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所撰著之「五部九卷」,區分為「教門」與「行門」,解釋教門的《觀經疏》「一部四卷」,亦稱為「本疏」或「解義分」,是解釋淨土教相的義理。此外,解釋行門的「四部五卷」
(皆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即《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等,皆稱為「具疏」或「行儀分」。所謂具疏,即是附屬於《觀經四帖疏》,具有一體性之意。亦即:本疏敘述教相之安心,具疏敘述實踐之行儀,兩者有隔離不能了解的密接關係。因此,具疏是本疏所必具,是理解善導大師思想甚為重要的著述。
本書有三種異題:首題是《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而尾題是《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經》一卷,於「法門」之下加一「經」字;又「五緣功德分」之初言《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
題名之意,顯明阿彌陀佛「相好功德」廣大如「海」,無有限量,或觀或念,皆有無限功德,故本書簡稱《觀念法門》。
本書內容分為三大段(三段分科):
一、示三昧行法:首先依《觀經》、《般舟經》,說明「觀佛三昧、念佛三昧、入道場法、懺悔發願法」等。
二、示念佛利益:其次依六部經典說明念佛有五種增上緣義,即「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等。
三、示信謗損益:最後說明信謗損益,引佛經為證,結勸念佛。
一、「示三昧行法」,亦即「三昧行相分」--說明行相,分為四小段:
1.依《觀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具體說明觀佛三昧之法。
2.依《般舟三昧經》說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之法。
3.依《經》說明入三昧道場之法。
4.依《經》說明道場內懺悔發願之法,並提示臨終行儀。
二、「示念佛利益」,亦即「五緣功德分」--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十往生經》、《淨土三昧經》等六經說明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之中及捨報之時,自然而得「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等五種增上緣之利益。
三、「示信謗損益」,亦即「結勸修行分」--從「問曰:釋迦出現」以下,設立三番問答,及一段結勸,以敘述信謗之損益,引導時人歸入稱名念佛。
1.說明誹謗念佛之罪的深重。
2.說明念佛利益的廣大。
3.說明懺悔滅罪的方法。
4.結勸:初殷勤勸誡不可憍慢,後導歸一向專稱佛名。
善導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將淨土門分為自力迴向之「要門」與他力迴向之「弘願」兩門,而此《觀念法門》之第一、第三之兩段,以要門方便教為主,第二段以弘願真實教為主。
第一段「三昧行相分」:依《觀經》及《觀佛三昧海經》說明「定心觀佛」
(觀念),依《般舟三昧經》說明「定心念佛」(稱念)。善導大師本身是實修這兩種三昧的人,故說此兩種三昧,引導喜好「定心觀佛」、「定心念佛」(定善)的機類歸入乘佛願力、非定非散的稱名念佛(弘願」。
故於「觀佛三昧法」之結論特別「勸導稱名念佛」,所謂「結勸念佛」。其文言:「欲生淨土,唯須念佛。」「唯」者不二、殊勝。「須」者必須、少此不可。可知大師寫此「觀佛三昧法」,目的在於導歸「稱名念佛」。
又,為了引導「觀佛」入「念佛」,大師特將「觀」、「稱」做難易、勝劣之比較,亦即:觀佛難,言「三昧難成」;念佛易,言「唯須」。
又,觀佛得成,則言:「上品往生」,何況未成者,比比皆是;而念佛精進,則言:「上品上生」。可知念佛,行易功高,勝於觀佛。
又,觀佛並不特別勸勉,而念佛則特別勸言:「大須精進」。
又於「念佛三昧法」之結論,引用《般舟三昧經》所言「行者於定中問佛言:『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反而答以「稱名念佛」而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此亦是在於引導要門方便教之觀佛三昧歸入弘願真實義之稱名念佛,故接著開示稱名念佛自然能得之「五緣勝益」於第二段。
第二段「五緣功德分」:此分所示「五種增上緣」之中,引用《觀經》及《大經》之第十八願、《小經》修因段之文,彰顯口稱念佛之利益,引導時人歸入「正定業」之稱名念佛。
蓋就「契法」而言,稱名念佛是順彌陀本願之法,其功德必然「殊勝」,餘法則非順彌陀本願之法;就「契機」而言,稱名念佛是善惡凡夫皆能,其方法「簡易」,餘法則不簡易,凡夫不堪。
稱名念佛具此「勝易二德」、「現當二益」,能獲五緣功德之故,致使五乘根機,齊入報土。此「五種增上緣」之初言:
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只要「願生稱名」,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並且「不遭九橫之難」。
念佛蒙佛護念、臨終必定往生之要文,具如「《觀念法門》摘要」所抄,披尋可知。
第三段「結勸修行分」:勸修上來所說之法。善導大師於本書雖以同樣立場說明兩種三昧,然大師本意,當然是以念佛為主;又念佛之中,非指累積念佛之功(定善),而是以乘佛願力(弘願)為本意。
蓋就聖道門而言,以「觀門」為出離生死之最要道故,以之為誘引,引導使其從聖道門入淨土門,再由淨土「要門」之定散二善入淨土「弘願」之專稱佛名,故本書之歸結即在「專稱佛名」之一行。
專稱佛名,罪人尚得滅罪往生,何況聖人!大師如是勸言: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二、《法事讚》概說
《法事讚》分為上下兩卷,題號有三種:上卷首題是《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十二個字,而尾題只有《西方淨土法事讚》七個字;下卷則首尾題號皆是《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十三個字,故本書簡稱《法事讚》或《淨土法事讚》。
題號之「轉經」即是「讀經」,轉詠、讚歎、唱和《阿彌陀經》之意;「行道」即是繞佛。「法」是經法,即指《阿彌陀經》。「事」是業事,亦即作業。「讚」是每段之讚文。
本書是為了使人願生淨土,而以一日或一夜之短時修行的臨時行法,以詠誦《阿彌陀經》為主,附加讚文,讚歎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並明示轉經行道,亦即法會大綱(讀經行道
)等實踐行儀之書。
本書大分三科,列表如左:
上卷之「前行法分」是轉經行道的前方便,首先揭舉「奉請偈、啟白、召請、三禮、表白、讚文」等;其次明示「行道讚梵偈、讚文、七周行道、懺悔、發願」等行事之次第。
第一,「請護法眾」:上卷最初八句是奉請偈,是請護會眾。
第二,「序明大綱」:「序曰」以下,述本書之目的。接著從「凡欲為自」至「召請云」,是先述法事的軌則。
第三,「略請三寶」:從「般舟三昧樂、願往生」以下之讚文是《阿彌陀經》之別式,先召請彌陀、釋迦、諸佛之三佛(略請三寶)入道場。「般舟三昧樂、……」一直重覆是敘述所仰望欣慕的淨土之樂,每一句都有「願往生」、「無量樂」或「往生樂」,這是勸導會眾念佛發願往生淨土之意。「願往生」是因,「無量樂」是果;念佛往生,令人喜樂。
第四,「廣請三寶」:「敬白」以下是依諸經之通例,廣泛召請佛法僧三寶(廣請三寶),其中數次之「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是下座之大眾接續高座長者而述讚文,又在高座者接續下座之人而述敬白文或讚文的作法。
第五,「明前行道」:「奉請既竟」以下便是。
第六,「明前懺悔」:「敬白」以下,即是發露懺悔,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卷分為兩部份:「正轉經分」與「後行法分」。
「正轉經分」:此分可說是本書的正宗分,本書以此轉經分為主,將《阿彌陀經》全文分為十七段,每段均附加讚文,依經述讚意,依讚明經旨。而與上卷相同,高座者轉經,接著高座下座互換讚歎經文之義理。
「後行法分」:記述「懺悔十惡、後讚、七周行道、歎佛咒願、七敬禮、隨意」等軌則。從「大眾總懺悔」以下是各人懺悔自己之十惡(懺悔),其次「般舟三昧樂」以下是一同行道唱送佛之讚文
(行道),從「次唱歎佛咒願」以下是最後作結願之行法(結願)而結束。
本書是依準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轉經行道之儀則,書中援引《賢愚經》、《華嚴經》、《觀佛三昧經》、《地獄經》等所敘述之地獄相,以激發行者厭穢之情;又以對《阿彌陀經》之轉讀讚揚,來發起行者欣淨之心。
觀本書之內容、儀軌,相當於「五種正行」之讀誦正行與讚歎供養正行。此「讀誦、讚供」之二種正行屬於正行中之「助業」。助業亦分為「同類助業」與「異類助業」,在此即是同類助業,以此同類助業導歸「正定業」之本願稱名;亦即以此念佛往生之教理,寓於《法事讚》中,再以此《讚》引導萬機,歸入本願稱名,故此《讚》目的,在於引萬機歸念佛,而此《法事讚》的思想特徵,即是「本願稱名、乘願往生」。
彌陀本願雖有四十八,然唯有「念佛往生」之第十八願為本願中之本願。而大師於此《法事讚》上卷以讚偈讚歎念佛而言: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十方眾生,所發起的廣大誓願很多,歸結為四十八願。此四十八願之中,特別以「念佛往生」之第十八願最能顯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之所以,也是阿彌陀佛與眾生最親近、最密切之願。何以故?大師解釋說:「不論何人,只要念佛,佛便憶念他;不論何人,只要思慕佛,佛也思念他。其人與佛,機法一體,不相捨離。」
能使凡夫與佛同在、機法一體、生佛不離之願,只有第十八願。
可知四十八願之中,以第十八之「念佛往生願」最為重要。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根本願,是故此願亦稱「本願王」。
念佛人既與彌陀有一體不離之「親緣」,即是常在彌陀光中,常蒙佛光攝護;其人平生便能增福開慧、消災延壽,臨終亦蒙彌陀現前,接引往生。故大師讚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此段偈文是《阿彌陀經》中最重要的「生因段」之文的解釋。《阿彌陀經》「生因段」之文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1.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人多以為發菩提心、廣行六度、修諸萬行、積善累德,謂之多善根多福德。然,以大師之意,「只要執持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此外所有一切行門,若與持名相比,即是「隨緣雜善」之少善根少福德。也由於極樂淨土是毫無貪瞋愚癡之苦惱的世界,是彌陀本願酬報的「無為涅槃」之報土,以一切凡夫,乃至三乘之諸善因緣,不可得生;故唯以執持名號之一因方可得生,所謂如是因如是果;除此執持名號之外,其他非因,故大師誡飭而言:「隨緣雜善恐難生」。
2.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人多以聖道法門之觀點,曲解淨土特別法門「一心不亂」之真義,以念佛功深、證入三昧,或者伏斷惑業、不生煩惱,謂之一心不亂。而不知「執持名號」即是「心信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大師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所以,不論何人,但能盡其形壽(若一日若七日之意,亦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之意),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即是乘佛願力,往生已定。善導大師的詮釋甚為易解易行,毫無別義玄義。
3.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人多以為命終之時必須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顛倒,方能感得彌陀現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之經意,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
故大師接著解釋說:
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此兩重因果,經文分明,祖釋顯然,若靜心思惟,則其義自現。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善惡回心,皆得往生。大師如是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又說:
以佛願力:
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阿彌陀佛救度之力,是萬人平等,不論人界眾生、天界眾生,亦不論善人、惡人,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等之極重罪人,但能回心懺悔,專稱佛名,願生極樂,則以彌陀名號之力,此等眾生,毫無遺漏,皆得罪滅,往生淨土;而且毫無差別,悉皆平等,與彌陀一體,同得無量光壽,同證無為法身;無明煩惱,自然而亡;三明六通,須臾便得。大師如是說: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回心華自捧。
十方凡聖同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又言: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又言:
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
又言: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又言:
見佛莊嚴無數億,三明六通皆具足。
又言:
畢命直入涅槃城。乘華直入不須疑。
《無量壽經》說明極樂淨土是「無為涅槃界」,而往生之人,亦「皆證涅槃」,而言:
彼佛國土,無為自然。
又言: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在此所言之「無為」,是涅槃之意,而「自然」亦是涅槃之意。
又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在此所言之「虛無」,是涅槃之意,而「無極」亦是涅槃之意,故大師言「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國土涅槃、主佛涅槃、眾生涅槃,故極樂淨土是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故凡往生者,皆不假造作,自然而得,自然而證;若必假造作,須歷時劫,則其淨土即非極樂世界。
念佛何以既如此簡易、又如此殊勝?皆由彌陀願力弘深之故,故一切法門皆無過於念佛。大師如是說: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此段讚偈是解釋《阿彌陀經》〈流通分〉「難信」之文。
「種種法門」總指「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等大小權實之一代教法,此皆自力難行、歷劫苦修方證無生之教,故遠不及他力易行、今生往生證無生之「念佛生西」一法之簡易圓頓。前者謂之「聖道門」,非上根利智之聖者無份;後者名為「淨土門」,不論上根下智,乃至極重罪人,但能盡形念佛,皆悉往生,以彌陀弘誓重願故。然而此法簡易圓頓之故,世人甚難信受,故釋尊於《阿彌陀經》之結論言: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易故難信,信者定生,以其易故。
此《法事讚》處處顯示大師自行化他之慈心悲願,閱之,令人毛豎,令人喜淚。大師言:
久住娑婆常沒沒,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常劫事,誓願捨命見彌陀。
又言: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畢命為期誓堅固。
又言: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從佛歸家還本國,一切行願自然成。
又言:
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吾人曠劫以來,常淪生死,三途六道,眾苦皆經,苦不堪言。慶得人身,喜聞淨教,如飢得食,如渴得泉,如病得療,如盲開眼,如貧得寶,如闇得光,如囚得赦,如溺得度;歡喜無量,踴躍何極!誓遵大師之教,誓往涅槃之界,誓還穢土之國,誓度人天之眾;連劫累劫,永報廣報彌陀、釋迦、諸佛、知識之弘慈大恩。如大師言:
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法然上人門下聖光、善觀及後之覺如等,亦曾修此《法事讚》。
又,本書亦被唐朝法照禪師之《五會法事讚》所引用。
三、《往生禮讚》概說
本書題號首尾皆名《往生禮讚》,故簡稱《往生禮讚》、《禮讚》或《六時禮讚》。
本書目的在於「勸一切眾生,願生極樂」;本書內容即是「六時禮讚」。故冠頭標言:
勸一切眾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六時禮讚偈。
「六時」即是將一日分為「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等六個時段,本書即是述說於六時之中,各唱讚文而禮拜之法。
本書由〈前序〉、〈正讚〉、〈後序〉三段所組成,〈前序〉與〈後序〉敘述願生之要義;而〈正讚〉之「六時禮讚」都是法悅之讚歌,其中前之五讚多引用經文,但也加上善導大師自己的撰作,而後之一讚以《觀經》為素材,是大師自己所撰述。列表於左:
一、前 序
先,「略述造意」,即冠頭「勸一切眾生願生……」之標語。
次,釋顯願生之要義的「安心、起行、作業」(心、行、業),並說明之。
「安心」即是解釋《觀經》所言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三心」之義。
「起行」即是解釋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言之「禮拜、讚歎、觀察、作願、迴向」等「五念門」之義。
「作業」即是解釋「恭敬、無餘、無間、長時」等「四修」之義。
最後,敘述《文殊三昧經》之一行三昧(專稱佛名)與專雜二修的得失,勸勉捨雜行、專修稱名念佛之一行作為結語。所謂:
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在此善導大師將「安心、起行、作業」統攝歸結在「稱名念佛」之一行,並強調且斷言如此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同時提出「四故」(即「念佛四得」)以說明其原因,即「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所謂「無外雜緣」即是沒有其他雜緣雜修,故得「正念」,「正念」即是「專念」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意),《法事讚》亦言:「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由於專念,故與彌陀之本願相應」,正如《觀經疏》言:「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既與本願相應,自然即是不違釋迦一代多讚念佛之「教」,即是隨順十方諸佛各出舌相證誠十方眾生「稱念必生」之「佛語」;如《觀經疏》之「深心釋」言:「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一隨順即三皆隨順,如此方是「真佛弟子」。是故大師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為《觀經》之結論,亦為一代佛教之結論。故大師思想之極致,盡於「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之本願稱名。
接著大師又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隨即具體列舉十三種原因,這些原因都是由於「不專」而修「雜業」之故,同時提出自己親自見聞的事例作為「現證」,並再度斷言: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故此前序之要點即是:一、安心、起行、作業。二、本願稱名。三、專雜得失論。而安心、起行、作業則統攝歸結於本願稱名之一行。故本書宗旨,即是「本願稱名」。
二、正 讚
將一日分為六時,各時皆配以禮讚偈,一方面唱此讚偈,一方面歸命禮拜。
六時禮讚之後,即以懺悔並發願見佛為結。
1.日沒禮讚:依《無量壽經》所讚「十二光佛名」而禮十九拜。
2.初夜禮讚:依《無量壽經》之「往覲偈」而禮二十四拜。
3.中夜禮讚:依龍樹菩薩所作《十二禮》而禮十六拜。
4.後夜禮讚:依天親菩薩所作《往生偈》而禮二十拜。
5.晨朝禮讚:依隋朝彥琮法師所作《禮讚偈》而禮二十一拜。
6.日中禮讚:善導大師依《觀經》之十六觀撰作「禮讚偈」而禮二十拜。
三、後 序
從「問曰:稱念」以下是後序,依淨土三經》及《十往生經》等,明示稱名念佛自然能得現在、當來二世之利益,以勸行者。所謂:
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
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
此是「現世利益」。最後,善導大師舉出《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彰顯「當來利益」,並作為結束。即: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兩段文是大師有名的「四十八字願成釋」,自古以來備受尊崇。亦即以此四十八字,簡明扼要地解釋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
在此,大師解釋「十念」為「十聲稱佛」之義,這一教旨,在《觀經疏》裡有所闡明,而在此《往生禮讚》更進一步提出來發揮;尤其〈前序〉中,將「安心、起行、作業」歸結於「專稱名號」上,並說明這是「與本願相應」,可看出此〈前序〉與〈後序〉前後遙相呼應,稱名念佛之宗義始終一貫。
此「現當二益」之義,大師於其解答「何故號阿彌陀」即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唯有專念阿彌陀佛之人,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不念佛而修雜行之人,不蒙彌陀佛光攝護。此亦是「現世利益」之義。又於其「日中禮讚」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此偈說明之所以「唯有念佛蒙光攝」,是因為「第十八願」是其強緣之故。由於名號即是光明,故稱念彌陀光明名號之人,不知不求,自然仰蒙佛光攝護。
接著又言: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專稱彌陀名號之人,必定往生彌陀淨土,這是六方諸佛所金口同時勸導、同時保證之大事,是諸佛出世之本懷,是故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而且「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不假萬劫苦行,自然果極菩提。此亦是「當來利益」之義。
據《高僧傳》記載,少康大師參訪洛陽白馬寺,見物放光,遂探取為何經法,乃善導大師所作《西方化導文》。少康一見,甚為歡喜,便祝願說:「如果我與淨土有緣,惟願此文,再放光明。」祝願方畢,果然光明再度閃爍,光中有無數化佛菩薩。少康大師深受感動,當下立誓說:「劫石可移,我願無易矣!」
少康大師在白馬寺所見的《西方化導文》,古來相傳有可能是這本《往生禮讚》。
又,唐朝智昇法師所纂《集諸經禮懺儀》二卷,上卷引用善導大師所撰之〈禮讚偈〉,而下卷全部之文,即是此《往生禮讚》一書。
四、《般舟讚》概說
本書首題言:《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尾題略言《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古來皆簡稱《般舟讚》。
本書係以《觀經》為主,並兼取《大經》、《小經》、《般舟三昧經》之意而作的淨土讚文。
「般舟三昧」是梵語Pratyutpanna samādhi的音譯,意譯為「佛立」或「行道」,依此而修,現在一切諸佛皆悉現前,因此亦謂「諸佛現前三昧」或「佛立三昧」。
若依大師在此書〈前序〉的解釋,則「般舟」譯為「常行道」,七日乃至九十日之期間,身行無間斷。身行無間之故,口意二業亦無間斷,故名「般舟」。「三昧」譯為「定」,由於身、口、意三業無間之故,心至所感,佛境現前,身心內悅,謂之「般舟三昧樂」,亦名「立定見諸佛」。
本書亦分為〈前序〉、〈正讚〉、〈後序〉三科,除了〈前序〉與〈後序〉之外,〈正讚〉全部都是偈文。簡表如下:
一、前 序
1.一部綱要(敬白一切……有智者應知。)
2.三昧名義(又問曰……亦名立定見諸佛也,應知。)
前者述本書之造意,並勸誡行者之用心;後者解說「般舟三昧樂」五字的意義。
依據《般舟三昧經》阿彌陀佛回答行者言:「欲生我國,當念我名。」因而大師便依《觀經》等造此讚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讚文,以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淨土稱名念佛法門。
故此書所說的般舟三昧與《般舟三昧經》所說觀想或定心的念佛不同,而是說明地獄之相,使人產生畏懼厭離之心,同時依《觀經》顯示極樂淨土之莊嚴,使人興起欣慕願生之情,進而身、口、意三業無間地稱名念佛,命欲終時,佛自來迎,往生淨土。所謂:「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使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
二、正 讚
從「般舟三昧樂、願往生」到最後一偈「道場妙果豈為賒」者是。
以《觀經》為主,並兼取《大經》、《小經》、《般舟經》等撰作七言偈讚,三十七篇(「般舟三昧樂」三十七句便是)、五百六十三行,一行二句,共一千一百二十六句,各於上句附加「願往生」,下句附加「無量樂」之歎語,廣讚極樂依正二報莊嚴及三輩九品之往生相狀,並闡述淨土法門之要義,以使人仰慕欣求。
本書完全是大師自在力縱橫無礙所作的讚文,初則於前序明示緣起大綱,終則於後序明示專念彌陀得往生大益,前後皆是勸誡行者之文;而此中間之〈正讚〉,則可分為總別二段:
初,「三界六道苦難停」以下六十二行之讚偈,在於依淨土三經之意,分別聖淨二門、漸頓二教,以顯明淨土門教興之所由,並讚歎彌陀頓教超絕之勝益,以勸導專念彌陀一佛之往生,其讚言: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又說明「十方佛國,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而言: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又顯示「彌陀名號即是利劍,八萬四千法門之諸行,與之相比,形同鈍刀」而言: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念佛功能之超絕,於此可知。蓋「念佛頓教,餘皆漸教」,故又言: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聖道門諸行,須經萬劫苦行,故名漸教;不如念佛一法,只要專念彌陀,命終即生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三界六道輪迴,當下因亡果絕;不經萬劫苦行,即證無生法忍。故知念佛法門,即是頓教一乘。
又,煩惱具足之凡夫,剎那之頃,皆是煩惱;念念之間,無非貪瞋。如是之人,常墮三惡四趣,人天尚且難得,何能萬劫修功!故言:
萬劫修功實難續,一時煩惱百千間,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恆沙劫未期。
貪瞋即是輪迴業,煩惱豈是涅槃因!
又言:
一食之時尚有間,如何萬劫不貪瞋;
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
之後,大師殷切勸勉求生極樂,及警誡地獄苦因,而言:
如此消遙快樂地,更貪何事不求生?
縱使千年受五欲,增長地獄苦因緣。
次,從第六十三行,即「專讀彌陀觀經法,文文句句說西方」以下,到最後一行,是解釋《觀經》〈正宗分〉以下之讚文。其體裁並非隨文解釋,亦未曾引用一句經文,完全是大師自撰之讚文,讚寶地之處而有寶樓之言,讚寶池之處而有寶樹之文,可說是大師三昧定中所現之淨土聖境。
猶如大師對《觀經》之分科,即定善義、散善義、得益分、流通分之順序,此段讚偈亦循此順序而讚歎之。依〈定善義〉所讚以「寶地、寶池、寶樹、寶樓」之四觀為中心,極樂依報之莊嚴,宛如現在眼前,不禁令人興起厭穢欣淨之情。此若非大師定中所感得之淨土莊嚴,則何能描繪如此逼真!更進而描繪讚歎「華座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雜想觀」等極樂淨土之佛莊嚴與菩薩莊嚴,並表達對知識、釋尊之感恩,及得聞淨土念佛法門之歡喜而言:
得免娑婆長劫苦,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同時也顯示一切定善散善等所有諸善業、所修諸功德,皆不如念佛功德殊勝而言:
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之後說明「彌陀光明唯在照攝護念念佛眾生,不照攝非念佛之雜業行者」而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同時讚歎「念佛超勝萬行」、「念佛一行最為尊」而言: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廣讚極樂淨土主伴之莊嚴,絕讚念佛一法之超勝,這都是為了闡揚彌陀弘誓大願,以導引一切善惡凡夫專於稱名念佛一法。
又,於〈散善義〉,如其順序,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皆以彌陀本願為中心,以其雅麗而流暢之筆讚歎之。
又,於「結定散善」之後言:
定善一門韋提請,散善一行釋迦開。
可看出大師之「《觀經》觀」與諸師根本性差異之一端。
大師闡述煩惱具足之凡夫,在罪惡生死的自覺下,專仰彌陀救度之念佛,能得現當二益之殊勝功德而言: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同時亦以此偈作為〈正讚〉之流通及總結。
三、後 序
從「白諸行者」以下便是。先勸行者厭穢欣淨,次示眾生迷悟之本末,後勸隨順釋迦、諸佛所勸之專念彌陀以得往生之大益,並以「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結。
後序是《般舟讚》的總結,雖然只有短短數行,卻是大師信念的吐露,更是大師悲切的呼喚。
凡夫之所以長淪六道、永在生死,依大師之意,一言蔽之,即是「不欣極樂淨土」。一旦欣慕極樂淨土,信受彌陀救度,則過去無邊罪業,當下皆除;未來恆久輪迴,永不再受;六道四生,因亡果滅。可謂「當下橫截諸惡趣,不斷煩惱得涅槃」。猶如《大經》所言: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彼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大師亦如是言: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 則極樂常居;
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 ;
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一代佛法,無如是之直截,無如是之圓頓;橫超橫斷,圓證頓證,而又至簡易、至穩當者,只有彌陀救度之稱名念佛。
在此亦可以清晰地聽到大師對我們悲切的呼喚:「一切同行(白諸行者)啊!有此勝益可憑,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乎?各須專念彌陀,願生淨土!」
之後唯恐自己之呼喚不夠真誠,不足以取信於人,而舉出釋尊及十方諸佛之異口同勸而言:
又使釋迦諸佛同勸,專念彌陀,想觀極樂,
盡此一生,命斷即生安樂國也,
豈非長時大益!
最後結語而言:
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懷慚愧,仰謝佛恩。應知。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不可若存若亡,亦勿疑慮。大師自行化他,以此自信教人信。
又,此「常懷慚愧,仰謝佛恩」之宗教情操,自始至終貫串於本書各處,而成為本書之特色。這是大師機法二種深信的真誠告白,也是大師知恩報德的永懷慚謝。本書於〈前序〉一開始便說:
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
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接著於本書處處,皆吐露其對佛恩師德無窮無盡的報謝情懷,閱之,令人感動,令人淚下。蓋,我等凡夫,受生無際故,造惡亦無窮;造惡無窮故,仰蒙佛恩亦復無盡;故使欲報之心,亦復無有窮盡。茲略抄數句於下,以知大師所展開的淨土教,亦可謂信受佛恩、報謝佛德的宗教:
遇值往生善知識,得聞淨土彌陀名。
不因釋迦如來力,彌陀淨土若為聞。
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若非知識教稱佛,如何得入彌陀國。
若非釋迦勸念佛,彌陀淨土何由見。
如此困苦誰能救,會是知識彌陀恩。
又言:
得生淨土報師恩
相續念佛報慈恩
特蒙知識釋迦恩 唯知慚賀釋迦恩
碎身慚謝釋迦恩 碎身慚謝報慈恩
長劫讚佛報慈恩 長時長劫報慈恩
報佛慈恩心無盡 念報慈恩常頂戴(以上皆散各處,略抄集在一起)
最後來到〈後序〉,亦以
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作為結束,可知大師慚謝佛恩之情,前後呼應,始終一貫。
五、具疏之要點
最後就「具疏」摘其要點,以便掌握。
一、《觀念法門》五增上緣的第四「攝生增上緣」之文。
二、《往生禮讚》〈前序〉與〈後序〉之文。
(
以上三處之文是宗義研究上重要之文)
三、《往生禮讚》〈正讚〉第六「日中禮讚」善導大師自作之「禮讚偈」。
四、《般舟讚》〈正讚〉「專讀彌陀觀經法」以下之讚偈。
(以上二處之讚偈都是《觀經》之解釋)
五、《法事讚》〈正轉經分〉是《小經》之讚偈。
既是《觀經》與《小經》之讚偈,故亦應注目。
又《法事讚》、《往生禮讚》、《般舟讚》等讚偈,大多是大師總持智慧、三昧定境所自然流露的詩歌,字字彰顯經文深義,句句綻放般若香光,令人朗朗諷誦,吟味無窮。此之讚偈與《西方一佛章》《十二禮》
(龍樹)、《往生偈》(天親)、《讚阿彌陀佛偈》(曇鸞),同是應該珍重的淨土教文學。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