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於淨宗書院「法義班」課程開示(五)
 

今天開始研討第二份講義。第二份講義的標題與第一份相同,也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雖然題目相同,講述的內涵也都是緊扣「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但內容卻不同。

講義一開始是先引用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十一章「讚歎念佛章」的兩段法語,這兩段法語等一下會加以解說。不過希望大家回去之後能將這兩段法語的前後文詳細看一遍,同時再參考《選擇本願念佛集》第五章的內容。第五章是「利益章」,也就是「念佛利益之文」,就更能了解稱名念佛真的是具足無上功德,是超越品位、階級的。不過,祖師說「讀經要有讀經眼」,所謂讀經的眼光就是不可「依文解義」,而應深入經義去了解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以及文章的宗旨目的在哪裡,否則有可能會曲解或錯解。很多人就是因為錯解了經典的真正意旨,而誤解這個法門的教理。今天我們應該會有機會談到這一段文的重點。請大家看講義第一段:

(講義文)

法然上人《選擇集》第十一章(法全八一)言:「念佛之行,廣通九品。」又言(法全八三):「九品配當,是一往義。五逆迴心,通於上上;讀誦妙行,亦通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

法然上人在《選擇集》第十一章說念佛法門是廣通於九品的。《觀無量壽經》中說「九品往生」,九品分「上品」、「中品」、「下品」,九品修行的方法也各不一樣。

「上品」分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上品上生的修行內容主要是「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上品中生是「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上品下生主要在「發無上道心」。這是「上品」根機所修的法門。

「中品」也分為三種: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上生是「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迴向往生;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迴向往生;中品下生是「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以此迴向往生。這是「中品」根機所修的法門。

那「下品生」是哪一類的眾生呢?,是指「純惡無善」的眾生。剛剛講的「上品」或「中品」的眾生的都是「善多惡少」,譬如中品下生是世間的善,中品中生以上都是以佛法的善來迴向的。可是「下品」根機是純粹惡,不可能、也沒有能力靠自己任何修行功德來迴向,最後才靠「念佛」來獲得彌陀的救度,不但免除地獄之難,而且脫離三界、六道,甚至往生成佛。因為這樣,所以「念佛」才在九品的下三品才談。雖然經文上「上品」、「中品」沒有談到念佛,但這並不表示上品、中品就沒有念佛。「雖無其文,而有其義」,經文上雖然沒有,可是道理上是有這樣涵意的。

另外,雖然《觀無量壽經》的經文沒有談到「念佛」,但是《無量壽經》下卷的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都有談到念佛。上輩、中輩、下輩跟九品之中的上品、中品內容是大同小異的,既然《大經》的上、中、下輩都有談到念佛,可見《觀經》的上品生、中品生也含有念佛的意義,才說「念佛之行廣通九品」。

法然上人進一步又說:「九品配當,是一往義」,意思是說,九品搭配是一往義。以「上品生」來說,上品上生的內容是「慈心不殺、具足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可以說,上品上生是搭配「慈心不殺、具足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這三種。如果修這三種迴向往生的,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不一定要受持讀誦方等經典,但卻是「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毀謗大乘」,以這個來搭配上品中生。「上品下生」是「也相信因果、不毀大乘,發無上道心(菩提心)」,以這個來搭配上品下生。

另外還有「中品」的配當、「下品」的配當:「受持五戒、持八齋戒,修行諸戒」是搭配中品上生;「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持沙彌戒、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搭配中品中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搭配中品下生;「做眾惡業,雖不毀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所慚愧,最後十念念佛迴向往生」搭配下品上生;「毀五戒、八戒、具足戒,最後聽聞這一句彌陀名號而迴向往生」搭配下品中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最後十念念佛往生」搭配下品下生。以上叫作「九品配當」。

是一往義」,什麼叫「一往」?「一往」就是一度,初次的、淺近的、皮相的;再度的探求深理,開顯他深遠、幽玄的意義,這就是「再往」。《摩訶止觀》第七.上卷也說:「一往則然,再往不然」。也就是說,「一往」言非盡理,必須要「再往」才能夠得到實在、真正的道理。所以法然上人說,《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九品搭配只是淺近的、皮相的粗略講法,是一往義。

五逆迴心,通於上上」,下下品的五逆惡人,如果他生命延長而迴心轉意的話,也可以通於上上品。也就是說,五逆謗法的人,他迴心轉意了,壽命延長了,他修上上品的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這樣他豈不就是上上品了。「讀誦妙行,亦通下下」,可是如果原來是修上上品的人,後來他只是悠悠泛泛的讀誦,並不很懇切、精進,同時本身也造了種種罪業,毀犯了五逆,豈不是和下下品一樣?所以說「讀誦妙行,亦通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十惡輕罪是下品上生的根機,破戒次罪就是下品中生的根機,他們如果回心轉意的話,也各各能和上上、上中、上下,或中上、中中、中下,或下下互通,所以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解第一義是上品中生,發菩提心是上品下生,這就表示九品互通,九品中每一品又都各具九品,這樣就是八十一品。如果細論的話,就有無量品。所以說九品配當只是粗略的配法,細論的話就有八十一品,甚至無量品。接下來:

(講義文)

亦即九品各自配當諸行,是文面淺近之義(一往義),不可執定;應就行者心之淺深,行之多少,時之長短而論,其配當有種種不同。

剛才我們就是依行者「心之淺深」來解釋的。譬如以「讀誦妙行」來說,心懇切與不懇切,品位就有不同了。就「行之多少」來說,上輩生要具足五種條件,中輩生要具足四種條件,這就是以「行的多少」來分上下。就「時之長短」來講,中品上生是盡一輩子持戒;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的持戒。所以說,就他心的淺深、行的多少、時的長短來說,配當就有種種的不同。

以上是就其他諸行來講,現在以念佛來說明:

(講義文)

以「念佛」而言,念佛即是無上功德,直接蒙受彌陀救度,遠非餘行可比,故五逆罪人,迴心念佛,依其心行,或生上上。

這是關鍵的地方,「無上功德」這四個字很重要。「直接蒙受彌陀救度」就是不必假藉迴向,沒有迂迴的。「遠非餘行可比」,餘行就是九品之中其他六品,五逆罪人在九品來講是搭配在下品下生,他如果迴心念佛,心很懇切,而且又念很多的話,豈不是不止在下品生,而是或生於上上品了。這是就九品來說明,還沒有談到究竟義。

(講義文)

反之,上上所說「讀誦大乘,修行六念」等,依行者之淺深、多少,或生下下。

反過來說,如果行者的心不很懇切,就不是在上上品;如果心很懇切,就在上上品。如果讀誦大乘、行六念很多就在上上品;如果很少,不可能在上上品。如果很淺、很少,同時又犯了惡,或許在下下品也不一定。當然這都不是執定的,是有那種可能,所以說「或生下下」。

(講義文)

初言「念佛之行,廣通九品」,次顯念佛第一,當在上品上生。然此猶是九品配當諸行(含念佛)而言。

念佛之行,廣通九品」是就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十一章那一段文來講的,那一段是以問答方式呈現,先有問,後有答,所以最初回答念佛之行廣通九品,之後才顯示念佛是第一,勝過其他諸行,應在上品上生。不過那些文字沒有引用在這一篇講義上,大家可以自行閱讀《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十一章。講義文又說,雖然法然上人這樣講,但那樣的解釋還是遷就搭配九品來講,還不是特別、單獨的就念佛的功德來顯明。接下來:

(講義文)

克實而論,念佛是彌陀本願所誓,是彌陀本願之行,善導大師明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即「本願稱名」之義。善惡凡夫,但依本願之稱名,由彌陀願力之強緣,直入彌陀之報土,善導大師釋為:「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此即「凡夫入報」之義。故《大經》言:「念佛具足大利無上功德」。

克實而論」意思是就實際來講,不就其他方便而說。念佛是彌陀本願所誓言的,是彌陀本願之行,其他之法不是彌陀本願所誓,是在彌陀本願之中所沒有的,所以善導大師才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而不說修其他的行。也就是說,本願除了「稱彌陀佛名」之行,沒有其他,而且是一向專稱,不摻雜其他之行。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的旗幟就是「本願稱名」。

眾生雖然有善、惡、九品的差別,但如果九品統統依本願而稱名,九品就只是一品,到淨土也就沒有九品,因為統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強緣,直接進入彌陀的報土。所以在這裡沒有九品,當然到那裡也沒有品位階級。到那裡都是進入報土,報土只有一個境界,沒有種種的差別。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報土」,在這裡有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高低的不同,到淨土就沒有不同了。「齊」就是「平等」,平等的進入同樣一個地方。「此即凡夫入報之義」,前面說「本願稱名」,這裡說「凡夫入報」,如果不是依本願稱名之因,就不能得到凡夫入報的果。因為本願稱名具足大利無上的功德,跟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其他法門來迴向往生的九品完全不同。因為其他法門不是大利、無上的,因為不是大利、無上,所以就有高低的不同。

(講義文)

念佛既是無上功德,即是「唯一」、「絕比」,無有第二、第三等有上功德可相比較。故《觀經》以「芬陀利華」喻「念佛」,以顯念佛功能超絕,非諸行可比。

念佛既然是無上功德,表示是「唯一」;「唯一」就是絕對的、沒有可與比較的,所以說「絕比」、「絕待」──絕諸對待。

阿彌陀佛的光明,依功能而有不同的名稱,在《無量壽經》概略以十二種光來說明:「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中「無對光佛」的意思就是沒有其他的佛能夠與彌陀相對待。因為阿彌陀佛是唯一、絕比,所以是「無對光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其他諸佛望塵莫及的,所以叫作「焰王光佛」。因此念佛的功德不在品位階級裡面。

那為什麼念佛是在下品生說明,而不是在上品生說明呢?因為下品生是極惡的人,不是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中品中生一日一夜的持八戒齋、沙彌戒、具足戒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中品上生的盡形壽具足眾戒的功德能夠救度,更不是上品下生的發菩提心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上品中生的解第一諦的功德能夠救度,也不是上品上生讀誦妙行的功德能夠救度,唯有超越上品生、中品生功德的念佛能夠救度極惡的眾生,因此才在極惡的地方說明念佛的功德。極惡之人,無他法能救,唯稱名念佛一法能救,顯示「稱名念佛」一法,易行功高,至高無上,最尊第一,無其他任何法能與之相比。

所以,並不是說念佛只能往生到下品生的地方,或是一定要念三萬聲才能上品生,這樣解釋經典是沒有智慧的;如果那樣解釋經典,經上說念佛是大利無上功德,就等於是白說了。因為念佛是無上功德,所以《觀無量壽經》才用「芬陀利華」來比喻念佛。

(講義文)

而《觀經疏》則釋言:「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勝人」等。並言:「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觀經》以「芬陀利華」比喻念佛,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妙好人、上上人、最勝人」。一個人念佛,他就是人中的妙好人,不管他是在家眾、出家眾,是男眾、女眾,是善人、惡人。總之,一個人只要念佛,他就是人群中、世界上的好人,不但是好人更是妙好人。所謂「妙」就是難以想像、不可思議,所以不但是好人,更是難以想像的好人;不但是上人,更是上上人;不但是上上人而且是最勝人。因此,念佛的功德真的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沒辦法以文字來形容、來稱說、來比較。所以《觀經疏》又說,其他的修行法門雖然都是善,都是修行法門,都是功德,可是和念佛相比,就不能比較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念佛這麼殊勝、簡單,就悠悠泛泛的,想到才念個幾句,然後說自己是一個念佛人。如果這樣,以心的深、淺來說,這樣的心是很膚淺的。

一個真正一心歸命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人,他的心是很懇切的,他歸命的心是怎樣的呢?是全身心投靠在阿彌陀佛之上,他把他的身心、性命都歸投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他的生命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的人就是個念佛人,他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他是一體的,是機法一體不離的,這樣才是個念佛人。以我們來講,我們「念念不捨」;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攝取不捨」。就像一個即將沈沒大海的人,忽然被救上了船,這時候他一定不可能離開這一條船,船也不會離開他一樣。

(講義文)

加之,唯念佛之人,彌陀光明,攝護不捨;觀音勢至,形影不離。諸行不然。

進一步來講,也只有念佛的人阿彌陀佛才「攝護不捨」,修其他法門的人,阿彌陀佛的光明哪有攝護不捨呢?也就是說,一個念佛的人就像睡在蚊帳裡面,蚊帳一定是在身體的外面保護著他,不讓冤家債主的蚊子來叮他,也不讓天魔外道的蟲進去咬他,臨終的時候彌陀就顯現來迎接他,所以說「攝取不捨」。同時,念佛的人,觀音、勢至菩薩都在他的身邊形影不離,就像天空的月亮,只要有水,不管是長江大河或是井水、杯水,都能夠顯現,月亮跟水一體不離。如果不是念佛,學其他的法門,就沒有這些現象、功德了。

(講義文)

可知:念佛往生極樂報土,即非有上之九品所攝。

念佛本身的功德是無上,不是有上的,所以念佛往生的報土,自然不是九品階位所涵蓋的,一旦念佛往生都超越九品階位。談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有人質疑:「雖然第十八願是本願,可是第十九願也有提到諸行往生,第十九願也是本願」。要如何解說呢?

答:本願有兩種,一種是「因本之義」,一種是「根本之義」。就「因本」來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本願;現在我們講的是「根本之義」,四十八願當中,如果尋求哪一願是根本?只有「第十八願」。無論是《無量壽經》或是祖師的傳承,譬如龍樹菩薩《易行品》所談的本願內涵,或是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講的本願,或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講的本願,或是善導大師《觀經疏》以及《四部五卷》所講的本願,都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其他的願。因此,我們只要談本願,就是指第十八願。

一般人之所以會誤解,是因為他們不是專研這個道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無量壽經》裡面有一段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裡就有談到「本願」兩個字。同時又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這一段的意思是在講四十八願中的哪一願呢?當然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第十九願。「成就文」、「流通文」也都是在講第十八願。可是如果對方的理解還沒有到達一個程度就無法了解,當他到達那個程度時,只要善知識稍微一點撥,立刻就通了。

問:(1)《觀經》有談到下品下生往生後是在胞胎裡面,除了下品下生之外,其他的品位往生是不是也在淨土?(2)《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後是「咸同一類」,可是如《觀經》所說有的是在胎胞內,境界是不同的。要如何理解統貫這些說明?

答:極樂世界只有一土,就是報土。九品是在胞胎裡面,胞胎是在哪裡呢?也是在報土,只是他在胞胎。胞胎是什麼情況呢?就是還不能花開見佛、聞法、供養諸佛,是這樣的差別。如果花開的話,他就能夠自由的見佛、聞法、供養諸佛。花開的時間要多久呢?《無量壽經》說「五百歲」;《觀經》是說上品中生是一夜,上品下生是一日夜,中品中生是七天,中品下生也是七天,下品上生是七七天。總之,《無量壽經》說五百歲,有一個數目;而九品,就有一層一層各有不同的時間,但是意義都是一樣的。可是雖然有一個時間性的數目,卻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他懺悔自己不信佛智,蓮花立刻就開了。

還有,剛剛講念佛超越九品,之所以說在下品生說明,是為了顯示念佛的功德。這樣講的話,五逆罪人他念佛,真的是在下品下生嗎?不是的,他是超越九品的。所以法然上人在〈十二問答〉(《法然上人全集》第576頁):「問:極樂有九品之差別,阿彌陀佛所立乎?答:極樂九品非彌陀本願,四十八願中所無;此是釋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惡人同生一處,惡業之輩易起慢心,故顯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惡人降下品。應速往生,以見其實。」這一篇大家也可以參考。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應該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念佛,而不應該起驕慢之心。我們都以為我們不是一個下品下生的人,其實我們內心都有十惡五逆的種子在蠢蠢欲動,只是沒有那個環境而已,只要有那個環境,我們都會造五逆十惡的。

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以「法」來照自己,使我們原形畢露,看清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必須要老老實實的依靠彌陀的救度,專念彌陀的名號,獲得攝取不捨,往生決定、平生業成的身份。所以這一個法門,給我們大安心、大滿足,讓我們一生當中,像善導大師所講的,常懷慚愧而仰謝佛恩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問:經典上說,觀音勢至菩薩會到胎胞為行者說法;印光大師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佛之後,佛性自然會顯現;《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風聲鳥鳴都是法音宣化。請問上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否還要再修行?是不是有一個修行的次第?

答:到那裡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是自自然然證悟的境界,因為那裡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報土沒有所謂修不修的次第問題。

在娑婆世界,如果依自己的力量修行,必須要先斷除見惑,然後斷除思惑,之後再破除塵沙惑、斷除根本無明,一直到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才能由等覺進入妙覺。可是極樂世界不需要這樣,所以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就用「速」來形容。在娑婆世界,「速」是指一寸一寸逐漸生長,可是有一種「速」是一天就生長百尺,曇鸞大師用這種來譬喻極樂世界。

比如古代,如果你告訴別人搭一種器具(電梯)幾秒鐘就可以到一○一大樓的高度,人家一定不會相信,他們相信的方式就是用跑的,或是健步如飛的概念,可是在現代這樣的觀念大家就會相信,因為看得到。

極樂世界不是像娑婆世界這樣的,大家都以在娑婆能想像的在想像極樂世界,這都是錯誤的。以凡夫的見解來想像極樂世界,就是以可思議的來想像不可思議的。所以經典上講的非常清楚,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是「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現在我們都是用可思議的去想像不可思議的,是完全錯誤的。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百千陀羅尼當下現前,當然釋迦牟尼佛是經過了六年苦行,而且在這之前是從兜率陀天下來,已經是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相同的,在這之前,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雖然我們凡夫沒有積植任何的功德,可是阿彌陀佛有啊!所以才說「他力」。

問:剛才上人有提到九品互通,甚至是無量品,唯有本願法門是唯一的解脫之道。那為什麼釋迦尼佛或其他諸佛菩薩還要說八萬四千法門呢?

答:剛剛講九品互通而有無量品,是就自力法門來講的。如果都依靠彌陀的救度,無量品就只有一品,無量機就只有一個根機──就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根機。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因為觀機逗教,在引導種種根機。一開始就講這個法門的話,恐怕大家難以接受,所以就調熟種種的根機,等根機成熟了再講這個法門。就像《觀經》一樣,《觀經》一開始不講這個法門,先講十三種定觀、講三福九品,到最後才講這個法門。純粹講這個法門的是《阿彌陀經》。所以就三經來講,《阿彌陀經》可以說是一部結論的經。《阿彌陀經》不講三福九品、不講十三定觀、不講三學六度萬行,只講執持名號,只講十八願的「三心」和「稱名」而已。接下來請看講義:

(講義文)

問:《觀念法門》所言:「日念三萬以上,是上品上生人」,其意何在?

有人看了這一句話,不能融會貫通,就被文面上的意思卡住了。以為日念三萬以上是上品上生人,以念佛數目之多少判定品位之高低,甚至要去追求「念佛三昧」,因此落入自力難行道的範疇而不知。不曉得念佛是無上功德,不是三萬以上或是任何數目才是上品上生。也不曉得「念佛三昧」有兩種:一種是聖道門禪定功夫的念佛三昧,另外一種是他力法門的念佛三昧,也就是本願稱名的念佛三昧。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念念不捨,這就是念佛三昧。只要他信受彌陀的救度,在其自身士農工商的行業上,不管是專心念或是散心念,都是念佛三昧。學這個法門不了解這個道理,就無法專學與專持,就會偏失了 。

(講義文)

答:此文用意有二:一對外,二對內。

對外有二,一為引導要門,二顯念佛功勝。

一、為引導要門。善導大師為了對外引導「觀佛」入「念佛」,特將「觀、稱」作「難易」、「勝劣」之比較,亦即「觀佛難」,故言「三昧難成」;「念佛易」,故言「唯須」。

這可以參考《觀念法門》那一段文。《觀念法門》那一段文主要是要引導「要門」進入「弘願門」。善導大師解釋「要門」有兩種,一種是息慮凝心,修習十三種定觀的功夫;一種是廢惡修善。剛剛講的息慮凝心是定善的範疇,廢惡修善是散善的範疇。不過這裡所講的「要門」是屬於定,也就是「觀佛」的範疇。

對外,善導大師是為了引導「觀佛」進入「念佛」。「要門」和「弘願門」是相對的,本願念佛是「弘願門」,所以進入念佛就是進入「弘願門」。特別將「觀佛的要門」跟「稱名的弘願門」作比較:一種是「難易」的比較,難易是就「根機」比較;一種是就「勝劣」來比較,勝劣是「法門」的比較。就法門來說,善導大師說觀佛非常困難,因此善導大師說「三昧難成」。

自古以來作十三種定觀成就的不多,不用說十三種定觀全部成就,就說初觀的「日觀」,或是最後的「雜想觀」,自古以來觀成就的非常非常的少,何況其他的觀?而念佛就很容易,所以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的這段文就說你只須要念佛,人人當下都能成就。《般若經》說:「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除非是箭手,否則我們要射中靶心很不容易,可是如果射大地的話就很容易了,不必要是神箭手,甚至是盲人也能射中。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如以箭射地,一射即中。念佛就像以箭射地,因為只要開口念就對了,一念就是佛,念念都是佛。所以有一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講義文)

二、顯念佛功勝。觀佛得成,僅言「上品往生」,何況未成者,比比皆是。而念佛精進,則言「上品上生」。以此比較,顯明念佛行易功高,勝於觀佛;並以此方便,引導觀佛入念佛,亦以之引導自力難行之聖道門進入他力易行之淨土門。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說,觀佛能夠成就的話,僅是上品往生,並沒有說上品上生,何況觀想沒有成就的比比皆是,表示他不僅方法上困難,成就上也不高。就念佛來講,善導大師說,念佛精進的話是上品上生,以這個來比較,顯示念佛「行易功高」。

所以,善導大師之解釋「日念三萬以上是上品上生」,對外來講是為了:第一,引導要門;第二,顯明念佛功德超勝。

(講義文)

對內有四:一防懈怠,二防雜修,三防一念邪義,四防錯解曲解。

一、防懈怠。願言「乃至十念」,釋言「稱佛名號」、「念念不捨」,欲人念念不捨,故言日念三萬則上品上生,以策勵念佛。則終日無事之人,自不懈怠;而多忙之人,亦知忙裏偷閒、鬧中取靜以念佛。

善導大師為什麼說「日念三萬是上品上生」,對學這個法門的人,第一是防範他懈怠。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善導大師解釋「乃至十念」就是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也解釋為「念念不捨」。既然是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而且是念念不捨,為了讓人家念念不捨,所以說每一天念三萬聲就是上品上生,這有什麼用意呢?就是策勵人家念佛。因為這樣終日無事之人就不會懈怠,想到可以上品上生,他沒有事情,正好可以每天念三萬聲;多忙之人,他想到三萬聲可以上品上生,就可以忙裡偷閒,鬧中取靜來念佛。可是到那裡是上品上生嗎?其實到那裡都是超越上品上生的。懂得這樣的道理,曉得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是要我們不懈怠,就要儘量念念不捨,不要懈怠。應該取他的精神。

(講義文)

二、防雜修。《大經》第十八願唯言「念佛」,不說餘行;《觀經》流通分唯囑「持名」,不說餘行;《小經》往生正因唯標「執持名號」,不說餘行。三經唯在念佛一行,不在雜修雜行。無事之人,若能日念三萬以上,自無雜修之暇;而多忙之人,亦可得守專一之行。如是則「三心、四修、五念」,皆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二是為了防範雜修。為什麼不可以雜修,因為《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只有說念佛沒有說其他的法門。《觀無量壽經》的「流通分」也唯有付囑持名,不說餘行。《小經》往生的正因,也唯有標舉執持名號,沒有說其他的修行法門。所以淨土三經都一致的只說念佛一行,不說其他的雜修雜行。善導大師為防範我們雜修雜行,要我們固守依據三經專修專行,所以說日念三萬以上是上品上生。無事之人如果能夠日念三萬以上就沒有時間修其他法門了;即使多忙之人也可以守專一之行,因為他再也沒有其他時間,每日念三萬都來不及了。能夠這樣的話,三心(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也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四修(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五念(五正行)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皆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講義文)

三、防一念邪義。願文說「乃至十念」,成就文說:「乃至一念」,為防偏執一念邪義,而廢乃至之稱名,故勸言日念三萬等,即一念邪義自破。

「成就文」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而說「乃至一念」。後來有少數人就專重「成就文」的「乃至一念」,認為乃至一念就是信心的乃至一念,進一步解釋為體驗的一念,更進一步解釋為所謂往生就是在於體驗的一念,只要有體驗的一念,往生就決定了。所以往生不在於念佛,只要這一念,因此必須要去追求這體驗的一念,有這體驗的一念就萬事OK了。以為學佛的目的、聽聞佛法的目的就是在這一念,人生的目的也在這一念,不在於其他,所以就偏執一念邪義,而廢乃至之稱名,這就很極端了。因此提出日念三萬,這樣的話,一念邪義自自然然不破而自破了。

(講義文)

四、防錯解曲解。本願文「乃至十念」,自力聖道門之人,易作他解。今言日念三萬以上,自無錯解曲解之虞。

第十八願本願文的「乃至十念」,善導大師是解釋為稱名──稱念彌陀的名號,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五聲、一聲的念佛。在善導大師之前也有許多大師做各種不同的解釋,譬如解釋為十種念(慈悲……等),跟「成就文」的念不一樣,跟「下品下生」的念也不一樣,跟《阿彌陀經》的念也不一樣,跟《易行品》的念也不一樣,很明顯是錯誤的。表示他們當時並沒有用「下品下生」的經文來對照,也不曉得有龍樹菩薩《易行品》的文可以對照,所以產生那樣的錯誤。善導大師這樣解釋,那一種誤解、錯解、曲解自自然然的就破除了。

(講義文)

然,念佛功德,唯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無上功德;豈可就念佛多少,論功德多少、品位差別乎!故知「念佛之行,廣通九品」之言,猶屬一往方便之說,而非究竟實義。

如果論功德,念佛的功德根本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想像、思惟,或是其他經典所能夠解說的,所以說「不可稱、不可說」。他是不可思議的無上功德,就如《大經》所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是不能以念佛的多跟少來論功德的多少以及品位的差別的。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念佛之行,廣通九品」這一句話也是「一往方便之說」,而不是究竟的實義。

(講義文)

其究竟實義者,如《選擇集》第五〈念佛利益章〉(法全四三)所言:「以餘行而為有上,以念佛而為無上也。既以一念為一無上,當知以十念為十無上,又以百念為百無上,……」

下文是「又以千念為千無上,如是輾轉,從少至多,念佛恆沙,無上功德,復應恆沙。」,總之念念都是無上的。既然是無上的話,就不是有上的中品生或上品生。這些都是非常顯然的。只要看文不必加以解說當下就可以明白的。

(講義文)

可知:但專一念佛,多念少念,皆是無上功德;猶如「如意珠」,粒粒皆是如意。非定善非散善,非多念非一念,念念皆具足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無上功德;其往生者,皆是報土化生,無品位階級。

只要我們專一念佛,多念少念都是無上功德。什麼叫多念少念呢?每一個人的根機不一樣,時間比較多的人就多念,有的人時間沒有那麼多就少念;有的人時間同樣的多,可是精進度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多念,有的人少念,可是功德上來講都是一樣的。因為不是靠他的功夫,而是靠彌陀本身的功德。就好像「如意珠」,每一粒每一粒都是如意。所謂「如意珠」,就是有一顆如意,你要吐黃金就是黃金,吐白銀就是白銀,你有兩顆如意、或是一百顆如意,或是兩百顆如意,多一顆並沒有增加,少一顆並沒有減少,因為只要有一顆,他就能夠吐了。並不是說有兩顆就吐得多,一顆就吐得少。因為念佛本身是超越定善、散善,也超越多念、一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具足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無上功德的。所以他的往生都是報土,我們說的報土是化生,不是胎生。

(講義文)

若不信此行此,將如善導大師《觀經疏》(善全一五九)所言:「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胎宮;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如果不這樣相信,不這樣行持,就會像善導大師所講的,雖然能夠往生,可是「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胎宮」,所謂「邊界」是一種形容,意思是說不能出生在人文薈萃的地方,是出生在佛法不發達、不能聞到佛法的地方,所以「邊界」和「胎宮」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表示不能當下見佛聞法。人能夠見佛聞法,他不能見佛聞法,所以「所見不同」。

(講義文)

問:言念佛得報土化生,無品位階級,何以《觀經》「勢至觀」言:「演說妙法,度苦眾生。」而《觀經疏》釋言:「為進下位令昇上位」等,豈非有上下乎?

這裡問說,念佛可以得報土化生沒有品位階級,可是《觀經》第十一觀「勢至觀」說大勢至菩薩在極樂世界演說妙法救度痛苦的眾生,使他們能夠進下位,而生到上位去。這樣說豈不是有上、下的差別嗎?

(講義文)

答:此正善導大師所言,不信念佛,「雖得往生,含華未出,因菩薩入開華三昧,除其疑障,以度其胎宮不見聞三寶之苦。」此謂之「度苦眾生」、「為進下位令昇上位」之意。

極樂世界沒有所謂「痛苦」的事情,經典上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如果有苦的話,就是以不能見佛聞法供養三寶為苦,除此之外,絲毫無有任何之苦。也就是說,他因為疑惑佛智,修其他諸行迴向,就這麼一點點的差別,到那裡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雖然能夠往生,可是含花未出,所以菩薩入開花三昧來除他懷疑的障礙,度脫他胎宮不見聞三寶的苦。那裡除了這個苦以外,沒有其他的苦,所以才叫做「度苦眾生」,才叫做「進下位,令昇上位」。

(講義文)

上來所說,皆為令行者,確信:

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報土;
直入一生補處,不經品位階級。

這一篇講義從一開始到這個地方,都是為了讓大家確確實實的明瞭、相信,只要專稱「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就必定往生彌陀報土,直接進入一生補處。也不經過初地、二地,不經過一劫、二劫,不必經過任何品位階級,所謂不經劫、不經地、超劫超地、超品位階級,直接進入一生補處,就像《阿彌陀經》所講的「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也是《無量壽經》所講的「不住定聚必致滅度者,不取正覺」,也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些經典在在都證明我們這一個法門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橫超法門。講到這裡,再給大家發問。

問:修諸行迴向往生就一定是是疑惑佛智嗎?

答:這互有因果,由果可知因。如果不疑惑佛智怎麼會迴向諸行呢?就因為他不信受、不了解彌陀本願的救度,以致修諸行來迴向。這必須看《無量壽經》的「胎化段」:「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也就是說,對阿彌陀佛的佛智不信,但是他還是相信有因果報應而修種種的功德來迴向往生的,這樣的話就在他的花苞當中。

我們今天晚上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講於2006年12月24日)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