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项 明念佛必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文科】
劝念佛往生之第四项,明念佛必生。
【译解】
舍利弗啊!如果有人,听到我这样赞说阿弥陀佛功德,持念彼佛名号,寿存一日即念佛一日,寿存二日即念佛二日,乃至寿存七日即念佛七日,不论时间长短,尽形寿,专心一志,不怀疑杂。那麽,在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然显现在他的面前,来迎接他;此人命终之时,自然心住正念,没有颠倒,刹那之间,随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辩义】
1. 善男女论
经文说「善男子善女人」,有人以为是奉行五戒十善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念佛法门不能不说只是少数五戒十善人才可以得救的法门;「善男子善女人」应该作何解释呢?
1)
要解: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2)
观念法门
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3)
观经: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4) 疏
若念佛者,即是人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① 本机:一切造罪凡夫。
② 原本罪人,称佛名故,以名号无量光寿功德,诸罪消灭,功德具足,转恶成善,称善男子、善女人。
③ 念佛独称善。
上善人、少善根、善男女;皆以名号功德,一以贯之。
④ 本经善之标准
不以世间伦理道德观念为标准,不以一般佛教戒律修持为标准,唯以往生西方成佛为标准。世间凡夫
,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三世怨,是恶非善;罗汉圣人,不入「大乘善根界」故,不足称善;只有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获得名号无量光寿的圆满善根福德,必定往生,必定成佛,才有资格在此经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2. 佛教善恶观
1)
定义
善,指其性安稳,能於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不善谓其性不安隐,能违损此世及他世的黑恶之法。善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
恶,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厌毁之不善法,及恶思之所作。其性质包括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瞋等烦恼相应、能障害圣道等。
2)
分类
有漏善、无漏善。有漏善为未断烦恼之世间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来乐之果报。有漏善与法性无相之理相异,为取自他之差别相所修之有相善,故亦称相善。无漏善则为断除烦恼之出世间善,依此并不招感未来之果报。此无漏善亦为得涅盘菩提之善。
胜义善,涅盘;胜义不善,指生死法。生死中之诸法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即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故称胜义不善。
止善,行善。定善,散善。世善,戒善,行善。
3)
比较
① 世间善。凡夫善、人天善、颠倒善、虚伪善、不实善、杂毒善、有相善、有漏善、轮回善。恶。
注: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印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大经:横截五恶趣。
② 小乘善。罗汉善、小善、焦芽善、死善、失善。恶。
维摩诘经:二乘如焦芽败种。
易行品: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
往生论: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
③ 大乘善。菩萨善、有上善。难。
④ 念佛善。佛善、无上善、绝对善、究竟善、圆满善。灭恶善。易。
大经: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经: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要解: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要解: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
疏: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
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宁生地狱中,而得闻佛名;不愿生天上,不得闻佛名。
4)
结劝念佛
安乐集: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3. 执持名号
「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释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国土、本佛、圣众三种功德。
释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净土,目的在於让我们能够往生这样的净土,但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三昧神通;赞叹弟子,目的在於让我们也成为阿弥陀佛的圣众,但并不要求我们自修证入无生法忍;赞叹本佛,目的在於让我们也能平等获得无量光寿,究竟成佛,但并不要求我们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国土、佛身、圣众,三种功德,收於一句名号,以此之故,释尊教我们「执持名号」。
论: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
疏:
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
国土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净土广大庄严;本佛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弥陀六十万亿真金身;圣众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无量声闻菩萨众。
名号含国土故,持名则十万亿外国土骤奔於眼前;名号含佛身故,持名则无量光寿身应声而来现;名号含圣众故,持名则无量圣贤众云集而拥护。
譬如灯能摄光,以手持灯,光明随灯而转;名能摄德,一心持名,功德随名而至。故称名行者,圆获光寿功德,优入涅盘报土,而比肩於上善圣众。
要解: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4. 事持理持
要解: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天台家通途义释,令契实相妙理故,对治空谈唯心不念佛故,诱进圣道行人入念佛故。善导系无此观念,约义可是事持。为摄下凡,专约平实事相发挥,不重玄理,然更胜进。
一由机边理事分张,故别说理持事持;一由佛边全事即理,故说「理事相应,定散随机」。
疏:
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籍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
5. 本愿称名
善导大师解释念佛,都是以《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为标准,专显弥陀愿力,少谈众生心性。三经皆本愿称名。
疏: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法事赞: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本愿称名,为净土宗根本特色、根本基础。参《净土宗之特色》。
6. 称名如实修行
论: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1)
下劣凡夫凭自力无如实修行
① 如,契合。实,实相。契合实相而行,谓之如实修行。
② 初地以上之菩萨,证真如而起行。
③ 法藏菩萨之修行。
《注》上:
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④ 极乐菩萨之修行。
《注》下:
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⑤ 凡夫无如实修行。
《注》上:
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安乐集》:
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疏》:
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⑥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双显二意:称名即能如实修行相应,不称名即不能如实修行相应。相应者,相应於实相。
2)
称名即是如实修行
一由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契合,相应,随顺。彼如来光明智是何等相?
《注》
佛光明是智慧相,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
《小经》: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观经》: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总上,略说九种相:
① 本愿相
② 无量相
③ 无碍相
④ 相续相
⑤ 遍照相
⑥ 唯觅念佛相
⑦ 唯摄念佛相
⑧ 摄取不舍相
⑨ 除无明黑暗相
本愿是因相,余八为果相。
果相中,无量为体;余七为用。
用相中,无碍为总,余六为别。
前四,约法摄机功能;後二约机受法得益。
摄取不舍约此土,现生护念,临终来迎。
除无明黑暗通二土,此界灭其果缚,破疑除罪,令业消智朗,明信佛智;往生灭其本因,究竟除灭一切无明烦恼,成无上正觉。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一由如彼名义。名义,佛名所具之功能德用。彼如来名是何等义?
《注》:
①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② 名即法。
③ 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④ 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善导:
①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②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③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④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要解: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略说阿弥陀佛名义如下:
①
愿成不虚。
② 名即是体。
③ 名即实相。
④ 名即光明。
⑤ 名具万德。
⑥ 名号度生。
⑦ 破暗满愿。
⑧ 信行一体。
⑨ 愿行具足。
⑩ 称念必生。
3)
虽称名而不如实修行
虽称名而不如彼佛光明智相,不如彼名义,即非如实修行相应。总说即是疑杂二字。
注:
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辗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7. 无样为样 白木念佛 舍离我心 称名方法
8. 称名胜易
导师之後,弘净教者,无不力唱称名,显其胜易。
要解:
1)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2)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
3) 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4) 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 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6)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欲挽禅观归入念佛,委曲说。不劳、不必、往往、不一概。权顺彼心观为宗故。
9. 「正杂分判」及「念观废立」
疏: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後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法门建立,正直说。直显彼佛本愿故。
正助之外悉杂行,专念独名正定业。
定散二门望佛愿,意在众生专称名。
1) 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2) 往生行相,一正行,二杂行。
3) 正行,先开为五,後合为二。
4) 正杂之界说。以往生极乐为准。如依目的地说方向偏正,据人种论发色纯杂。
5) 五正行之次第、范围、意义。
① 必读诵(听闻)为先;随读随观;观闻生信,礼敬称名;业成感恩,赞叹供养。
② 不止四,不及六。
③ 疏观经故,观经为先,说「此」,观佛三昧为宗,礼、称、赞用「若」。
④ 五个一心专。专即正,正即专。
⑤ 通论三经皆含五正行,别说小经读诵,观经观察,大经称名。
⑥ 又通五部皆含五正行,别说事赞读诵,观念门观察,礼赞礼拜,般舟赞供,疏称名。
6) 正助二业。
① 念佛三昧为宗。故说一者,不说二者,略作「若依礼诵等」。
② 正定业,直接因之行。助业,间接因之行。
③ 正定业,正选定之业、正决定之业。
④ 何以称名独为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⑤ 正定业,对杂散业。依法立名,不依行者心境。
称名,虽是散心,名正定业。余行,虽定心,亦是杂散业。
如乘船,虽心慌意乱,必定得度;自渡,虽心定神闲,未必得度。
举凡一切甚深禅定,甚深开悟,发菩提心,广行六度,虽皆可贵,倚之往生,贬为杂散,未名正定。因一者自力,一者佛力,岂可并论乎!
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⑥ 正,对邪。定,对不定。凡夫众生,若不念佛,皆是邪业;纵修余善回愿,往生不定。若能念佛,即入正定,佛力增上,破诸邪业。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⑦ 助业,助成正定业。四者为警惕懈怠,策励精进念佛,助发其念佛之心以行称名之方法,故称助业。
⑧ 此四助业亦称同类助业。相对於此,若是发菩提心、出家等为五正行以外之诸行,则称异类助业。
7) 五种杂行。无量杂行。杂行亦入净土行。虽疏於正行,尤亲於不求生之余行。
8) 五番相对。
① 亲疏对。
修杂行者,三业与佛常相舍离,故名疏行。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② 近远对。
修杂行,与阿弥陀佛遥远。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下品上生释)
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
③ 无间有间对。
正行於弥陀忆念不间断,杂行忆念常间断。
④ 回向不回向对。
修正助二行者,纵然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因,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因。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⑤ 纯杂对。
正助二行,是纯极乐之行。杂者,非纯极乐之行,通於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
9) 就行立信次第。先正杂二行,就正行立信;次正助二业,就正定业立信。
10) 三福为是杂行,为是正行?
11) 杂行之意义。
① 调熟众机。积福修善,增长慈心,谦下柔软,向机深信。
② 回入念佛。渐能明信佛智,而发三心,归入念佛。
③ 结缘果遂。
12) 既入正定业,向所助业、杂行,失其助杂之相,统入一味,念佛体内之行。比如随王出征,皆称王师。亦如主人一人,随从多人。
13) 何故观佛也是助业?
14) 只修正定业,不修助业,可否?
10. 专修念佛与奉行诸善
1)
专修念佛是非排斥余行余法门?
2)
是否不修余行余法门?
3)
是否不得学余经?
4)
如何看待念佛人之行余善?
上一页│
下一页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