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善導大師獨具慧眼:要弘分判、要弘廢立

善導大師在道綽大師分判聖道門與淨土門(整體佛法這樣分判)的基礎之上,在我們淨土門之內,又細判,有要門與弘願,這是細判。

這個細判的作用,向淨土門之外,可以廣泛地攝受、導引聖道門修行定善、散善諸種修法根機的眾生進入淨土門。只要在他原來修學的基礎之上迴向,所謂「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原來所修持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就進入淨土要門。

要門是淨土門的方便,它的歸結點在阿彌陀佛的弘願。所以,有要門、有弘願。

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和一般法師解釋的不一樣,他看出這部《觀經》有兩條線索,最後回歸一致。

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廣開淨土要門,詳說十三定觀以及三福、九品。這是一般的法師都能看得到的層面。

另外一個層面,就是比較深秘的、深層次的,所謂:

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

就是在這一部《觀經》之中,除了世尊講說十三定觀、三福、九品,還有阿彌陀佛在這當中顯明特別不共的弘願,叫「別意弘願」。「別」就是特別。

有哪些特別呢?下面我們會分析,跟一般的觀點有不同之處,叫「別意之弘願」。

這個就是「要弘分判」。

祖師判教都有他的用意所在,幫助我們決擇教法、分辨方便與真實,然後導方便入真實。

下午我們就學習「要弘廢立」。這也是我們善導大師一系列思想當中的一個專門名詞。「要」是指要門;「弘」是指弘願;「廢」是廢捨。

比如一個王有三個王子,立大王子做國王,二王子和三王子沒有做國王,等於廢了,這個叫做「廢」和「立」,立一個為主,其他兩個呢,「廢」,也不是說太子立為國王,二王子、三王子就不讓他們存在,殺掉。不是這樣,是不以他們為主。

這個「廢立」,是我們祖師判教的一個引導的方便。

「廢立」步驟一:為實施權

一般來講,有三個步驟,天臺宗也這麼解釋。在我們這一部《觀經》當中,也可以同樣說明:所謂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這是一些教相名詞了。「實」是指真實、真實不虛、究竟了義;「權」是指方便權假,不是究竟了義,是一種方便導引。「權」,在佛法當中,特別代表方便的意思,方便、方便權巧,是一種導引的方便。

什麼叫做「為實施權」呢?為了講述真實的教法──但真實的教法非常猛利,如果不是大根、頓根、成熟的根機,難以一下接受。所以,為了講真實教法,先施設方便教法,叫「為實施權」。

就像我們和別人談話,我們心中有我們想的真實的意思,但是,一開口馬上講,顯得唐突,或者對方沒有思想準備,或者他還不能接受。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語言當中就要帶一點善巧方便?我們開始在旁邊講,慢慢講。慢慢講,他有點感覺了,再把我們的意思說出一點點,最後和盤托出。我們和別人談話也有這樣的一個方便,不然,很冒然跑去,不知深淺,可能一下談不成。

釋迦牟尼佛教化我們,費盡了心思,可以講「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他就要有方便法門,「為實施權」:為了講真實的教義,先施設方便的教法,這是第一個步驟。

「廢立」步驟二:開權顯實

那麼,不能老是這樣啊,老是這樣的話,真實教法還是不能出來啊!

所以,第二個層次叫做「開權顯實」,開設方便權巧教法的同時,顯示出其中包含了真實教法,叫「開權顯實」。

「為實施權」的時候,只有第一個,人們只能看見權法,沒有看見實法;到了「開權顯實」的時候,權法也存在、實法也存在,這兩個都能看到了。

「廢立」步驟三:廢權立實

可是,這還不是世尊的本懷,所以,世尊就要通過第三個層次,叫做「廢權立實」。方便已經講完了,就擱在旁邊,獨獨地把真實教法舉揚出來,這個叫做「廢權立實」。

我剛才說的這個比喻,大家可以用心考慮。我們跟別人講話,或者托別人辦事兒,或者有件棘手的事兒,不太好說,但是非得向這個人說不可。我們就先去東繞西繞,「最近好嗎?身體不錯吧!孩子如何……」先要建立感情,讓大家覺得好接近。其實,這個不是我們的本意,這是一種方便。

「你怎麼樣?」

「我最近有點事兒,不太好辦……」有點想把我們的想法講出來了。

對方:「那什麼事啊?」

慢慢慢慢講,「哦,這個事,你看,我這次來就是這件事兒……,拜託你啦!」我們真實的想法就說出來了。

世尊為了教育我們這些傲慢、愚癡、無智的眾生,他老人家很慈悲,只好委曲求全。先不能和盤托出,先這樣講、那樣講,最後把底盤托出來。

這就是一般我們所講「廢立」的三個層次。

《觀經》「廢立」

在我們這部《觀經》當中,也有這三個層次,我們可以用蓮花的比喻來說明。

淨土宗稱為蓮宗。蓮花,外面是花瓣,裏面是蓮蓬。蓮花的生長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蓮故花」。就是一開始只能看見蓮花苞,裏邊的蓮蓬看不到。它是為了結蓮蓬、收蓮子才長這朵蓮花,所以叫「為蓮故花」。「蓮」是指蓮子,為了蓮子才有花瓣。

第二個階段,「花開蓮現」。哎,蓮花就打開了,裏邊的蓮蓬就看到了。其實,花苞包起來的時候,蓮蓬就在裏面,只是我們沒看到──為了收蓮子,蓮花包起來;到第二階段,「花開蓮現」,蓮花打開,蓮蓬出來了。

「為蓮故花」就代表「為實施權」,蓮子代表「實」,果實,真實、成熟的,為了這個真實教法,先施設權假方便。

「花開蓮現」就代表「開權顯實」,把權巧方便的教法打開,顯示出真實的教法。

蓮蓬打開之後,再進一步成熟,叫「花落蓮成」。到最後──大家到蓮花池邊去看,就看不見蓮花瓣了,只看見蓮蓬孤孤地在那個地方,蓮花瓣都飄落在水池當中,是不是這樣?這叫「花落蓮成」。

世尊在這部《觀經》當中,也如是為我們開導。到「花落蓮成」的時候,就「廢權立實」。

《觀經》的梗概,上午我跟大家說明了一下,什麼叫「為蓮故花」呢?「蓮」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弘願──「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就是指這個專修念佛的教法;「花」呢,花葉、花瓣,很莊嚴,有保護作用、有引導作用,就是指什麼呢?定散十六觀──定善十三定觀、散善三福、九品,就是蓮花瓣。那麼,「為蓮故花」,就是說,世尊為了講專修念佛,所以才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他的本意不是講這些,但是,大家都執著這些,眾生都執著自己的自力──驕慢的心態,「我來修行」。為了引導這樣的眾生,「為蓮」,為了引導他們進入專修念佛,先開說十三定觀和三福、九品──定善、散善。這叫第一個層次,「為蓮故花」。

像韋提希夫人,她來請求說:「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佛就微笑了,為什麼微笑呢?「好啊!你這麼一問,我就可以講我心中的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本願了。」但是,還不能馬上講出來,還要先講什麼?三福:「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二者……,三者……」然後「廣說眾譬」,為你說種種的譬喻、方便,讓你可以依據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往生極樂淨土,這個叫「為蓮故花」。心中深深地藏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但是,不是一下子到台口就告訴你,於是就先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

那麼,在講的過程當中,「花開蓮現」。什麼叫「花開蓮現」呢?比如說在講定善觀的時候,其中第七觀阿彌陀佛就顯現出來了,韋提希夫人說:「世尊哪,你告訴我出苦惱法。」哎,爾時──

無量壽佛,住立空中,
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光明熾盛,不可具睹。

這個就顯示說: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我們眾生消除苦惱的除苦惱法。尤其在第九真身觀,真身觀是十三定觀的最高潮──觀依報不如觀正報;觀正報呢,觀菩薩眷屬不如觀佛,所以,種種淨土莊嚴,觀音、勢至、普觀、雜觀哪,都包攝在佛觀當中,就在第九真身觀當中。

第九真身觀當中就講到念佛了,叫「花開蓮現」。「現」什麼念佛呢?第九真身觀觀成就了,就看見阿彌陀佛「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樣的佛身,這樣的佛身顯現出無量的光明,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又出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光明呢,所謂: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是我們《觀經》當中很重要的經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所以,觀佛成就之後,看見佛的光明,是攝取念佛的人。

善導大師在這裏就解釋說:

何以佛光普照,
唯攝念佛?

「為什麼說佛光普照,只是攝取念佛的人呢?不是攝取修行其他法門的人呢?」

他就做了三點解釋:

一者親緣,
二者近緣,
三者增上緣。

意思是說:「眾生口常稱念阿彌陀佛,佛則聞之;眾生身常禮拜阿彌陀佛,佛則見之。」你拜佛,佛就看到;你念佛,佛就聽到;你心中想佛,佛都知道。眾生三業跟阿彌陀佛三業不相捨離,這叫「親緣」。

總之,善導大師在這裏解釋的念佛,就是指我們口中稱名,口稱彌陀名號。所以,觀佛觀到最後的結尾,是從觀佛走向念佛。在觀佛當中,十三定觀裏邊,「開權顯實」,顯示世尊真實的本意,是要講稱念彌陀名號;顯示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阿彌陀佛身相說法,他這樣的光明攝取念佛人,是代表他的法義、他的本願:悲心本願是要「攝取稱念我名號的人」。所以,這個叫做「開權顯實」。

在下輩三品當中也講到念佛了,因為三福、九品都還屬於一種方便引導。在下輩上品、下輩中品和下輩下品這三品當中,都講到念佛,而且是單講念佛,不講其餘。因為這三品眾生都是造惡多端、毫無修持、直到臨終方遇佛法──這麼一個根機。那麼,對他們來說,種種的定善不可修持了,種種的散善也沒有時間修持了,現在是命到最後一刻,那只有這個法門可以救度他,所以,單提念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三福、九品、十三定觀講完之後,到了《觀經》的「流通分」,阿難尊者問佛,「阿難白佛」:

此法之要,
當云何受持?

阿難說:「世尊哪,你講的這部《觀經》真是太絕妙了,可是《觀經》內容很廣博,有定善、有散善、有世福、有戒福、有行福,還有種種觀想,這麼多教法,它的要點在哪裡呢?」「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阿難是多聞第一,他有傳持佛法的心願,也有這樣的責任,「我應該怎樣來受持呢?怎樣來傳導呢?」

佛就跟他講:「阿難哪」: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你呀,好好地受持我所說的佛語,佛語真實不虛。」

持是語者,

佛語,這整部《觀經》都是佛語,對不對?從一開始十三定觀到最後九品都是佛語啊。

持是語者,
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句叫做一錘定音。「持是語」,不是持無量壽佛觀,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麼呢?就把真實的教法顯露出來,單單提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才是整部《觀經》的心髓和精要,這才是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最後的落腳點──「持名」,「持名念佛」、「執持名號」。

那麼,到這個時候,叫做「花落蓮成」。定善也不講了,散善也不咐囑了(這叫「咐囑文」,就是最後釋迦牟尼佛總結一部《觀經》的要點,交待給阿難,咐囑給他)。那麼,不咐囑觀佛法門,也不咐囑其他的種種修行,只付囑這句名號,說:「你好好持無量壽佛名號!」這個就到了「廢權立實」。

善導大師點睛之筆:《觀經》意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我們善導大師就是根據這一段經文,來體會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的心意和阿彌陀佛的本願,他的智慧之眼特別獨到。

善導大師是這麼解釋這一段文的(在《觀經疏》的三百一十七頁),他說: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一段可以講是我們整個淨土門的畫龍點睛之筆。

「畫龍點睛」是個成語,說是有一位畫家,很會畫龍,畫得是栩栩如生,龍鬚、龍尾、鱗片……騰雲駕霧。不過,獨獨沒畫眼睛。別人來看,說:「畫師啊,你畫得太好了,很遺憾,怎麼就不畫眼睛呢?」

他說:「哎,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此中有玄機。」

「你畫龍還有什麼玄機啊?」

「哎哎,你不知道,這個眼睛不能隨便點啊!眼睛如果一點上去,這條龍馬上就活了,就騰雲駕霧飛走了。」

「哎呀!畫師,哪能這樣講?你這是講一些……」意思就是講大話了,不相信,「你點上看看,不會的!」

畫師說:「你準備好了?準備好了,離遠一點,離近了龍尾巴一掃,把你掃住了。」然後用筆往上一點──果然,眼睛點上去之後,馬上雷電交加,隨著雷鳴之聲,一條龍破牆而出。這個叫做「畫龍點睛」。

妙不妙?生動不生動?

(「生動。」)

現在,我們也要來畫龍點睛了。釋迦牟尼佛也是在畫龍點睛,他畫了一條長長的龍,畫了十三定觀,慢慢畫,慢慢畫,畫了三福、九品,全部畫完了,現在這一句就是點睛之筆,這一筆一點,整個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全部活了。如果沒有這一筆一點的話,我們還是在那裏悲嘆,「哎呀,十三觀我修不來啊!三福也不容易啊!」現在,善導大師就把它解釋出來,根據這一句話,作為點睛之筆,重要不重要?

(「重要。」)

重要啊!

所以,大家耳朵要聽好,這裏邊有雷鳴電閃,打破我們內心那種「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打破我們內心這些虛妄的想法。所以,在《無量壽經》裏邊講「曜法電、震法雷」,這個法門說出來之後,就像明亮的閃電,剎那間照破慢慢長夜,就像驚蟄的春雷,能夠化生萬物。

大家聽到這個法門,感覺到說:「哎呀,法雷在我心中震盪,『咣咣咣咣』;法電在我心中閃耀,我的黑暗無明破除掉」,現在,善導大師就要給我們「震法雷」了,所以,大家要把耳朵豎起來(這個法雷不會打聾的,越打耳朵越靈)。

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呢?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上來」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從《觀經》的一開始,一直到最後結尾,叫「上來」;「上來」講了多少呢?「雖說」這個「雖」字很重要(「雖然」後面就有「但是」,對不對?「雖然……但是……」,這是轉折詞,就是還有一種話在後面)。「上來雖說」,雖然講說了「定散二門之益」:

「定善門」:你能夠修持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如果你能觀阿彌陀佛真身觀,更不可思議了,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定善門的利益。

「散善門」(「定散二門」嘛):你能夠修持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能夠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能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你能做到這些,能夠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當中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都可以往生,也能往生,這個叫做「散善門」的利益。

這個不是很好嗎?但是還有更好的;這個不是有利益嗎?但是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這定散二門之內,所以說「雖說定散二門之益」。底下就說出來了:

「望佛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定散二善,他心裏邊是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什麼叫「望佛本願」呢?「望」就是站在這個地方、眼睛看向那個地方,叫「望」。是不是?

像媽媽到了傍晚,小孩子放學還沒回來,她就靠在門邊,倚著落日的餘輝,「哎呀,我的兒啊!怎麼還沒有回來啊?」盼望,向遠處觀看。

釋迦牟尼佛站在我們眾生執著自力、驕慢心,或者說按照其他法門修持的通途的觀念,他要引導我們,首先要「同事攝」嘛,他要站在我們的立場考慮,所以,他來到我們眾生的身邊,站在這個地方。但是,他不是永遠站在這裏,他是要把我們的眼光引到那個方向──到極樂世界,所以他「望佛本願」。

所以,釋迦牟尼佛「望佛本願」,是望阿彌陀佛的本願。

誰來望呢?釋迦牟尼佛來望;望到哪裡去呢?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

《觀經》萬變不離其宗:望佛本願

釋迦牟尼佛開始講這部經的時候,心裏就帶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的。何以知之呢?韋提希夫人在王宮當中,被她兒子限制起來,悲嘆號泣,向著耆闍崛山的方向遙禮世尊,為佛作禮,說:「世尊哪,你威德尊重,我無由得見,你最好能派阿難來慰問我。」從韋提希夫人心中來講,她沒敢奢望佛來看她,但是,世尊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中的想法,所以就派阿難和目連從空中飛來,而世尊本身就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中出來。

世尊為什麼親自來?這叫「不請自來」──韋提希沒有請,但是自己來,為什麼?心中帶著彌陀的本願。所以,等到韋提希夫人說:「我要求生無憂惱處,世尊啊!你給我講哪個地方清淨?這個世界惡業、惡人、惡聲充滿。」這個時候,世尊就眉間放光,把十方國土都映回到他的頭頂上,神力加持,讓韋提希夫人仔細地看,透徹地看(我們說:「我要遇到那個時候就好了,我也仔細看一看」。我們大聖已經入滅了,所以,我們現在沒有那個福報了。不過《觀經》還存在,我們還有福報的,將來還能看到)。這個時候,世尊心裏邊也是「望佛本願」,他望阿彌陀佛的本願。十方國土雖然清淨,但是不容易往生,因為這些佛沒有發救度造罪凡夫的四十八願。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別用神力加持,讓韋提希夫人獨選極樂淨土。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故意隱沒十方淨土的優勝,獨顯西方超勝。又講:「十方佛國,並悉精華;若比西方,全非比較。」說十方國土都很精妙,都很莊嚴,都有清淨光明,但是如果比阿彌陀佛國土,全非比較。那麼,一開始韋提希夫人沒有說「我要請求往生極樂淨土」,釋迦牟尼佛的心是要引導她歸入極樂淨土的,這也是因為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因為阿彌陀佛本願──「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亦得往生」的本願,所以,諸佛──包括世尊也一樣,勸我們往生西方。

所謂「諸經所讚,多在彌陀」,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只勸少數根機往生別的淨土,絕大多數都勸我們往生西方?為什麼呢?是因為阿彌陀佛本願勝故,阿彌陀佛的本願很殊勝,所以,這個是「望佛本願」。

然後,在講十三定觀的時候,也是「望佛本願」。比如第九觀,「光明遍照」,攝取念佛眾生,這也是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

所以,善導大師在他的著作裏邊講: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兩句話就是解釋《觀經》這一段。說:只有念佛的眾生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你打坐、你修行其他法門,比如說參禪,如果以你開悟來講,你參禪就快了,參禪打坐是你的正修。那如果以往生來講,你念佛就是正修了,因為光明攝取了,阿彌陀佛不是攝取那個參禪開悟的人。

那為什麼只攝取念佛人呢?

「當知本願最為強」:是因為念佛順了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他的願力的心光,來攝取念佛之人;果地名號的光明,攝取因地本願所誓的念佛行法,這個是因果相吻合。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十三定觀的第九真身觀,也是「望佛本願」。

毫無疑問,在講到下輩三品的十惡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跟他們講稱念彌陀名號,一聲、十聲往生淨土,這個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從頭到尾有一個不變的宗旨──萬變不離其宗(不像我們講話,講多了,連自己都不知道說什麼了,不要說人家聽的人。「嘎嘎嘎嘎」講,「說什麼?」「你說我說什麼?」他還問人家:「哎,你說我說什麼?」「誰知道你剛才說什麼?」──我們沒有宗旨)。

《觀經》雖然講得很廣泛、很廣博,但是,世尊有不變的一條線索,就是「望佛本願」。

世尊「望佛本願」,也要把我們的眼光引導過去,說:一向專念!也要讓我們「望佛本願」。

本願即「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佛的本願是什麼?

「意在眾生」:「意」就是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心意。他的佛意在哪裡呢?在我們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意」是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也是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本願之意,所以,「佛佛道同,沒有差別」。

那麼,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不是在讓我們去修定觀。

所以,如果大家看完《觀經》,以為「念佛不殊勝,我修觀想……」或者認為說「我邊念佛邊觀佛……」這是不理解釋迦牟尼佛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蕅益大師也好,印光大師也好,淨土的其他祖師也好,自從善導和尚這麼解釋專修念佛之後,歷代祖師祖祖同風,都說:「你不必觀想,你只要專念,觀想的功德包含無餘了;你不必參禪,只要專修念佛,所有一切法門的功德包含無餘了。」

這個叫做「意在眾生」。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不在於「你修難行的觀想」,因為善導和尚解釋過了:「末法眾生,識神飛揚」,對不對?我們識神飛揚,攀緣六塵,像猿猴一樣,剎那不能安住,我們這樣的心,「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極樂世界非常微妙、莊嚴、清淨,我們的心很粗糙,這樣一個粗心來觀細境,觀不成的。

也打了比喻了,你用自己的老花眼,使勁地想穿針眼──大家年紀大了,年輕的時候看很細的針眼,一穿就過去了;現在老花眼了,使勁穿、使勁穿,你使勁地看,針眼差不多還能看到,看多了,眼就花了,再看看,眼生病了。

如果再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空氣裏有很多細菌,如果拿顯微鏡一看,都能看得到,如果你用老花眼使勁看,看哪看,裏面就飄了很多花──這就生病了。

我們這個根機,心很粗劣,你要用躁妄心觀想,理路不明,沒人指導,心又不沉定、不清淨,決定會著魔發狂。

所以,釋迦牟尼佛憐憫我們,他的本意不是讓我們修行觀想。

當然,也有少數根機能觀得來,如果通通觀不來的話,佛也不用講了,也就不叫方便了。

像善導大師,他就是修觀佛三昧、念佛三昧,兩種三昧他都修成了。他觀想極樂世界,要觀就觀,往那裏一坐,腿一盤,一觀想就去了。我們不行。

我們不行,我們還有一道,就是後面──「佛本願」。

所以,佛憐憫我們,他的心意,他的本懷,在於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這個叫做畫龍點睛。你如果把這一句能看明白了,整個《觀經》的宗旨了如觀火。

所以,印光大師就講:

善導疏淨土三經,
實重持名一法。

雖然講《觀經》,但是,重點、落腳點不在講觀佛,是在講持名。

我們一般講的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種念佛。這四種念佛各有不同的解釋:

天臺宗解釋持名念佛是最低級的,以持名念佛,念念念念,業盡情空了,證悟實相了──以持名念佛達到實相念佛。這是一般的解釋。

這種解釋,可以講,帶有通途法門的影子,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如果這樣的話,那持名念佛不可貴嘛,大家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啦。

善導大師不這樣解釋,善導大師說:所有定善、散善,是要歸入持名念佛。

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比如十三定觀裏邊,第八觀是像觀,其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有人講的是空性觀、佛性觀,也就是所謂的真如實相觀,這一切(實相念佛等等也好),是要進入持名念佛。

這個怎麼理解呢?因為持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易行。其他的法門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難行。那麼,你再怎樣地修行,如果沒有彌陀本願力的加持,那怎麼能夠比呢?你再修行,你達到實相了,如果沒有本願力加持,還是菩薩的自力,自力跟佛力不能相比。這是一重。

第二重,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圓滿證得的實相,它不是菩薩分證實相。實相,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破四十一品無明,分分法身證滿,就成佛了。但是,六字名號沒有一品、兩品,都徹底了,它是圓滿究竟實相。

所以,這樣講也不矛盾,不矛盾的。

曇鸞大師說:彌陀名號是實相身,這句名號就是實相法,稱念彌陀名號就是實相念佛(當然,我們不用「實相念佛」這個名詞,因為聽起來感覺到難,其實是外表的事相上,凡夫口稱這句名號,本身包含了大乘教法的最極、最高的原理和修持方法)。又說:念佛是如實修行。什麼叫「如實修行」呢?「雖常修行,實無修行相可得。」雖然經常在那裏修行,但實際上沒有修行相,這個叫「如實修行」。

比如說禪宗祖師大徹大悟之後,他就說:「悟無所得。」《心經》也講「無所得故」,沒有得。沒有得,修什麼呢?本來如此(雖然本來如此,但我們大街上那些人就兩回事了)。他稱性起修,所以,沒有修相。

我們都有修相,「我做這個、我做那個……」,都是有為法,有相就是有為法。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完全投靠南無阿彌陀佛,仰托佛的願力,我們沒有修相可得。我們一天念三萬聲、五萬聲,也是靠佛力。

「我精進啊,我修行啊,我修得好啊……」這個就是落在自力那一邊了,這個不叫「如實修行」。

「如實修行」就是:我完全仰靠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是個罪人,我是個愚癡者,我是沒有能力的人,我只有靠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雖然不懂得深妙、幽玄的道理──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說:

潛通佛智,
暗合道妙。

雖然是一個愚癡老太婆,但是她已經跟佛的智慧暗暗通上了,叫「潛通」,「潛」就是在地底下,暗暗地、不知不覺跟佛的智慧溝通了,符合了最上的、最玄妙的道理,這叫「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一切的一切,都濃縮在六字名號裏邊。

所以,法然上人也有一句話,很妙,他說:

念佛雖有種種之意,

持名啊、實相啊、觀想啊、觀像啊、定啊、散哪……講了很多很多。

稱六字之中,
一切皆含。

講那麼多,只要稱念六個字,通通包括了,全部都有了。

所以,善導大師很稀有難得!為我們做如此的解釋,這就成為《觀經》最後的結論,成為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剛才說過了,像畫一條長龍,這一條龍的點睛之筆,就在這一句。就是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
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所以,這句六字名號是畫龍點睛之筆,是轉凡為聖之筆,是點鐵成金之筆,使我們一個凡夫,但念南無阿彌陀佛轉為極樂的聖賢菩薩眾。我們雖然在娑婆五濁惡世,稱念這句名號,能轉五濁為極樂淨土莊嚴;我們雖然是被人拋棄的一個破瓦塊,稱念這句名號,能轉為黃金一般的功德!所以,這個不可思議啊!大家要把它牢牢地受持,抓在手上,不要丟掉。

根據這一部《觀經》的餘韻(《觀經》講到這裏就戛然而止了),底下《阿彌陀經》就接著《觀經》的思想,所謂如何地來持這句無量壽佛名呢?留在《阿彌陀經》當中。釋迦牟尼佛就說了:

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你看,「持名」──跟《觀經》講的是一脈相承。怎麼持名呢?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
一心不亂。

如果你瞭解《觀經》的定善、散善導入念佛這樣的道理,你自然就一心不亂,你不會說「環顧左右而言他」,「哎呀,我這個行不行、夠不夠?」不會的!我們自然心中穩當、明瞭。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和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是不是一致的?

(「是。」)

一致啊!完全沒有第二分別。

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當中,就發了第十七願,說:「我要成佛的時候,十方諸佛都要讚歎我的名號,如果不宣揚讚歎我的名號,我誓不成佛!」那麼,阿彌陀佛成佛之後,釋迦佛也好,東方、南西北上下方,十方法界一切諸佛都來共同地讚揚,所謂:

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皆共讚歎無量壽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世尊來此娑婆界,懷著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就是「佛之知見」,讓我們以凡夫的身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淨土法門就是如此,當下轉凡為聖。

沒有一個人不在彌陀大願的攝受範圍之內

任何情況都沒有絕望的時候,任何人都有解脫的希望和光明,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因緣情況下,都存在往生的可能性!

只怕你不念佛,只怕你不相信,只怕你不願意。

只要願意念佛,只要願意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這個才叫「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一個遺漏。我們佛法不光是空洞的理論,不像是一個摸不著的氣球在天上,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拿得住的現實的利益。

只要以我們凡夫的身份,以我們心口,常稱彌陀佛名、願生極樂淨土,此身報謝娑婆,必定花開極樂。

所以,沒有一個人不在彌陀大願的攝受範圍之內!

雙重引導

善導大師細判要門和弘願門,他的目的是引導要門的行者。它有雙重引導的作用:

第一重,引導聖道門的修行者,修行定善的、散善的,如果他們修行成就了、解脫了,不在此話之內;如果說修行遙遙無期,解脫疲軟乏力,那麼,可以把他們原來修行的定善、散善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這樣就進入淨土要門,這是第一重引導。
第二重引導:雖然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再引導要門的行者──也就是雜行的人(底下我們會說明正行和雜行)引導他們進入專修念佛正定之業。這個是第二重引導,這樣契入彌陀本願,讓世尊大暢本懷。
這裏,我們來比較一下要門和弘願。我列了二十七點,從文字比較當中,也顯示出釋迦佛的意思和善導大師的意思,讓我們知道要門是方便、弘願是真實。應當從方便入真實,是這個意思。

方便是相對於真實而講的。比如說我們要上樓來,臺階就是方便,沒有臺階上不來,所以,臺階很重要。但是,臺階雖然重要,你不能總站在臺階上,「我就站在上面」,還要上來,上到房間裏邊來,登堂入室,這個才達到目的。

所以,話分兩頭講,如果對於臺階下面的人,就說:「某某人哪,你要上臺階啊!」呼喚他上來;對於已經上了臺階的人,就喊他說:「某某人哪,你不要老在臺階上啊,你要更進一步啊!」

所以,這個是不同層次的。

對於還沒有學淨土門的人,我們就拿要門,就說:「某某人哪,你可以拿你的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啊。」這樣引導他。

他已經迴向求生極樂了,我們就要更提一步了,「哎!某某人哪,你不能老是在這裏搞雜行雜修,你應當轉過來專修念佛啊,更進一步啊!」

所以,有這一層含義。

要門、弘願的異同

要門、弘願都屬於淨土門,都是引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大共同點。下面有二十七個不同點:

要門是以釋迦佛作為法門主,弘願是以彌陀佛作為法門主。所以,善導大師說:「世尊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就是阿彌陀佛),顯彰別意之弘願。」所以,兩尊佛各代表一個教法。最後的歸結一致;開始,分兩個線索。

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根據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講的,叫「因請」,「遇因韋提致請」;弘願門呢,阿彌陀佛沒有經過請求,不請自說。「因請」和「不請」有什麼區別呢?「因請」就帶有方便,「你問我,我來回答你,我當然先就你的根機來講,講講講講講……哎,根機成熟了,再把我想講的全部的話托出來」;那麼,「不請」就來講的話,當然就是我自己本來想講的。所以,「因請」帶有方便,順著眾生的根機;「不請」就是阿彌陀佛主動來救度我們,所以,這個是第二重差別。

第三個差別,叫「廣開」和「顯彰」。「廣開」就是在面上,廣泛地、普及地打開。聖道門的眾生,各個法門的、八萬四千法門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通通打開,這個是表面明顯看得到的,這一層意思諸位法師都看到了;「顯彰」是阿彌陀佛隱一層的含義,更深一層的含義,在要門的十三定觀和三福、九品當中,透露出本願的資訊。那這個只有我們善導大師解釋出來了。所以,「顯彰」是彌陀這一邊來顯彰,這是一個差別。

第四,「通意」和「別意」的差別。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別意弘願」,它特別;相對來講,定散二善──要門,它就有「通意」,它就跟普通的教法有共通的地方,也修定善,也修散善,是不是?但是,念佛非定非散,念佛,你說定善,它不是;你說是散善,它也不是,它是彌陀本願。那麼,你定善的根機當然可以念佛,心清淨、少妄想雜念當然好;散善的根機也可以念佛,沒有說散善不能念,所以,它超越定散。這個「別意」有多種的特別:比如在攝受眾生根機方面、在得到往生利益方面、在行法方面,它很專一,專念彌陀一佛,它不是種種修行來迴向,這是它第一個特別;從攝機來講,其他法門是以善人、上根利智為主要對象,下根惡人為輔助對象。但是,彌陀本願不這樣,是以凡夫為本,下根之人為主要對象,上根之人為輔助對象,這個不也特別嗎?這是攝機特別;利益也特別,這樣的凡夫,可以到極樂報土成佛,這個利益超越一般法門(自己修行,慢慢到阿羅漢,慢慢修行成佛),超越很多。所以,這有種種的不同,叫「別意」,特別。特別的本質在哪裡呢?就在於阿彌陀佛本願特別。這是一點差別。

下面一點,要門,表面來看,主要是《觀經》的思想,所以,要門如《觀經》所說;弘願,主要是《大經》的思想,所以,弘願屬於《大經》──有《觀經》和《大經》之別。那當然也說明:在《觀經》這部經之內,是以《大經》阿彌陀佛的本願作為一個根本的法理的依據。

下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別。在修持方面,要門是修持定善和散善;弘願呢,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在修行方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別。我上午剛剛講過,如果我們念佛,把它當作息慮凝心的方便、當做廢惡修善的手段,這樣雖然念佛,印光大師說,是「拿橫超法門做豎出法門之用」,你沒有來乘佛的本願力,你是當做修定善和修散善的手段,落在定散二善的觀念裏邊。所以,我們念佛的人──當然,我們根機各有不等了,有的會清淨一些、定一些,有的散一些,但是,不在這裏論。所以,是有定散與念佛的不同。

下面,有「迴向」和「不迴向」的差別。定散二善,你一定要迴向,定散二善如果不迴向,決定沒有往生的道理,五戒十善、種種禪觀修法,本來的結果不是導引趨向極樂世界的。就像這部車,本來不到那個地點,這部車本來是到山海關的,現在我要去北京,那當然我就要調轉過來去北京;可是念佛不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就到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去,所以,它不存在什麼迴向不迴向(除非你念佛不想往生,「我想求人天福報」,那要迴向)。那麼,就念佛、想往生極樂世界來講,只要專修念佛,即使不再單獨迴向,也自然成為往生之業!因為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到阿彌陀佛那裏,就到極樂世界。那你修別的法門,誦別的經、念別的咒,就各有它感果的功能(因果相感嘛),你不迴向,不能得到往生的結果。所以,「迴向」就是一個迂曲的法門,「不迴向」就是直達車的法門。這也可以講是一個差別:專修念佛是直達車,修行其他行法迴向是迂迴的道路。這是一點差別。

下面,有「求生」和「得生」的差別:「求」是盼望;「得」是決定、得到。有些人說:「我想往生,我到底能不能往生?」有疑惑心,所以,講要門的時候,說「回斯二行」,要門講「回」嘛,「回斯二行,求願往生」,那麼,能不能往生呢?大師沒有講,這就帶有不確定性,可能能往生,可能不能往生,如果三心具足就能往生,三心不具足就不能往生(當然念佛也一樣);可是,念佛是正定之業,有彌陀光明的攝受,容易具足三心。所以,在講弘願的時候,就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就明確地、肯定地告訴你:「能往生!」「求生」和「得生」,這個就不一樣了。「我想發財」和「發了財」,會不會一樣?

(「不一樣。」)

還有,「想升官」和「升了官」,兩回事嘛。

所以,「求生」和「得生」,這個就有區別了。

下面,弘願是「即時入必定」,決定性的;要門有不確定性,這是一重差別。

在攝受根機方面,有「善機」和「善惡根機普遍攝受」的差別。要門說要麼修定善──息慮凝心,這個要求就很高了;不能修定善呢,你至少能修散善──廢惡修善,你這樣才可以「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如果你定善也沒有,散善也沒有,你迴向什麼往生啊?迴向你的惡業嗎?那不可能。所以,要門正攝受的是善凡夫、善業的眾生;弘願不一樣,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善凡夫當然可以靠彌陀本願,惡凡夫更要靠彌陀本願;惡凡夫靠彌陀本願,善凡夫還是要靠彌陀本願。所以說「一切善惡凡夫」,無一遺漏,這個是弘願門攝機廣大、不擇眾機,這是弘願超勝。這是一重差別。

下面,「不遍」和「遍攬」的差別。「不遍」,前面說「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這一層是講聖道法門,聖道法門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凡夫罪障很深,惑業很重,雖然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來利益眾生,還是有很多眾生遺漏了,不能通通包攬;要門也一樣,比聖道門當然廣泛多了,但是,仍然會遺漏造惡的眾生;可是進弘願門就不一樣了,它能夠十方眾生無一遺漏,遍攬無餘,這是弘願。

下面一重差別是「自力」和「佛力」的差別。要門修行多少帶有自力;弘願呢,完全靠佛力,所以說「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要門是要靠自己定散二善的力量;弘願是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這是自力和佛力的差別──自力跟佛力怎麼能比呢?所以,有人說要門能不能往生?能。要門能往生,弘願更能往生。

下面有「雖說」和「直說」的差別。要門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是不是?是的。都是佛所講,不過,釋迦佛講要門是「雖說」,「雖說」就是有委屈,就不是他正直想講的;而弘願呢,是直接說的,所以有「雖說」和「直說」的差別。

下面有「方便」和「正直」的差別。「雖說」就代表方便,佛說法帶有方便;「直說」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就捨掉方便了,就直接講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裏很委屈,到最後結尾才露了那麼一點點,「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經過這部《觀經》的調化,眾生根機比較成熟了,來到《阿彌陀經》裏邊,釋迦牟尼佛就「正直捨方便」,他就說了:「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種種定散二善、雜行雜修,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你看,他不講那麼多了,定善、散善不講了,就說:「這個不行,暫時擱捨」,單獨講念佛。在《阿彌陀經》裏邊,「正直捨方便」。不過,在《觀經》的最後結尾也提到了,這個就是弘願思想。

下面的差別是「小益」和「大益」的差別。「小益」是小的利益,「大益」是大的利益。定散二善如果迴向求生,三心具足的話,也能往生。不過,往生在哪裡呢?極樂邊地,「五百歲不見諸佛」。因為根據《無量壽經》所講,「疑惑佛智」,就「生彼邊地」,在蓮花胎裏邊五百歲花不開,不能見三寶,不能供養諸佛菩薩,不能聽經聞法,所以悶悶不樂;而專修念佛直接到報土往生,利益更大。當然這也是一個專題了。

下面一重差別,有「望佛」和「順機」的差別。什麼叫「望佛」呢?就是「望佛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弘願,是心中看阿彌陀佛那一邊,以阿彌陀佛那一邊來講,當然是真實的;講要門的時候,他是順著韋提希夫人的根機來講的──「順機」。一個是「望佛本願」;一個是順機的凡情,那就不一樣了。所以,這個是要門和弘願的一重差別。

下面有「本願」、「非本願」的差別。要門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弘願、一向念佛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這是一重差別。

下面有「佛意」、「非佛意」的差別。專修念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所謂「意在眾生」;定散二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本意,是方便意,不是真實意。所以「佛意」、「非佛意」。

下面一重差別,「意在」、「意不在」的差別。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裡呢?在我們一向念佛,不在其他的雜行雜修。

下面一重差別,「本懷」、「非本懷」。這是一脈相承下來的,既然如此,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在讓我們一切眾生專修念佛、乘佛本願、得生極樂。不要迂迴雜行雜修而往生不定,所以,本懷在這裏。

下面一重差別,「付囑」、「不付囑」的差別。釋迦牟尼佛講完《觀經》,最後付囑阿難,不付囑定善十三觀,也不付囑散善三福,單獨付囑彌陀名號,「持無量壽佛名」,這是弘願。這是一重差別。

下面一重差別,「雜多」和「專一」的差別。如果修行定散二善,就雜,就多,這樣修、那樣修──要門就是雜了;彌陀弘願就專一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下面一重差別,「能讚」和「所讚」的差別。釋迦牟尼佛幹嘛要說定散二善呢?前面我們說過了,慢慢搭橋,方便引導,以定散二善來讚歎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讚歎彌陀的本願;彌陀的本願──弘願是所讚的法門,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二百四十四頁就說了:此《觀經》定散二善,稱讚彼極樂莊嚴──極樂世界這麼好,比如講定善觀,這麼好、那麼好,心裏高興了,欣慕了,願意了,讓我們發起欣慕的心;講散善,也是引導我們發起向善、向淨的心。然後,怎麼去呢?真實的教法是在稱念彌陀名號。所以叫「能讚」與「所讚」。

同時,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說:「此經定散門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講定善和散善,它像是一個指路牌,指導的方向是到「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有「能標」和「所標」的差別。「唯標」,「標」就是標誌,一個路標。講定善、講散善,它是一個路牌,指過去的;真正讓我們罪惡凡夫得利益的,所指的方向是: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西方極樂淨土。所以,這是教義上的一種施設方便。

下面一重差別,「能入」與「所入」。要門是一個門,「門」是出入之意。那麼「入」,入到哪裡呢?通過要門進入彌陀的弘願,要門是「能入」的;弘願是「所入」的方向。這樣說起來,要門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引導;弘願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本懷。

所以,到最後結尾,他就要把要門擱到旁邊,「廢」,廢捨要門,不講了;然後「立」,確立弘願,「你來專修念佛」。

瞭解這樣的教理,我們就不會糊塗,也不會謗法,「哎呀,這樣不對,這樣修行是錯誤的!你這樣不應該的!雜行雜修怎麼怎麼樣……」它是方便,方便是引導進入真實的方便,在根機沒有成熟之前,是肯定不能少的。「讀誦大乘」本來就是《觀經》裏邊所講的嘛,「讀誦大乘」對調化我們的根機是很有實際作用的,你不瞭解苦、空、無常,你不瞭解極樂淨土的莊嚴,你不瞭解成佛的殊勝果報,就發不起這樣的心,你想念佛都念不了。所以,這些是方便導引。

但如果這個大家都過了,你就可以一向專念了,「這些我都知道了,我就只管念佛了」,那就可以了。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