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录》《现果随录》合刊序
「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宇宙人生的现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化的根本。若能「深信因果」,就会弃恶行善;若知「轮回路险」,便思「求生净土」。然不论因果报应,或净土念佛,都要有「经证、理证、事证」,才可启人信心,令人力行。「经证」者,佛说之经文,学佛之人,若不依佛所说,恐成外道,所谓「离经一句,便同魔说」;故学佛之人,闻思修三学,皆须依经。「理证」者,经文所诠之道理,如《弥陀经》宣说净土往生之道,《地藏经》诠释地狱报应之理;欲知何种教理,必依何种经文,不可错谬。「事证」者,道理之显於事相;道理属於理论而抽象,事相属於事实而具体。宇宙中凡有其理,必有其事;世间上凡有其事,必有其理。然理证尤不如事证,所谓「理论不如证据,事实胜於雄辩」。往往听经闻法多年,犹若存若亡,缺乏动力;若一朝亲见亲闻,则一信永信,力行不怠。为了启人「念佛必定往生净土」之信心,於四年前编写《念佛感应录》一书;为了发人「有因必果、善恶必报」之猛省,现在编辑善恶报应之典故。
此《见闻录》一卷,有六十则典故,书题「古吴沙门智旭随笔」,收於《藕益大师全集》及《卍续藏经》第一四七册。
「智旭」即是莲宗九祖藕益大师(一五九九~一六五五),俗姓锺,江苏吴县人;出生於明朝末年,往生於清朝初年。大师乃一代高僧,既念佛纯笃,已生净土;且戒行精严,令人肃敬。《见闻录》是其亲见亲闻所随时笔记,高僧记述,自不虚妄,事可徵证,言可信凭。
《见闻录》未署撰时。就书中「大士指点,免廿六刀」(第八页)之典故推考,当撰於清兵攻破扬州之後,大师往生之前,即清顺治三年(南明绍武元年,即公元一六四六年)至顺治十二年(南明永历九年,即公元一六五五年)之间。
《见闻录》无序跋,全书所记六十则,皆是以明代中後期为背景的善恶报应、六道轮回,并往生净土等方面的真人实事。原文未设标题,这次重新整理出版,为了提纲挈领,易持易记,特加以分门别类(分为八类),并试拟标题。
《现果随录》四卷,有一○三则故事。清朝杭州灵隐寺沙门戒显「笔记」,仍收於《卍续藏经》第一四七册。
戒显法师(一六一○~一六七二),字愿云,号晦山,又号罢翁,太仓(今属江苏)人。以戒律精严,学问渊博,为世所称许。
此书亦未署撰时,考其卷四「方氏以虔诚礼诵,尽室生还」之末的按语(亦称「述论」)中说:「余与方与三兄素称莫逆,癸卯(一六六三年)在黄州口述;今辛亥(一六七一年)复晤湖上,嘱余书事编入。一门精诚,感应至此,凿凿不诬。」(第一七二页)便知此书撰於清辛亥岁(康熙十年,即公元一六七一年)。
此书有介石净寿之〈序〉,说: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果』者哉!……
戒显师具德和尚(弘礼),和尚为我天童(指圆悟)门下之人,至其记我径山费祖舍利一事,其言可徵也;又读其述论(即按语),极赞念佛功德,则知莲社中人也。通编但载所亲闻见现业感现果者(指『现报』),他如宿因後报(指『生报』)及异熟(指『後报』)等,非今所取。」
此书根据「凡现在因果,系亲见闻者,皆入此录」的原则(见卷之一标题下的附注),共收录明代中叶至清初社会上有关善恶报应、六道轮回的故事一○三则。凡今生善恶今生受报应的称为「现报」,今生善恶来生受报应的称为「生报」,今生善恶隔世(或二生、三生、以至千百生)受报应的称为「後报」;而此《现果随录》之每则故事,均属「现报」之真人实事。每则故事都设有标题,故事之尾均有作者所加的按语(「罢翁曰」),记叙故事的来源及自己的感受。
由於作者生活交往的区域在南方,而故事的来源与作者接触的人、涉履的地方有密切的联系,故所述故事,大多为太仓、苏州、崑山、麻城、黄梅、杭州、嘉定、宁波、抚州、湖州等江南地方,僧俗之念佛功德、善恶果报故事;其中包括作者的亲属、老师、朋友、同侣、邻里和作者本人等所发生的果报故事,以及有口皆传、妇孺皆知成为当时社会新闻的报应故事。这对於了解明末清初之社会和佛教界的一些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汉传佛教因果劝戒类着作中,此书保存的史料颇多。
此次除了《见闻录》、《现果随录》编辑合刊之外,同时亦将有名的《冥报记》、《冥报记辑书》分段标点,合刊印行。此外尚有清末民初丁福保居士所着之《六道轮回录》、民国时代黎澍居士所口述之《幽冥问答录》,及民国以来所能收到的因果报应故事(将编成《现代因果录》),亦将重新整理,相继刊行。前面两种合刊本,年代较久,後者属於近代。令人信知有因必果、善恶必报之事理,乃是宇宙人生的通则,古今皆然,中外不异。
愈至末法时代,世风愈趋下流;人心贪瞋痴慢日盛,社会杀盗淫妄频传;论其根本,皆由不知因果报应的事理。倘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便能闲邪存诚;行事为人,不敢违背因果;人心因之纯厚,家国坐致安乐。何况宣说善恶报应之理,刊行六道轮回之书,能够使人深信因果、止恶行善;而深信因果、止恶行善,不只移风易俗、淑世利人,亦是学佛证果、念佛往生的「道基」;「道基」不固,谈何修行?故因果劝戒之书,如同《念佛感应录》,宜处处流通,时时刊行。
此类书籍之编务,有赖於净庆、净法……等诸同修的输入文字、排版校对,此等辛劳,皆福不唐捐。
释慧净
谨识
佛历二五四八(公元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