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集體裁:標章、出文、私釋
《選擇本願念佛集》共分為十六章,是法然上人六十六歲時由當時宰相之請所撰集;本書最後之「結勸文」說:
而今不圖蒙仰,辭謝無地;
仍今憖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義。
除了「集念佛要文」之外,並且藉此「述念佛要義」。亦即結集淨土三經之要文,及道綽、善導之要釋,闡明選擇本願念佛之道理。
本書每一章各分為三部分,亦即「標章」、「出文」、「私釋」,其「私釋」便是解釋「出文」之「要義」。
淨宗大綱,念佛要義,皆在此書,易讀易解。
實是稀有最勝之金言,無上甚深之寶典;應仰而尊之,信而行之。
二、立教開宗之淨宗寶典
本書也可說是法然上人開創「淨土宗」的「立教開宗」之宣言書,本書開頭之第一章稟承道綽禪師之二門教判,於聖道門之外別立淨土門之一宗,凡建立一宗之宗旨所應具備的四種條件:「教判、宗名、經典、傳承」等本章都具備,亦即
(一)教判論:
各宗必須有教判,淨土宗之教判便是道綽禪師之「聖淨二門判」。
(二)宗名論:
「淨土宗」之名已有元曉之《遊心安樂道》、慈恩之《西方要訣》、迦才之《淨土論》等使用之前例。
(三)經典論:
各宗必須有依據的經典,本宗依「三經一論」,亦即《大經》、《觀經》、《小經》之淨土三部經及天親菩薩之《往生論》。
(四)傳承論:
淨土宗之傳承系譜是依據「善導流」,亦即曇鸞、道綽、善導等。
三、念佛為經,四法為緯
本書可說以「稱名為經」,以「教行信證」之四法為緯。本書開宗明義的「標宗文」說「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此念佛一行貫徹本書之十六章。又,第一章「判教」,教既顯明,接著於第二章「判行」,第三章以下也不外於說明此行;第八章「信疑決判文」的「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是「判信」;第十一章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之文是往還二回向之意,是「判證」;其他各章,或約行或約證種種解說之。
四、捨閉擱拋之四字方針
書名中之「選擇」二字有取捨、廢立之義,亦即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定之業,除了彌陀所選擇之本願的念佛一行以外,其他一切諸行都在廢捨之例,本書以「捨、閉、擱、
拋」之四字作為方針,以強調「一向專念」,其文如下:
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二門章標章文)
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而捨雜行歸正行。(二行章標章文)
須捨雜修專,豈捨百即百生專修正行,而堅執千中無一雜修雜行乎!(二行章)
隨他之前雖暫開定散門,隨自之後還閉定散門,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付囑念佛章)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慇懃付囑章)
五、選擇本願念佛集大綱
本集大綱,有三段文;文雖三段,唯是一義。一義即是「本願念佛」;知此本願念佛之義,則本集大綱,淨宗宗旨,信光獨耀。三段文者:
(一)本集書名之「選擇本願念佛」。
(二)本集卷首「標宗文」之「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三)本集卷尾「三選文」(亦名「略選擇」)之四首偈: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業中 猶傍於助業 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1.三重念佛
書名是書中內容之總標,也是大綱;本集十六章之內容全部攝在「選擇本願念佛」之六字書名。
本集書名,有三重義;義雖三重,總成一意。
(1) 念佛 (2)本願念佛 (3)選擇本願念佛
(1)念佛:不知本願非本願,未分別正、雜、助、定,屬萬行隨一之念佛。此即諸師(淨影、天臺,乃至宋朝以後,諸宗融合之念佛)所立之「念佛」之義,亦即通途之念佛。
(2)本願念佛:明辨本願非本願,於萬行中分別正行、雜行(二行),於正行中細判助業、定業(二業);其正定業正是隨順彌陀本願之「稱名念佛」,故名「本願念佛」,是決定往生之業,故止雜行專行念佛。此是善導大師傳自曇鸞、道綽所立之「本願念佛」之義,而此本願念佛之義貫串本集十六章。
(3)選擇本願念佛:於本願義之上,更加「選擇」一義。此是法然上人依《大經》所立,意在顯明此之本願,乃是阿彌陀佛悲智深廣,為了容易普遍平等地救度一切善惡凡夫,乃從二百一十億諸佛願行之中所「選擇之本願」,亦即選捨聖道定散八萬之難行法門,唯獨選取「但念佛」之一行,作為眾生往生極樂淨土之「行門」,故名「選擇本願念佛」,以突顯本願念佛之「勝易二德」。一般以為不分道俗善惡都能實行之法,即是淺法,其功德劣,利智精進之人莫修之;若是難行之法,即是深法,功德殊勝,利智精進之人正可修之。法然上人為破此種謬見,是故依據《大經》彌陀之選擇,顯明本願念佛不但「易」,而且「勝」,以
啟發我輩愚惡凡夫念佛之信心。
本願念佛,具勝易二德:「勝」則現生入正定聚,「易」則凡聖善惡皆能行;可謂殊勝超越,而又簡便易行;既普遍性救度任何眾生,亦平等性使其皆證佛果。此即善導大師所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說:「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又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總成一義者:此集書名,雖分三義,然三義相成,唯是一義:所謂念佛,不只念佛,乃是本願念佛;本願念佛不只本願念佛,乃是彌陀選擇之本願念佛。
凡談念佛,或指實相念佛,或指觀想、觀相之念佛,或其他通途之種種念佛,都名念佛;然而皆非彌陀本願之念佛,為免相濫,故言「本願念佛」。
又,善導大師所言「本願」,與法然上人所言「選擇」,辭異義同。
2.淨宗宗旨
本書卷首「標宗文」言:「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之業
念佛為本」,此十四個字,即是結前生後:結前即是顯示本集書名之三義,都是稱名念佛之義,無有別義;生後即是顯示書中十六章所勸之念佛,也都是指稱名念佛而言,別無他意。亦即明示「本願念佛」即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既非實相念,也非觀想、觀相、總、別等念。
又,此十四字,是淨宗宗旨,行者指南,顯示欲生極樂,但稱佛名便足,是決定往生之業,順彌陀本願,故名本願念佛;故此十四字,開宗明義,標於卷首。
3.三重選擇
卷尾結勸之「三選文」四首偈,與卷首「標宗文」前後遙相呼應,而作為本集之結論,也是本集之大綱。
此文敘述「三重選擇」之義,亦即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簡言之即是「選淨土、選正行、選正業」。現將此偈配當《選擇集》以說明之。
本集十六章,重點在前三章;餘之十三章在於敷演此三章之義。
第一首:「擱聖道,選淨土」,是初重選擇,即是第一聖淨二門章之大綱;二門之中,選捨聖道,選取淨土。
我等十惡五逆、罪惡深重、生死流轉之凡夫,於此末法之世,欲速離生死輪迴,若修聖道門三學六度之諸善萬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我等無力,勢必不能;既無能無力,故且擱之,而選入淨土門,目的在於往生極樂淨土,因為在此成佛甚難,往生淨土容易之故。
第二首:「拋雜行,選正行」,是二重選擇,即是第二正雜二行章之大綱;二行之中,選捨雜行,選取正行。
根據此偈,則第一章所捨之聖道門之行法,在第二章名之為「雜行」,而組織於往生淨土之「行體」中。然而雜行畢竟非本願、疏雜行之故,被指摘為「若不回向則不成往生因」,故應捨雜行而選取正行,以行正助二業。
第三、四首:「傍助業,選正定;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是第三重選擇,即是第三本願念佛章之大綱;二業之中,傍於助業,專正定業。
五種正行之中,讀誦等前三後一之行,皆與阿彌陀佛有關,故名正行;然畢竟非彌陀本願之行,故名助業;唯有稱名念佛之一行是彌陀本願之行,決定往生,故名正定業。讀誦等之助業,是給行者指出直達正定業之念佛一行的方向,其最終目的是要行者直取正定業。故若未知正定業之義,則須助業;若已知正定業之義,則應傍置助業,專行定業,只要專稱佛名,必得往生,順阿彌陀佛之本願故。
又,前面所說本願念佛具有勝易二德,道理何在?此第三本願念佛章,將念佛一行與諸善萬行相比較,提出「功德勝劣」,「修行難易」,加以說明。亦即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中選擇念佛一行而選捨其他餘行,乃是念佛有「勝、易」二德,與之相反,諸行即是「難、劣」。
就「功德勝劣」而言:念佛之所以「勝」,乃因「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佛名是萬德之所歸,萬善之結晶;舉凡彌陀一切內證功德,一切外用功德,全部攝於名號之中。恰如屋舍「家」之一字,作為家的機能全部具備;與此相反,諸善萬行猶如棟梁椽柱,不過是家的一部份。名號功德是總體性,其他諸善萬行是部份性,兩者功德相差甚大。因此,彌陀名號具有諸善萬行所不能比較之殊勝功德;是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
就「修行難易」而言:念佛一法,易解易行,不論道俗善惡、貴賤智愚等上下之機,行住坐臥,時處諸緣,行之不難;若諸善萬行,則難解難行。因此,念佛一法,具有諸善萬行所不能比較之易行功德;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
此第三章可說開顯了彌陀本願之結晶與目的。
以上三重選擇,目的在於導歸「本願念佛」,以必得往生。
此外,本集第八章強調念佛之信心。蓋眾生之所以永在生死,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言以蔽之:在於不知或懷疑彌陀救度之「本願念佛」,而無願生淨土之心。若不懷疑彌陀之救度,信「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而願生稱名者,即如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言:「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故念佛不是問題,往生也不是問題;只怕不信,因為若信則必安心念佛,而念佛易行,無一人不能,人人都能。
本集大綱,列表於後:
善導大師二行二業分判
法然上人三選之文
六、本集十六章大意略述
第一〈二門章〉:(又名教相章)首先依道綽禪師《安樂集》上卷「聖淨二門判」之文,以確立聖淨二門、難易二道之「教判」(教判論),而勸導捨「聖道門」歸入「淨土門」。亦即以聖道與淨土之二門,分類佛教全體之教相,表明於聖道門諸宗之外建立淨土宗;並且說明欲速離生死界,欲速入涅槃界,應捨難行難證之聖道門,歸入易行易往之淨土門。
其次,私釋之處建立「淨土宗」之宗名(宗名論),舉出《淨土三經》及《往生論》等「三經一論」,作為淨土宗之「所依經論」(經典論);並以善導流的傳承為「師資傳承」(傳承論)。
由此可知,此第一章除了勸導「捨聖歸淨」之外,亦有「開宗宣言」之意。
第二〈二行章〉:前章建立淨土宗之宗名及「教判」,此章則確立淨土宗之正行為「行判」。
依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就行立信」之文,說明往生淨土之行有「正行」與「雜行」,而雜行「雖可回向得生」,然而非彌陀本願,與彌陀疏而不親、遠而不近,故勸導「捨雜行歸正行」。
又,正行有五種,其中以「念佛」為「正定業」,是必定往生淨土之行業,其理由是「順彼佛願故」。其餘為「助業」,此助業之目的在於引導行者專依正定業之念佛。更且以念佛正定業之五正行對比五雜行,而舉出正行五得,雜行五失;也以此勸導捨雜行歸正行,而專修念佛之正定業。
特別於第四「回向不回向」之處,舉出善導大師之「六字釋」作為「他力念佛」之論證,顯明「但念佛」之一行自然具足往生的功能。
第三〈本願章〉:前章舉出正定業之念佛是順彼佛願之故,此章則詳明佛願(阿彌陀佛之本願)之所以選擇念佛一行為其本願的理由與經過。
引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及善導大師《觀念法門》、《往生禮讚》等文,闡釋唯有稱名念佛才是阿彌陀佛所選擇之本願,而提出「勝易二德」以說明其理由;並且勸導捨諸行歸念佛。
第四〈三輩章〉:引用〈無量壽經〉「三輩段」之文說明三輩九品雖說諸行,其目的在於導歸念佛之一行;並以「廢、助、傍」(廢立、助正、傍正)三義解說之。
第五〈利益章〉:引用《無量壽經》〈流通分〉「一念得大利」之文,及《往生禮讚》之釋文,說明一念之稱名有無上之功德,以比對諸行有上小利,念佛具足無上大利之德。
第六〈特留章〉:引用《無量壽經》〈流通分〉「特留此經,止住百歲」之文,顯示末法萬年之後,餘行悉滅;唯有念佛是永住不滅、有緣殊勝之法門,並舉出「四意」以說明之。
第七〈攝取章〉:引用《觀經》第九真身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文,及《觀經疏》〈定善義〉之釋,並《觀念法門》之偈,解說彌陀光明不照攝修餘行之人,唯攝取念佛之行者。
第八〈三心章〉:引用《觀經》「具三心者」之文,與《觀經疏》〈散善義〉及《往生禮讚》之三心釋,說明念佛行者必須具足也容易具足「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等三心,並解釋此三心皆攝於「深心」,而深心即是「深信之心」,深信「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之信心,顯示「往生之業,念佛為本」之義。
第九〈四修章〉:前章舉出信「念佛為本」之信心,此章則舉出念佛之行的落實方法,而引用《往生禮讚》「四修文」及慈恩大師《西方要訣》所出之四修文以說明之。四修即是「長時修、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其中以「長時修」為代表,顯明既信「本願稱名」,則應長時稱念彌陀佛名,不夾雜、不間斷,畢命為期,誓不中止。
第十〈化讚章〉:引用《觀經》下上品之文與《觀經疏》〈散善義〉之釋,顯示「聞經」與「念佛」之優劣。亦即彌陀之化佛來迎時,不讚歎聞經之善,唯讚歎念佛之一行。並說明聞經之善是雜行非本願,故化佛不讚歎;念佛之行是本願,是正定業,故化佛讚歎。
第十一〈讚歎念佛章〉:引用《觀經》「芬陀利花」之文,及《觀經疏》〈散善義〉之釋,與雜善相比較,以讚歎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二聖為勝友,念佛功德得現當二世之利益;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第十二〈付囑念佛章〉:引用《觀經》〈付囑文〉「汝好持是語」之文,及《觀經疏》〈散善義〉之釋。釋尊在〈正宗分〉雖說「定散二善」,而到了〈流通分〉則不付囑定散二善,唯付囑念佛一行。然而何故前面宣說非需要之定散二善呢?乃是為了顯示念佛勝德超過餘善,若不說定散二善,則不能顯出念佛特秀之故;並有以此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淨土門之意。
第十三〈多善根章〉:引證《阿彌陀經》〈修因段〉「執持名號」之文,及善導大師《法事讚》「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之偈,突顯念佛是多善根,具足「大、多、勝」之三德,以反顯雜善是小、少、劣。
第十四〈證誠章〉:引證《觀念法門》、《往生禮讚》、《散善義》等文,說明唯有念佛是彌陀本願,故十方諸佛皆證誠之;餘行非彌陀本願,故十方諸佛不證誠之。
第十五〈護念章〉:引用《觀念法門》及《往生禮讚》之文,顯明念佛之行者,受十方諸佛菩薩之護念,惡鬼遠離,災障消除。
第十六〈慇懃付囑章〉:引證《阿彌陀經》等,說明釋尊以彌陀名號付囑舍利弗等;並依據佛意,顯明彌陀、釋尊、諸佛於《淨土三部經》及《般舟三昧經》之處,共有八選擇,所謂選擇「本願、讚歎、留教、攝取、化讚、付囑、證誠、我名」等,而言「故知三經俱選念佛以為宗致」,指出三經共同選擇念佛一行。
最後以「三選文」顯示餘之雜行皆應「捨閉擱拋」,以念佛一行作為本書十六章之旨歸(宗致)與結論。
七、本集十六章生起次第
凡開宗立教,先立自宗能詮教相,以明宗旨;然後依教起行,以證其果;各宗皆然。
今《本集》第一章是淨宗判教之大綱,後十五章即是起行之綱目。
第二章以後之十五章當中:初之一章是依《觀經疏》之文;次四章是依《無量壽經》之文;次六章之中,除第九〈四修章〉外,其餘五章是依《觀經》之文;後四章是依《阿彌陀經》之文。此等次第,雖依經文前後而立,然其每章,亦各有其生起次第。
第一〈二門章〉:(又名教相章)分判聖淨二門,顯明淨宗教相。
第二〈二行章〉:若知淨宗教相,應知淨宗行相,是故次此第二章顯明正雜二業,而勸導專行正定業之念佛。
第三〈本願章〉:若知正定業之念佛,應知其理由,是故次此第三章顯明彌陀本願之生起本末。
第四〈三輩章〉:若知彌陀本願念佛,應知一切眾生,不論善惡淨穢,皆可通行,是故次此第四章顯明三輩九品之機,皆是彌陀救度對象。
第五〈利益章〉:若知其機,應知其利,是故次此第五章顯明念佛有無上功德之大利。
第六〈特留章〉:若知行利,應知行時,是故次此第六章顯明彌陀本願念佛救度法門,亙通正、像、末及法滅之眾生。亦即法滅之時,此法不滅,依然利益遐代。
第七〈攝取章〉:若知利益遐代,應知攝取利益,是故次此第七章顯明彌陀光明攝取念佛眾生,直至往生,永不捨離。
第八〈三心章〉:若知光攝不捨,應知行者安心,是故次此第八章顯明三心,亦即信念佛之信心;若無此信,恐失念佛;若失念佛,必失佛光攝取之益。
第九〈四修章〉:若知安心,應知作業,是故次此第九章顯明四修。
第十〈化讚章〉:若知修行,應知感果,是故次此第十章顯明化佛讚歎之果益。
第十一〈讚歎念佛章〉:若知化讚,應知釋尊所讚,是故次此第十一章顯明釋尊讚歎。
第十二〈付囑念佛章〉:若知佛讚,應知佛所付囑流通,是故次此第十二章顯明釋尊不付囑定散兩門,唯付囑念佛一行。
第十三〈多善根章〉:若知唯囑念佛,應知念佛一行即是具足多善根,是故次此第十三章顯明多善根。
第十四〈證誠章〉:若知多善根,應知十方諸佛證誠不虛,是故次此第十四章顯明諸佛證誠。
第十五〈護念章〉:若知諸佛證誠,應知諸佛護念,是故次此第十五章顯明諸佛護念之義。
第十六〈慇懃付囑章〉:若知諸佛護念,應知釋尊慇懃付囑本願念佛,流通遐代,是故次此第十六章顯明釋尊慇懃付囑。
本集章目及典據如左:
《選擇集》章目、典據(一)
《選擇集》章目、典據(二)
八、勢至應化,開創淨宗
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所應化,目的在於開創淨土宗,若不別開淨土宗,而永遠依附在其他宗派之下作為寓宗或兼宗,則淨土之教理被混淆,宗旨不明,方針不知;欲修淨土之人,不免多歧亡途,雜信雜修,甚或求渡無津,望洋興嘆。然若建立淨土宗,則淨土之教行信證,亦即目標與方法,了如指掌,朗然不紊;不致誤導方向,如盲走迷。
然而猶如釋尊之成佛,尚須經歷六年的山中苦行;亦如惠能的證果,還得陸沈十餘載的獵隊生活。被譽為智慧第一,尊為勢至再來的法然上人亦復如是,十五歲登上佛教重鎮的比叡山以來,苦勵身心,日夜精進,無不孜孜於追求出離生死火宅的方針;然而在四十三歲以前,近三十年間,可說充滿惶恐不安、飲泣悲嘆的心路歷程。據《和語燈錄》如此記載:
出離之志至深故,信諸教法,修諸行業,凡佛教雖多,究竟不過戒定慧三學。……凡夫之心,隨物易移,譬如猿猴轉枝,散亂易動,一心難靜;無漏之正智,何因得發?若無無漏之正智者,如何能斷惡業煩惱繩乎?不斷惡業煩惱繩者!何得解脫生死繫縛之身乎?悲哉悲哉!如何如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學之器;此三學外,有相應我心之法門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求諸智者,訪諸學者,無教之人,無示之倫。是以嘆嘆入經藏,悲悲向聖教;手自披之見之,善導和尚《觀經疏》云……
為了解決後生一大事,勤修種種法門,天臺、華嚴、三論、法相、禪、密等,大小二乘,顯密二教,諸宗雖多,約之不外戒定慧三學;戒遮煩惱,定伏煩惱,慧斷煩惱。然而自己非三學之器,救度非三學之人的方法,竟然無人可教導。到底何處有相應自己身份的法門呢?釋尊既然出現於五濁惡世說八萬四千法門,則七千餘卷的一切經之中,應有不論是誰都可解脫的法門才對。於是悲嘆地把自己籠鎖在黑谷的報恩藏,悲嘆地面對一本本的經律論釋;其出離之志如此之深。然而越是專心越發現心如猿猴,易動難靜,不禁為自己根性之劣,無出離之緣而驚慟至極。一切經三次四次的讀破了,依然法眼未曾開,難免落淚,難免哭泣,怎
麼辦呢?怎麼辦呢?無常迅速,輪迴路險,一息不來,便墮地獄。一刻也不能停留,一刻也不能懈怠,提起精神,再作第五次的閱讀。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終於在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之《觀經疏》眼睛一亮;此書說極樂國土是高妙的報土,而往生的機分卻是垢障凡夫;見此義理,甚覺奇異。誠然,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此書有真理之光,有得救之道,不禁喜自內生。於是專對此書重讀三遍,當第二遍時,因為還留有天台宗理論的執心,拘泥於聖道法門的教相,所以未能百分之百地體悟善導大師的本懷,然而已經感到心有餘歡。直至第三遍完全捨掉天台宗的執情,一心詳核時,終於在《觀經疏》〈散善義〉之「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之文,猶如雷電擊心,豁然信眼開朗,深得淨土宗義,體悟彌陀本願救度極重惡人之理;歡喜躍踴之餘,不覺高聲念佛,感悅徹髓,落淚千行;立刻廢捨餘行,歸入淨土,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每日六萬聲,這一年上人四十三歲。於是乃出黑谷,移住吉水;自此以後,自信教人信,專談淨土法,懇勸念佛行。因之華夷緇素,遠近貴賤,晨昏輻湊,門前成市。問義尋行之輩,濟濟煌煌,絡繹不絕;常隨近侍之眾,如百川之歸巨海,若鱗介之宗龜龍。計其出家弟子三百餘人,皆稟上人之教,或閒居念佛,或弘化四方;日本之佛教,一天四海,泰半歸入淨土門,皆由法然上人之勸化。
一個宗派,從無到有,且遠超各宗,日久彌盛,不是偶然;所謂非常之事,須待非常之人。若無勢至菩薩示現之法然上人,何克臻此?於此便知,何以勢至菩薩應化的法然上人,尚須示現辛勤跋涉飲泣揮淚的道路呢?這便是四攝中的「同事攝」,亦即示現同彼聖道法門之人,以過來人的體驗,引導使其歸入淨土法門;再則顯示高妙的淨土法門,若非菩薩的開創闡揚,濁世凡夫是難解難入的。誠然,如勢至菩薩之述懷:
我本因地 以念佛心 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 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可知淨宗一脈的根深蒂固,淵遠流長,是彌陀願王的願力,也是勢至菩薩的示導。
九、大原談義,宣揚宗旨
天臺座主顯真為僧都時,致書上人說:「我已粗窺淨土法門,伏乞勞屈芳駕,相與資決淨宗教義。」上人應之,於是僧都通告大眾,集會於大原龍禪寺。當時各宗賢哲,碩學明匠,及其法侶,可謂龍象蹴踏,星列云集,道俗共三百餘人。法然上人單身赴會,廣述淨土宗義,而大眾問難蜂起,奇辯爭馳;上人隨所問難,一一破立,如是談論往復,一日一夜。始自僧都,滿座大眾莫不感歎、信伏上人,而言:「見其形者法然,聞其詞者彌陀之應現。」此事傳記亦曾提及,而其詳細則有《大原談義聞書鈔》一文,載於本《全集》第五0七頁,後人謂之「大原談義」。可知上人之道德、智慧、學問、辯才是如何的高深廣博,所謂:「若非師德卓犖於當世,宗義超絕於先代,則安能若斯哉!」
十、懷念先師,嘆未能度
法然上人得此法門之後,懷念其一位師父皇圓阿闍梨,字裏行間,流露其永留嘆惜遺憾之情;其師孝之重,溢於言表,至今讀之每為之動容。此事《十六門記》略有記載,而《淨土隨聞記》(本集第四九八頁)有較詳細的引述,頗值一讀,故抄其文於下:「又一時師(法然上人)語曰:當世之人不知法門分際,泛爾以謂今時解脫生死甚難矣。我師肥後闍梨光圓,才智過人,道意幽深;自顧自身分際,以為今生不能解脫生死;若歷多生,恐隔生即忘,永廢佛法矣;不如受長命報,待慈尊出世也。凡報命長者無過龍身,寧我求彼畜報;但海底有金翅鳥之難,遠州笠原櫻池,深淵清潔,幽林緣隈,此處甚好,可以寓躬焉;便請領家,得其許疏。終焉之時,乞水入掌,結印而死。一日池無風,波瀾忽起,涾涾鼓擊,水面無一點塵。鄉里怪異,考其時日,乃闍梨逝去之時也。闍梨有智慧故,知出離難;有道心故,願值佛世。惜哉!不知淨土法門,徒入異趣;當時我若早得此法門,不論信不信,為指授之;實堪遺憾也。嗚呼!當世之人,有道心者,徒期遠生之緣;無道心者,虛墮名利之坑,豈不哀乎!凡謂以自力出生死者,不知時機分際故也。」
十一、師範前來,同修念佛
一日上人之師叡空上人來吉水禪坊向上人說:「叡空求出離之道,久未決定方針,願蒙教誘,以定往生要路,是故前來。」上人答曰:「師是一乘圓頓和尚,三密瀉瓶大阿闍梨;弟子久侍座下,恭蒙慈訓,數記淳教之風,多改愚昧之過。何以愚僧智分,還成明師知識乎?猶如以小指搜大海,以短綆汲井底,甚為不可。」叡空上人說:「昔後秦羅什三藏雖以般豆達多尊者為小乘師,後來尊者反而以三藏為大乘師。叡空本雖授戒學密,今亦可反成弟子,問往生極樂之道;莫辭勿遁也。」法然上人辭退在三,良久才說:「三勸殷勤,難拒來命;當傾竭微管,標往生安心;盡涸拙蟲,陳起行梗概,示本願稱名行。」於是叡空上人立即改變自力難行執見,歸他力易行直道,其後無二心念佛,終於達成往生素懷。當其往生之後,已經氣斷良久,忽然還魂過來,向著法然上人三次作禮,並言:「源空本地身,歸命大勢至」,然後再度斷氣往生,真是不可思議。師徒互成知識,開創淨土門於天下;前後各顯靈異,昭示易行道於古今。師度徒,徒度師,令人隨喜讚歎。
十二、慈母上京,導歸極樂
上人自登山之昔,迄遁世之今,偏重佛道修行之志,幾忘菽水報恩之儀;此即所謂「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之理,非不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之義。
一日本鄉之師範觀覺法師並法然上人之慈母,經數年之後相伴上京都;一見之時,相共咽淚,良久不言。之後觀覺法師才說:「上人為佛家之棟樑,名施遠近;為釋門之英聖,德被貴賤;是皆愚昧之所按,生前本望,何事如之。然而路遠境隔,無見無聞;齡傾七旬,後會難待;是以攜杖而步行,勵力而上洛。尤其在堂母儀,孤獨無恃怙,縱雖可訪夢後覺路,何其不願晨昏定省;願上人早致反哺之報,且引導菩提之道。老邁之身,遙思之志無他,願上人興盛淨土法門,教念佛往生之妙行,明出離生死之要路。」
法然上人說:「解脫生死者,是一大事因緣也。不知妙宗,不能益他;因此
拋萬事求佛道,擱世俗入真門以來,知恩之思如忘,報謝之志似無;但心中非不懸,時時所存嘆。正思下鄉,欲遂面拜之處;不圖來臨,為之驚恐歡喜。往生極樂之事,尤可令決定信心。末代凡夫皆是罪業眾生也,真言止觀之深法,難證難入故,以口稱念佛一行,為出離解脫要門;此偏依他力之本願,亂想凡夫,造罪迷徒,必遂往生故也。」
觀覺法師聞之,深加信受。法然上人即于吉水之邊,結一草庵,為母堂所居,朝暮備膳,旦夕致孝。
慧淨書寫此文,心中悲戚,不覺淚盈。出家兒雖謂割愛辭親,離鄉背井;然而親情難忘,時縈夢寐。釋尊成道之後,便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目連證果之時,急入餓鬼道為母設供。極聖尚且如此,何況下凡。目連設福,母靈脫於餓鬼;耶舍作善,父神免于劇難。今法然上人既已進入空門,又能承歡膝下,並且導歸極樂,人子之孝,何善如之!古德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豈不慶哉!曇鸞大師言:「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繫長維,從此永斷。」豈不快哉!
十三、示僧三髻,勝他名利
法然上人志在出離三界火宅,深厭世間名聞利養,自行如是,化他亦然,不稍假借。
當撰集本書之時,曾遴選證義、勘文、筆受之人,其中筆受之弟子至第二章結束時曾自喜而言:「我不肖親蒙遴選,執筆此書,真是生前之榮哉!」上人聞之謂言:「汝希名聞乎?雖有其才,其心不正,不堪用之,汝其退矣!」上人之立身行事,嚴正不苟如是;何況撰集此書,意在近增自己信心,遠作末代龜鑒,若先住名聞,豈非自誤。上人嚴教,吾人永留心底。
又一大弟子,經過三年修學,一日向上人乞暇暫回故鄉,當肩負書囊步出寺門時,上人看著他即將離去的背影便說:「惜哉!修行者未剃髮行矣!」此聲遙聞於耳,此弟子立即轉身回寺,叩問上人說:「不肖出家,年月已久,今蒙
『未剃髮』之語,惶恐不安,疑惑不解;耳留此語,不能遠行,願聞其由,是故重返。」上人愷切答言:「僧有三髻:所謂『勝他、名聞、利養』是也,此三年之間,集記法然所述法門以隨身,回本國而輕人,此
『勝他』也;欲人讚為優秀學者,此『名聞』也;因而期望檀越供養,此『利養』也。此三髻不剃除,不可謂之僧伽。」此時此一弟子,稟承教言,深懷悛悔,當下取出囊底所納抄記書物,皆悉焚棄,然後回鄉。
慧淨行筆至此,不覺毛豎,感動不已,所謂「嚴師出高徒」,禪門亦有「棒喝之下出祖師」之雅譽,若無此師則無此徒,後來此一弟子弘化一方,被尊為一宗一派之主。縱觀當今之世,師道不傳,古風不在,令人深為嘆息。而慧淨下劣之輩,濫廁僧倫,三髻未除,悲哉!可恥可傷矣!
學佛最重「多聞熏習」,所謂「聞、思、修」三慧;而儒家亦言「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複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正當恭聆妙諦時,要專一其心,心入其境,把握重點,謹記要義;且一日三復,時加思惟,以此自信,以此教人信,傳播彌陀悲心,契合大乘精神;故集記師言,正如孔子所謂「述而不作」。而今上人戒以「三髻」之語,可見上人對為「僧」之弟子的人格教育,其不苟且、不放縱的嚴格性,亦可見一斑。後之學者,弘揚此法時,若其心正,則彌陀勢至同為歡喜;若心不正,則龍天護法共相冥遣。
十四、開宗根源,在流通文
法然上人常向人講的一句話便是《觀經》〈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說:「聞名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此《觀經》〈流通分〉之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骨髓、結晶,是淨教的宗旨、方針、目足,是十六觀的千里來龍在此結穴。《觀經》一部的千開萬闔,在於誘引群機入「一向專稱」的一行;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在此。然而古今諸師未徹佛意,無擇法眼,故於此經文昧而不知,盲而未見,以致解釋此經,千解萬釋,皆誤佛意,未中正鵠。獨有傳承曇鸞祖師之正脈,世稱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釋此《觀經》,闡彌陀本願正意,彰釋尊出世本懷。大師解釋此經文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真是一語萬鈞,淨宗宗義,如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似花落蓮成,不帶方便。勢至菩薩示現的法然上人深具宗眼、擇法眼,故能依此一語而建立淨宗宗義。《淨土隨聞記》曾記載這樣一段典故:
又一時師(法然上人)語曰:一日予遊月輪禪閣之館,適山僧某來會。
僧問予曰:「聞公立淨土宗,爾乎?」
予答曰:「然也。」
又問:「依何經論立之耶?」
答曰:「依善導《觀經疏》中付囑文立之。」
僧曰:「其立宗義,何唯依一文耶?」
予微笑不答。
彼僧還山語寶地真公曰:「空公得吾問,不能答。」真公曰:「空公不答者,非不能矣!以不足答故也。空公于我台宗,已為達人;且廣涉亙諸宗,神智高邁,子也自料所問淺薄,勿敢輕蔑空公矣!」真公能知予者,圓戒法門乃予之弟子也。
誦《觀經》之人何其多,獨有善導大師知佛正意;讀《觀經疏》之人亦不少,獨有法然上人依之開宗。佛法無多子,迷在永劫,悟在
剎那。釋尊拈花,迦葉微笑;彌陀之心,勢至知之。所謂「聖人能知聖,凡夫不知聖」。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