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淨宗先驅 法門基柱
 

一、難易二道判(龍樹菩薩)

        自釋迦宣說淨土教法以來,於印度首有馬鳴菩薩(西元一 ~ 二世紀),於《大乘起信論》,倡往生淨土勝易方便,開啟淨土教法;然淨宗判教,則興起於印度之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西元二 ~ 三世紀),出生於佛滅後七百年間,自幼廣學世學技藝,及諸道術等,無不通曉。因以隱身術侵凌宮女,險遭殺身之禍。以此因緣,覺知愛欲為眾苦之本,乃發心出家,廣學三藏。因不滿足於所學,於是周遊各地,四處求學,並與外道及部派學者辯論,所向無敵,遂生邪慢之心,欲獨出心裁,自創一派。後入龍宮,得見《華嚴》,驚歎於大乘甚深秘藏,乃俯首稱臣,一心向佛。出龍宮後,大弘佛法,摧伏外道。最後安心於彌陀本願,往生西方淨土。

        龍樹菩薩天生聰慧,悟性深高,大乘教義因其闡揚而光芒萬丈。在佛教史上,論義理規模之宏大與影響之深遠,可謂釋尊以外第一人,故有「釋尊第二」之稱。中國八大宗派皆與其有血脈淵源,被尊為八宗共祖。《楞伽經》懸授其記云:

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龍樹菩薩著疏頗豐,開般若之門的《大智度論》是其代表作;明往生之要的〈易行品〉則是淨土思想長河中的一朵奇葩,奠定了淨宗判教基柱。

        世尊一生說法雖多,龍樹菩薩總判為「難易二道」,初顯一代時教大要。其《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言:

問曰:至阿惟越致地者:行「」難行,「」乃可得,或「」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說:
「若墮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
若墮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墮二乘地,則為大怖畏。
墮於地獄中,畢竟得至佛,若墮二乘地,畢竟遮佛道。
佛自於經中,解說如是事,如人貪壽者,斬首則大畏。
菩薩亦如是,若於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應生大怖畏。」
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言,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生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如助道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如佛所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
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

        此問答承前《阿惟越致相品》而來,故龍樹菩薩以如何至阿毗跋致而開難易二道。而如何進入不退位,於成佛道上亦最緊要,故但以至不退位而遠彰上成佛道之難易二門。

        觀此文,知龍樹菩薩判教緣起是因有「儜弱怯劣、無有大心」之人,知難行不堪而欲求易行之道,故特為如是下劣之機,開顯易行之法。初言如是行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丈夫志幹之說」,似在責其無有大心,當「不惜生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然成佛非易事,是法甚難,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如此難事,豈是下劣凡夫所能!為如是劣機,若不別開方便,便永無出離之日。故悲愍心生,毅然為此「無有大心」之機,宣說易行橫超之法,淨土一法,應機弘開。

        所謂難行道,有「行難」與「險難」二義,行難即「行諸難行、久乃可得」,險難即「或墮聲聞辟支弗地」。

        」者:即行門無量,諸如六度萬行等。如是眾行,既多且難,故曰「諸難」。

        「」者:即時劫久遠。經言,成佛須三大阿僧祇劫,乃至無量時劫,故云「久乃可得」。

        」者:即墮聲聞、辟支弗地。若墮於此,是名菩薩死,畢竟遮佛道。此即難行道之最大衰患,故《華嚴經》云:

甯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以此可知,上求佛道者,若墮於二乘,比墮地獄還要可怕。

        「諸、久、墮」為難行道所以難之根本,次第為因,因諸而難,因難而久,因「諸、難、久」而墮。能於此生大怖畏,自然期望別有他力救度之法,以速超生死,疾出苦海。

        反之,易行道則無以上諸難,但以信為方便,易行而疾至。所謂信者信何?行者何行?《易行品》初涉十方諸佛之易行,最後以彌陀「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之本願,顯示易行道別在「彌陀本願」。其言:

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觀此,知〈易行品〉雖涉諸佛菩薩之易行,而「諸佛世尊,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此即龍樹菩薩攝十方諸佛於彌陀一佛,捨十方淨土而歸西方淨土,意顯易行道宗旨偏在彌陀本願。並以偈頌彰此意言:

十方現在佛,以種種因緣,
歎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我歸命,我常念」,顯一心專念意。故知:「以信方便」:即信順「阿彌陀佛本願」;「易行疾至」:即「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也。無論何人,但稱彌陀佛名,自然乘彌陀本願力,往生淨土,疾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船過海,直達彼岸。此易行道,不假自力,全託佛願,故無「退墮」之險,無「步行」之苦,無「久乃可得」之難。

        與難行道相對,彌陀本願所成就的易行道有「一、速、必」三特點:

        「一」者一行:但稱彌陀一佛名號,不須修諸難行。

        」者速超:此生即得往生成佛,不經多生多劫;且現身即有入正定聚之益(即時入必定)。

        」者必定:現今稱名,蒙光攝取,即入正定聚現益;臨命終時,聖眾來迎,必定往生而成佛當益。

        有此三益,淨宗「以信方便、易行疾至」之理,一目了然。

        易行道所以易行疾至,因有彌陀本願故:「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此即龍樹菩薩對第十八願之釋,揭示易行道根源在彌陀第十八願。本願之王,藉此開顯而首次明朗。故知:阿彌陀佛本願雖廣亙四十八願,意在第十八願。善導大師玄悟此義,故有「四十八願,一一願言」之釋。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略示往生果報,潛通彌陀第十一、二十二願(此義藉曇鸞大師開顯而明瞭)。

        難行道如陸道步行,艱難困苦。易行道如水上乘船,任運而至。故釋迦如來於諸經中,處處指歸西方,並特說淨土三經,彰易行橫超法益。然於佛法昌隆、根機猛利之正法時代,難行道雖難,尚有堪行之機,故難易二道並彰於世,致使淨宗一法於正法時代難顯其獨特超勝之妙。待根機日下、法道漸衰之像法時期,唯有淨土教法偏利時機,廣通三時之淨土一門自待特別彰顯。龍樹菩薩順時應機,辨行門難易,決出難易二道,淨土一門,始初露鋒芒。如旭日東昇,晨光初耀(淨宗殊勝,偏由他宗之衰而彌顯其應機之妙。如盛夏之時,萬物並茂,難顯松柏之常青;至嚴冬來臨、萬木凋零之際,松柏依然挺拔翠綠,此時方見松柏之常青蒼勁也)。

        懸蒙授記之龍樹菩薩,首彰易行之教門,開淨宗之先河,建法門之基柱,暢如來之本懷。德光遐被,萬代崇仰。親鸞上人《高僧和讚》讚其盛德言:

本師龍樹菩薩者,宣說大乘無上法;
自己證得歡喜地,偏勸眾生念彌陀。
龍樹大士出於世,教導難行易行道;
流轉輪迴我等眾,應乘弘誓大願船。

二、自他二力判(曇鸞大師)

        繼龍樹菩薩後,弘揚淨宗以北印度的天親菩薩為盛。

        天親菩薩(西元四 ~ 五世紀),出世於佛滅後九百年頃,後於龍樹菩薩約二百年,初習小乘而譭謗大乘,謂大乘非佛說,後因受其兄無著菩薩之勸說而自識其非,始改學大乘,並欲割舌以謝謗法之罪。兄云:「汝設割千舌亦不能滅此罪;汝若欲滅此罪,當更為方便:汝舌能善巧譭謗大乘,當以此舌善巧解說大乘。」故一生廣造大乘論疏,以謝前愆。其疏甚豐,數難以計,有「千部論主」之稱,可知其智慧學識之深廣。其論著如此廣博,而其安心唯在淨土。《往生論》是其代表作,融三經義理於一體,彰「一心歸命」宗義,成為淨土宗正依論典。

        天親菩薩闡揚宗義,重在義理上發揮,未在判教上細辨。故其大義偏在易行一道,未涉難行之法。可謂唯一真實,無有枝葉。其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即是《往生論》心要,徹彰淨宗心髓。「觀佛本願力」彰淨宗本源、往生正因;「遇無空過者」顯淨宗攝機之普、易行之至;「能令速滿足」明淨宗之速超疾證;「功德大寶海」顯淨宗之無上佛果。

        淨業行人,若執於自身行業,而忽略觀佛本願力,則不知往生正因何在。憂慮不安之心,將無從釋懷。反之,若觀佛本願力,知遇無空過,一切疑慮,自將冰釋,功德大寶,不求而自得。

        又,天親菩薩言: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及: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
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則是以身作則,自行化他,普攝萬機歸於淨土之悲願。

        良由《往生論》文約義豐,旨趣幽遠,故多難明其「一心五念」心要一心即一心歸命,五念門即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回向門,以至塵封寶庫,罕有流通。北魏曇鸞大師為其所註《往生論註》,圓彰其義,使其幽遠深義得以明瞭。印光大師盛讚鸞祖盛德及其《論註》言:

曇鸞法師撰註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託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

又言:

天親菩薩《往生論》,淨宗之要典也,世罕流通。曇鸞法師之《註》,文暢達而義深邃,洵足開人正智,起人正信,乃淨業學人之大導師,惜中國久已失傳。清末楊仁山居士請於東瀛,刻以流通。

        曇鸞大師除圓彰《往生論》要義外,別有詳細教判。今依鸞祖思想,述淨宗判教演化,藉此以明天親菩薩衷懷。

        曇鸞大師(四七六 ~ 五四二),山西雁門人,家近五臺山,慕其神跡故,未滿十五歲便發心出家,廣學內外典藉。其神智高遠,三國知聞,洞曉眾經,獨步人外;於四論系之學,造詣甚深,有尊為四論師之祖者也。中年後發心註解《大集經》,中途染病,即停筆求醫。行至秦陵,上望青霄,忽見天門洞開,諸天階位,歷然齊睹,瞬目之間,病即痊癒,便欲續註,繼而思維:人命危脆,旦夕無常,宜先學長壽之術,方可長久住世,大弘佛法。故往金陵,拜訪聞名於世之山中宰相陶弘景,求諸仙術。陶以厚禮待之,並欣然授與仙經十卷。鸞祖歸途行至洛陽,遇北天竺菩提留支三藏法師,問言:「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者乎?」留支三藏法師答言:「此方何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長年,少時不死,終更輪迴三有。夫長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即以《觀經》授之曰:「此大仙方,依而行之,長得解脫,永離生死。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鸞祖聞此,豁然深悟,遂焚仙經,並捨四論講說,專修淨業。

        每有人責問曰:「十方佛國,皆為淨土,法師何乃獨意往西,豈非偏見生也?」

        曇鸞大師答曰:「吾既凡夫,智慧淺短,未入法位,念力須均,如置草引牛,恒須繫心槽櫪,豈得縱放,全無所歸?」鸞祖淳篤信仰(機法深信),以此可見矣!

        曇鸞大師自歸命淨土後,完全遵龍樹菩薩〈易行品〉及天親菩薩《往生論》思想,著《往生論註》,開淨宗他力本願之教,大顯法化。其著疏除妙絕古今的《論註》外,另有《讚阿彌陀佛偈》及《略論安樂淨土義》流通於世(有疑《略論安樂淨土義》非曇鸞大師著者)。

1.難易對比    二力攸分

        《往生論註》開章即廣釋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之義,藉此開顯,難行道之所以難,義更明朗;易行道之所以易,理尤突出。其文言:

謹按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龍樹菩薩圍繞「諸、久、墮」而釋難行道義,意顯欲自證聖果者,無論處於何時,皆是難行之道。曇鸞大師則更深契時機,言「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其特標「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意顯難行之義,佛滅後更強(幾近於無行)。以五濁之世、無佛之時,障緣多故,少依止故。有此二因,欲得自證不退,自然難上加難。欲詳明此義,鸞祖開顯五重要義,層層深入,一一簡別,一目了知難行道於「無佛之時」難行難證之所以然。雖略舉三五,已將緊要處一一點破;其幽遠深義,可謂觸目驚心。略申其義: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欲登不退地,得阿毗跋致,首當以智慧眼明辨菩薩法與外道之別。菩薩法以上求下化為本,以無染無著為要。福慧雙修,定慧等持。既廣攝世出世一切善法,又無「我、法」二執,純是清淨無為無漏解脫之道,極智慧而成就。外道雖亦似求解脫,行世善,修苦行等,但執於人法,錯認因果,有為有漏,非真實解脫之道。然其貌似解脫,似善而非善,無智行人,自難辨真偽。經言: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即是對末法眾生智慧短缺、正邪不辨的明示。可知外道佛法,其難辨之甚。此是修行入門第一難,乃內外簡別(如今外道彌猖,佛法反衰,此一難昭然明顯,令人悲嘆)。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縱有智慧,能明辨外道與佛法之異,而歸依佛門。然入得佛門,有大小乘之別,欲登不退,直至成佛,須行大乘菩薩道,興慈運悲,拔苦與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六度齊修,萬行總攝。如此大心,豈是凡夫所能?經言:「自未得度,欲度人者,無有是處。」縱有利他之心,若無利他之力、利他之行,則菩薩道但成一空言耳。凡夫所發悲心(實只是一有漏善心),多如畫水,瞬間即逝,終必墮入自利小行中。一墮於此,則障大慈悲,佛道無由得成矣。上至七地菩薩,入寂滅之境,觀一切皆空上無法可求下無生可度,尚難發起利他悲心,何況生死凡夫!此由行菩薩道之內因不具,故難。此是第二難,乃大小簡別。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或有上根利智,有心行菩薩道,而處此娑婆五濁惡世,逆緣障道,觸目皆是。處處五欲惑心,時時六塵亂性。未證無生忍、登不退地者,何能免此紛擾?雖有大悲心願,卻無順緣保任此德,多被種種惡人、惡緣、惡業之所破壞。如小樹未成,終被暴雨所折。昔日發大心之舍利弗,經不起天人考驗而退失菩提心,甘墮聲聞,自障悲心。聖者尚如此,何況凡夫?於今末法之際,五濁增盛,障難重重,此難彌顯。

        此一難,彰五濁惡世行菩薩道之外緣障道甚多,以是故難。此是第三難,乃順逆簡別。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或有出格丈夫,能不被惡緣所侵,修諸難行;若煩惱未斷,無明未破,盛德未成,此生成就,終無有望。所起諸行,但得人天果報而已(人天之果,非無漏善,暫樂還苦,名曰顛倒)。一旦墮入人天福樂中,多迷於五欲六塵而不能自拔(富貴學道難)。欲生生不退、世世修行者,恐萬中無一;多是隨業流轉去,一世不如一世。今世之梵行,則被來世之人天善果所破壞。猶如坯器,經雨則化也。如印光大師言:「既受生死,從悟入迷者多,從悟入悟者少。」此即所謂「三世佛怨」也(以今世所修,縱得善報,然來世得果反墮,豈不怨矣。但求人天果報、不求生死解脫者,尤當思此)。如五祖演、草堂清之輩,尚難逃此難,余者何人能免!所謂「生生增上、久乃可得」者,亦只成可望而不可及矣(吾輩虛浪生死,雖值多佛,久未解脫,即在於此。道綽大師以此而設問,建立聖淨二門,確立淨宗地位;善導和尚以此而立機法深信)。此即果中簡別。

        前三就「因」論難,此四就「果」論難。以此世之果,即後世之因,意顯生生世世皆難出輪迴矣。此是鸞祖三世通觀之深邃法眼,其智慧與悲心,令人感服!凡欲久居娑婆,救濟眾生者,尤當深思此難。若是久修菩薩道,深證無生忍,能處染不染,逢惡不變,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者,方堪遊戲地獄之門,處穢拔苦。若是具縛凡夫,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如《大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眾生?」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以上四難從義理上闡釋菩薩道難行之眾因,古德判第一為智障,第二為悲障,第三、四為方便善巧障。有此諸障,故菩薩道難成。究其根源,則因「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故,以總總修行難關,皆須憑真實智慧功德力一一突破,方能成就佛道。若無真實智慧選擇力,難過第一難;若無大悲菩提心力,難過第二難;若無摧伏邪魔外道破壞力,難過第三難。若無「隔世不迷、入塵不染」之大三昧力,難過第四難。此四難不過,欲成佛道者,未之有也。一言以蔽之:唯仗自力,不仗他力,末世眾生,於五濁之世、無佛之時,終難成就菩薩道。此是二力簡別。

        難行道唯是自力故,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其因雖多,可別歸為四難:一時難,二處難,三所行難,四所向難。所謂久乃可得,即時難;五濁之世、無佛之時,即處難;行諸難行(唯是自力),即所行難;至阿毗跋致(乃至上成佛道)即所向難。五重要義顯此四難,可謂微妙至極,處處閃耀著智慧之光。

        反之,易行道之所以易,因有「他力攝持」故:「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種種諸難,皆迎刃而解。以易行道不涉他種行業,不須智慧明辨他法真偽,但稱彌陀佛名,求願往生則足。以念佛一法,佛所攝故,巧入佛法(暗合道妙),無有非法可揀擇。如《觀經》言念佛眾生:「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若修他法,則需智慧明辨:是菩薩法耶?非菩薩法耶?念佛則不如是,乃直見父面,天然佛道。所謂「母子相憶,不相捨離」也。無論上智下愚,皆可遵此一行,故無第一難。

        凡夫因中雖無力成就菩提心,但願往生實即淨宗無上菩提,則可乘佛願力,入無為涅槃界,成就大乘極果,自然圓滿利他功德,所謂「能自利,即能普利一切」也,故無第二難。

        稱名一法,佛力攝護,易行易往,無有能破。時處諸緣無礙,時節久近無礙,罪福多少無礙,所謂「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無第三難。

        生於淨土,見生之火,自然而滅;上成正覺,證大涅槃。不墮人天福樂中,永出輪迴,成就梵行,遊化十方,任運度生。故無第四難。

        此四易皆由彌陀願力所成就,但能信受奉行,則稱名自歸,疾速圓滿功德大寶。猶如水路,因船力故,須臾千里,此即他力攝持之不可思議處!誠如龍樹菩薩所彰:「一、速、必」也。

        兩相比較:「餘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力用懸殊,自可體悟曇鸞大師「勸捨難行,歸於易行」之深切悲心。

2.他力速超    三願的證

        曇鸞大師於「難易二道」判釋中,揭示出難易的根源在自他二力。此二力開顯,使二種勝法修學宗旨明朗。其難行之辨甚詳,以法顯機,彰難行道乃大力聖人所能,非無力凡夫所堪,下劣凡夫,唯易行一門可通入;於易行道宗旨,其言雖簡,卻明示「信佛因緣,乘願往生」之肝要。為圓彰他力之超勝,《論註》最後引用彌陀三願以為的證,與「難易二道」首尾呼應,彰豎出與橫超兩重因果之別。其文言: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當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遊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曇鸞大師於四十八願中,別選三願作為易行疾至「的證」,明凡夫往生、成佛,皆彌陀願力成就。以第十八願彰往生之因,以第十一、二十二願,明往生之果,意顯淨宗「念佛成佛」之無上因果。

        三願以第十八願為根本,以有因自有果,無因則無果矣。所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即潛通於果。鸞祖釋此願義甚為簡要明瞭,言:「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也。仗他力故,十念即生,此即他力易往根源。何為「十念」?鸞祖釋言: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觀此,知「十念」非具體數目,乃「業事成辦」義,即一切眾生往生功德,已由彌陀願行所成就,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必定往生。

        故知:十念業成,乃決定往生之論,非定量之數,即不在稱念數目之多少,自「不必須知頭數」,只管相續稱念即是,所謂「乃至十念」也。道綽、善導二祖將此開顯為「上盡一形,下至一聲」,使其義理大彰。

        第十一、二十二願即顯往生之果: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縱下品生者,雖不知無生之理,一得往生,種種知見煩惱,亦自然而滅。如《大經》言:「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此橫超法益,非餘法能及,最難信受。鸞祖依二十二願意言:

按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觀此,知往生淨土者,無有品位之別。然經中處處言三輩九品差別相,如何會通?通觀《大經》,知雖言差別,意實平等。《大經》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故知,經中雖權說差別(亦或本師曲順聖道法益、巧攝聖道行人歸於淨土之方便施設乎?或順凡情,就機之深淺而暫論品位乎?或絕凡夫慢不勤策之偷心乎?聖義幽深,凡心難測),意實一味。鸞祖《讚阿彌陀佛偈》釋此義言:

安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身相莊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容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又其《往生論註》言:

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機雖有「三三之品」,同乘佛願,往生淨土,則「無一二之殊」,正所謂「同因同行至菩提」也。

        極樂果報「平等一味、隨意顯化」之義以此開顯而明朗,此是曇鸞大師首彰「凡夫往生報土」宗義,因果分明,一目了然。鸞祖如是透徹經意,顯淨宗心要,真乃「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也。

        此三願的證,明往還回向皆由他力。第十八、十一願顯「往生彼土、證悟佛果」仰仗他力(往相),二十二願明「供養諸佛,開化眾生」亦仗他力(還相)。故曇鸞大師言:「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因行果證,皆由他力,此即淨宗易行疾至甚深微妙義,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亦是此法難解難信之所以然。欲令易解,曇鸞大師別以譬喻,形象說明自他二力之優劣:

自力行者,須戒定慧成就,方能遊四天下。
他力行者,雖是劣夫,跨驢不上;乘轉輪王力,便可遊四天下。

        此喻無有戒定慧之凡夫,但乘佛願,即可成就佛道。他力之不可思議,以此得以徹彰。故曇祖於《論註》中處處彰顯「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要義,極讚此法言: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煩惱成就之凡夫,不斷煩惱得涅槃。此即他力難思議處,而此他力全彰於名號功德中,《論註》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但能生信無疑,稱彼名號,即與彌陀願心相應,即是如實之修行。以彼光明名號是「實相身」,是「為物身」故,自能止一切惡、生一切善、滿一切願。其最後結言:「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則是鸞祖判教指歸,導人歸命彌陀、稱彼名號、乘願往生 。

        《論註》初於難易對判中,詳明自力修證之難;最後引彌陀三願,的證他力成佛之易。鸞祖悲智苦心,深長可思也。

        附念佛成佛因果如左圖:

   

        從曇鸞大師判教思想中,可窺知其於淨宗之不滅功勳,然「蓮宗十三祖」【註】說卻忽略了曇鸞大師及後繼之道綽大師。中國淨土宗以東晉慧遠大師(三三四 ~ 四一六)為初祖,其結集百餘智士於廬山東林寺共修,首開蓮社之風,影響頗盛,可謂一響百從。故宋朝天臺宗人宗曉法師於《樂邦文類》中,訂立祖位時,視蓮社的創立為淨土宗之始,以慧遠大師為蓮社初祖。觀慧遠大師淨土思想,偏於觀想念佛,並融會般若、禪定之聖道理念,未能盡顯淨宗易行疾至之理。其時淨土經論尚未普遍流通於世,淨宗法寶鮮而難見,故一生著述多是聖道理論,對淨土之釋亦依附於聖道之理。觀《念佛三昧詩序》,即明此義。其言:

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

        於此可見其淨土思想之一斑。因其偏於觀像念佛,仍屬難行之道,故攝機未普;雖亦別成淨宗一流,然至宋明以後,因根機漸劣,觀難成就,故少有人實修。而其「結集蓮社,共修淨業」之風尚,及「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之首倡,則對淨宗普及,有深遠影響。西方淨土信仰因此而從十方淨土信仰中一躍而出,獨成一宗,故後言「淨土」者,即偏指「西方淨土」。

        慧遠大師博綜六經,尤善老莊。自駐錫廬山以來,三十餘年,影不出山。其一生融會玄學,倡導中觀思想,有力地推動了佛法在中國的弘傳,而其淨土思想則尚未形成體系。我國最早深入全面闡釋淨宗教理,彰易修易往之道者,即曇鸞大師。其《往生論註》開他力念佛之先河,明稱名易行之本源,淨宗「易行、普被」宗旨,由此得以彰顯於世。

        曇鸞大師「二道二力」判釋,為中國淨土宗判教之始,確立了淨宗獨特地位,為淨土宗之形成與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故有尊曇鸞大師為中國淨土宗初祖者(日本「三國七祖」說,以之為三祖)。後之弘揚淨土者,多以二道二力為指南,闡揚宗義。或彰難行道之難以導歸淨土,或顯易行道之易而直指心要。千開萬閉,皆不離此。

        曇鸞大師乃不測之人,魏孝靜帝尊為「神鸞」、梁武帝讚為「肉身菩薩」。其一生於山西石壁玄中寺建立淨土道場,上續廬山專修淨業之風範,下啟淨宗他力本願之教法,使淨宗易行一門,大彰於世。隋朝天臺智者大師(五三八 ~ 五九七)於《淨土十疑論》中,即引用「難易二道」勸進行者;後之道綽、善導、少康等祖師,則傾一身之命,薪火相傳,大弘此道。誠如印光大師所讚言:

《往生論註》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臺、西河、長安等,宜細看之。

        鸞祖之功,非言思能及。今能遠沾法益,皆其恩德所致。《高僧和讚》讚其威德言:

本師曇鸞大師者,承菩提流支教導;
焚燒長命之仙經,深歸往生淨土門。
擱置四論之講說,廣演本願他力教;
引導具縛諸凡眾,平等進入涅槃門。

【註】:淨土宗師資傳承,古來異說不一,影響最大者,即十三祖說,與三國七祖說。

一、蓮宗十三祖:中國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是經宋元明清的逐漸推選而形成的。淨宗立祖之說始於宋代,南宋宗曉法師立蓮社六祖,即慧遠、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爾後,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臺宗外,兼及禪宗、華嚴、法相、密宗、律宗五宗,而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為蓮社七祖。宗曉、志磐同是天臺宗學者,宗曉立蓮社六祖,志磐在此基礎上略有刪增,立為七祖,後人大致依志磐所訂。明清蓮池大師弟子增推蓮池大師為八祖。清道光年間,悟開法師增推蕅益大師為九祖、省庵大師為十祖、徹悟大師為十一祖。民國年間,印光大師改推清初的截流大師為十祖,省庵大師、徹悟大師遞降為十一、十二祖。印光大師往生後,四眾弟子推其為十三祖。此即中國淨土宗十三祖的由來。

二、三國七祖:日本淨土宗尊善導一系而別有一淨宗祖師譜系,即所謂「三國七祖」說:印度龍樹菩薩、天親菩薩,中國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日本源信大師、法然上人。

中國蓮宗所訂祖師並無法脈上的承傳,只是「取異代同修淨業,功高德盛者」立為祖師。這種訂立祖位與他宗不同,他們並無直接的師承關係,甚至在教義上有迥然之別。日本所訂七祖,則與十三祖說有別,此七祖無一不是「功高德盛者」,而且在教義上同出一流,雖無直接的師承關係(道綽、善導除外),亦可謂一脈相承。這種私承法脈,正是淨土宗迥異他宗之處,唯法是依,唯法是從,人人可循,無時空隔礙。

從兩國訂祖差異中,可窺知兩國觀念上的微細不同。中國十三祖說具有包容性,以中國唐宋後,淨土宗寓於諸宗,融混齊歸理念曾一度為淨土法門的主流;此一包容性顯示了淨土法門的廣大無礙。日本淨土宗則完全依善導一系法脈訂立祖位,突顯淨宗清淨無染的法脈傳承,別有宗祖的味道。兩種傳承,反映了淨土宗一體兩面:一廣大無邊,圓收一切。二清淨無染,圓超一切。如是互融互攝,並彰一宗法要。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