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願講話》
--第八章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第三節    五逆謗法   唯除攝取

逆謗除取—— 淨土宗學一論題
犯五逆謗法之極重罪人,彌陀本願救與不救?
《大經》第十八願言:
「不論何人,只要念佛,必生極樂;唯除五逆謗法。」(取意)
《觀經》下品下生言:
「五逆惡人,臨終念佛,往生極樂;滅除五逆重報。」(取意)
同是五逆,《大經》唯除,《觀經》攝取,如是相違,古之大德,會通兩經,有十六家;
而以淨土宗曇鸞、善導兩祖之解釋,最為有名,以其最為圓滿,契理契機故。

接下來的講稿(請詳見「附錄一」)文字都很淺顯,可以不必多加解釋,只要細心看個一兩遍,就能體會其中的道理,所以,今晚我只是帶大家一方面念,一方面消解文句而已。

「五逆除取」這是淨土宗教理討論的題目,犯五逆跟謗法的人,是世上最為深重的罪人,世上的罪再也沒有比這兩種罪更深重的了。這兩種罪人阿彌陀佛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呢?《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不論任何人,當然就是不論有罪無罪、罪輕罪重,只要他念佛,願生極樂,就必定往生極樂,可是五逆跟謗法除外。但是《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卻說,造了五逆極重罪的惡人,在臨終的時候若能迴心念佛,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當下滅除五逆的因與五逆的果報。

同是五逆,《大經》說「唯除」,《觀經》卻是「救度而攝取」,這種彼此相違、矛盾的經文,到底如何會通與理解?

「古之大德,會通兩經,有十六家」:也就是在唐朝以前,融會貫通這兩種道理的高僧大德,總共有十六位。其中,就以本宗的曇鸞大師、善導大師這兩位祖師的解釋最有名,同時也是最為圓滿,因為這兩位祖師的解釋契理又契機,沒有偏頗,沒有缺陷。因此,我們在會通這兩部經的這兩段不同的內容時,也必須依這兩位祖師的解釋為標準。

一、曇鸞大師單複說

首先看曇鸞大師的解說。

《往生論註》卷上末〈八番問答〉第二、三問答(《往生論註》六五頁)言:

問曰:「《無量壽經》言:『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觀無量壽經》言:『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
此二經云何會?」

答曰:「一經以具二種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誹謗正法。以此二種罪故,所以不得往生。
一經但言作十惡五逆等罪,不言誹謗正法;以不謗正法故,是故得生。」

問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誹謗正法,經許得生;復有一人,但誹謗正法,而無五逆諸罪,願往生者,得生與否?」

答曰:「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
經言: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劫重罪。
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
如是輾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
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
假使但貪彼土安樂,而願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豈有得理?」

「曇鸞大師單複說」就是曇鸞大師會通這兩種文義看似相反的內容而舉出「單複」的論說。

「單」就是「一件」,只有犯一件重罪;「複」就是「兩種」,犯兩種重罪。〈八番問答〉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卷上有名的八對問答,我們這裏只舉出其中第二、第三問答來說明。

第一個問題說,願往生都能夠往生,可是《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的說法不同。曇鸞大師回答,因為《無量壽經》所講的是二種罪,所以不能往生,而《觀無量壽經》講的只是一種罪,所以還能夠往生。

謗法不生,無願生心故

第二個問題依據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反向推問,既然犯一種罪,而不是兩種罪,所以能夠往生。那麼如果有人只犯謗法這一種罪,也能往生嗎?曇鸞大師就說不能,理由有二:一、因為謗法的罪很重。二、既然謗法,可見他不信佛所說;既然不信佛所說,怎麼會信有極樂、信有彌陀的救度?怎麼會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麼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罪惡之人、會墮入地獄、必須接受彌陀的救度呢?總之,他既然沒有這種觀念,當然就不信,怎麼可能願往生而往生呢?

謗法的罪怎麼個重法呢?大師說誹謗正法之人:

「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輾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此劫若盡」就是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如果毀壞的時候,就有水、火、風三種災難,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經由成住壞空,就毀滅消隱而成為空相,當然阿鼻地獄也毀壞了。但是,阿鼻地獄中因重罪而受報的眾生,並不因為娑婆世界的阿鼻地獄毀壞了就離開了阿鼻地獄,而是又從阿鼻地獄轉到另外一個世界的阿鼻地獄中,去繼續接受阿鼻地獄的罪報。等到那個世界也毀壞了,又輾轉到另外一個世界。這樣來來去去,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出離阿鼻地獄呢?「佛不記」: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明說什麼時候、幾劫之後能夠離開阿鼻地獄。可見誹謗正法的罪非常重,以致果報非常深遠,不曉得什麼時候能夠受完。

關於「佛不記得出時節」,《法華經》就說:「其有誹謗如斯經典,其人命終入阿鼻地獄,具足一劫,劫盡更深,如是輾轉至無數劫。」這段經文是說,如果有人誹謗像《法華經》這樣的經典,這個人命終就會墮阿鼻地獄,具足一劫,這一劫受完還要輾轉,再接受同樣地獄的果報,以至於無數劫。無數劫就是很難算出幾劫、幾十劫、幾百劫或幾千劫。可見,謗法的罪報之苦難以想像、不可思議。任何的罪,造了以後,尚有解救之法,唯有謗法的罪是萬萬不可造的。

相反的,如果信佛法,進一步信受彌陀救度,他的功德也是無量、無數、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大。

曇鸞大師認為《大經》第十八願所抑止者,具造「五逆」與「謗法」二罪(複罪);而《觀經》所攝取者,僅為「五逆」一罪(單罪),而無謗法,以無謗法故,尚有佛緣,能入救度之道,迴心念佛,即得往生。但若「謗法」,雖無五逆,也不得往生,何以故?有二,一者謗法之罪遠比五逆深重。二者謗法即是誹謗佛法,現前既已誹謗佛法,不信佛說,則無願生之心,故謗法之人不得往生。
以上所言「謗法不生」,有二因:一者罪重,二者無願生之理。然主要在於「無願生之理」,若迴心願生,亦得往生。

非水之冰、無煙之火喻

第二個回答最後說:

「假使但貪彼土安樂,而願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豈有得理」:意思是說,你既然不信有極樂世界,不信有阿彌陀佛的救度,不相信佛所說,可是卻因貪受安樂而想要到那種安樂的地方去,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

什麼叫「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呢?也就是說你若要求生極樂世界,你就要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呀!如果不相信的話,那麼你要念什麼、求生何處呢?因為你沒有所念的對象,沒有所去的地方啊!同樣的,沒有水哪有冰呢?你不肯定有水而想求冰,那是不可能的;同樣的,火必定有煙,沒有煙的火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他內心不認為有極樂、有彌陀的救度,那麼,他貪彼土安樂,只是概念性的心情而已,並非出自內心的信受。所以,曇鸞大師說「此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

二、善導大師未造已造說

《觀經疏》〈散善義〉「逆謗除取問答」(《善導大師全集》三○五、三○六頁)言: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
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
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雖得生彼,華合徑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
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
除此以外,更無諸苦。
《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
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看了兩位祖師對「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解釋,感不感動呀?如果沒有這兩位祖師的解釋,我們看不出第十八願明明都要救度任何眾生了,為什麼最後還附了這兩條「唯除」?我們心中難免忐忑不安。

如果老實反省自己,內心其實含藏著五逆謗法的惡念種子。反問自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嗎?不敢說自己是個孝順的孩子;自己沒有忤逆父母嗎?自己從小到現在,曾經不管知不知、記不記得、有意或無意,都曾經忤逆過自己的父母。經典上「五逆」中的殺父殺母,是就小乘來講,若以大乘來講的話,只要我們心中對父母產生過不平、不滿、憤恨,就已經造下了五逆之罪了。

所以,老實檢討自己,我們可以說三福無份,都是被排除在外的眾生。因為有兩位祖師慈悲智慧的解釋,讓我們頓時充滿了希望,突然間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恐懼中得到了安慰,知道我們是往生有份、當下得救。

由上可知,善導大師也為我們會通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經句。怎樣會通呢?善導大師回答說: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仰」這個字是很敬重的語言,為什麼?因為佛的境界不是我們所能推測的,現在我們要來解釋佛所說的經言,因此就用「仰」這個字來表達敬重之意。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也就是說第十八願有「攝取門」,「攝取」就是救度的意思;有「抑止門」,「抑止」就是禁止的意思。

父母愛子喻

好像父母對子女,一定是打自內心自自然然的充滿慈愛,因為父愛、母愛是天性,這是「攝取門」的意思。同時曉得小孩幼小無知,難免會犯錯,如果縱容他,不管教他,不禁止他的話,他就不知悔改,而養成壞習慣,將來恐怕成為一個惡人,所以父母對無知的兒女在還沒犯過之前,會以他們的常識就將來有可能犯的,一一禁止他,說:「這個不可做、那個不能犯,因為那是非常嚴重的罪過;我疼愛你們,你們是我親生骨肉,可是如果是這樣犯了的話,我們就要把你們趕出門,斷絕父子母女的關係。」這是「抑止門」的意思。所以即使父母慈愛子女,也有攝取跟抑止的慈悲愛心與智慧警誡。但如果兒女犯了過,就真的趕出門、斷絕父子母女的關係嗎?不是的,那是方便說,不是真實義。

因此抑止門是就方便義來講,並不是真正排除。所以,我們必須要懂得有攝取門、有抑止門,才能體會佛陀救度眾生的悲愍與苦心。

方便抑止、慈悲攝取

綜上所述,第十八願最後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個字,就必須從方便抑止這邊來瞭解。

「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這段解釋跟曇鸞大師的解釋一樣,跟剛才所舉《法華經》的經文意思也是一樣的。所謂「歷劫周慞」就是經過一劫又一劫、一劫又一劫連續不斷地來回反復倉惶驚懼,叫「周慞」。

「無由可出」:「歷劫周慞」也不能夠離開阿鼻地獄。可見那個罪是多麼重。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方便止言:『不得往生』」就是依方便抑止而說不得往生,並不是說他犯了之後真的就不救度他,不是!所以說「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就《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所講的救度五逆,因下品下生這個罪人,他只造五逆之罪,謗法還沒犯,當然必須救度他,免得他長劫流轉六道不能出離。

因為謗法還沒造,唯恐他犯了謗法而不能往生,所以接下來就說:

「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這是就還沒犯而說的,如果有一天真犯了的話,還是度他,並不因為這樣而不救度他。

所以,在彌陀救度這邊來說,是始終都會救度的,只是還沒有犯之前有方便上的一些警誡。

花內三障

接下來說:

「雖得生彼,華合徑於多劫」:雖然阿彌陀佛依然救度他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因造罪的關係,要待在蓮花胎裏好幾劫時間不能離開。

「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在蓮花內,到底好或不好,到底有什麼障難呢?「有三種障」。

「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這三種障難就是:一、在蓮花之內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也不能當下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見面相處。第二、因為不能見佛,當然也不能聽聞佛陀說法。第三、不能歷事供養十方諸佛,不能到十方微塵世界去供養十方微塵之佛,多劫之間都在蓮花裏面。就以這三種障難來抵償以前所做的五逆謗法之罪。

「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除了這三種障以外,可說沒有任何身心的痛苦,甚至唯有身心無量的喜樂。

三禪之樂

怎樣的喜樂呢?善導大師在這裏引《涅槃經》說「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在這方面,《無量壽經》也說如同忉利天所享受自自然然的樂,善導大師在此未引用《無量壽經》卻引用其他的經典,到底有何含義呢?

《涅槃經》第廿一就說:「有佛世界,名曰不動,若有眾生,聞其花香,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善導大師依據的可能是這一段經文,隨義轉用。這一段經文說,有一個佛的世界叫做不動世界,那裏的眾生只要聞到不動世界的花香,當下就身心充滿了甚深安樂,那種安樂如同比丘入第三禪。我們娑婆世界最快樂的是什麼樂?就是第三禪的樂,我們娑婆世界最痛苦的是什麼痛苦?是墮入阿鼻地獄的痛若。論五逆或誹謗正法的人,他所造的罪非常重,當他臨終的時候,就應該墮入地獄受最大的苦報,可是因為念佛,當下往生極樂,免除這些痛苦的因果罪報,花苞就是在臨終即將墮入地獄的這個時候現前的。雖然在花苞之內有三種障,但是他所受的快樂依然如入第三禪,所以,善導大師就用娑婆世界最快樂跟最痛苦的相比對,以之讓我們來瞭解二者的懸殊差別,勸導我們所有眾生,無論如何都應該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在這裏特別隨義轉用《涅槃經》之文,並顯示轉用原由,故說「應知」。

又,「應知」什麼?應知即使在花苞之內,所受之樂還是如入三禪之樂,即使在蓮花之中多劫不開,都遠遠勝過在阿鼻地獄之中的長時長劫受種種痛苦,讓我們瞭解不管自己有罪無罪,都要往生極樂世界!無罪都要求生極樂世界了,何況有罪,更要求生極樂世界,不管從那個角度來講,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元照律師公案

宋朝有一位很有名的元照律師,他從小出家,深入經藏,有智慧又有學問,同時持戒很嚴謹。他曾發了一個願說,與其在極樂世界蓮花十劫當中受快樂,不如到地獄去救度痛苦眾生。他這種願心可說是菩薩發心,非常令人讚歎,現在應該也有很多學佛者也是這樣的發心。他因為這樣的發心,就輕視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甚至詆毀,自己不願生極樂,也詆毀他人願生極樂。

可是後來他身患重病,難以醫治,在病苦之中,非常難受,那個時候,原本要到地獄去救度眾生的大悲心早就煙消雲散了,他向來所修行的空觀,不生不滅,不起心動念,安住空相、實相的那種心也都觀不起來,升不起來了,只有全身心的痛苦感覺而已。那個時候,他才懺悔以前所發的願是很不切實際的,可說是空腹高心,無補實際。就像我們身上被小小的一顆火星踫上的話,都會疼痛難忍,何況到地獄當中去救痛苦眾生,如果不是證悟無生法忍的話,怎麼可能呢?

還好,不久之後,他病好了,就回心轉意,同時注意有關往生淨土的經論,看到天臺宗智者大師所寫《淨土十疑論》裏面引用《大智度論》言:「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要須常不離佛」、「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譬如嬰兒,不得離父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

這三段文就是說初心菩薩還具足煩惱,只是在學佛當中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在還沒有證悟無生法忍之前,就必須常常跟隨佛、不離佛,因為跟隨佛、不離開佛,才能使自己只有上升、上進,不會退墮;一旦離開佛,可能就會退墮。一方面我們內心有貪瞋癡,一方面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到處都是使人墮落的環境,無力的人必須靠外力作為增上緣,如同「弱羽只可傳枝」,幼小的鳥兒只能靠著樹枝來回走,不可能說牠是鳥,一生下來就可以在天空飛,因為牠還沒長大,翅膀還沒有堅硬,仍須依靠樹枝才能來回走動。同樣的,我們還是貪瞋癡的凡夫,雖然發了大悲心,但必須要發願往生有佛的世界,然後跟隨佛學,一直到自己斷除了煩惱、證悟了無生法忍,才可以乘我們當初所發的願,到六道的世界去救度六道的眾生。不然的話,不但沒辦法救度對方,甚至連自己也都沒辦法得救。

未造抑止,已造攝取

善導大師的回答最後說「此義就抑止門解竟」。這裏所說的「此義」,這種道理、這種內容是指前面所講的逆、謗、除、取的用意,以及彼此關係與在花苞裏面的三種障難,也就是說這一些都是就抑止門來解說的。抑止本來是方便,不是實義,不是了義,不是真實的,如果就實義、了義來講的是什麼呢?是九品只要同一念佛的話,就平等齊入報土,就證入無生法忍。那這裏所說的「華內三障」是就抑止的角度來講的,所以說「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總之,曇鸞、善導大師這一些會通問答,乍看似不同的說法,其實都在顯明「已造攝取,未造抑止」的道理。

善導大師此文之義有四:

一、攝取門:第十八願所言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等二十八字,屬於「攝取門」。

二、抑止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字,屬於「抑止門」。

三、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謗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極重罪,眾生若造,直墮阿鼻地獄,受無量苦,多劫之間,不能出離,是故彌陀為防眾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約「未造抑止」。

四、已造攝取,大悲普救故:然彌陀本意,為救十方眾生,不論有罪無罪。說「唯除」者,一為警誡之,二為使其迴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見其流轉,而令其迴心念佛以救度之;猶如下下品之機,已造五逆,不忍見其流轉,令其迴心念佛而攝取,此約「已造攝取」。

第十八願之唯除五逆、謗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誡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迴心而救度之。

抑止、攝取,兩門皆顯彌陀度生之悲願

善導大師的這個問答,這裏提出四點來解釋,文字很淺顯,一目了然:

可知:
唯除者,乃為抑止;
抑止者,乃為攝取。
非真除,非永除。或攝取或抑止,兩門皆顯彌陀度生之悲願。

由這幾段文可以知道,第十八願所講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來講的,抑止的最終目的不在抑止,而是為了攝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並不是永遠的抑止。

因此,不論就攝取、救度這邊來講,或者就抑止、警誡這邊來講,都在顯現阿彌陀佛救度十方任何眾生的大悲願力。

三、已迴心未迴心說

前所言曇鸞大師認為「五逆得生,謗法不生」。此乃就未迴心而言,若迴心,則雖曾謗法,亦得往生。

前面提出曇鸞大師的「單複說」以及善導大師的「未造已造說」,進一步再提出「已迴心未迴心」。也就是說,不管所造的是一件或二件,不管所造的是輕還是重,都在其次,只要能夠迴心的話,人人都能往生;如果不迴心、不願生極樂,即使沒有罪,也不可能往生,因為跟阿彌陀佛的願不相應。

不過話說回來,在這娑婆世界只有罪深罪淺,不可能沒有罪,所以可說人人都有罪。

故《論註》卷下〈觀察體相章〉「口業功德釋」之文(《往生論註》九七頁)言:
「眾生以憍慢故,誹謗正法,毀訾賢聖,捐庳尊長(尊者,君、父、師也。長者,有德之人,及兄黨也)。
如是人應受拔舌苦、瘖啞苦、言教不行苦、無名聞苦。
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
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
此說則曇鸞、善導,思想一致。

前面曇鸞大師提出「單複說」,還沒有指出迴心不迴心,這一段文就直接指出「迴心」的話,任何罪,即使曾經謗法或是詆毀賢聖尊長,也能夠往生。

驕慢三種口業

所謂「憍慢」,就是本來沒有,卻認為自己有,或者以少為多。譬如自己無德,卻認為自己有德,自己無能,卻認為自己有能,自己卑下,卻認為自己高勝,這就是憍慢。

憍慢的顯現,在於口業的虛假狂妄。曇鸞大師舉出下列三種:

「誹謗正法」:我們之前引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八番問答〉裏面的說法:「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這是誹謗正法的現象。

「毀訾聖賢」:毀訾就是詆毀,說壞話,不管是面前說或者背後說都一樣。本來聖賢是人品很高,具有道德,應該讓大眾尊敬,甚至是神欽鬼伏的人,可是由於某些人憍慢的原故,反而使賢聖不受尊重,進一步還被詆毀,被他人說壞話。

「捐庳尊長」:「捐庳」就是輕視的意思,尊長再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尊重恭敬,可是不僅不尊重,反而看輕他,這叫做捐庳尊長。

以上三種口業,乃因憍慢而造謗法謗人之罪。自以為是,他人皆非;自己有德有能,他人無德無能。目無正法,目無聖賢,目無尊長,目空一切,目中無人。

驕慢四種苦果

以上三種口業將來會遭受到哪些果報呢?曇鸞大師舉出下列四種苦果:

「拔舌苦」:就是墮落拔舌地獄受拔舌之苦。

「瘖啞苦」:若是出了地獄,生而為人,可是卻是個啞巴。

「言教不行苦」:如果不是啞巴,但是他所說的話或者他所傳播的道理傳不出去,乏人信受。

「無名聞苦」:而且沒有名望,甚至受人家的輕視或誹謗,因為如是因得如是果,等流因、等流果。「等流」就是目前習性是什麼,將來往往也會是怎樣的習性,如是惡性循環,就有應得的果報。

名號至德,平等口業

「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像這樣應該受種種諸苦的眾生,他如果遇到佛緣,能夠聽聞六字名號,以及聽聞善知識宣揚六字名號的功德,聽聞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這個法門,就會反悔以前的過失,回心轉意,信受奉行,就能夠「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能解脫」,不但解脫三界六道的苦報,而且也能夠「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入如來家」就是往生淨土;「得平等口業」就是成佛,證悟佛的境界,因為只有佛才有平等的口業,我們的口業往往都是虛誑的,因為我們都有貪瞋癡。

祖師的解釋可說如金如玉、稀有難得,字字都在放光明,字字都在弘闡彌陀慈悲的救度,啟發我們無上的信心、解除我們堅固的疑惑。

四不受化

善導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四不受化」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三一頁)言:
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斯等不受。
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
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

這段文說明有四類眾生,不接受度化,難以進入彌陀的救度:亦即「謗法、無信、八難、非人」。

謗法

第一類是「謗法」,所謂「聞法生謗」,也就是聽到佛法而生誹謗。

無信

第二類是「無信」,雖然聽到佛法,但不相信,也不加以誹謗。北本《涅槃經》第五言:「無信之人,名一闡提」。

八難

第三類是「八難」,就是八種不能遇到佛、不能聽聞佛法的障難:第一是地獄,第二是餓鬼,第三是畜生,這三種眾生的遭遇都是非常的痛苦,本身又很愚癡,所以不太可能遇到佛法。第四就是北洲的眾生,就是出生在沒有佛法的邊地。第五是出生在長壽天,長壽天也是無想天,他們的心是進入寂靜的定中,不起念頭,沒有心思;既然沒有心思,當然不可能起心動念來聽聞佛法,也不可能起心動念接受佛法、信受彌陀救度。第六種是根缺,六根不具足,盲、聾、瘖、啞,看不到,聽不到,缺乏受化的因緣。第七種就是佛前、佛後,也就是說出生的時候,前佛已涅槃了,下個佛還沒出生,剛好是佛滅度而且佛法也不弘傳的滅法時代,所以也不能聽到佛法。第八種是世智辯聰,就是他很聰明,很有學問,也很有辯才,可是都是邪知邪見,不信受佛法,聽到佛法他就會辯論、詆毀、誹謗。這八種都是障礙聞法學佛的因緣,所以叫做八難。前面五種「地獄、餓鬼、畜生、出生邊地、出生無想天」是就環境障礙來講,叫「地難」;「五根不具足」是就形貌障難來講,叫「形難」;「出生佛前佛後」是就時間障難來講,叫「時難」;「世智辯聰」是就心障難來講,叫「心難」,他世智辯聰、貢高我慢,難以接受。

非人

第四類是「非人」,所謂「三福無份,人無人行,人皮畜生」。就是說雖然是人,可是沒有人格,是一般所講「披著人皮的禽獸」。也就是說,他雖然是人,可是他的思想行為都跟畜生一樣,沒有人倫,沒有仁義道德、三綱五常,連世間法都不接受了,何況出世間法?

迴心皆往

一切眾生當中,有這四類不能接受度化,不過這是就沒有迴心來講,如果能夠迴心的話,每個人都能往生。

「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朽林」是朽木的意思;「頑石」是堅硬的石頭;「朽林不生,頑石不潤」,朽木不可能發芽、生長,堅硬的石頭,水無法浸潤進去,所以說「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

此是解釋謗法之人,未迴心之間,非受化之機,不得往生;
若能迴心,則任何大罪,皆得往生。
如《法事讚》「逆謗往生」
(《善導大師全集》三八三頁)言: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以上四類,就未迴心而言,若能迴心,仍然被救,所謂「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般舟讚》
(《善導大師全集》五八九、五四七頁)言: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就如一把利劍、一把神劍、一把佛劍,所到之處,無暗不破、無罪不消、無障不除,所以說「一聲稱念罪皆除」,這是善導大師所說的。

四、謗法迴心得生之經證

經典上是不是有謗法迴心而往生被救的經文證據呢?

觀佛滅謗法罪

《觀佛經》言:諸凡夫及四部弟子,謗方等經,做五逆罪,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繫念在前,觀佛如來,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悉盡滅

這段經文是說,不管是佛弟子或是非佛弟子,他以前誹謗大乘方等經典,而且也造了五逆罪,這種人如果能夠至誠懇切地一天一夜觀佛三十二相中的任何一個相好,他所有的罪就能夠消滅。

陀羅尼滅謗法罪

《六波羅蜜經》言:或復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消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

這段經文是說有的真言咒語是能夠消除四重罪、八重罪乃至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的罪,不但使他們消滅這些罪,而且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能夠快速地解脫生死輪迴,而且快速地證入涅槃。

由這兩段經文可以知道,既然其他法門也都有這種殊勝的功能,更何況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更殊勝,更簡易!因為有一些咒語不容易念,甚至臨終地獄之火燃燒身心,痛苦萬分,六神昏亂無主,在此危急之際能夠當下念、當下解脫、速證涅槃的,就是這六字洪名。

病癒喻、歸降喻

《印光大師文鈔》言:若先曾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
譬如病癒,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
若謂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卻修持準繩。

印光大師這段法語是說,如果以前曾經謗法,之後曉得悔改,這樣也能夠往生。就像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也像敵人歸降了,就是我們的國民。如果說以前曾經謗法,即使後來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話,那就失去了學佛修行的依準原則,就不曉得什麼是原則了。所以,只要悔改、念佛,都能往生,如果不能往生,那還修行什麼呢?這就是印光大師這段法語的含義。

五、極惡念佛,變瓦成金

所謂「五逆、謗法、闡提,迴心皆往」,此三種機,乃難化三機,難治三病。
如《涅槃經》言: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菩薩之所能治。

難治三病

世間有三種根機,這三種人如同三種病,是最難醫治的,就是:五逆、謗法、闡提。這三種最難治的病,不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些法門所能醫治、對治、救度的,只有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能救度,所以「迴心皆往」。

此難化三機、難治三病,若歸命彌陀,念佛願生,
則彌陀大悲,不忍見捨,以其本願力,攝得往生。

瓦礫變金喻

法照大師亦於《五會法事讚》言: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瓦礫變金」意指本來是一個破戒而且罪業深重的人,可是他最後悔改、念佛了,而且只是念佛而已,就天差地別、大不相同了。本來是瓦礫,沒有使用價值,被人丟在牆邊,現在卻變成金塊。黃金是最有用的,只要有了黃金,就能衣食無憂。這樣一個蒙佛救度的人,好像點石成金、枯木重生一樣,不但枯木重生,而且開出芬陀利花 -- 這一切都在於有阿彌陀佛的增上緣,才可以變瓦成金。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增上緣,那麼瓦礫就是瓦礫,該墮入地獄還是墮入地獄。

源信上人亦言:
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這段法語是在解說:下下品的眾生是極重罪的惡人,除了五逆、謗法及一闡提之外,沒有比這更重罪的惡人。任何聲聞、緣覺、菩薩的法門都沒辦法救,只有稱念彌陀名號才能得救;不但解脫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往生極樂世界;不但往生淨土,而且快速成佛。

有關五逆往生,再引用五段偈語來說明:
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
才聞彌陀名,猛火為清涼。

這段偈語也編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對這段有印象的,請舉手。看書看到重要的地方,要怎麼樣呢?心好像被撞擊到,很有印象,很深刻,而且很感動。我第一次看到這首偈子,當下就非常感動,心就像被撞擊一樣,為什麼?曉得這是我也能被救的證據。

第二首:

莫疑宿業重,十念功德輕;
萬年有暗室,日照當時明。

接下來:

阿彌陀佛願無邊,普攝凡愚頓且圓;
惡逆迴心才十念,火車化作紫金蓮。

愚人無愧造多惡,臨死能稱彼佛名;
三聖忽然隨念至,慰言罪滅我來迎。

這首也很令人感動。

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這首同樣令人感動涕零。

六、攝抑二門,悲智雙運

「攝抑二門」:「攝」者攝取、救度,「抑」者抑止、不救。
「攝抑二門」即救度與不救兩門。
「悲智雙運」:「悲」者慈悲,「智」者智慧,
「悲智雙運」即慈悲與智慧雙重運作。

就外顯行為來說,阿彌陀佛是以攝取、抑止這兩門來救度眾生;若就運作內涵而言,其實就是以慈悲與智慧來救度眾生。

如是,《大經》唯除,示抑止意,《觀經》救度,示攝取意,此謂「攝抑二門」;
未造,抑止;已造,攝取,攝抑是彌陀度生(第十八願)之二種方法,謂之悲智雙運。

「《大經》唯除,示抑止意」: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最後兩句標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顯示禁止、不可以做的意思。

「《觀經》救度,示攝取意」:就是指《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五逆謗法的眾生,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是顯示救度的意思。

《無量壽經》抑止、不救,《觀經》攝取、救度,綜而言之,就是攝抑二門。

「未造,抑止」:在你還沒有造五逆謗法罪的時候,就預先警告你不可以造,所以這個抑止有警惕的意思。

「已造,攝取」:當你已經造了五逆罪之後,就要你回心轉意,然後包容你,使你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救你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說「已造,攝取」。

攝取也好,抑止也好,都是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就是這樣以「慈悲」跟「智慧」的雙重運作來救度眾生。

黑臉白臉喻

這兩種救度的運作像什麼呢?就像父母教養孩子一般,父親扮黑臉時,母親就扮白臉。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有的孩子比較調皮,有的孩子比較好動,甚至是過動兒,容易因無知而做錯事,甚至犯下滔天大罪,所以,父親就不得不先立下比較嚴格的規矩來規範:「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犯,警告你!如果犯了就把你趕出門,不讓你回家,甚至斷絕父子關係!」假設有一天,兒子真正犯了過失,爸爸就把他趕到外面去罰站,不准進門。可是到了晚上用餐時間,外面天黑又將下雨,母親就到外面去溫言安慰,說:「孩子啊!你要曉得過錯,那樣的事情是要不得的,現在天黑要吃飯了,你要知錯悔改,進去向爸爸懺悔,以後不可以犯。」

剎車喻

又像開車一樣,有前進就有剎車,但是剎車並不是為了剎車而剎車,是因為發現方向錯誤了,必須改變方向,改變方向之前,就要先稍微剎車,甚至要完全停下來,才能夠轉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所以,不是為了剎車而剎車,不是為了永久剎車,剎車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剎車是為了正確前進,為了正確到達目的地。

所以,阿彌陀佛說:「你如果犯了五逆謗法罪,就不救你。」這個,不是永遠的不救,也不是真正的不救,是權宜的不救。

好像父親不會因為愛護兒子而說:「兒子我愛你,所以你任何惡事都可以做。」不可能這樣;也不會因為兒子做惡事而喜歡、更增加父子的關係。但也不會因為曾警誡兒子不可以做壞事,一旦兒子做了壞事之後,就斷絕了父子關係,也不是這樣。而是始終都以慈愛悲憫的心來對待兒子,希望他能夠由君子而成賢成聖。

同樣的,我們也要深心體會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凡夫都能夠超凡入聖的悲心,體會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本懷。阿彌陀佛一方面希望我們能夠改邪歸正、棄惡從善,另一方面又希望我們能夠歸入彌陀的救度,我們不能因為有了彌陀的救度,而縱惡為非。

滅火防火喻

又像消防隊。消防隊有兩種作用,「消」是滅火,「防」是防火。成立消防隊的目的就是為了出現火災時滅火,但同時在火災沒有發生時要防火。也就是有火時滅火,無火時防火。滅火、防火是一體的、不分的,是同一個目的的兩種不同的手段,都是為了保護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只防火不滅火不行,只滅火不防火也不行。必須嚴格防火的同時準備救火滅火,隨時準備救火的同時不放鬆防火安全。人們不能因為有消防隊滅火,就不注意防火,甚至隨便縱火;也不能因為被要求防火安全就懷疑說:萬一失火了,恐怕消防隊不來救吧?

阿彌陀佛發第十八願,本意就是為了滅救眾生三界火宅之火,乃至五逆謗法的地獄之火,因此必須謹防眾生造此二罪。前面七句二十八個字攝取,如同是滅火;後面「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二句八個字抑止,如同防火。不管是攝取還是抑止,目的都是為了保護、救度眾生往生極樂。攝取和抑止二者都不可少,攝取是永不改變的大前提,抑止是為了更好地攝取。瞭解這一點,我們就會平時謹慎不犯惡,至少不犯逆謗的大罪大惡。

報警喻

但俗話說「防不勝防」,萬一犯了惡,甚至是犯了五逆謗法的大惡,那又怎麼辦?難道阿彌陀佛就不救了嗎?不會的!那就要像著了火一樣,越是大火越是要趕緊報警。一旦報警消防隊立即就到,立即救火,這個時候不會問:是誰著的火?是大意著的火,還是人為放的火?都不問,先救火滅火再說。

報警就是迴心。先不注重防火,甚至喜歡玩火,現在看到釀成大禍了,情況危急了,沒有辦法撲救了,害怕恐懼了,發出一心求救的信號,消防隊接到火警會不來嗎?立即趕到!彌陀的慈悲正是如此,不管怎樣的罪人,迴心求救,立即來救,所以說「五逆謗法,迴心皆往」。所謂「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一切恐懼中最大的恐懼就是造下了五逆謗法的重罪,臨命終時已經看見地獄之火燃燒的那一種恐懼。正因如此,五逆謗法的人是必定要救,甚至是第一要救的。如同大火如果不及時撲滅的話,就會漫延,傷及更多無辜的生命、財產;五逆謗法的人不救,從地獄出來後還是逆謗種子,惡種流布,會阻礙、斷滅更多眾生的世法、佛法善根,所以不管是為了他一人迴心求救,還是為了保護救度更多的眾生,都必定要救。

這樣來理解,我們會更加感動於彌陀的慈悲,正因為有了「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才更加顯示出:阿彌陀佛發願的本意,正是要救度逆謗的眾生。

如同消防隊的職責是滅火,它才特別注意防火安全,不是消防隊、沒有消防的職能,也就不會要求防火。

第十八願的職能正是為了救度(攝取)五逆謗法,所以才說唯除(抑止)五逆謗法。第十九願不說,因為第十九願沒有這種功能;第二十願不說,因為第二十願也沒有這種救度的功能。四十八願中只有第十八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因為只有第十八願念佛才有這種救度五逆謗法眾生的功能。

因願抑止

又,第十八願之因願有方便抑止,即「唯除逆謗」之文;
而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即「花合十二大劫」之文。
彌陀悲智雙運,既要惡人迴心,又不縱容犯罪,
故攝取中有抑止,抑止中有攝取。

「第十八願之因願有方便抑止」:第十八願是因願、因地的願,也就是阿彌陀佛還沒有成佛而發下「十方眾生,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通通要救度,如果不能使聖凡善惡眾生念佛往生的話,我就不成佛」的願。現在祂已經成佛了,所以就有力量救度聖人凡夫與善人惡人。

第十八願的方便性抑止是因願,就是剛剛所講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果上抑止

至於「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這部分,怎麼說下品下生是果上呢?下品下生這種根機就是五逆的眾生,臨終只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能夠滅除五逆的罪業,當下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而往生極樂世界,全是因為這句名號是第十八願因地所成就的果德,所以叫做「果上」。這種五逆的眾生,雖然因為念佛的關係,不必受地獄的果報,得以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可是還有抑止,就是還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果報,處在蓮花當中經過十二大劫,不能當下花開見佛聞法,這個就是果上的方便抑止。也就是說,先告誡你不能犯五逆;一旦犯了五逆之後,阿彌陀佛還是救你;可是救到極樂世界之後,因為犯五逆之故,所以處在蓮花裏面十二大劫。

這十二大劫是真的有,還是方便?因願第十八願說:五逆不救,是方便,其實五逆還是救啊!救到極樂世界之後的十二大劫花合不開,其實還是方便。所以說「果上亦有方便抑止」,這個就是彌陀悲智雙運。既要惡人迴心,又不縱容他犯惡,如果在果上沒有說「花合十二大劫」這個方便的抑止,那麼有人難免就會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我平生先縱容自己的惡性去為非作歹,等到臨終的時候再來念佛往生,反正都一樣嘛!」所以在果上也有方便的抑止。

「故攝取中有抑止」:就是第十八願救度十方眾生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抑止;「抑止中有攝取」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抑止,可是還是救度,下品下生的五逆也被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就是抑止中的攝取。而攝取中又有抑止,就是下品下生被攝取了,可是還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抑止。雖然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抑止,可是必定還有攝取。

大網喻

如斯層層方便,皆顯彌陀,攝抑二門,悲智雙運;
十方眾生,不論善惡輕重,皆在彌陀本願大網之中,無一遺漏,
但能迴心,願生稱名,無一不生。

像這樣一層層的方便,每一層每一層都在顯示阿彌陀佛以攝取的救度跟抑止的警惕這兩門,也就是慈悲智慧雙運,使十方眾生不論是善是惡、善惡是輕是重,都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大網之中。好像大海裏的魚,無論是大鯨魚還是小魚、吻仔魚,都在這個大網裏面,沒有一條是被遺漏的。只要善惡凡夫,能夠迴心願生極樂,願生之後,一輩子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人人都可念佛,人人都可往生,所以,一切眾生如同大海中的水族,而阿彌陀佛的救度如同大網,絕無漏網之魚。

真正體會彌陀悲心

「噢!原來阿彌陀佛說『唯除五逆』是一種方便,那我們幾乎就可以縱情為非了,因為這只不過是方便而已!」我們是否會這樣想呢?其實如果我們真正體會彌陀悲心的話,我們就會感動於彌陀的悲心,感動於彌陀的苦心。

好像真正的孝子體會父母的苦心,他就會儘量當個合乎父母期待的孝子,滿父母的心,而不會說:「哎呀!父母始終都是疼愛我的,始終都不會嫌棄我,不會斷絕父子關係,所以儘量去做不合乎父母心意的事情也無妨。」不可能這樣的,這是不合乎邏輯的。

所以,一個真正信佛教、信彌陀大慈大悲救度的人,不可能有「我一輩子儘量為非做歹,最後再來念佛就好了」這種錯誤的觀念。若果真是這樣,那麼弘揚阿彌陀佛救度法門之後,天下就沒有一個好人了。

何況一個人之所以會來學佛,除非他是假學佛,如果是真正學佛的話,他一定是認定有善惡報應才來學佛的,因為佛法是建立在信仰善惡因果之上啊!如果他不相信有善惡報應,他怎麼會來學佛呢?所以他是站在要「去惡行善」的立場才來學佛的;至於會專修淨土法門,是他有感於自己是一個罪業深重的生死凡夫,沒辦法以自己的力量去惡行善,一旦命終就會墮落地獄,受閻羅王的審判刑罰。只有信受彌陀救度,才能離開地獄,甚至離開三界六道輪迴。這樣的人還會縱情為惡嗎?即使他會做惡事,也是業力的推動,是不得已的,他的內心是很悲苦的啊!是苦於為惡,不是樂於為惡的,所以他的心態跟一般縱情為惡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就是所謂的「為修行而苦」,也唯有為修行而苦的人才能真正進入彌陀的救度。

逆謗得生正顯彌陀的悲心與功德

使沉者浮、令墮者升;逆者不逆、謗者不謗;
改惡向善,棄邪歸正;斷惑證真,入聖得果,
正是佛教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與樂之所在,
而這即是阿彌陀佛之本願。若一經犯逆犯謗,即永棄不救,或無力救度,則佛心佛力,尚未圓滿。

大家說是不是這樣?

「沉者浮,墮者升」:墮落地獄、餓鬼、畜生,就是「沉」;生到人界、天上,就是「浮」。可是如果與阿羅漢小乘境界比的話,人界、天上也是沉不是浮;若小乘再跟大乘相比的話,小乘是墮落,不是升。

「逆者不逆,謗者不謗」:所謂「逆」,就是五逆、大逆不道;「謗」,就是不但惡,而且很邪惡的謗法。

使沉者浮起,墮者上升;使五逆、大逆不道的人不但不逆,而且能夠大大地改過;使謗者不但不謗,而且轉而大大地端正心思、讚歎信仰,這個正是佛教的目的。

不但「改惡向善,棄邪歸正」,甚至能夠「斷惑證真,入聖得果」。單是「斷惑」,就很不容易,惑有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入聖得果」:就是超凡入聖,證阿羅漢果或是菩薩果、佛果。這些都是佛教的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與樂之所在,可是一層比一層困難,唯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才能順利簡單達到這個目的。

由此可知,所謂佛教,所謂正法,所謂大慈大悲拔苦與樂,只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才有可能易於成就。為什麼?我們先不談斷惑證真、入聖得果,單是要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就已經很難了,甚至要永遠獲得人身、永遠不墮三惡道,也是非常不容易,何況其他?所以,唯有阿彌陀佛的救度,不但使我們速疾離開三惡道、離開六道輪迴,而且真正斷惑證真、入聖得果,不但入聖得果,而且快速成佛。

如果一旦犯了五逆或是謗法,就永遠被捨棄不獲救度的話,或者佛沒有力量救度我們的話,那麼所謂的大慈大悲的佛心,或是拔苦與樂的力量,豈非就全變成是空談了?

重罪消滅,逆謗得生,正顯彌陀,佛心佛力,圓滿不缺,徹底無遺。
善之與惡,苦樂在心;升之與沉,淨穢由佛;佛願叵測,佛力絕思

「重罪消滅,逆謗得生」:最重的罪就是「五逆、謗法」,使五逆謗法這樣的滔天極惡重罪能夠離開三界六道,離開阿鼻地獄而往生成佛,只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否則沒有任何法門能夠救度。我們知道下品下生的根機是五逆滅絕天倫的罪惡,那種罪惡的眾生,如果以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的法來要求他的話,一方面時間來不及,一方面他未必能夠做得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種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中生「至少要一日一夜持戒」的法,他也沒有時間,也做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種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上生的法,那更談不上了,因為中品上生的法必須一輩子持種種戒,起碼要一輩子持五戒,他更談不上;如果要以上品下生的法,不誹謗大乘經典,但是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他也未必發得起,所以他也沒有希望;如果要以上品中生的法要他修的話,也不可能,因為要證悟空性;如果要用上品上生的法那更加不可能,因為上品上生的法要慈心不殺,而且具備種種的戒行,同時要讀誦大乘經典,更進一步要修持六念的功行,六念就是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個都不是即將死亡而且犯下五逆的人所能夠做得到的。

以上從中下品到上上品的法門,他都來不及、做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些法門的功德,也毫無能力可救度他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只有稱念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佛名,方法簡單,功德殊勝,超越上上品之功德,使他當下重罪消滅,而且蓮花來迎,當下不但離開阿鼻地獄,而且脫出六道輪迴、往生淨土成佛。

中品下生乃至上品上生的法,就法來講,非常困難;就功德來講,都不如這句萬德洪名。所以,念佛不僅方法容易,而且功德比中品下生的法高超、比中品中生、中品上生的法高超,也比上品下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的法與功德高超,所以才能夠使重罪消滅、使逆謗得生,正顯現阿彌陀佛的佛心真的是大慈大悲,佛力真的是圓滿無缺,救度眾生徹徹底底,沒有一個遺漏。除了專稱佛名以外的任何法門,方法困難,功德不圓。

淨穢由佛

「善之與惡,苦樂在心」:我們行善作惡所獲得的苦樂果報,根源都在於我們的心,也因我們的心才使我們造作身口二業的善惡,導致我們受苦跟樂的果報,所以說「善惡苦樂在心」。

「升之與沉,淨穢由佛」:我們是上升到淨土或是下沉在五濁惡世,甚至墮落阿鼻地獄,這個要看有沒有佛力,如果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不但離開六道,甚至上升到淨土極樂世界;不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就在穢土,甚至墮落阿鼻地獄。

「佛願叵測,佛力絕思」:彌陀悲願宏深廣大,我們沒辦法測量;彌陀佛力無量無邊,更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

明破暗喻、風拂雲喻

五逆猶坐金蓮台,明破暗時,何暗留室;
十念亦生極樂國,風拂雲時,何雲滯天。

五逆謗法的眾生,本來應該墮落阿鼻地獄,受地獄之火的燃燒,居然能夠坐上金蓮台,靠什麼?靠這句彌陀名號。彌陀名號是無量光明,所謂:「千年暗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暗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好像一千年的黑暗房子,一旦打開電燈的話,黑暗當下通通消除,不可以說黑暗已經一千年,所以必須要慢慢地消除。

所以,念無量光明、無礙光明的「南無阿彌陀佛」,千年、萬年、無量億劫所累積的黑暗重罪當下就消除了。所以「光來暗除,何暗留室」,罪業當下通通消除,當下坐金蓮台,而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風拂雲時,何雲滯天」,強風吹雲使得當下晴空萬里。

第四節    總括唯除 大意有四

一、顯抑止攝取。
二、顯眾生根機。
三、顯無一遺漏。
四、顯誡惡勸善。

「總括唯除,大意有四」:就是把第十八願後面二句八個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以四個大意來概括,也就是說明第十八願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具有四個大意:

第一、「顯抑止攝取」,為了彰顯抑止攝取。

第二、「顯眾生根機」,為了說明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

第三、「顯無一遺漏」,為了顯示彌陀救度眾生,是沒有一個眾生被遺漏的。

第四、「顯誡惡勸善」,為了使十方眾生戒惡行善。

一、顯抑止攝取

曇鸞大師就單複解釋:逆罪得生,逆謗不生,
一罪重故,二無願生之理故;若能迴心,亦得往生。

前面已經解釋過,曇鸞大師就「單罪複罪」的解釋是:「逆罪得生」是因為單罪,「逆謗不生」是因為複罪。換一個角度來講,如果只有謗法,謗法之中沒有附帶逆罪,能不能往生呢?也不能往生,因為謗法比逆罪重;另一方面他既然誹謗正法,就是不相信彌陀救度,所以也不能往生。但是如果他能迴心,就能往生,因為迴心表示不謗法了。總之,只要回心轉意,都能往生,就無所謂單罪或複罪了,這就是曇鸞大師對「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解釋。

善導大師就已造未造、攝抑二門解釋:
逆謗罪極,抑止未造,攝取已造。
顯明「唯除」者,但在於抑止,非真除。

善導大師是就已造未造、攝抑二門來解釋「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逆謗罪極」:五逆跟謗法這兩種罪是滔天大罪、極重的罪。

「抑止未造」:在你還沒有造的時候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攝取已造」:如果已經造的話,就要你回心轉意,然後救度你。

「顯明『唯除』者,但在於抑止」:「唯除」只是方便上的抑止。

「非真除」:並非真的不救度。

故知:抑止正意,在於攝取。
為救度一切善惡眾生,彌陀悲智雙運,以「唯除」調熟逆謗之機,
令知逆謗罪極,使深生懺悔,迴心念佛蒙救度。

「以『唯除』調熟逆謗之機」:就像剛剛所說父親扮演黑臉、母親扮演白臉,來調熟、教養孩子,使孩子不斷成長,做一個好孩子。

亦知,抑止與攝取,互有關係:

可以知道,抑止門跟攝取門這兩門是彼此帶有關連性的,如果沒有抑止,就不能達到攝取的效果。

抑止是攝取之作用,為全部攝取,巧言抑止;
攝取依抑止之功能,使逆謗深悔,終被攝取。

攝取是主體,抑止是作用。為了全部攝取,使一切眾生全部都被阿彌陀佛所救度,阿彌陀佛就方便性地巧言說:「如果你犯了五逆謗法,我就不救你。」使眾生不敢犯五逆謗法,安安穩穩地去惡行善,老老實實地來專念這句彌陀名號。所以,攝取依靠抑止這種方便的功能,使已經犯了五逆謗法的人也能夠快速地回心轉意,深深懺悔而終於被攝取救度。

抑止門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誡,抑止而言唯除;切莫妄為慎三業。
攝取門者:已造之罪,逆謗亦滅,攝取而言皆往;應當稱名而懺悔。

「抑止門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誡」:抑止門雖然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並沒有說唯除犯五戒,或唯除殺生,但是只要是動物,不論大小,即使是微小的動物,要給予愛護而不要殺害。

我們出版的《見聞錄》第一篇〈陽盜鄰雞,陰簿立記〉,故事內容就是說,有一個婦人,只是誤殺了鄰居一隻雞,陰間閻羅王的生死簿就立刻記載了她在某天某時欠了隔壁一隻雞,而且連雞毛一斤十二兩,都記得清清楚楚,直到她還了雞、賠了錢之後,生死簿上所記的才完全消除。

可見,我們在陽間所做所為,以為沒有人知道,其實冥冥之中點點滴滴都有記載。

一方面我們的行為有記載,一方面對方雖是畜生,一隻雞不是大動物,可是也是一條生命。雖然「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可是老鼠隔一世之後也會成為阿羅漢;昆蟲因為生在寺院旁邊,受了福報而生天,立即展現天人巍巍之身,及五種神通之力。所以,小小的罪業也應該戒慎而不去犯,因此說「切莫妄為慎三業」。經典上說:「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有關「殺、盜、淫、妄、酒」五戒中的「殺生」是這樣。

「偷盜」很容易犯。「偷盜」就是「不予而取」,人家沒給我們,而我們拿走了,就是犯了偷盜罪。偷盜罪的果報也蠻大的,利息很高,比地下錢莊的利息還高,尤其我們不管在私人或公家公司上班,如果是公司之物,小如信封、信紙、原子筆等東西拿來私用,就犯了偷盜(如果犯了,我們要想辦法補償回去)。所以不可假公濟私、公器私用。

「邪淫」也很容易犯。與自己配偶之外的男女行淫,或有感情,即犯。即使夫妻,但行於不適當的時間、場所、方法等也犯。

「妄語」也很容易犯:說人家的是非、講不實在的語言、有說沒有、沒有說有、知道說不知道、不知道說知道,都是妄語。

有幾句話很好,雖然不容易做到,大家可以心嚮往之: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身不妄動,君子所以存誠;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心思莫妄動,言語莫戲論,舉止莫虛浮。

這些話都很好,我們學佛人應把這幾句話背下來,牢牢記住。

法然上人言 (《法然上人全集》二八四、二九五頁):

十方之中願西方者:十惡五逆之眾生往生之處故也。
諸佛之中歸彌陀者:乃至三念五念彌陀自來迎故也。
若人造五逆,得聞六字名,
火車自然去,蓮台即來迎。
若有重業障,無生淨土因,
乘彌陀願力,得生極樂國。

(以下二、三、四點為講義原文,未做講解)

二、顯眾生根機

抑止之文,亦在彰顯「十方眾生」之屬性。

願文雖說「十方眾生」,未詳凡聖善惡,因有「唯除逆謗」之言,故知「十方眾生」之中,以「凡夫為本」(聖凡相對)。凡夫造罪,需要被救;聖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四四頁)言: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惡多種,而以「惡人為先」(善惡相對)。善人尚有得度機緣,唯有極惡無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將直墮阿鼻。《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三八頁)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可知:十方眾生,凡夫為本,惡人為先。
人皆凡夫,被業所牽,難免造惡,為惡而苦;若見此文,
如睹故親,倍覺親切,感動涕零。獄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諸佛之中,唯有彌陀,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救度惡機;
如我愚惡,若無本願,何法可修?必墮無間,求出何期?

曇鸞大師言:「唯除五逆謗正法,故我頂禮願往生」。 (讚阿彌陀佛偈)

三、顯無一遺漏

舉下攝上,舉惡攝善,十方眾生,無一遺漏。

不論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啟發,眾生信心。

可知:抑止門唯置第十八願者,意在顯明「佛愍惡機」之大悲,同時顯示本願所被之普遍性與決定性,無一遺漏,無一不生,以此啟發一切人「信心決定」、「往生決定」之信心。

善導《法事讚》「逆謗往生」 (《善導大師全集》第三八三頁)言: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善導《般舟讚》(《善導大師全集》第五八九、五四七頁)言: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善導《觀念法門》「造罪迴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三六○頁):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善導《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二五○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善導《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五四○頁):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導《觀念法門》「何況聖人」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三六○頁):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得往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善導《法事讚》「善惡皆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三八三頁):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蓮池《彌陀疏鈔》言:

惡人念佛,尚得往生,何況惡未必如善和;
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況靈而號為人類。

四、顯誡惡勸善

諸佛出世,皆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願亦言「唯除逆謗」,《大經》卷下更擴充「唯除逆謗」之意,而廣說「五善五惡」之勸誡。

可知:彌陀深欲念佛之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如「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

譬如抑止「殺父殺母」,即是勸勉孝順,而「孝為百行之基」,百般倫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佛喜正與善,而憐邪與惡;如父母對子女,雖一視平等,然特憐殘障之兒。

彌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惡;雖善惡皆度,然見善人則喜,見惡人則悲。

是故,應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語(《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五、五九四、五九五頁):

信「罪雖十惡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況善人。
信「行雖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應無間修;一念尚生,何況多念。
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
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
雖不捨而嘆,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第1頁    第2頁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