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第四章 皈依佛門
一七二、西方有大聖人
太宰問孔子說:「夫子是聖人嗎?」
孔子回答:「聖人我不敢領受。」
太宰又問:「那麼,三皇五帝是聖人嗎?」
孔子不言。
太宰驚駭地問:「那麼誰是聖人呢?」
孔子說:「我聽說西方有大聖人,不用治理而天下太平,不用勸說而民眾自有信仰,不用教化而民眾自然實行。他的道法廣大無邊,無法用語言來說明。」
(《列子.仲尼篇》)
周昭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一○二七年)甲寅四月初八,日有重輪,五色祥雲入貫太微,遍照四方,大地震動,池井泛溢。太史蘇由占得乾之九五,啟奏昭王:「西方有聖人降誕。過後千年,教法來此。」昭王命人刻石記載,立碑於南郊祠前。
(《周書異記》、《白馬寺碑記》)
一七三、至誠求佛,必遂所願
蕭子懋,南齊晉安王,齊武帝第七子,清廉恬靜,淳厚孝順。
七歲時,母親阮淑媛得了重病,請僧祈禱。有人獻上蓮花,僧人用銅器盛水,將蓮花浸在水中,供奉佛前。
蕭子懋至誠跪在佛前,流涕祈求:「仰蒙佛力加被,假若母親病體能得康復,祈願諸佛讓蓮花在齋期內不會枯萎。」
七日齋期完畢,蓮花果然更顯鮮紅。察看銅器中,稍有根鬚長出。母親從此病癒。(《齊書.武帝諸子傳》、《齊書.蕭子懋傳》)
一七四、梁皇寶懺
郗后是梁武帝的寵妃,性情嫉妒殘酷,死後生為一條大蟒,進入後宮,有一天托夢給梁武帝:「我是昔日后妃郗氏,因嫉妒六宮妃嬪,心存瞋毒,死後墮生蟒蛇,無處棲身,饑困交迫,鱗內生有小蟲,叮咬肌肉,痛苦不堪。感念皇上昔日愛護有加,祈求為做功德,拯拔苦難。」梁武帝驚醒,悲嘆感慨。次日召集眾沙門,詢問救拔苦難最善方法。志公禪師說:「這是郗后過去罪業所感,必須至誠勤懇禮佛拜懺,仰仗佛力才能救度。」
於是梁武帝大發悲心,恭請志公禪師廣集佛典經文,恭錄諸佛聖號,作成十卷懺願文,名為「慈悲道場梁皇寶懺」,啟建道場,恭誦懺法,為郗后追薦。梁武帝也親自為郗后虔誠拜懺。
過了一段時日,宮中忽然聞到一股異香,虛空中有一位容貌端麗的女子對梁武帝說:「我就是蟒蛇的後身,承蒙皇上為我超度,如今已脫離蟒身,得生忉利天宮。」說罷再三致謝,忽然不見。(《五代史.梁后妃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七五、李士謙善談佛理
李士謙,隋朝平棘人,家居趙郡(山東),善談佛理,幼年喪父,事母至孝。北齊朝廷屢次徵召,都不就任。
母親去世,守喪三年,期滿便捐捨屋宅為佛寺,持守齋戒,從不說殺生之語;家中雖然富有,生活卻非常節儉,經常賑濟他人;凡家貧無力辦喪的,他都隨其匱乏給予救濟;鄰里兄弟分家打官司的,他也出錢息訟,兄弟慚愧感動,互相推讓;有時發現小偷在割他家的稻穀,不但不制止,反而默默避開;曾出穀米數千石借給鄉人,鄉人無力償還,皆來道歉,他卻說:「我家穀米有餘,本來就準備用於賑災,豈是為自己求利?」於是召集所有債務人,擺設酒席,當眾焚毀借據,說:「債已了結,請諸位不必掛念。」
數年之後,又逢饑荒,李士謙罄盡家中所存粟米做粥賑災,由此得以活命的人數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把糧種送給窮人播種。
趙郡百姓感恩戴德,常對兒孫說:「我們能有今天,都是托李參軍的福啊。」
有位客人不信因果報應,認為古來各家學說從未申述此義,不足採信。
李士謙開導說:「儒家有『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之說,史上皆有事實可考,豈不是善惡吉凶、因果報應的明證嗎?佛經所說的眾生輪轉,無有窮止,就是漢朝賈誼所說的『千變萬化,未始有極,忽然為人』的道理,佛法尚未傳入中國,古聖賢已經明白這些道理了。至於歷史上堯舜時,鯀死後化為黃熊,周末杜宇死後化為杜鵑,褒君生為龍,春秋時魯人牛哀轉生走獸,彭生死後為豕,漢朝如意為犬,又有黃母為黿,宣武為龜,鄧哀為牛,徐伯為魚,鈴下為鳥,書生為蛇,以及晉羊祜前身為李家之子,這些歷史記載,班班可考,豈不是佛家輪迴的證據嗎?」
李士謙六十六歲逝世,趙郡百姓無不痛哭流涕,都說:「為什麼我們不死,而讓李參軍死呢?」參加喪祭的人多達上萬。(《隋書.李士謙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七六、顏真卿刻碑留世
唐朝顏真卿精通書法,信奉三寶,曾在湖州慧明禪師那裡受戒。
乾元三年(七五八年),肅宗在全國水陸要道設置放生池,共八十一所。各地從顏公處請到御制碑文,普勸大眾戒殺放生,千百年中拯救了無數生命。
顏公官至尚書右丞,封魯郡公,成為一代名臣。(《舊唐書.顏真卿傳》)
一七七、王維自度度人
王維,字摩詰,唐朝玄宗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進士,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善於作詩繪畫。
王維事母至孝。母親崔氏篤信佛法,王維便在藍田營建了一座山莊,供母親專心修行。母親過世後,為報母恩,便將山莊布施,興建佛寺。
王維與弟弟王縉都有過人才智,兄弟友愛,情深義厚,為當時許多名士所推崇。兄弟兩人受母親影響,都信奉佛教,布衣蔬食,衣著樸素,每天退朝便焚香獨坐,誦讀佛經,修習禪定。妻子去世後不再續娶,獨居三十年,專志修行。臨命終時,自知時至,因弟弟王縉住在鳳翔,便寫信與他告別,又寫信給親戚好友,一一辭別,重申信奉佛法、修持心性之旨。書寫完畢,捨筆而逝。(《舊唐書.王維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七八、玄奘西行
歷史上的玄奘法師,當然不是《西遊記》裡那個怯懦的唐三藏,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創立法相宗的一代宗師,是偉大的翻譯家。
西元六○○年,玄奘法師出生於官宦之家,排行第四,五歲時母親早逝。二哥早年出家,精通釋典,又熟讀莊老,頗有點名氣。玄奘法師十歲又失去父親,就隨二哥到淨土寺學習佛法,表現出非凡的聰明才智,《維摩經》、《法華經》等經典,他十一歲就能記誦不忘。十三歲時洛陽度僧,破格入選。隋末天下大亂,高僧多避往蜀地,玄奘法師又行腳至成都,經過幾年學習,對各家之說博通於心。六二四年離開成都,沿江遊學。貞觀元年(六二七年)回到長安。
為了理清佛法的完整體系,玄奘法師發心西行求法,研讀梵文原典,並發誓說:「為了佛法能大興天下,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六二九年,他悄悄離開長安,開始了千辛萬苦的西行。過玉門關,度莫賀延沙磧,越大雪山,渡信度河,最後南行至摩揭陀國,頂禮聖跡,此後前往著名的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是當時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常住僧人四千多人,除了住持戒賢法師之外,精通經論的「三藏法師」只有九人。玄奘法師一到,就受到隆重歡迎,並成為「三藏法師」。
五年之後,南印度小乘正量部僧人般若毯多做了一篇七百頌的《破大乘論》,眾多小乘僧人以此為據,要與大乘學者決一勝負。那爛陀寺派出四人前往應戰,玄奘法師就是其中之一。玄奘法師雖然學過小乘義理,但心中並不踏實。幸好此時有位「順世外道」寫了四十條義理,掛在那爛陀寺外面挑戰,聲稱如果有人能破其中一條,就自殺謝罪。玄奘法師研究了四十條後,很快便把他駁倒。這個外道準備自殺,玄奘法師阻止了他。經瞭解,這個外道對小乘正量部的觀點非常瞭解。玄奘法師在臨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就請他講授正量部觀點,在全面瞭解正量部教義之後,信心十足地寫了一篇《制惡見論》,把《破大乘論》駁得體無完膚。
遊學期間,玄奘法師幾乎參遍了印度全境,向當地的高僧、學者、居士學習各種經論。
學成回國途中,玄奘法師以《制惡見論》等為宗,召開無遮大會,任人破難,按照當地慣例,作出「其有能破一偈,當截舌而謝之」的承諾。結果,與會者七千多人,十八天後無人能破,玄奘法師「名振五印」,大乘學者贈號「大乘天」,小乘學者尊崇為「解脫天」,成為大小乘公認的一代宗師。
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年)正月,玄奘法師攜帶大批經文佛像回到長安。唐太宗當時身在洛陽,敕令宰相房玄齡等大臣隆重歡迎玄奘法師歸來。
西行求法歷時十七年,行程五萬里,遊歷一百三十餘國,堪稱艱苦卓絕。
此後,玄奘法師在朝廷的支持下開始了宏大的譯經事業,十九年中譯出經論七十五部,總計一三三五卷。
唐太宗對玄奘法師禮遇有加,親自為新譯經典作序,下令將佛經流通各地。
因為早年的風霜苦行,玄奘法師六十歲就身染疾病。六六四年,玄奘法師自覺歸期將至,安慰弟子們說:「此世奔波萬里,嘗盡眾苦,滅後當生彌勒內院。」二月五日安詳而滅。(《中國佛教史》)
一七九、鑒真東渡
西元七三三年,日本遣唐僧普照、榮睿、玄朗、戒融隨著遣唐使船來到中國。他們立志要在中國尋訪願意東渡日本的弘法師,以確立更加嚴明的佛教規範。
歷經千辛萬苦,他們在來到大唐的第九年終於訪得鑒真和尚。奈何私自出海是法律所禁止的。鑒真和尚因為堅持佛法無國界的信念,甘冒犯法之險,偷渡出海。中間或遇暴風雨,或被官兵查獲,五度出海五度失敗。有的人積勞成疾,有的人死於獄中,也有的人因為意志薄弱而動搖,更有的人願意以肉身代替佛經,投入怒海,以減輕遇難船隻的負擔。
種種厄難使年事已高的鑒真和尚失明了,但他弘法的意志從未動搖!戍守海疆的長官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予以放行。於是,在他決定東渡日本的第十二年,終於踏上日本九州南端。奈良東大寺的主持親自迎接。而四名遣唐僧只有戒融一人回到家鄉。
鑒真舉行了盛大的授戒儀式,包括天皇、太后、太子等四百四十人受戒。在到達日本之後的第四年,鑒真和尚在奈良創立了唐招提寺,至今仍是國寶級建築。
鑒真和尚圓寂於東渡日本後的第八年,享年七十六歲。(《一味禪》)
一八○、李崇矩奉佛
李崇矩,宋朝上黨(江蘇宿遷)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九七六年),官任瓊、崖、儋、萬四州巡檢使,曾將眾多賊寇一一招安。
李崇矩信奉佛教,心地仁厚,時常齋僧,多達七十萬人,造像建寺也很多。宋朝初年(九六○年),曾勸太祖釋放叛黨家屬一萬多人。
李崇矩門下有一食客,名叫鄭伸,寄宿十餘年,不料此人非常陰險,竟然上書奏告李崇矩,幸而宋太祖明察,不予採信。不久,李崇矩升任大將軍。李崇矩的兒子李繼昌後來也累官左神武大將軍。
至於那位食客鄭伸,卻短命早死,遺下老母,孤苦無依,流落街頭。有一天,她來到李繼昌家行乞。家人知道她是鄭伸的母親,非常氣憤,詬罵驅逐。李繼昌憐憫她的遭遇,送白金百兩救濟她。時人都稱歎李繼昌的寬厚仁慈。(《宋史.李崇矩及繼昌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八一、呂蒙正的夙願
呂蒙正,宋朝河南人,三次入朝為相。為政崇尚寬簡,遇事敢言,善知人,有重望,時人尊為賢相。
當呂蒙正入朝擔任參知政事時,有位朝臣指著他輕蔑地議論說:「這個人也能擔任參政嗎?」同事為他不平,要查問那人的姓名。呂蒙正阻止說:「不必追究,一知道姓名,便終身不能忘記,還是不知道的好。」時人都歎服他的雅量。
後來呂蒙正升任宰相,按朝廷規定,凡是宰相之子都授予員外郎官職,呂蒙正上奏說:「天下名士隱居山岩者很多,臣的兒子只是剛剛離開襁褓的孩童,如果承受這份恩寵,恐遭陰譴。」於是只接受九品官階。
呂蒙正信奉佛教,每天早晨拜佛必祝願說:「不信佛者,勿生我家,願我子孫代代護持三寶。」後來,他的侄子呂夷簡位登宰相,拜廣慧禪師為師;呂夷簡的兒子呂公箸,官至尚書右丞,拜天衣禪師為師;另一個兒子呂好問官居左丞,拜圓照禪師為師;呂好問的兒子呂用中拜佛照禪師為師,世代奉佛,果如所願。(《宋史.呂蒙正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八二、王元謨誦《觀音經》
王元謨戰敗,將被處決,夢見有人告訴他說:「誦《觀音經》千遍則免。」醒來後即誦《觀音經》千遍,臨刑時猶念誦不輟。忽聽有人傳呼停刑,王元謨得免一死。
(《宋書.王元謨傳》)
[1]
[2]
[3]
[4]
[5]
參考資料:
《左傳》
[春秋] 左丘明
《國語》
[春秋] 左丘明
《莊子》
[戰國] 莊周
《晏子春秋》
[春秋] 晏嬰
《呂氏春秋》
[戰國] 呂不韋
《史記》
[西漢] 司馬遷
《戰國策》
[西漢] 劉向
《列女傳》
[西漢] 劉向
《說苑》
[西漢] 劉向
《韓詩外傳》
[西漢] 韓嬰
《漢書》
[東漢] 班固
《論衡》
[東漢] 王充
《三國志》
[西晉] 陳壽
《語林》
[東晉] 裴啟
《後漢書》
[南朝宋] 范曄、司馬彪
《世說新語》
[南朝宋] 劉義慶
《宋書》
[南朝梁] 沈約
《晉書》
[唐] 房玄齡等
《隋書》
[唐] 魏征等
《南史》
[唐] 李延壽
《北史》
[唐] 李延壽
《隋唐佳話》
[唐] 劉餗
《舊唐書》
[後晉] 劉昫等
《新唐書》
[宋] 歐陽修、宋祁
《楊太真外傳》
[宋] 樂史
《資治通鑒》
[宋] 司馬光
《宋史》
[元] 脫脫等
《明史》
[清] 張廷玉等
《安士全書》
[清] 周安士
《少年進德錄》
[清] 丁福保
《歷史感應統紀》
[民國] 許止淨
《一味禪》
[現代] 林新居 等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