問

茲有所詢各節列左,敬求示答,功德無量。

(一)老法師念佛,是發何大志願。

答,願生西方,見佛聞法,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

(二)人身求了脫到何處去。

答,到極樂世界去。

(三)佛云眾生皆有如來智慧,是包括信願行在內否。

答,如來智慧,無法不包。在眾生分上,只是理性而已。切勿錯認。

(四)娑婆眾生妄想,是我見乎,非我見乎。

答,妄想包括一切凡情。我見乃其最甚者。

答俞大錫居士問

謹將平時疑義,開列十四條于左,伏乞誨正。

(一)修行人止惡行善,是分內事,允當加勉。惟功課及二六時中,過現未三心憧憧往來,總不能除。心業未淨,於往生有無妨礙。

答,功課宜專不宜繁。專易攝心。繁難歸一。往生在信願真切。倘無真信切願,縱心能清淨,亦難往生。不可不知。

(二)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愛之宜除,固是理所必然。乃兒孫之間,利害之際,總不能漠然忘情,將何道以禦之。

答,愛兒孫,要愛之以道。令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信願念佛。則愛便為淨業助行矣。此又禦害獲利之大根據。

(三)紫柏老人云,夢中作得主,則臨終作得主,是夢境甚關緊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夢時,仍是紛亂與念佛無關,甚且有吃葷之時,或即覺,或不即覺,誠為可恨可愧。將何法以挽回之。

答,欲夢境相應,當於日間力求相應。若醒時常相應,夢中自可相應矣。

(四)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夢到西方,或面見彌陀,或聞異香,或見蓮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見到。乃念佛十年,並無瑞相發現,設臨終亦如此,豈非難到極樂。究竟可否聽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與佛合。不須致力於見境界。心與佛相應,有真信願,決定往生。心若希求境界,或未相應,有境界現,或致著魔。

(五)年齡衰老,不能夜分即起,可否盡一日之長,盡心竭力以用功。至須誠敬之處,心不可見,多拜以表之,十大願王禮敬為第一,其利益何如。

答,年老體健,多拜固好。否則但一切時一切處,常存敬畏。亦即意業禮敬。

(六)念佛時跏趺對像坐,口念耳聽,手數珠,心想無量光佛,以冀三密相應,乃昏散仍不能免。將從容以待其純熟,抑有何法以資都攝。

答,跏趺坐念,不宜掐珠。掐珠則心難靜息,或致受病。宜按鐘計數,一刻鐘念若干佛,即與掐珠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最妙之制心法。

(七)好善似出性成。只以力不從心,不能財施,亦無可法施,惟遇人勸導念佛吃素,兼前五年上午功課,下午出門,拾遺棄字紙。近來精力較弱,功課亦增,不及專誠出外去拾,惟于行路時注意檢取,究於念佛有無妨礙。

答,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須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則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礙之可云。

(八)觀經三福三心,素所謹守,惟稍縱即逝,未免有不實踐處,每自怨自艾,所以常念懺悔文,究竟其罪愆可否消除。

答,罪愆消除,不可籠統說。若罪愆淨盡,非圓成佛道不可。吾人之消除多少,惟其誠之淺深上見之。

(九)年老人即健亦不足恃,身後辦法,宜先預備,擬不開吊,殮時完全用布,只穿海青一件,其五衣臥具,安在旁邊,按佛制此不隨殮,今皆隨殮,可不拘,戴僧帽,穿僧鞋,一切均用素,做七請僧念經。

答,當將光文鈔臨終種種誡飭,預與兒孫談說,必須照此而行。庶不致兒孫破壞正念。

(十)念佛自知不得力,欲加課非但無力,且無時間,如長此以往,恐生西少把握,而此志又決計欲生,究用何法,能萬分可靠。

答,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何得妄說閒談,不以古人所說者為指南。

(十一)此間龍華先天兩教盛行,勸阻之則牢不可破,說此教亦可生西,究竟可作助因否,如果可行,將從而學之,以為又徑之徑。

答,汝歸依佛法,修持淨業,尚聽外道魔話,而欲學之。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

(十二)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則老年人決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於年齡,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於心無正見。無正見,故無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未能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能一心,亦難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

(十三)此間道友中,有一人甚肯用功,受戒長齋,惟家為巨富,于功德事不肯捨財,於念佛生西,有無窒礙。

答,此種看財虜,其心地污濁卑鄙,尚欲令子孫長富貴。恐貪財之心,轉而得餓鬼之報。而念佛之善根,乃在未來劫中,方可受用耳。

(十四)一人終日念佛,與公同半日念佛,利益孰優。(此地佛會,至禮拜三,集眾念佛半日。)

答,公同念佛,是提倡邊事。隨分隨力修持,固不關與眾及獨行。然欲真修,宜少張羅,庶有實益。

以上十四條,多是大錫切己弊病,故不憚冒昧,遠道請示,切求分條指導,即于原紙加批,不啻烹煉之爐韛矣。弟子俞大錫再叩。

祈熟閱文鈔,群疑自釋。滬地人事繁,故不詳書。

答王頌平居士問(問詞略)

(一)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云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只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若無淨土則止可言唯心。何得無中生有,添一淨土,又添一所造乎。本無有淨土,造個什麼。邪見人阻人修持,自唱高調。不知自己所說之話,完全相反。欲破人修持,實為自破,而自陳其邪知謬見也。

(二)毒惡與慈善不相敵。人若心無毒惡,蛇虎亦可為伴。即未到此地位,若常念佛念經之善人,決不被此等所害。以心存慈善,可以化彼毒惡。況修行之人,常有善神衛護。

(三)未到真窮惑盡之地,自然身心世界是實有的。既到真窮惑盡之地,則在彼分上都無。在未得此道之人分上是有。不可混凡聖理事而含糊妄說。眾生心之本體,即是真如實相。奈以從未悟故,雖終日承此真如之力,而永劫不知真如所在。其言無明本無根緒,但以眾生未悟,又欲示知非本自有。故曰真如不守自性,而起無明。實則非初無而後有也。作此說者,欲人易識本體耳。譬如礦與金混,非初 係純金,後始生礦。須知金在礦中,金仍非礦。煉礦出金,礦不雜金。吾人當於破無明處著力。不當於世界有無,真如無明之生滅名詞上,妄生議論。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身心世界,即五蘊耳。吾人未到得深般若之地位,宜其是實有的。世界虛幻,凡夫頗疑為妄。若凡情淨盡,則山河大地,均不相礙。故古德 云,若能直下亡情,山壁由之直度。

答緣淨居士問

問,念佛行人,首宜以嚴持五戒為急務,庶念佛易得心淨,臨終亦穩往生。但在家二眾,處於佛法頹衰之地,難得高僧為之如法受戒。幸梵網經曾開異方便,許以在佛像前,至誠懺悔七日,如見好相,即可自誓受戒。而地持經亦如此說,且無見好相明文,比梵網更為便易。爾時弟子疑之,不知究遵何經為是,後閱靈峰宗論,內曾闡明梵網為未發心,地持為已發心而設之理。今弟子等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可算已發心得依地持受戒否。即我師文鈔上教某女士自誓受戒,亦無見好相明文,亦是因其已發心得依地持,不必拘見好相否。但某女士貞操冰潔,弟子等業深障重,可否參照而行,又是一疑義,故不揣冒昧,再為普通在家念佛行人請求判示,以便遵行。

答,佛法廣大猶如大海,隨人根性而為受持。若欲受戒,有可受處,固宜以師僧受。若無其人,則向佛懺悔自誓受。所云見好相,談何容易。恐今人無此善根,或因不明心地,以躁妄心求,則著魔者多,得益者少矣。今之稍有行持者,動言見種種境界。此境界,皆是妄心所感。若是聖境界現,雖他人不得而知,而其人當必大有心行轉變之徵。若仍然照舊,則非聖境,乃魔境也。不可不知。凡一切人,皆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乃三世諸佛之略戒經,人人皆宜持,人人不可犯。持則有功德,犯則有罪過。持之及極,便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乃至成佛。彼發心受戒,無師可授。當志誠懇切佛前懺悔一七日,於佛前自誓受戒即已。固無須 云好相。亦無須云已發心未發心。今之時機,非佛世之時機。然為往生西方受戒,當須真實受持。若徒求其名,則成戲弄,罪過實非淺鮮。

問,行人若不受戒,則永棄佛海,失大利益。如發心不真,顢頇受戒,犯之又一重戒罪,是受之恐致違犯,不受又失大益,似乎進退兩難。弟子對此,頗有愚見,以為如果發心真實,自必懼罪情深,必少違犯,不妨立即受戒。否則習氣太重,或因一時心感,貪一戒名,昧然受之,將來必易觸犯,反不如依律秉持二三年後,果無違犯,再行受戒未晚,斯則既得戒益又不致徒增戒罪,似乎有益無害。此法弟子曾試之,勸人吃素,頗有效驗。因近數年幾遇發心修行,即勸其先持六齋,及戒殺,減少肉食,兼作眾生一體血肉不淨等觀,不數年間,因之而吃長素者,不下十餘人,今對於戒法,未知可否照此辦理。又有一輩行人,頗明罪福因緣,雖未受戒,而能照律秉持,孳孳念佛,求生淨土,若後往生,與已受戒念佛往生者,品位有無高下。若有,則與六祖心地無非自性戒,本來無一物,何處著塵埃之義,似乎相違。如無,而律又言如法受戒者,方發戒體,且得天神擁護,又顯與未受戒者,大有區別。弟子未明斯義,故特錄求指示。況前擬先秉持,而後受戒,如果不同,設此學戒期內有命終者,豈不失大利益,是此一疑義,尤不得不早求解決也。

答,既欲受戒,固宜真實。既不真實,又何須受。利益由真實持戒得。非有受戒之名,便得利益也。汝之疑,可謂無謂之極。凡修行在心地上論,不在形跡上論。未受戒而持戒,是為真實修行人。豈真實人,行真實行,反庸劣乎。然佛菩薩極力勸人受戒,謂受之必持。非為今之掛名受戒者發也。掛名受戒,以受戒人毀佛禁戒,罪加一等。汝之所問,皆是死執跡相,妄興議論。如此所說,皆名戲論。受戒發戒體,乃宿根深厚之人,非今之悠悠掛號者事。不受戒而能持戒,乃少數人,非多數人,故不得用此以難彼。此 係特別性質,彼乃通途教道,何得崖板相比。直是本無一事,妄起風波,可歎孰甚。利益在跡相上論,不究心地實情,則舉世之人,皆好假冒修道之人矣。

問,小女現年廿二歲,矢志不嫁,吃素念佛,業已數年。今春其母亡過,伊哀思篤切,數日不進飲食。後經弟子囑其為母念佛,以期蓮品轉高,伊自後對靈念佛,寒暑無間。惟其念佛至純一時,往往見十方光明,內現佛像。曾記今夏文佛誕期,伊閉坐佛堂念佛,一日,親覺神遊淨土,腳踏地軟如氈,天花時墜,見佛及二大士掠虛而過,觀音菩薩並對之微笑,以手執柳枝灑甘露水於其額,並見無數或坐或立修行之士,相均美好有光,後因送飯伊吃,此境即失。弟子思伊所見,雖多與經論相合,然伊前曾依同善社法靜坐二年,(現對同善社坐法業已停止數年)當時亦見有光明境界。今此念佛所見不知是否淨土境相,抑仍 係前之坐功幻影,故特求我師判示。又此女對佛及觀音誕期,及祖母父母與己生辰,多持一日夜不食清齋,弟子因閱諸經論,並無讚歎不食之文,即所立八關齋法,亦只制過午不食,弟子因此令其改持八關齋,不知持日,定要依法在佛像前受過否。又弟子閱經不多,不知竟日夜不食,與過午不食,有優劣否。再家慈長齋念佛,亦已數年,靜中亦往往見有光明形像,如果不著此,亦得為善境界否。尚乞我師統一判示。

答,令愛宿根頗深。立此志願,實堪欽敬。所言境界,或是聖境,然不可以此為是。但取一心,勿慕見境。果到一心,境不見亦無礙。未到一心,或所見不真,或見之生歡喜,皆足誤事。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即令是聖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誤事。不可不知。所言清齋,經中未說,梁傅大士(彌勒示現居士身)每行之,亦非不可行。若勉強硬餓,則固不必行。若安然無損,自在如法,亦非不可。又今人只可按常行道修。不可特立異相。以杜好名顯異惑眾等弊。

問,弟子研究佛學,自閱楞嚴圓覺起信等諸大乘經論後,頗知天地萬物,及一切淨穢剎土,皆依一真幻現,對於心淨感淨土,心濁感濁土等義,頗能諦信確切。故雖閱宗乘語錄,不但於淨土不至生疑,且適足以堅其信願,此後似不至為禪淨性相遮揚之語所惑。惟對於經論所說,佛界不增不減,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之語,時起疑情。蓋就性體而論,諸佛眾生,體本相即,誠無差別增減可言。至發為眾生界,雖屬紜紜眾多,然就幻形而觀,似不無數可言,既有數量,則諸佛應世,均度若干眾生成佛。佛性譬海水,眾生譬波泡,泡破歸海,言水無增減則可,而此泡相顯有數量,又何說無增減。或謂無增減者,為因一泡已平,一泡又起故爾。如此則諸佛發願度生,似為徒勞,且于眾生成佛不至再迷之理,亦為有違。若謂泡破不復起,而此性海眾生,泡雖多,則一佛已度無量數,況後 復有多佛應世,則所有眾生,不但日見減少,且終有度盡之一日,果爾又不第與經論無增減之言相違,而于眾生界最初究從何起之旨,(經云無明無始,若眾生界有終,則無明即有始矣。)亦透不過去。此又圓覺金剛藏菩薩曾有請問,佛答對佛界則引礦已成金,不重為礦為喻,以明佛不再迷之理。至對眾生本起無明,則 云以輪迴心生輪迴見,意謂非親證圓覺,不能測度,此事並可如是分別,非為正問,而起信義記亦引鳥飛虛空之喻,以顯眾生無量,故不可說有增減,究亦難使人決然無疑。(眾生顯有頭數,何 云無量。如真無量,除非一眾生能化多眾生,果此亦可免佛界不再起眾生界之疑。然一眾生一靈識,此理又說不過去矣。)然此義深遠,佛尚因眾生迷故,難以暢說,即說而眾生不知如故。弟子何人,何敢以凡夫知見,測度此事。惟敝處學佛士紳,以弟子學佛比伊輩頗早,意謂能解此理,多有質問者,弟子當雖援引經論以答,伊輩總不滿意,且疑佛學說理,亦有不圓而墮信心者,故特錄此一段,思求我師指示此理,可否另用譬喻,略為闡明。一免弟子再起此惑,二令有以酬答彼等質問也,則幸甚。

答,佛界眾生界,兩俱不增不減,此是據理而論。汝何得據幻跡而論。不觀金剛經度盡一切眾生,不見一眾生得滅度者。若以跡論,佛語便成矛盾。若知直顯理體,則如示醉人迷人,謂屋轉方移者,謂屋本不轉,方本不移也。又何得以醉人之屋轉,迷人之方移為是。而以不醉不迷者所言為非乎。如汝所說,俱屬戲論。彼醉人迷人未悟之先,斷不能死心信其不轉不移,以親見故。及至一悟,方知是妄非真。汝將以彼為准乎,抑以此為准乎。了此則何須辨論。汝作海波泡說,皆在跡上執著。以佛欲人知自己全體是佛,由迷而有眾生之相。即此眾生之相,全體屬妄。屋轉方移,汝執著於轉移。可謂捨本逐末,將見常轉常移而不息矣。佛為出礦之金,眾生佛性,為在礦之金。在礦之金,絕未成金。不過明人知其有金,而始加烹煉令出,以得受用耳。佛恐眾生不肯承當,故注重于發明本體。以既知本體,斷不肯自輕而不修耳。若知從體上論,則無須疑。若捨體言跡,且請閣下另求大通家為之論判。光之庸僧,無此智慧辯才也。

批念佛居士書

(頂格寫者,均係印公批答之語。其低一格寫者,則為永嘉念佛居士之原書)

奉讀慈諭,極諄切,極方便,數載泣歧,一朝知正。今後當一心念佛,普為眾生回向淨土。其餘期圖,若俗若真,皆已放下,唯此一著,確可安身立命,自利利他,上慰悲願,而報鴻恩。乞賜加被,常行精進。茲擬來月或八月再事禁語,默持觀音聖號,日期長短,隨力隨緣。所有關中禮念儀式,及諸疑問,謹陳於後,即請誨迪,只遵為感。

心常存于修持,關與不關,皆無甚緊要。然須圓通,不可死執,或致心有不安,反為無益。觀音慈悲廣大,決定有感即應。但不可過於急躁求應。譬如種穀,今日下種,今日即望收谷,便成癡人。而菩薩固有一舉念,即蒙加被者。但不可作此種崖板觀念期望,則有大益矣。

入關第一天

早起念十氣佛,盥漱畢,禮十方常住三寶,各一拜,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西方教主四十八拜,淨土經論三拜,觀音三十二拜,勢至海眾各三拜,地藏蓮宗諸祖(現在師僧)各一拜,念供養咒廿一遍,念蓮大師西方願文一遍,念觀音贊一遍,繼續專念聖號,於其中間,除眠食外,兼於近午過午,近晚正晚,禮觀音三十二拜。

儀節以簡為妙。

以後各天

早起念十氣佛,盥漱畢,禮觀音三十二拜,繼續專念聖號,於其中間,除眠食外,兼於近午過午,近晚正晚,禮觀音三十二拜,如第一天。

完滿一天

早起及近晚各儀如前,正晚聖號念畢,念西方願文一遍,禮西方教主四十八拜,觀音三十二拜,勢至海眾各三拜。

又蓮大師願文中,專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句,自應改為專念觀世音菩薩萬德洪名,余句尚須改易否。

宜酌量。

願文中首段,今於佛前翹勤五體,念至此句時,只須一禮便起,或須伏至以下某句才起。

久伏或致傷氣。不可不知。

通行觀音贊云,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十二大願四字,恐係誤引藥師如來因緣,應改何語。

十二大願無出處。改為慈悲誓願最弘深。亦可。

臨臥如不成寐,只管憶念聖號,以治之,抑須暫停聖號,靜心以治之。

靜心念聖號。

欲念起時,須作已死想,抑作將死想,關中尚有應須注意之事,統祈指示。

事豈能盡指出,唯志誠恭敬,不急躁求靈應。但取心與聖號相應。不求感通,自獲感通。否則或至著魔。

平日屢夢,在屋內飛行念佛,惟被椽瓦蓋住,不能沖升,又一日在某寺見一幀水墨畫觀音像,身眼巨大,至今尚覺怖畏,以上二緣,未知是何罪障。

此夢係好境界。但尚未至業力大消,故仍有礙。見像怖畏,亦無礙。然不得常存念在心。

又恩師嘗謂行人所見之境,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亦不可說九厘九,過說亦罪過,少說亦不可。又謂此種境界,向知識說,為證明邪正是非,則無過,若不為證明,唯欲自炫亦有過。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云云。然則行人見有境界,或因心想不周,或因文字疏拙,以致少說多說,亦有妨礙否。弟子曾蒙恩師三次示夢,當向某友等宣說,雖非欲自炫,亦非為證明,實為令其啟信,不知仍屬有過否。

夢境尚無大關係。禪定中之境,切須慎重。修行人每每犯未得為得之病。

居家處世,見人有不如法,既無威德,足資制服,又不善勸諭,使令感悟,只好忍耐隨任,憶念觀音,以祈慈佑得乎,並懇開示幸甚。

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即彼不得益,自己卻得大益。

修持偈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戒殺護生    吃素念佛    回向往生
極樂世界    以此自行    復以化他    是名佛子    所應行者    若能如是    功德無量

覆蔡吉堂居士書

光四月二十六日,由揚州回申,見所寄桂圓及香,謝謝。觀音大士頌稿,雖寄來,尚須詳校,方可付排。恐今年不能出書。慈幼院隨緣以辦,能多亦好,少亦無礙。即不能助,空冊寄回,亦無所礙。光于一切事皆任緣,斷不以多少有無,起分別計度心也。真達師令附筆問好。尤惜陰居士,尚未動身,不久當南去。所住地址尚未定,待彼為光開出時,當為寄來。當此天災人禍,相繼降作,宜發誠心念佛,以祈覆庇,庶不負此好時光。否則如入大海,既無導師,又無指南。欲不沉溺,何可得乎。

致心淨和尚書

今日有從如皋來,代崔宗淨之信,所說之鐘,大小適宜與否。如其適宜當向黨部買。尚有鐘架,若非朽腐,亦當同買,以免另做。亦可即擊,以察音聲。大鼓若有人發心即已,否則令彼募造。然須合中,不宜太大。當示其尺寸大略,以便彼定做。鐘鼓之費,均須彼自己出錢。不須法雲寺補助。當以此話說在前,庶不至或有難以應付之虞。

覆葛啟文居士書

大家宿業,感此惡果。汝在護國寺能誦經禮懺,實為大幸。此時除念佛念觀世音求加被外,別無良法。且莫妄想得好事,果能志誠懇切誦經禮懺,自己也得莫大利益。若只圖了事,則欲佛菩薩加被,便難如登天矣。除志誠念佛念觀音,及志誠懇切誦經禮懺外,別無第二方法。祈慧察。

覆李覲丹居士書

接手書,知閣下衛道之心,極其真切。而彼欲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獄種子,極可憐憫也。起信論之偽,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歐陽竟無之魔說,而據為定論,以顯己之博學,而能甄別真偽也。歐陽竟無乃大我慢魔種。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利。其以楞嚴起信為偽造者,乃欲迷無知無識之士大夫,以冀奉己為大法王也。其人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凡台賢諸古德所說,與彼魔見不合,則斥 云放屁。而一般聰明人,以彼通相宗,群奉之以為善知識。相宗以二無我為主。彼唯懷一我見,絕無相宗無我氣分。而魔媚之人,尚各相信,可哀也。未受戒,不應著壞色五條之縵衣。此衣五條,不分塊。(五衣,五條,每條一長一短。)亦非海青,海青即大袖之袍子也。今日法門無人,任意妄為。故凡受五戒者,皆著五衣,乃違佛制。而僧俗悉各相安,亦可慨也。

覆康寄遙居士書一

念佛會章程,甚好。但青年婦女,令彼安住家中念佛,勿來預會。以現在人情過壞,兼有兵士。恐或途中有不如法,則彼人及念佛會皆無光彩。此為避嫌遠禍之要義。楊叔吉已于前月十三下山。現今天下紛亂,陝地更甚。何可無事,萌遊行之心。豈非居安覓危乎。千萬不可出外。即欲大家遊觀勝境,須太平無兵災時方可耳。在家雖繁,不致別有他慮。當此亂時,身縱出外不逢殃禍,一日之中,心仍計慮家眷,豈能清淨無事幹心乎。希真之死,已屬天罰。彼得一進步之信,便欲盡殺一切政界中人。所以未至京即病,至京便死。使此人不死,必致大亂。老天有眼,令彼先死。則不致憑空擾亂也。熊大冥得一極有善根之子。(未半歲,即知拉彼婆及父母令拜佛,若依之拜,則便歡喜。)以預北戰,及胡憨之戰,其子遂死。彼竟同狂癡,來信告苦。光乃直指天罰。若不改行,其罰尚不止此。汝等既信奉佛法,當以佛心為心,則有益。若大冥希真,所謂枉為佛弟子矣。光目不佳,非常發疾。

覆康寄遙居士書二

前寄本校所出書,即欲覆說我意。以事須深思遂已。繼而思之,遊藝之說,不可如是辦。且小兒知識甫開,即導之以作戲。恐不在行孝行弟上用心思,而向扮妝生旦淨醜上做工夫,則成捨本逐末,弄巧成拙矣。光幼時聞老人 云,吾鄉三四十年前,各處皆調雜戲。(即平民子弟,及工農等人,於閒時唱者。)但不唱武戲,余與唱戲全同。有請唱者,須自具一切箱妝器具,但去空人。又須具全帖磕頭奉請,以不受錢,當上客待。迎來送去,大家以此為樂。後以每調雜戲,必遭旱災,從此遂止。可見遊藝之說,不可即以作戲實之。夫凡夫之情,隨物所移。土木形骸,妝飾美妙,即生貪染之心。況幼年子弟,妝作女身。雖 云高抬教化,實有誨子弟入輕佻之咎。況欲其妝扮逼真,不下一番心思,豈能令人悅目。光本僧人,何問人教育之事。但以爾我有緣,不得不為盡一番計慮。行孝行弟之道,只可為彼講說。若令彼做出,則勿道弊端。其曠誤工夫,何可勝計。士子專習舉業,尚不能變化氣質。以好頑之機,令其扮戲,遂欲變化氣質,恐變壞者多,而變好者少也。勿借聖人遊藝之語,為子弟開一輕佻之端。數年前有遊學生數十住法雨寺,夜亦做戲。教員一邊坐視,彼便妝和尚,接香客,實侮僧。光聞之,不勝痛惜。堂堂學校,令生徒作此無益之事。不意汝皈依佛法,發心培植人材,亦極贊此事。光固不怕人謂固執不通,實為不取而特言之。至於學生著作,雖不妨淺近。而屁打馬雞等說,究何所益。徒令明眼人痛心耳。縱紙不用錢,亦不宜印此種廢話。然此光之知見,是則依之。否則亦作屁話置之。汝自行汝之教育規章,光豈能必使汝勿行乎。文鈔熊大冥有一千元,當作二千部,聞已寄九百於陝汴兩處,祈打聽大冥回秦否。彼若回秦,餘千部當寄彼,令其分送秦地信心人。祈即示回音,以便令上海書館寄也。現今時局,尚恐大變。當令家眷及一切有緣者,戒殺護生,吃素念佛及念觀世音。庶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否則刀兵一至,其慘殆有不忍言者。

覆康寄遙居士書三

六月之書,已收到。以行蹤不定,故不復。茲接手書而已,餘皆未到。現今兵釁大作,民不聊生。當此時際,固宜一心念佛,以求出離。並以勸有緣。

覆康寄遙居士書四

接手書,知汝與秦中人皆在做夢。秦地民不聊生,而欲開道場,宏法化,請諦閑法師,彼豈肯受此艱難乎。何云不得不懇請,用此曲折作麼。某某師(其人斷斷請不得)會說大話,毫無真行持。請此種法師去宏法,欲人皆學空套子大話乎。抑欲真修實踐乎。光前已與汝說過,將謂我屈抑賢哲乎。至於令光示人,光常處海上,絕無一人與光往來。知誰是發菩提心,欲普利一切之人乎。此事實為難中之難。若求吃飯穿衣僧,則誠有之。彼尚不願到北方苦寒地方穿衣吃飯去,況曰宏法利生乎哉。秦中之僧,亦如秦中之儒。將何整理而使其一一皆依儒釋聖人之道而行也。可勝浩歎乎哉。捐冊公函,已於昨日寄回矣。

覆劉觀善居士書一

接手書,知居士道念精純,身安心泰,慰甚。江蘇改廟宇事,光早與魏梅蓀王幼農二公通函,祈其轉旋。魏君將光書持之見韓省長,蔣教育長。蔣君幸是佛教中人,韓君允許撤銷。蔣君與幼農商,此 係翻案,非各叢林聯名具呈不可。幼農遂拉出羊皮巷觀音庵妙蓮和尚,(此人頗有老成氣概)令其聯絡。妙蓮往各處通說,各處皆退縮不敢出頭。後與毗盧寺和尚說,毗盧和尚力贊其事。妙蓮往蕪湖收租,經毗盧和尚,又 復聯絡。遂訂於二十四日同到金陵呈稟。其文係妙蓮托友人作,經梅老改過。又令蔣君閱過。幼農以日期尚早,因寄光看。想此事已經撤銷矣。幼農(在十五前接到)謂此事定可解決。但教育會人勢力頗大,潛滋暗長,或可為虞。當聯絡諦公道公二法師,具函內務部,或可永免後患。光得書即與諦公書,過四五日方報 云,有病不能握管。光已先與莊思緘居士書,祈其至南京斡旋,向內務部疏通。想不至以光人微而不理也。(羅鬯生居士來山,言思緘往杭將回京,與彼同行,南京尚須住一日,以故光即與莊書,羅十九下山,大約二十四日,思緘可到南京矣。)

覆劉觀善居士書二

接手書,知貴恙已愈,慰甚。江蘇一事,全在梅蓀竹莊幼農三人之力。而莊思緘居士又適逢其會。光致書祈其見省長為之疏通,故得全潮悉落。若謂光之功,乃不過致書諸君,祈其斡旋而已,何足掛齒。若以此為功,則是冒他人之功,以為己功也。令戚喪子折孫,約人情亦不能不感慟。至於悲悼若狂則是知有子孫,而不知有身,何迷執一至於此。試思子孫受祖父之恩,則碎骨碎身亦不能報。子孫有喪祖父而悲痛若狂者乎。若是知倫理之子孫,則亦稍具哀忱,略陳儀禮,尚可慰悅祖父之靈。若是從小驕慣放僻奢侈之子孫,則日夕願祖父之速死,以期得隨意嫖賭逍遙,無人管束耳。果得祖父真死,則心中歡喜有不能以言語形容者。從茲將祖父力持之家業,悉用於造地獄極重惡業之事上。而培德修福之事,則一文錢直等割己身上之肉,寧死亦不肯出。以此喪祖父之家聲,貽祖父之羞辱于百千世者多多也。此種子孫,在乃祖乃父固猶作掌珠看也。推其故,總由己心太重,不知寬大深遠之理所致也。可不哀哉。昔範文正公視人猶己。視疏若親。視天下為一家。視中國若一人。故能自宋初至清末,足一千年,子孫科甲不絕。長洲彭氏力行善事,于清初以來,科甲冠於天下。其家狀元有四五人。而同胞兄弟有三鼎甲者。以世世奉佛,奉陰騭文,感應篇。其志固長欲利人,而天固長施厚報也。令戚果是通人,當自慚薄德,故得此報。從此努力積德,以期天哀 愍我。則當桂子蘭孫,相繼而生也。現今世道人心,沉溺至極。天災人禍,亦頻數之極。或流布有益世道人心之善書,以期同登覺岸。或拯濟遭水遭風之窮民,以期死中得生。與其留資財以供子孫吃喝嫖賭,令人唾 罵。何如自己做濟人濟世之事,為自己培來生福,為子孫作百千世之受用為得也。今夏風災最慘,會稽道所轄二十縣,有十八縣報災。八月初十間,台州又發大水。有處民屋中,水深數尺,河地俱水,船行橋上,其慘狀可想而知。道尹黃涵之,名慶瀾,篤信佛法,長齋念佛。前年台州災,大為捐賑。今年災更甚。以捐款維艱,災民可 愍,擬欲燃指籌賑,或可感發人心。救得一人,功尚無量,況多人乎。令光代為勸募。光自愧薄德,言誰肯聽。因令戚之憂思,動光心之惻隱。倘彼憐憫兒孫中年夭折,為彼行賑濟事,以薦其靈魂。為己培福德,緣以邀夫蘭桂。或薦父母宗親。或祈家門清泰。但令出自誠心,斷無不得福報者。現今之人,多多借公濟私,以故人難取信。若論黃涵之之為人,可謂官長中無二無三者。彼在寧波,每年施藥,當過二萬元。況其施送善書,及種種善舉乎。彼之為官,乃以家資貼用者。非朘民誤國以肥家者比也。張瑞曾與彼為施送善書之友。瑞曾於揚州立一借錢利平民之局,(不要利,只交本)函祈涵之於寧波開辦,涵之即開辦。凡做小生意無本錢者,皆可無所憂慮矣。即此一事,可知其概。閣下親知中富家甚多。若張黃等彼固生於富貴,不知貧窮之苦。倘肯發悉為天地之子女之心,以行救濟。則固無家門不幸,喪子折孫,及子孫敗壞家聲,令祖父含恨九泉之事矣。倘肯發心,當直交寧波道署道尹黃涵之收,光固絕不干涉也。光貧無卓錐,前年兩次撥刻文鈔洋五百元賑饑。去年幾處亦用百元。今夏以友人施文鈔洋百元,撥送黃道尹賑災。用別人之財,聊盡我之心而已。

覆劉觀善居士書三

節屆中秋,天高氣爽。想居士心月孤圓,亦如天上之月,光明皎潔,無境不照。欣慰欣慰。江蘇謀廟一事,已經撤銷。此事魏梅蓀斡旋之力居多。而王幼農亦復頗費心力。其妙處尚在蔣竹莊教。

法幢和尚傳略

師諱行幟,號法幢,別號二雪。家章安,姓林氏,原名增志,字可任。其先出宋進士正仲公,十五傳以文學贈東閣大學士得昭公,即師考。未脫繈褓,昭公見背。師孝友天植,性嗜學,十六遊庠,二十三乙卯舉於鄉。讀書興善寺,契禪衲,信出世法。二十七,母旌表節孝,贈夫人,江氏歿,師哀毀不欲生。思借佛法以報劬勞,因請諸法寶誦之,如宿習。自此所行,皆放生掩骼諸善事。三十三遷館頭陀山密印寺,即唐一宿覺道場也。日與受業師僧摩馬聘君往來講習,益知有向上事。僧摩曾見博山無異禪師,寺古殿將傾,適龍過山砦,草木盡拔,蕩然如新築,師于時即有改造之意。三十五戊辰成進士,高等擢某經第一,初筮楚蒲圻令。禦史黃宗昌見僧摩刻有宗門三關語,因問師,儒亦有三關乎。師曰有。問初關,師曰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二關,師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三關,師曰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黃公豁然,結契甚厚。師嘗於官驛觸溺器有省,偈曰,奇哉藤溺器,通身黑漆漆,陡然勘破時,雪消地上濕。凡為政以德教為先,至誠格天,感甘露屢降,巡按宋賢異之。為賀相公逢聖李大宰長庚同章進禦。隨傳旨科道不必盡由考選,館員必須先曆推知,時議僉 云他日膺盛典者,必林蒲圻也。於是有楚蒲記瑞之刻。蒲民建甘露生祠,兩分楚闈。建中隱園於署,朔望講學,鄰邑生徒來聽如市。時有講學法羽之刻,任滿擢翰林編修。會東宮出閣選講讀,師與焉。進易師卦講章,惓切上爻,管六曹章奏,召對記注誥敕撰文纂修會典六子格言,晉經筵講官,轉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兼侍讀學士, 復晉少詹事分校,癸未會闈,甲申李賊犯闕,師蒙國難,酷刑幾斃,抗節不屈,賊敗乃間關南旋。時明藩隆武起閩,堅以內閣大學士起師。既而隆武遷粵,師知天意有歸,遂就呂峰過遵耆宿剃染。時丙戌冬月師五十四歲也。大清一統,徵用天下遺老,師獨不奉檄。有司迫就道,師欲自殺。遵曰,子讀書不達其道,夫當國破時,清師仗義入關,一戰滅賊,為烈皇報仇,誠有德於大明者也。子如不事二姓之主,往請巢由之志,未必不許也。師即以僧服赴,果遂所願。自是切磋厲行,究心生死大事。一夜聞鐘聲,礙膺頓釋。有偈曰,此夜鐘聲恰異常,一椎打破臭皮囊,百單八下如雷吼,情與無情何處藏。遂旋密印以了夙願,改創祖庭,事多玄感,具載重興碑記中。師向留意宗乘,每得悟處,略不自肯,至是切慕遍參。偶昆陽余孔謙參雪竇雲和尚歸,述竇語曰,法幢禪者,若要參方,還是我費兄當,師聞之曰,真善知識語,吾有以見雪竇矣。遂之四明上雪竇,禮拜次,竇曰,只如老僧不在,禮拜是,不禮拜是,師欲進語,竇震威一喝,師不覺汗下,頓見雪竇用處。至晚竇驀築一拳曰,作麼生,師曰,合取兩片皮。竇又築一拳,師曰,再犯不容。竇 復掌師曰,不受和尚謾。次日竇舉香嚴,我有一機偈徵師,師曰,此處不消疑得,竇曰,畢竟作麼,師出禮三拜而退,即呈偈曰,瞬目當機換話頭,何如只用老拳酬,祖禪會得休輕信,一葉初飛遍界秋。一日茶次,語及當事,贈真覺再來額,竇曰,上座還承當得麼,師曰,承當不是好手,竇曰,古人遂知是般事,便休喚甚麼作是,師曰,盡力道不出,竇休出。師之武林,竇送以偈曰,乳峰剛兩月,獨步去錢塘,一句超方外,全機絕覆藏,臨濟正法眼,滅卻瞎驢旁,只這破沙盆,待將為舉揚。至聖果山,掃馬居士墓,蓋師不忘所自,遍謁諸方,還雪竇受具,典藏鑰,一日竇落堂,忽打師一棒曰,道道,師曰,剜肉作瘡,竇曰,卻只道得一半,師曰,連這一半也不消得,自後箭鋒相柱,脫落無餘,中書君莫能殫述。癸巳春辭還東甌,竇大書卷首曰,親吃老拳,囑以偈曰,別我春風裏,臨行一句親,杖頭宣大意,足底播芳塵,往復乃無事,縱橫已絕倫,到家嚴面目,所以接嘉賓。竇之于師,猶應庵華之於密庵傑焉,甲午竇應密印之請,晉師西堂,解制後竇還乳峰,師 復上省覲,適四明紳衿請住鄞之大梅保福寺,師以漢尉舊隱,且慕常禪師高風,遂欣然赴之。竇題其頂相,有青出於藍誰似你,大梅峰頂看風雷之句。八百餘年荒庭,師不憚與諸禪衲披霜立雪,本分提持,近遠趨蹌,漸成叢席。是以費隱容和尚有法門領袖荷人望,八萬松杉記笑顏。牧雲門和尚有峨峨太白祖燈傳,眾角雖多一麟足等贈。到天童,木陳忞和尚請師升座,見其提倡,大擊節稱歎,為序大梅錄,舉風穴慈明祖孫東山照覺父子相證,以為直令千秋振響,三尊宿又不啻妙喜之極口應庵矣。師住梅凡六年,以院事付日休寤首座,遂赴東甌請,庚子冬開爐密印,較梅尤盛。丙午應括蒼淨覺請, 復以密印付多子無西堂。丁未夏季示微疾,舟還陀峰,八月十五日對眾說偈曰,七十五年閑打哄,總無奇特出常倫,而今撒手懸崖去,一任諸方說幻真。寂然而逝。師生于萬曆二十一年癸巳,沒於康熙六年丁未,世壽七十五,僧臘二十三。

覆方家范居士書

欲生淨土,須先認清宗旨。普通修持,無不以開悟為希冀。而開悟一事,亦非易易。若知淨土宗旨,決不預期開悟。若不注重信願,開悟亦難了脫。若能一心念佛,不悟亦可往生。汝信中謂縱具厭穢之情,未識自性奚若,是志在開悟也。開悟而有信願,是為禪淨雙修,最為高上。然世絕少真開悟者。何謂真開悟,即所謂明心見性。乃於自心中徹底明瞭,非只會說而已。會說不名開悟,且勿誤會。真到明心見性地位,尚須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世人凡求開悟者,皆不注重于信願求生。而欲以此依稀仿佛之悟了生死,則是自誤誤人。固不如老實念佛者為穩當也。光老矣,不能為汝詳說。今且為汝寄書二包,汝息心讀之,當可備知淨土宗旨。若或不能于此各書生信,又去求明心見性,求現身成佛,光也不怪汝。但恐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輪迴六道中。然欲了生死,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為世間賢人善人。若倫常有虧,三業多愆,欲于臨終蒙佛接引,以與佛氣分相反,何有無感之應。凡遇有緣,皆當以此告之。今為寄淨土五經,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了凡四訓,印光文鈔,嘉言錄,歷史感應統紀,觀音頌,飭終津梁,念佛懇辭,初機先導合編各一部。至於受戒,當依文鈔與徐福賢書,在佛前自誓以受。今為汝取法名為慧範。謂以佛智慧所說之淨土法門,自行化他,以為世範。祈顧名思義而實行之,則幸甚幸甚。(七月十六)

以後不許再來信。亦不許介紹人皈依。即向弘化社請經書,亦不許順便與光書。以無力應酬故也。

覆圓拙大師書

接手書,不勝嗟歎。世人只知效跡,不究其是非利害。往往作福之事,反造大業。俗人且勿論,即僧人亦多如是。世所流通之西方公據,前刻法會圖,後刻彌陀經,往生咒,後刻九品蓮台,各坐一佛。傍刻○,令人點。點完之後,將此經燒之。友人欲重訂而廣印。光謂點完必燒,經佛亦隨之而燒。以點得烏黎巴皂,亦不好受持。因商其辦法,不刻經像,但列九品蓮台,並○以備記數。其訂正排印,皆光經理。何得 云有大報恩塔之事乎。因往庫房求其附本,果有其事,而其頁數至二十而止。此塔之頁數,乃另起一二。足知以後欲契合俗情,乃後所增,足見俗情之難轉也。王大有所售之印度香,其盒四面共五十餘尊佛。光不許人買此香,並與彼店經理說其利害。雙掛號寄,祈其必 覆,然竟不復。吾人無權,將奈彼何。血盆經,壽生經,乃劣僧偽造以求利。令不知佛法之人,謂佛經都是劣僧偽造。無知之善信,非破血湖,還壽生不可。即為全國最有名之叢林,亦無一 剎不許作此佛事者。以此是利源,而不計及為滅佛法之禍本也。現在書不能寄,一友以與李慧澄論焚經事,鈔附信中。李據別人說有功德。開首即以有功德起,而說其罪過。切勿誤會,謂光直許其有功德也。法門垂晚,訛謬太多。若常與人諍論,或致群起而攻之。則反致無益於人,有害於法與己也。即此幾事,可以備知。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祈勿再來信,來決不 覆。祈慧察是幸。(十月初二)

與陳燮和居士書

聞士牧將往雲南,以老父已八十有二,不能常侍膝下,陪以念佛為歉。光決於九月滅蹤,爾我有師弟之誼,不能不再與汝一番敘述也。人生七十古來已稀,況八十二乎。若其已得不生不滅之證,則固不必用光一番絡索。若其未得,固當如喪考妣,如救頭然,以生真信,發切願,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以求生西方也。現今世亂已極,為有天地已來之破天荒大亂。況當此衰年,朝不保夕,豈可如少年無知,因循過日,以致虛生浪死。雖遇佛法,仍莫由得其巨益乎。幸智育淨英等,尚能認真念佛。當於此時立一規約,若至臨終,切不可預為著衣洗浴,(詳看嘉言錄臨終所示,此不備書。)及與哭泣。以致攪亂其清澄之心,令失正念。而與佛不相契合,莫由蒙佛接引,依舊輪迴此三途六道之中。則所謂落井下石之孝,其為害也,莫能名焉。當看嘉言錄示生死事大數章,自可悉知。倘於此時不努力,唯圖逸適。則千生萬劫,了無出苦之日矣。如其心力衰弱,當令子媳孫女等,輪班助念。此一事有多種利益。一則輔助己之正念。二則曲為彼等種最勝善根。三則開通風氣,以期大家效法。四則若至臨終,自不致張羅忙亂,破壞正念。臨終一關,要緊之極。即平時功夫得力,若遇不知法門之子孫破壞。則便留住此世界,不得往生矣。若知此義,子孫能助念佛號,成就正念,雖平素功夫不甚恰當,亦能往生。是以光于老人,特為致意。切勿謂迂腐,則幸甚幸甚。

與羅鏗端陳士牧二居士書

日前接手書,知貴地佛法,將有復興之象。所作緣起,不能令人感佛恩德。光另作一篇,文頗繁瑣,用否任汝,光不強人。若用當做一木榜。請善書者,用恭楷書於八尺雙宣紙上。或貼或刻於木榜上,則可久存。或作四塊六塊,(並文忠公發隱,或作八塊。)以備時局不好,收而藏之。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關係甚大,亦宜如此辦法。此文將從前古大人之隱,通為發表,非止文忠公一人也。公乃閩人,有此一文,拘墟之士,便不敢妄加誹謗。所說林陽寺,照靈岩章程,萬做不到。勿道別人來做不到,即令靈岩當家妙真師來,也做不到。汝等少閱歷,故不知其難。光以五十餘年之閱歷,故為汝等直言之。念佛堂對聯,明蓮池大師之聯好極,絕未見人用過。光屢為人抄令掛之,由大師之德,感人必深。令光寫字,乃不知光一向不寫大字。近來目力衰極,非手眼二鏡並用,不能看字寫字。本欲早為寄信,以紙昨日方來,今仍寄回。以後無要事,切勿來信,以無目力精神答復也。弘化社,前之三人,皆由時局大變,亦變得很合時宜,均已去了,光不過問。德森師住上海太平寺候校,大約今年恐不能了。他回來時,隨他料理。所要之書,當可寄到。現在只照本一法,半贈全贈皆沒有。此次仍作送,以後均以照本辦。今寄童蒙須知,觀音慈林集二本,以毒乳殺兒之廣告,欲汝等為一切人說也。祈慧察是幸。(八月十二)

主極樂六八大願之慈尊,絕限量壽命光明,不離當處。

過娑婆萬兆佛邦之淨土,妙莊嚴樓臺池沼,原是吾鄉。(明蓮池大師撰)

覆智牧居士書

接手書,不勝欣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無人提倡,則善根無由發現。如種子在地,不有時雨,則莫由發生滋長。汝父固宿有善根者,故一撥便轉。從前之謬執,隨之消滅。將來之往生,必可希冀。今為取法名為德和。以燮者,和也。若不知自心固有之明德,則不能上和諸佛之宏誓大願,而決志憶念,以至心佛相應,如水乳和。亦不能下發起一切同人深信切願,而一心執持彌陀萬德洪名,以期現生出此娑婆,登彼蓮邦,如母子和,永無背戾也。倘能悉心詳看文鈔,再看淨土三經,普賢行願品,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等。則其自利利人之道,即可知其綱要。再加以懇切至誠,諄諄然與家屬鄉党親戚朋友說之,則其益大矣。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則必高登上品。汝父多生之善根,由茲得其實益。汝之事親之道,已得其大者。尚祈多方勸喻,令其信心增長,則其利溥矣。祈為洞察是幸。侄婦心芝,具有善根,一聞即信。且欲皈依。今為取法名心馥。以本有之真心,極其清淨,亦極其香馥。由種種妄念,相續而起。則便成污穢景象,失其香潔之本體矣。彼既發心修持,又當以此心香,熏其丈夫與其兒女。俾彼各各去其污穢之心念, 復其本體之香潔。而女人家第一功德,在孝翁姑,相夫教子。既為佛弟子,而不知孝親相夫教子。則於自己本分之責任未盡,人或由此指斥其非,便不能令人相觀而善也。若能篤盡己分,再加修持淨業。遠近見聞,皆生景慕。所謂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匹夫匹婦若善,亦可移風易俗。若不善亦可移風易俗。今之學界不知此義,動以男子之職業,令女人習學。而不知以相夫教子為訓。是學為亂,非學為治也。吾常曰,教子為治國平天下之根本。而教女尤為切要。蓋以人之少時,日在母側。受賢母之薰陶,未有不成賢人者。故於此縷言之,宜令親友女人悉知之,則幸甚。

 

 

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


信受彌陀救度    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