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錄》《現果隨錄》合刊序
「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宇宙人生的現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化的根本。若能「深信因果」,就會棄惡行善;若知「輪迴路險」,便思「求生淨土」。然不論因果報應,或淨土念佛,都要有「經證、理證、事證」,才可啟人信心,令人力行。「經證」者,佛說之經文,學佛之人,若不依佛所說,恐成外道,所謂「離經一句,便同魔說」;故學佛之人,聞思修三學,皆須依經。「理證」者,經文所詮之道理,如《彌陀經》宣說淨土往生之道,《地藏經》詮釋地獄報應之理;欲知何種教理,必依何種經文,不可錯謬。「事證」者,道理之顯於事相;道理屬於理論而抽象,事相屬於事實而具體。宇宙中凡有其理,必有其事;世間上凡有其事,必有其理。然理證尤不如事證,所謂「理論不如證據,事實勝於雄辯」。往往聽經聞法多年,猶若存若亡,缺乏動力;若一朝親見親聞,則一信永信,力行不怠。為了啟人「念佛必定往生淨土」之信心,於四年前編寫《念佛感應錄》一書;為了發人「有因必果、善惡必報」之猛省,現在編輯善惡報應之典故。
此《見聞錄》一卷,有六十則典故,書題「古吳沙門智旭隨筆」,收於《藕益大師全集》及《卍續藏經》第一四七冊。
「智旭」即是蓮宗九祖藕益大師(一五九九~一六五五),俗姓鍾,江蘇吳縣人;出生於明朝末年,往生於清朝初年。大師乃一代高僧,既念佛純篤,已生淨土;且戒行精嚴,令人肅敬。《見聞錄》是其親見親聞所隨時筆記,高僧記述,自不虛妄,事可徵證,言可信憑。
《見聞錄》未署撰時。就書中「大士指點,免廿六刀」(第八頁)之典故推考,當撰於清兵攻破揚州之後,大師往生之前,即清順治三年(南明紹武元年,即公元一六四六年)至順治十二年(南明永曆九年,即公元一六五五年)之間。
《見聞錄》無序跋,全書所記六十則,皆是以明代中後期為背景的善惡報應、六道輪迴,並往生淨土等方面的真人實事。原文未設標題,這次重新整理出版,為了提綱挈領,易持易記,特加以分門別類(分為八類),並試擬標題。
《現果隨錄》四卷,有一○三則故事。清朝杭州靈隱寺沙門戒顯「筆記」,仍收於《卍續藏經》第一四七冊。
戒顯法師(一六一○~一六七二),字願雲,號晦山,又號罷翁,太倉(今屬江蘇)人。以戒律精嚴,學問淵博,為世所稱許。
此書亦未署撰時,考其卷四「方氏以虔誠禮誦,盡室生還」之末的按語(亦稱「述論」)中說:「余與方與三兄素稱莫逆,癸卯(一六六三年)在黃州口述;今辛亥(一六七一年)復晤湖上,囑余書事編入。一門精誠,感應至此,鑿鑿不誣。」(第一七二頁)便知此書撰於清辛亥歲(康熙十年,即公元一六七一年)。
此書有介石淨壽之〈序〉,說:
「夫因之與果,猶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則影必從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惡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揚湯而不輟火,雖欲其冷,無有是處,是我法門之通訓也!世典亦有之,曰『陰德』、曰『陽報』,此豈不我之所說『因果』者哉!……
戒顯師具德和尚(弘禮),和尚為我天童(指圓悟)門下之人,至其記我徑山費祖舍利一事,其言可徵也;又讀其述論(即按語),極讚念佛功德,則知蓮社中人也。通編但載所親聞見現業感現果者(指『現報』),他如宿因後報(指『生報』)及異熟(指『後報』)等,非今所取。」
此書根據「凡現在因果,係親見聞者,皆入此錄」的原則(見卷之一標題下的附註),共收錄明代中葉至清初社會上有關善惡報應、六道輪迴的故事一○三則。凡今生善惡今生受報應的稱為「現報」,今生善惡來生受報應的稱為「生報」,今生善惡隔世(或二生、三生、以至千百生)受報應的稱為「後報」;而此《現果隨錄》之每則故事,均屬「現報」之真人實事。每則故事都設有標題,故事之尾均有作者所加的按語(「罷翁曰」),記敘故事的來源及自己的感受。
由於作者生活交往的區域在南方,而故事的來源與作者接觸的人、涉履的地方有密切的聯繫,故所述故事,大多為太倉、蘇州、崑山、麻城、黃梅、杭州、嘉定、寧波、撫州、湖州等江南地方,僧俗之念佛功德、善惡果報故事;其中包括作者的親屬、老師、朋友、同侶、鄰里和作者本人等所發生的果報故事,以及有口皆傳、婦孺皆知成為當時社會新聞的報應故事。這對於了解明末清初之社會和佛教界的一些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漢傳佛教因果勸戒類著作中,此書保存的史料頗多。
此次除了《見聞錄》、《現果隨錄》編輯合刊之外,同時亦將有名的《冥報記》、《冥報記輯書》分段標點,合刊印行。此外尚有清末民初丁福保居士所著之《六道輪迴錄》、民國時代黎澍居士所口述之《幽冥問答錄》,及民國以來所能收到的因果報應故事(將編成《現代因果錄》),亦將重新整理,相繼刊行。前面兩種合刊本,年代較久,後者屬於近代。令人信知有因必果、善惡必報之事理,乃是宇宙人生的通則,古今皆然,中外不異。
愈至末法時代,世風愈趨下流;人心貪瞋癡慢日盛,社會殺盜淫妄頻傳;論其根本,皆由不知因果報應的事理。倘使稍知因果報應,則舉心動念,便能閑邪存誠;行事為人,不敢違背因果;人心因之純厚,家國坐致安樂。何況宣說善惡報應之理,刊行六道輪迴之書,能夠使人深信因果、止惡行善;而深信因果、止惡行善,不只移風易俗、淑世利人,亦是學佛證果、念佛往生的「道基」;「道基」不固,談何修行?故因果勸戒之書,如同《念佛感應錄》,宜處處流通,時時刊行。
此類書籍之編務,有賴於淨慶、淨法……等諸同修的輸入文字、排版校對,此等辛勞,皆福不唐捐。
釋慧淨
謹識
佛曆二五四八(公元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