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般若寺」
 

佛度惡道眾生(續)

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剛才講的還沒講完。前面那個紮爾多,還有一個插曲,它後來又告訴法師:「法師啊,實在告訴你,我也到廟裏去啊,我當時做總督的時候也到廟裏去。」

法師說:「你也到廟裏去,不錯啊,你也有善根啊。」

「我到廟裏去捐錢。」

講完這句話,它就把嘴巴湊到法師的耳邊:「我實話告訴你啊,我捐錢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呀。」它捐錢就是為了升官發財。

法師說:「你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捐的款,也沒白捐,還在佛門裏種了善根,還多少有些影響,所以現在投胎做蟒,還不至於墮落地獄。」

我們再講這個「小觀音」,它來了之後,也是講了它一攤子事兒,這個「小觀音」,法師問它說:「你住在哪裡呢?」

「我可憐,沒地方住,飄飄蕩蕩。」

哦,原來也是個鬼。

它說:「我原來住在小姑娘(裴娟)家裏,她立了個仙堂,前一段時間,她一把火給燒掉了,我就沒地方住了,到處飄,遊蕩,很苦惱。」

這樣,法師就帶它念佛。好,念念念,也是合掌念佛,念了不大一會兒,同樣的,還是裴娟站起來說:「哎呀,又走了,又是一道光明。」就走掉了。

走了一個,她就感覺輕鬆一陣兒,就很歡喜,臉上也紅。

一個身心一個主宰,好多來,她當然感到很難過了,難怪她講她活得很苦,怎麼不苦呢?當然苦了!

走了一個,底下又來了(所以講無窮無盡)。那天從早晨淨德法師到善導堂,八點來鐘,一直到中午將近十二點才回來,結果弄了一上午。這時候來了一個,「法師啊,你知道我是誰嗎?」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挺害羞的,還挺充大的,你得有些方法,不能揭它的短。

法師說:「你是誰呀?」

「我姓黃啊。」

「哦,我知道你是誰了,知道了。」

據說它們有很多稱呼,叫「黃仙兒」,這是尊稱,「黃大仙」呢,那就更尊稱了,或者叫「黃家」也行,普通稱呼,或者叫「黃姓眾生」,它也覺得可以接受,如果你直呼其名,你沒有真正慈悲憐憫它,它可能不高興,鬧你。「哎--,黃貔子」,什麼「黃鼠狼」啊,它不樂意聽,它要聽好的。蛇呢,叫「長仙兒」;狐狸呢,叫「狐仙兒」,「狐天美」,一看就是一個女狐狸仙兒,「狐天罡」,這就是個男仙兒;姓黃的也有「黃天罡」、「黃天霸」、「黃天猛」、「黃天龍」……,這些都是厲害的,名兒叫得大,本來就這個特點。

「我姓黃」它自己不講,它講了一半,「我姓黃啊……」

「知道。」

「哎喲,它們都走了哈,我也看到了,我們也能念佛嗎?」這個來得比較主動,它還是挺有善根的。

法師說:「你可以念佛!阿彌陀佛救度六道眾生,無一遺漏,誰都可以念。」

「我們念佛也能到西方嗎?」

「你們念佛也可以去。」

「我還有懷疑。」

「為什麼呢?」

它說:「前面那個鬼是人投胎的,它前生是人;那個小觀音呢,它有修行,它們念佛能到極樂,還是可以,我是個畜生啊,披毛戴角多少輩子,我們念佛、佛也能要嗎?不嫌乎嗎?」

在它們那邊,等級很森嚴,人投胎的就比它高貴些,你看那個小鬼,它是個孤魂野鬼,它不過是人投胎,就感到高一個檔次。

法師說:「沒問題,任何眾生念佛,阿彌陀佛都慈悲接引。」

「好!這樣好!我們也念佛。法師啊,你等一會兒。」這個黃姓眾生、黃仙兒啊,它也有點菩提心,它怎麼講?它說:「法師,稍等一會兒,等我回去,我還有不少兄弟哥們兒,我把它們都叫來,你給它們統一開示好不好?」

「那好啊。」

因為那個時候快到中午了,它說:「我快去快來。」講得還很懇切,然後它就走了。一走了,小姑娘就回過神兒來了。

時間不長,就回來了。它怎麼走的、怎麼來的,我們也看不見,走的時候可能順牆根,「刺兒」就走了,來的時候或許帶了一隊人馬,「噠噠噠」,馬不停蹄,過來了,哎,到了!「法師,我們來了。」又緩過勁兒來了,上來了。叫了誰啊?「小狐啦、小黃啦、大蟒啦……」喊名兒喊得很親切,「小狐、小黃、大蟒」。時間快到中午了,淨德法師就沒有一個個地問它來了多少人、姓什麼、叫什麼,就想回來做飯了,就說:「好啊,那就跟你們講吧。」

「法師,你能不能給我們受皈依?」

哎?它還要皈依!

「你怎麼知道要皈依啊?」

「上一次那個小姑娘去皈依,我們沒去,我覺得我們都有神通了,皈依幹啥呀?皈依有什麼用啊?我們沒去。」

「那你現在怎麼想皈依呢?」

「現在想皈依。不皈依啊,說實在的,不皈依就像人在大街上走路身上沒有錢一樣。」

你看,它講得好啊!大家聽沒聽懂?在大街上走路沒有錢,你看,你能自在嗎?你不感到低人一等嗎?感到就沒膽氣,對不對?人要靠錢壯膽嘛,上大街什麼都好,沒有錢,計程車也搭不了,買東西也不能買,就感覺到萎萎縮縮的。

它說:「我沒有皈依,就像大街上走路身上沒帶錢,不行!我們要皈依。」

我們是六道輪迴的一個旅客,我們是六道輪迴的一個旅遊者,我們在漫漫六道路上,我們沒有功德法財,我們窮困潦倒。你看,這個黃仙兒(我們現在很尊重它),它都懂這個道理,它說:「不皈依就好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皈了依,身上就有了錢。皈依了三寶,我們就有了功德法財;沒有皈依三寶,你在六道輪迴裏邊叫做貧窮者。所以,它這句話我聽到以後,覺得它很善於講法,講得好!

淨德法師說:「你們跟我一道念佛,念佛就皈依了。」一個,時間也晚了,再一個,也不能給它講那麼多程式化的東西。

「念佛就皈依了啊?好啊!」

「念佛呢,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順著阿彌陀佛的誓願,就到極樂世界。」

「比我在這裏,那強多了!」它們這些都在山上住,很苦惱的,它們很瞭解自己的生活狀況。

合掌念佛,大家一塊兒念。

「你們通通念啊!不管來了多少兄弟,大家一道念!」

那個時候,淨德法師只能看到這一個小姑娘在合掌,其實不是小姑娘在合掌,旁邊許多看不到,大家都在合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哎呀!這次走得特別殊勝。念一會兒,小姑娘又站起來,滿臉紅光,然後就朝著善導堂大門口的方向,自動地磕頭拜下去,拜下去起來,特別高興。然後醒過來,就說:「法師啊,這次走得特別多,走得特別殊勝,一條金光大道從大門進來,這個光特別亮麗,特別柔和,我整個人如果能融到光裏邊不出來就好了。」她也挺會講的,她說:「哎呀,我就想把自己化到光裏去,這個光照起來特別舒服!走了好多啊!」

因為這些眾生走的時候,它們都非常歡喜,它們本來覺得自己沒有份兒的,包括那個紮爾多,這個黃家又把它喊來,「大蟒」就是指它。紮爾多也有比高低的心,說:「它們能走,我也能走,我善根也不賴!」它們到時候還有這個想法。

這次走了很多。

阿彌陀佛應聲來現

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阿彌陀佛的救度不嫌棄任何一個眾生,非常容易、非常快捷。若論懂得教理,你說這些畜生道、餓鬼道的眾生,它們本身神智不是很清楚,有的時候清楚、有的時候不清楚。那麼,之所以要求生極樂,也不是對極樂世界有多麼深刻的瞭解,它是感覺到自己很苦惱。你指一個地方,說能去,它就願意去;它只要願意去、願意念佛──因為它的存在,是神識的存在,最起碼,來附體,這個是神識的過程,它是很容易看見佛光的。那麼,當下念佛,當下佛光來臨。

在《觀經疏》裏邊,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說:下品上生念一聲佛,阿彌陀佛「應聲來現」,應了我們念佛的聲音,當下顯現在我們的面前。

我們現在念佛也一樣,我們口口念佛,佛當下就顯現在這個地方。因為名號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所謂「名體一如」、「名體不二」。

那我們人就不一樣了,你喊「某某人」,他還在外地,沒在旁邊。佛不一樣,你喊「阿彌陀佛」,就在這兒!在哪裡?在你舌頭上面,你喊「阿彌陀佛」,他就站你舌頭上跳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就在我們舌根、在我們舌頭上放光動地,就在我們心中,「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所以,剎那不隔、當下就是。

你看這個例子,很簡單。哎,合掌念佛,阿彌陀佛就現前接引。阿彌陀佛尚且能度廣大六道眾生,怎麼不能度我們皈依三寶、吃素念佛的眾生呢?所以,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量不可思議,很方便、很善巧地度眾生。

仙堂的處理

關於仙堂的處理,事後我又專門把裴娟請來,因為這個居士還是不錯的,她一個是人年輕,再一個,她還蠻理性思維,另外,她念佛還比較虔誠。我就問她有關仙堂的內部結構啊,它們幹嘛要立堂啊,它們是什麼樣的生存方式啊,它們是什麼樣的思維活動啊,我又多做了些瞭解。

之所以這一堂仙能夠走得快,我想有幾方面原因(也不是任何一堂仙都這樣,有的是善根不成熟、調皮搗蛋的,你怎麼講它都不願意走),主要原因還是裴娟很懇切,裴娟就說,她很猛力決斷,她聽到念佛法門之後,就知道自己以前神哪、仙哪、鬼啊、佛啦,分不清,以為仙就是神,佛也是神,她皈依三寶、聽到念佛法門之後,又看到一些介紹善導大師念佛思想的書,她知道了:「我得學佛,我不能供它們了。」她心裏很明白。明白之後,她就打定主意不供。這個時候,她供的這堂仙就起了矛盾,就來擾亂她,想阻止她。為什麼呢?「你不供我了,斷了我的香火了,我的生存受到威脅了」,但是,裴娟很勇猛,她還是打定主意,「我現在已學佛了,我是三寶弟子,我無論如何不能供你們!」

她當時起這個念頭是在廠裏上班,當下就感到難過,她就有數了,知道它們來干擾,她就跟它們講:「我現在在上班,你們不要來搗亂,有什麼事我們回去好好商量。」哎,這個心念一起,又平穩下來了。平穩下來回到宿舍,她就上了一炷香(因為她也供佛嘛),就許願說:「如果有什麼事,你們現在儘管講,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就是不準備供這個仙堂。」上了一炷香之後,給佛頂禮。

過了一段時間,平安無事,一點動靜都沒有,平靜如水,哎,感到挺好、挺輕鬆、沒反應。這樣,就把仙堂一把火給升了。

升了之後還是有反應,這些眾生還是蠻麻煩處理的,後來多少有些鬧騰。裴娟主意打得很定,她媽媽也是供堂的,她媽媽講:「你呀,幹了壞事了,你應該把它再立起來。」

「不行,我不能立它,我一定要專修念佛,我就到底了。」平時她也跟它們交流念佛的道理。所以,裴娟本身志願很勇猛,那麼,這些眾生就難於插針過來。

到善導堂的前一天晚上,她上衛生間的時候,就起了個決斷的心(不是有段時間還在那裏交錯、它們擾亂嘛),她說:「我無論如何不能動搖,就完全仰靠阿彌陀佛!」這個心一旦發起,她就感到渾身輕鬆下來。她後來就跟我講:「佛力加持特別的靈,就看你的心堅定不堅定,一念堅定,馬上加持。所以,我第二天到了善導堂,這個也是佛菩薩的指引,肯定讓我來到這個地方。」

那麼,遇到淨德法師跟她這麼一講,哎,她所有的問題解決了,身心輕鬆,非常愉快。這一堂仙,因為裴娟經常念佛,也經常跟它們講念佛的道理,所以它們多少是聽到的。

三寶很可貴

我就問她說:「哎,你不教它們念佛嗎?」

「我教過,」她說:「師父,你不知道,它們也是狗眼看人低,我講,它們不相信,師父你講,它們就相信。」

「為什麼呢?」

裴娟還挺會講,她說:「比如說街上有人吵嘴,一般人去拉架,你勸他,人家不聽的,你是一般人;公安局的人穿著制服去,一拉,哎,人家就相信,為什麼?他就代表國家的權力,他穿著制服,後面還有公安機關,還有國家,不得不服。出家人把衣服一穿,來講法,後面就有佛做靠山,你說它念佛能到西方,你開了口,等於佛開了口,它就能接受,等於佛就懷抱它了,所以,它能生信心。」

所以,大家啊,三寶很可貴,你看看,這些六道眾生,你給它講許多,它也不一定相信;我們這裏的師父們能夠穿上出家的衣服宣揚佛法,人天致敬。所以,我們廣大蓮友,恭敬三寶,能廣種福田。那我們出家人呢,更有深重的責任。

這麼一想,覺得三寶確實尊貴。

打定主意專修念佛

如果大家有類似的情況,一個綱領性的要點,就是我們內心要打定主意。

那麼,這一堂仙經過她的耳熏目染,比如說「出家人不打誑語」啦、「念佛」啦、「極樂」啦……它們都有熏習。

自從裴娟打定主意要學淨土宗求生西方,它們這個仙堂產生了分裂(你看,挺有意思的)。

我問她說:「它們這堂仙之間沒有矛盾嗎?」

她說:「我不學佛之前,它們挺統一、挺團結,一學佛以後就分裂了。」

「哎?」我說:「怎麼回事?」

「不學佛時,它們都是利益勾結,大家都是一致的,大家一致佔有這個堂子,互相幫忙,你怎麼分工、它怎麼做事兒,互相打探消息,問什麼事兒、看什麼病,都有分工的,小的、大的,層次、等級森嚴,哪個受哪個管,大家合作。我一學佛之後就不一樣了,裏面分三派,有一派是願意跟我一道學佛、願意求生淨土,有一派不願意,『哎,這個不行,我們還要貪圖世間供養……』還有一派是明哲保身,『哎,這個也可也不可』,有三派,就開始分裂了。」

主要是看當事人,你能打定主意,哎,這幫佔了上風。所以,這個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佛中之王,光中極尊

這個例子是說明佛度眾生很容易。阿彌陀佛很慈悲,具有廣大神力,《無量壽經》裏邊,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本來佛佛平等,不分高下(這是站在法身佛這個立場上,本來就沒有高下);那麼,報身佛要度眾生,就有各自不同的誓願因緣,因地的誓願、修行不一樣,所以,攝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各有不等。阿彌陀佛叫做「法界藏身」,無量光明、無量壽命,也可以稱為十方諸佛之本體,所以被十方諸佛所讚歎,成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諸佛裏邊的王,光明裏邊最尊貴的、最尊第一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裏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代表什麼呢?光明代表這尊佛度眾生的力量,我們講光,光就是一種源、能量,光源,光是代表佛的智慧力、佛的善巧方便,佛的誓願、智慧。

阿彌陀佛既然光明第一,就是說明他救度眾生的誓願力量、善巧智慧第一。如果這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最尊第一」的佛尚且沒力量救度我們,那我們就徹底完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力量,那我們就沒有希望了,連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所以,善導大師就勸導我們說:應當深信──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等造罪凡夫;乘佛願力,「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你不用懷疑,也不必顧慮,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往生。

我們就是懷疑多、顧慮多,「這樣行不行,那樣行不行……」太多了!

怎樣乘佛願力?信願念佛!

自身無力量,彌陀有力量,我們就乘托彌陀的力量。那麼,方法如果很難,我們還是望洋興嘆,「是啊,阿彌陀佛有偉大神力,我們怎麼靠上呢?如果說要很難很難才能靠得上,那還不是一場空嗎?」

就比如說這裏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條船很堅固,只要能上這條船,肯定可以過海。但是,有一個前提,這條船,船簷上升有幾十丈高,又沒有梯子給你,你怎麼也爬不上去,那還等於是無用啊!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麼,怎樣乘佛的願力?如果方法很複雜、很艱難,這個易行道還是成為難行道。

有的人就講:「怎樣乘佛願力啊?如果你能像阿彌陀佛一樣發四十八願,你就跟佛的願心相應了,你就乘上佛的願力了。」

各位,這樣容易嗎?容易不容易?

(「不容易。」)

四十八願不容易發啊!「超世本願」哪!十方諸佛都發不了,所謂「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超世」,超越世間、出世間的誓願。如果要我們發四十八願才能乘上佛的願力──我們能發四十八願,也不要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了,我們自己就是法藏比丘了,對不對?我們自己就可以修了嘛。所以,這個可以講是鼓勵性質的,鼓勵我們發大心,這個不是我們能做得來的。

還有人講:「怎樣跟佛相應、怎樣乘佛願力呢?念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哎!念到心清淨了,念到佛性開發了,開悟了,三昧了,這樣就乘上佛的願力了。」

果然如此的話,也不容易,是不是?太難了。要達到這樣才能乘佛願力,這個是很困難的。

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乘佛願力的方法很簡單。大家有沒有長嘴巴?不用問嘛,我們有口、有心,有心、有口、能念佛,就能乘上佛的願力──就這麼簡單。佛要救我們,我們讓佛救,這個就是跟佛相應了。

比如說一個媽媽,小孩子很小,他餓了,媽媽餵飯給他吃,他願意張口吃,他就跟媽媽相應了,對不對?媽媽願意為他餵飯,他願意吃飯,他的想法跟媽媽的想法就一致的,這樣他就能吃飽,不至於餓死。不是說「媽媽掙錢、做飯來餵我」,然後這個一歲兩歲的小孩,他也去掙錢、也來做飯,這樣跟媽媽相應,「媽媽發願掙錢做飯養活我,我也發個願去掙錢做飯養活自己,這樣才跟媽媽相應。」這就不相應了嘛!餵你飯,就吃飯,這是你的根機做得來的。

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給我們,讓我們稱念,說:「這樣救度你!」我們就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的誓願相應。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十方的眾生,你要信順我!」

「好!」信順阿彌陀佛不懷疑。

「十方的眾生,你要願生我國!」

「是!我願生極樂世界。」

「十方的眾生,你要稱念我的名號!」

「好!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好了,這就與佛的誓願──第十八願非常的吻合,一體相應。

所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就是「稱佛名號」。

那麼,怎麼稱佛名號呢?我來引用幾段文,有些我們也學過的: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這前面就講信願行:

「一心信樂」:不懷疑。

「求願往生」:願生淨土。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念佛,一直到臨終不改變,專修念佛,這樣就得出結論:

乘佛願力,

這樣就是乘佛願力。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所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的方法,就是信願行,就是願生淨土、稱佛名號,於我們的根機做得來的。

底下又講: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故名易也。

這是在《往生禮讚》裏,我們學過這段文,說怎麼樣乘上佛的願力?

「但能」:你只要能夠這樣就可以了,不難。

只要哪樣呢?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這樣就乘佛願力。

能不能做到?

(「能。」)

這樣念佛,大家都能做到,對不對?

就像剛才打的比喻一樣,這個地方是海中間的一個孤島,這個孤島馬上就要火山爆發了,四周茫茫的海水,沒辦法逃脫。這時候,有一個人很慈悲,「我駕船去救他們」。好,船開來了,但是,忘了帶梯子,沒配梯子,從大船到岸上,很高,上不去。那麼,這個船開來沒有效果,對不對?

大海,就代表我們茫茫的罪業;孤島,就代表我們有限的身心生命;火山要爆發、孤島要沉沒,就代表我們無常的生命時刻會吞沒;大船,就代表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讓我們能夠登船的方法,就是讓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契合阿彌陀佛本願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很難,我們就不能解脫。不可能說:來了這麼一個大船,「哎呀,六字名號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德」,但是你就不容易契合──麻煩了!

很簡單,很容易!這是坐船的比喻。

再有一個比喻是坐直升飛機,這個比喻我覺得比較能說明問題。也是一個孤島,我們來救這個孤島上的人,駕著直升飛機過去了,結果到上空盤旋一番,忘了帶梯子──直升飛機上沒有備舷梯,這樣,底下的人怎麼上來?你來到上空,白來一趟,還要走,對不對?

這個直升飛機既然來救人,它一定備有舷梯,從直升飛機上把舷梯垂掛下來。下面的人只要抓住舷梯,只要一上舷梯,哎,一收,一拽,上去了,就可以安全脫險,是不是這樣?

這個代表什麼呢?直升飛機,就代表阿彌陀佛,講阿彌陀佛,代表很多,光明、威神、誓願、慈悲……一個整體,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梯子,就代表阿彌陀佛所設定的救度眾生的方法,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的這麼一個舷梯。這個梯子任何人都夠得著,我們就可以順著它往生極樂。

所以,為什麼善導大師要提倡「一向專念」呢?因為如果我們要上這個飛機,只有這一個梯子可以爬,只有靠這個梯子才可以。你說:「我不用這個梯子,我家裏有個梯子,很好,很高!」你家的梯子再高、再好,你往哪裡爬呢?是不是?

家裏的梯子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自己的修行,「我能修行」,你往哪裡修、往哪裡靠呢?怎麼靠啊?

「我迴向求生啊!」

也不錯,好,就把家裏的梯子搬來,往直升飛機上靠。老兄,你何苦呢?如果直升飛機沒有配梯子,你把你家裏的梯子搬來靠上去,「我爬上去得救」;他配了原配的舷梯下來,你再搬一個梯子,多此一舉了。你應該直接就順著現成的梯子──名號,攀登上去。

我所講這一切,都決定不是否定我們本身所應修持的善法,我是要從往生這個角度來說明,這些對於往生沒有其功。作為我們本身的修持,作為佛弟子應盡的本份,從這個角度,是要嚴格要求的。但如果我們作為雜行雜修迴向求生淨土,等於是把我們自己所做的一個竹梯也好、木梯也好,哪怕你是黃金做的梯子,你搬來靠上去,迴向發願,來仰靠他,那就要很堅固,不然的話,一有閃失,底下一動,就有失誤了。

所以,阿彌陀佛救度我們,在四十八願當中是整體設計好了救度的方法,不僅建造好了美妙莊嚴的國土,也設計規劃好了接引我們往生淨土的道路和方法: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之願。我們只要念佛,就是乘上彌陀願力;乘上彌陀願力,就能往生彌陀淨土。所以要念佛往生。

善導大師還有一段文,這段文是解釋第十八願的願文的: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如果我要成佛的話,十方所有一切眾生,願生我的淨土」(我們都聽得懂),「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你稱念我的名號。」

怎麼稱念?

「下至十聲」:當然,包括了「上盡一形」,省略了,後面又加了幾個字:

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願文幾乎是一樣的,只是多了四個字,就是「乘我願力」,這個四個字放在「稱我名號,下至十聲」的後面,並不是多餘的。

加入「乘我願力」四個字,是要說明:只要念佛,就是乘佛的願力。

所以,彌陀化身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都很簡單、很容易、很明瞭、很懇切,不含糊,沒有講那麼複雜,「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我們念佛,很簡單、很容易。

真信切願

印光大師也說:

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
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你只要有信願,真信切願,「真的相信阿彌陀佛能救我」,這叫真信,「真的相信阿彌陀佛能救得了我」。不是說:「阿彌陀佛,你救得了我嗎?」這個就不叫真信了,就在懷疑了;切願,「我真的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含糊。

有的人平常講願往生講得比誰都響亮,很懇切。真的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的時候,他說:「哎哎,等一等,我還有股票沒搞好,我再去弄一弄;我還有小孫子。」也有這樣的人。

我遇到的一位蓮友,他就是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怎麼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呢?你們要不要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要啊?一次就好啦!

他姓劉,湖南臨澧人,他老伴兒也是念佛的。他們念佛、念佛、念佛……阿彌陀佛來了,他自己都看到了,他就告訴人家說:「阿彌陀佛已經到了,托著蓮台,我就是上不去!」

大家就給他鼓勁兒說:「你要一心求願往生啊,你要放下!」

大概助念了一兩個小時,他自己講:「阿彌陀佛又走了。」

你看!結果,他妻子在那裏「哎呀哎呀,真是,你真不爭氣啊!阿彌陀佛來了,怎麼又走了?」

後來他們就打電話問我。我說:「你問他,他一定心有掛礙。他如果心無掛礙,肯定已經跟阿彌陀佛走了。」

好,他們就問他:「你有什麼掛礙呀?」

他說:「我呀,就是我那個小孫子我捨不得。」

你看看!這個就不是真信啊。他說:「我那個小孫子,我就捨不得。」

佛沒有辜負我們哪!你念佛,臨終了,佛就來了,佛說:「我如約而至,結果你負約了,你不願意來了。」

佛很慈悲。

我想,他的心態有一種變化,他想:我是去呢?還是不去呢?他在猶豫之間,佛就端著蓮台等他。

「哎呀,我還是捨不得!」

他這樣心一退,佛一看,就隱身了,「哎,你不願意來,我暫時隱沒吧。」就回去了。

這個時候,蓮友和他的妻子就跟他講:「老劉啊,這可是大事啊,要往生淨土啊!兒女、孫子有什麼放不下的?」然後,專門把他的兒媳婦叫來了,他兒媳婦跪在他面前跟他講:「爸爸,你就放心走吧,你孫子我們肯定能照顧好,你有什麼放不下心的?」兒子、媳婦挺孝順的,都跪在面前跟他講。

「好!那我下定決心了。」這樣下定了決心,又來念,彌陀第二度來迎接,哎,這次順利往生了。

所以,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那是不可形容的慈悲,「你想來,還在猶豫當中,我就提前來顯現,讓你看到;你在猶豫,我在等待;你真退心,我暫時退避;你再發心,我再來!」如果他這次又讓掉了,阿彌陀佛還會來第三次的。

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讓阿彌陀佛麻煩太多次,好像做遊戲一樣,「來了我不去,再來一遍吧」,那個不好。

任何人,印光大師也講:要真信切願,真的願往生。切願往生的人哪會說佛都現前了、還有孫子放不下?那肯定願不切嘛!

所以,平時要培養這個心態,不要到時候亂了手腳。

人的心智各不一樣,也有的人,你看他平時嬉哩馬哈的,但是,這個人遇到大事不糊塗。平時你看他好像也不怎麼樣,但是,走的時候,他往往露出一招,你不可小覤,為什麼?他說:「哎!佛來了,放下,什麼爹啦、娘啦、兒啦、女啦、錢哪……什麼東西通通放下,馬上隨佛走。」這個人是有數的,心中有數,他早就準備好了。這個也不叫急中生智,他這是大事不糊塗,「我現在還沒有死嘛,你們講什麼,我就應酬你幾句,你叫我辦什麼事兒,只要我老腿能跑得動,我也給你跑一跑,活在世間就這麼回事啦!辦一辦,但是,現在阿彌陀佛來了,對不起,拜拜了,我到淨土成佛了!」這個是有智慧的。

大家不要平時口號喊得高,到時候出岔子,不好。

所以,我們上次也講過,我們老法師總結的兩句話,放在書的扉頁上,就成為我們這個法門的一個標誌和宗旨:

念佛即是乘佛願,
乘佛願者得往生。

全靠佛力還是半靠佛力?

往生淨土靠佛力,我想沒有哪個不讚成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肯定靠佛力,如果不靠佛力,我們去不了──是全靠佛力呢?還是半靠、半不靠(或者說半靠佛力、半靠自力)呢?這個就說法不同了。

應該說,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都有各種說法存在的理由。比如有的人就說了:「你靠佛力,你還要靠你念佛嘛!如果不念佛,你肯定不能往生。」對不對?

如果說「念佛是自力、往生靠佛力」,說「我一方面靠佛、一方面靠我自己念佛,自力加佛力,二者往生」,答案正確。

答案正確。不過呢,善導大師一般不這麼講,這樣講怕人家誤解,還會在眾生這邊有纏繞和執著,他所講的,說:

念佛、往生都是靠佛力。

「都是靠佛力」,他的含義是:念佛本身就是在靠佛力。

我們念佛,念念之間,每一句、每一句都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講過了:所謂力量,是相對我們的目標而言,我們自己如果能夠達到我們心中的願望和目標,靠自己能達到,就是有力量;如果靠自己達不到,就是沒有力量。我們感覺到自己沒有力量,所以才靠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方法,就是念這句名號。

這種解釋跟前面那個解釋不矛盾,只是更加從佛願攝受的立場來說明。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一切善惡凡夫」:不管是善凡夫,還是惡凡夫,不是一半,是「一切」,你看,沒有一個遺漏。然後說:

「莫不皆乘」:沒有一個、不是、完全,「皆」就是完全、全部,沒有一個不是完全靠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惡凡夫往生全靠佛力,善凡夫往生也是全靠佛力,所以叫「一切善惡凡夫」。

或者有人講了:「善凡夫往生,一半靠佛力、一半靠他自己的修行力。」

善導大師也不這樣解釋,說:一切善凡夫往生,也莫不皆乘佛力。

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印光大師也勸我們說:

通身放下,
徹底靠倒。

這才是一個念佛的平穩的心態。不要自己一邊念佛一邊起疑惑心,半靠半不靠。

我們也講過了,比如說坐火車,路長,要坐臥鋪,在臥鋪上睡覺的時候,你們是不是通身放下?要通身放下吧。通身放下,就是說:「我整個的身體完全靠上去。」坐板凳也一樣,我就端端正正地,身體的重量完全坐下去,這叫「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放下,聖道法門也講放下,淨土法門也講放下。但是,聖道法門的放下很難,淨土法門的放下很容易。就像我們挑著個擔子,「放下放下」,你沒地方放怎麼放下啊?要有地方給你放。聖道法門自我修行的話,你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的熏習,不容易放下,特別是在家居士,比如兒孫,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有很多居士就向我們師父抱怨:「師父啊,我也想放下,你叫我怎麼放得下?」他說:「我放不下。」

這個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確實,人的習性嘛,他如果不結婚、不生子──當然,我們作為出家人,我們很瀟灑,「你放下!」

他說:「師父啊,你要成了我,你也放不下;我要成了你,我也放得下。」

他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了,因為他沒有智慧,他過去業力牽引到現在,兒子又愚癡、又下崗,還沒有飯吃,做老娘的怎麼不揪心呢?結果生了個孫子,小孫子生下來弱智,「哎呀,我這個做奶奶的,怎麼不心疼呢?」

所以,在家呀,確實障礙很多。各位在家菩薩,你們辛苦了!我真的知道大家辛苦了。我有時候聽你們念經,念什麼經呢?不是聽大家念《阿彌陀經》,而是聽大家念「人生苦難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聽得越多啊,我越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感覺到這個衣服(僧服)穿得不容易。你們家裏如果有兒子正在讀大學,長得年輕漂亮,請他將來出家,跟我一樣穿這個衣服好不好?你不要讓他將來像你一樣,又是搞得到時候放不下,受這個苦,這樣是對他不負責任哪!要勸他念佛、勸他吃素、勸他出家弘揚佛法,你才是好母親。

放下,以我們淨土門來講,「我知道我是一個罪惡的凡夫,我把所有這一切放不下的,全部拜託給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完全放在這句名號上面,完全賭誓、押寶、抵靠在阿彌陀佛身上。

放下,往哪裡放?阿彌陀佛給你一個平臺,你才有地方放。

如果以聖道門的修行來講,除非你開了悟,你有般若智慧,「哎,我都放得下,什麼事情來,平淡無事。」像廣欽老和尚所說:「無來無去沒有事。」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世間沒有一法可得;沒有一法可得,哪有什麼兒?哪有什麼女?哪有什麼放不下的?無一法可得嘛。如果達到這個功夫,你就真正放下了。不然的話,內心總要起波瀾。

那我們淨土門,知道我們是陋劣的根機,沒辦法達到那樣的程度,現在就把它完全投靠在這句名號上面。而這句名號本身就是我們自身所具有的性德的、本地佛性的完全顯露,不過是阿彌陀佛成佛之後代替我們成佛,代替我們修行,要承擔我們的罪業,所以,《無量壽經》的經文說:

為諸群生,
荷負重擔。

阿彌陀佛說:「我來為你挑擔子,你有罪業,你有放不下的事,我來給你挑!」

我們要捨得讓阿彌陀佛挑啊!

所以,我們就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兒子考大學考得上、考不上,「南無阿彌陀佛」;我的工作是好、是壞,「南無阿彌陀佛」;我將來是漲工資、跌工資,「南無阿彌陀佛」;我丈夫在外面忠心、不忠心,「南無阿彌陀佛」……你全靠南無阿彌陀佛,決定什麼事情都慢慢向好處回轉,你不要一邊放一邊想:「我自己再想想辦法……」你沒有辦法想!你有辦法想就不要靠佛了。

佛力不可思議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說明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力,舉了三個例子。在《往生論註》的下卷快要結束的時候,他舉了阿彌陀佛三條願,得出一個結論,說:

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說得很徹底、很懇切,只要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是就往生來講),還有包括已經往生極樂世界的、在極樂世界做菩薩、做人天的,他們所起「一切諸行」,供養諸佛、聽聞佛法、神通無礙、廣度眾生……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自於阿彌陀如來本願力,都是佛的力量。

他舉了三個例子,第一個,舉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叫「念佛往生願」,以這一願來證明,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說:

緣佛願力故,
十念便得往生。

因為阿彌陀佛願力不虛假,所以,十念念佛、一念念佛、念念念佛,個個往生──往生靠佛力。

再舉第二個例子,第十一願:「凡是往生我極樂國土的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我不取正覺。」這個叫「必至滅度願」。這個「必至滅度」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必然達到大涅槃成佛的意思。「滅度」,證悟不生不滅的法性,「必至滅度」就是必定成佛。以這條願來證明: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成佛不是靠自己。到那裏成佛,還是靠阿彌陀佛的第十一願去成佛。

然後又舉第二十二願,第二十二願叫做「還向迴向願」,就是從極樂世界回頭過來,到娑婆世界度眾生,「修短自在」,就是「超越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從極樂世界回來度眾生,廣行菩薩道,行普賢行,也是靠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的力量。

所以,就有古德講:往生極樂世界是來回票、雙搭車。你去往生,靠佛力;你到淨土成佛,靠佛力;你從佛的淨土示現回來以菩薩身份度眾生,還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阿彌陀佛是全承包、總承包、來回票,全部都有了,都在這句名號之內。

所以,印光大師就講了: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只要念得熟,
成佛尚有餘。

這句話講得好啊,我們最多就是成佛了,印光大師說:這句佛號你念得熟,成佛還有得多!多在哪裡呢?「不僅保我一個人成佛,還能度很多人成佛」。當然,這個也在成佛功德範圍之內,大師是來讚歎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說:我往生淨土,在這句名號之內;到淨土成佛,仍然是這句名號功德的兌現;回頭度眾生,仍然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功德的展現。

所以,佛力不可思議。

好,大家請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好,謝謝大家。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