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晚上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善導大師的〈讚佛偈〉。善導大師的〈讚佛偈〉非常殊勝且含有深意,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講非常重要,可是如果對這首〈讚佛偈〉的內涵沒有很通達的話,就看不出來。
之所以要和大家研討善導大師〈讚佛偈〉,是昨天中午我跟淨修法師用午餐的時候,淨修法師跟我提起說,有一些蓮友看到淨土宗念佛會所編的《超薦儀軌》中的〈讚佛偈〉是這八句,跟傳統的〈讚佛偈〉不一樣,就搖搖頭、排斥、不接受,認為我們跟人家不一樣,獨樹一格,甚至標新立異,連〈讚佛偈〉也改變,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之所以以善導大師的這八句為〈讚佛偈〉,是為了顯示彌陀名號的功能及稱名念佛的殊勝,使其更切合本宗的教理。一般的〈讚佛偈〉是: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一般寺院,念佛共修也好,佛七也好,都是念這首〈讚佛偈〉,自從我學了善導大師這個系統,承接這個法脈之後,我就覺得善導大師的〈讚佛偈〉比較殊勝,更契理、契機,能夠顯現出彌陀的本懷,富有深意。當然一般的讚佛偈也很好,可是我感覺在深度、廣度以及背後的內涵是不夠的,大家如果詳細看我所編的這兩張稿(講義和補充講義),就會瞭解。
大家曉得傳統的〈讚佛偈〉是誰寫的嗎?知道的請舉手,沒有人知道。傳統的〈讚佛偈〉是北宋時代的擇瑛法師所寫的,當然這位法師名氣不高,一般也不知道。擇瑛法師這一首〈讚佛偈〉是根據什麼所寫的呢?完全是根據《觀無量壽經》,前面六句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的「第九觀」,後面兩句是根據「九品」文段而來的。《觀經》言:
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眉尖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我們讀《觀經》這一段文,再看傳統的這一首〈讚佛偈〉,就曉得前面六句,都是從這一段經文濃縮而來的,偈文本身是在描述《觀經》第九觀(真身觀)的內容,把這一段經文濃縮為六句。這樣的濃縮,方便持誦,可是就意義內涵來講,並沒有顯發出來那一種深度與廣度。反觀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就有把這一段經文的功能力用,讚歎、宣說出來。
自古以來,善導大師被公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同時我們淨土宗也完全承接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為什麼?其實談起「淨土宗」,不論在經教理的架構或祖師的傳承,只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具備宗派的條件。對於這樣的見解,如果不瞭解教理,就不容易肯定;反之,如果瞭解教理,或者在佛學院有上過課的話就會肯定,必須屬於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堪稱為純正的淨土宗。因為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承接於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又承接於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則向上承接於龍樹、天親菩薩,而龍樹、天親菩薩有關這方面的著作,完全都是融會貫通淨土三經,把淨土三經的精華,全含攝在核心著作之《易行品》以及《往生論》中,所以龍樹菩薩對淨土法門最大的奉獻就是《易行品》。至於天親菩薩,雖然他專弘唯識,可是在淨土法門卻寫了一部影響深遠的《往生論》。接下來的曇鸞大師就是會通這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寫了一部《往生論註》,註解《往生論》,然後經過道綽禪師下傳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二十幾歲的時候就進入念佛三昧,寫了五部九卷的著作,把淨土法門整個開宗立派所應具備的教理、架構通通呈現出來,所以淨土法門到了善導大師是集大成者。
所以,就闡揚淨土的歷代祖師來講,只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是非常專精、非常純粹的淨土法門,可惜的是,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著作,在唐朝末年就從中國失散,只有另外一部著作《往生禮讚》被冰存在一部拜懺的本子裡面,其他的著作都在中國消失了。善導大師的著作雖然在中國消失了,可是在日本卻被完全保留著,而且長久以來,由於有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創建日本淨土宗,因而善導大師的著作思想在日本源源不斷的傳承到現在,而且被發揚光大。
而我們中國的淨土法門呢?唐朝末年之後,就沒有善導大師這種思想、內涵了,所傳承的大部份都是以天臺宗的思想為主,像北宋時代的知禮大師或慈雲大師,他們都是天臺宗行人,他們一方面學修天臺,而行歸淨土,所以一方面講止觀,一方面也著作淨土的文獻,另外一位元照大師,他是律、淨雙修的,他們的思想著作也影響後來的中國淨土法門。還有明朝末年蓮池大師寫《阿彌陀經疏抄》,他是揉合天臺、華嚴和禪宗的思想來註解《阿彌陀經》;明末清初的藕益大師,他的高著《阿彌陀經要解》,也是以天臺思想來註解《阿彌陀經》,完全看不出善導大師思想的影子,為什麼?因為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著作,既然沒有在中國傳承、弘揚,所以他們也無從接觸,也就流露不出那個思想來,結果所註解的都是摻和了聖道、自力、難行的成份,因此就失卻了淨土法門他力、易行的特色。
直到清末民初,楊仁山居士透過關係,才將善導大師這一系列著作從日本引回到中國。在淨土宗的十三位祖師當中,只有出生在唐朝的少康大師、法照大師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法照也好,少康也好,他們的淨土思想是跟善導大師一致的;以近代來講,則只有民初的印光大師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思想。
也因此,自古以來佛教的〈讚佛偈〉都用擇瑛法師所寫的那一首,現在我們可以說福德因緣具足,善導大師這一系列的著作思想,引流回到了我們本國,除非沒有接觸到,不曉得它的殊勝、難得,既然我們知道了,尤其我們的法脈是善導大師的法脈,而我們這一位祖師也有〈讚佛偈〉,當然就要回歸祖師,用我們這個法脈的祖師所寫的〈讚佛偈〉。
在聯合公祭的時候唱頌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除了因為此偈乃屬於我們這個法脈傳承的祖師所作之外,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首〈讚佛偈〉有它深廣的涵義,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善導大師,根本就寫不出這樣的內涵。這方面,我們可以從文獻來瞭解,能寫出這樣內涵的讚偈,自古以來,是其他的祖師所沒有的,蓮池大師沒有,藕益大師也沒有,都未能寫出這樣的內涵。
面對這樣深廣的內涵,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涉獵我們這個法門的教理,沒有聽聞解說的話,那也看不出來,所以今天就藉著這個機會來跟大家研討這一首〈讚佛偈〉。
為了讓大家對這首〈讚佛偈〉的內涵,能夠聽聞之後仍然可以留在心中、留在手邊溫習,所以我就寫了第二張補充講義。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一遍〈讚佛偈〉。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請放掌。
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前面三句也是從《觀經》第九觀(真身觀)的經文而來的,而且是把這個經文濃縮包含在前面三句當中,更把經文的內涵、功能力用都發揮出來。傳統的〈讚佛偈〉只有描述經文,可是經文的宗旨、功能力用、殊勝之處,卻沒有顯現出來。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嚐到這一首〈讚佛偈〉殊勝的內涵與法味。現在我一方面帶領大家念讀講義,一方面稍為解說:
此偈含三經要義,三經正意。三佛本懷:唯在念佛往生,顯明第十八願之旨。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三經要義」,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總共有八句,這八句的〈讚佛偈〉是涵蓋淨土宗的正依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核心要義,也就是念佛,「三經正意」,三經主要在說什麼?都顯現在這一首偈子當中。「三佛本懷」,三佛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三佛的本懷在那裏?也顯現在這一首偈子。透過這一首偈子,讓我們知道三經的正意、三佛的本懷,在於使眾生專念彌陀佛名,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所以這一首偈子,顯明三經的正意,同時也歸根結源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尤其是其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因為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就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彌陀名號,也沒有我們的念佛往生,當然也沒有釋迦牟尼佛來宣揚這個法門,也就沒有十方諸佛來證明這個法門,所以溯本歸源,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透過這一首〈讚佛偈〉,讓我們了解淨土三經的宗旨,不是各別不同,而是一致的。雖然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的場合,跟不同的徒眾講這一個法門,也從不同的角度來講,可是並不是說這一部經跟那一部經的宗旨、目標、方法不一樣,不是的,都是在講同一件事,所以「三經一致」。
每一部經,概括來說都在講兩件事情,哪兩件事呢?就是「目的」與「方法」。《阿彌陀經》很簡短,一開始就在講極樂世界多麼的殊勝莊嚴,目的是為什麼?就是讓我們嚮往,所以極樂世界是我們嚮往,我們所追求、所要去的地方,《阿彌陀經》目的就是在講極樂世界。要到極樂世界要怎麼去呢?《阿彌陀經》接下來就講往生的方法,就是「執持名號」。一開始講極樂世界,廣說極樂世界的莊嚴,來讓我們深生欣慕,如果極樂世界還有痛苦,還有輪迴,還有煩惱,那我們不會嚮往;極樂世界是沒有三惡道,沒有六道輪迴,沒有生老病死,沒有煩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一到了那裏,就能夠顯現出可以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無量壽,具足四十八願,誰不嚮住呢?但是嚮往歸嚮往,境界那麼殊勝,要到那裏的方法,如果困難做不到的話,跟我們就沒有什麼關係了,可是,如果這麼殊勝的地方,他也能去,我也能去的話,那就跟我們有絕對的關係了,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所以,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說要到極樂世界並不困難,很容易。當然像那樣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涅槃的境界,少善根福德肯定不能到達,必須多善根多福德,那剛好,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曉得這樣的境界少善根福德不能進來,必須多善根多福德,然而一般凡夫哪有善根福德?何況要多善根、多福德。可是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所以祂在五劫思惟當中,就為我們思惟好,在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當中,已經為我們積植了能夠到極樂世界多善根多福德的功德資糧,這些功德資糧在哪裏?就在這一句佛號中。所以這一句六字名號,叫萬德洪名,表示我們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必定能夠到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經》也好,《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也好,都在講什麼?講目的地是極樂世界,講方法,講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定業,就是執持名號,所以三經都是一致的。
《觀經》講十三觀,講十三觀做什麼?我們又做不到,講這些用意何在?雖然做不到,可是曉得極樂世界是這麼莊嚴的話,就會嚮往;既然嚮往,那就告訴你,只要專念彌陀佛名就能夠去。所以《觀經》前面很長的經文,講定善的十三觀,讓我們瞭解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最後講執持名號,怎麼執持名號呢?最後結論的經文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釋迦牟尼佛要阿難尊者領受的,要阿難尊者傳下去的,不是觀無量壽佛相,而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個就是「持名」。可是《觀經》講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沒有就為什麼要執持名號做進一步的發揮,而是改在《阿彌陀經》中發揮,所以《阿彌陀經》是淨土三經的結論經典。不過追根究底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專談阿彌陀佛如何發願,發了什麼願,如何修行,所建設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極樂世界,祂成佛的因果,和我們凡夫往生的因果,在《無量壽經》裏面都有談到。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就是把淨土三經核心要義扼要的展現出來,所以這裏說「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接下來:
前三句屬《觀經》,依《觀經》「第九真身觀」之文而造句,正顯《觀經》正意,開闡二尊大悲心要之經文,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
前面三句偈語是依《觀經》而造的。剛剛念的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就是依據《觀經》第九觀第一段的經文:「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而來。
無量壽佛就是彌陀,無量壽佛身,就是彌陀身色如金山,這個金,就是閻浮檀的金,閻浮檀的黃金是什麼黃金呢?經典中常常提到閻浮檀金,閻浮檀金是我們這個世間的黃金當中最殊勝的黃金,一般的黃金如果放在閻浮檀金當中就失色沒有光輝了。夜摩天是欲界天第三天,夜摩天的閻浮檀金不是我們人間的閻浮檀金,它是天金,阿彌陀佛佛身的金色,不只是比這個世間的閻浮檀金還要殊勝,比天界的夜摩天閻浮檀金也還要殊勝,而且殊勝無以倫比,是天金所不能比擬的,當然「阿彌陀佛身金色」、「彌陀身色如金山」,這個「金」用夜摩天閻浮檀金只是一種譬喻、形容,要比較的話,是根本不能比較的。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要用金山來形容彌陀的佛身,也有他很深的涵義。接下來:
《金光明經》言:
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
《易行品》言:
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易行品》是龍樹菩薩所寫的,這一段文是龍樹菩薩〈讚佛偈〉當中的第一首。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是融合了《觀經》、《金光明經》、《易行品》這些經論所造句的,所以是有它特殊的含意。
這一首偈主要的含意,是在下面這兩句:「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這是依《觀經》「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文所造句。
充滿大宇宙的彌陀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呢?善導大師闡釋說:「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若不念佛即不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顯示光明與念佛,念佛與光明,相感相應,彼此一體不離,永在一起。「光明攝取念佛眾生」,這一種功能力用,這一種容易又殊勝,在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二句、第三句就有把它突顯出來。所以,善導大師是以前面二句「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來涵蓋《觀經》第九觀的經文,以第三句「唯有念佛蒙光攝」來闡發《觀經》經文所要講的背後之義。
這三句之中,前面二句一般要造的話,都可以造得出來,但是第三句一般就造不出來了,連想也不敢想。「唯有念佛蒙光攝」,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唯有念佛才蒙受光明攝取,背後的意義在說明,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即使阿彌陀佛的光明,再怎樣的遍照十方世界,也跟阿彌陀佛在這一方面沒有感應道交,沒有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我們讀了《觀無量壽經》千遍萬遍,卻往往看不出經中所要彰顯的這一層涵意,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我們就不曉得有這一種特殊的意義存在了。
此真身觀之文亦是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之處。
此真身觀之文,乃《觀經》一部之結晶。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這一段話、這個內涵、這個典故,大家知不知道,典故是從那裏來的?是從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來的,善導大師以《觀經四帖疏》解釋《觀無量壽經》,在解釋之前,就先開宗明義地判別《觀無量壽經》在講兩個法門:一個法門是「要門」,一個法門是「弘願門」。要門就是通途的法門,弘願門才是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的正因正行的法門,善導大師在這裡怎麼講呢?善導大師說:「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在這裡點出「要門」這個法門,然後又說:「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娑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廣開淨土要門,要門包含很廣,包含定善、散善、六度萬行,然後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廣開淨土之要門。那安樂能人是指誰,是指阿彌陀佛,安樂就是極樂世界,能人就是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人,就是指阿彌陀佛,安樂能人也在《觀經》裡面彰顯有別於要門,有別於通途法門的這個特別法門的內涵,叫做「弘願」,所以說「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善導大師說阿彌陀佛彰顯弘願這個法門,那到底在《觀經》哪個地方彰顯呢?就是在第九觀真身觀的經文,怎樣彰顯呢?就是這裡所說的,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這個光明在《阿彌陀經》是說「無有障礙」,這無礙光的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呢?就是「攝取念佛眾生」。這麼說,豈不是《觀經》這一段經文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顯彰別意之弘願」的地方。如果是要門,就表示不是專稱彌陀佛名,不是專稱彌陀佛名,就沒能蒙受彌陀無礙光明的攝取不捨,所以彰顯別意弘願的經文,就在《觀經》第九觀的「光明遍照」的經文中。因此真身觀的這一段經文,也是阿彌陀佛彰顯祂第十八願以念佛普救十方眾生這個弘願的內涵的地方。
另外,《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一段文,也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結晶的地方。剛剛所講的,《觀無量壽經》的結論流通文並不是流通「觀無量壽佛相」,而是流通「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因為持名念佛能蒙受彌陀攝取不捨,不是持名念佛就不能蒙受攝取不捨。像這樣的重要的教理,如果沒有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話,誰有智慧能夠闡揚出來,誰有這個膽氣敢講出來,歷代祖師沒有人敢講這樣的話,說「唯有念佛蒙光攝」。請看:
明闡專念彌陀,利益特別殊勝之要義、要處。
「明闡」是清楚的顯現。十方眾生──不論在家、出家、男女、老幼、智愚、善惡,專念彌陀的利益與特別殊勝的要義、要處,都在這一首偈中顯現了。
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雖然彌陀光明遍照十方,光明是照了十方了,可是「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光明攝取不捨。意思是說,你只有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才攝取不捨,才蒙受彌陀佛光的利益;你不念阿彌陀佛,念其他的佛也好,其他的咒也好,其他的經文也好,修其他的法門也好,通通不能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什麼利益呢?就是蒙佛「攝取不捨」。「唯有」這兩個字是非常斬釘截鐵、非常肯定的語句,不是不定或者是或然的。
阿彌陀佛在第十九願就說,凡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他把他修行的功德迴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保證臨終的時候要來迎接他。當然每一個法都有它的因果,五戒之因是得人為果,十善之因升天為果,四諦得羅漢為果,十二因緣得緣覺為果,六度之因得菩薩為果,雖然他是凡夫,即使發菩提心不是真發,所修的菩提行不是真菩提行,不是三輪體空,不是真正的功德,所修的跟極樂世界是不相應,是因果不相關的,可是因為他迴向了,迴向要往生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也跟他保證說:「好!你放心,你臨終的時候,來接你。」
可是為什麼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其他沒有呢?對這個問題,善導大師特別在《觀經疏》設立問答詳細的解說,內容在《善導大師全集》二○五頁的地方,也就是「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舉三經證言來做為解釋。所以善導大師舉出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還有引用《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的宗旨來做為解釋,讓我們曉得,喔!原來如此,唯有念佛蒙光攝,若不念佛就不能蒙光攝,彌陀光明唯攝念佛者,彌陀光明不攝其它雜修、雜行,道理在哪裡?在二○五頁的內容中,善導大師就特別把它顯明了。
再者,透過這首〈讚佛偈〉,我們就馬上曉得這個法門特殊的地方、特殊的行法在哪裡?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無二亦無三。那有什麼利益呢?利益非常殊勝,難以思議!就是永遠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這個給我們安心、安穩、有希望。
一般都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這麼簡單?那是佛的境界,一到極樂世界,三界六道永遠斷除,一到極樂世界,進入正定聚、不退轉;以自力修行的話,進入正定聚、不退轉,起碼要到達初住菩薩境界,極樂世界的不退轉又是超越初住的位不退,超越十迴向的行不退,超越初地的念不退(或說八地念不退),他的不退轉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旦往生都是進入阿鞞跋致,而且進入一生補處,這樣的殊勝,誰敢說他能去,誰都不敢妄想說我能夠去,我能夠擁有這樣的身分以及好處。但是透過這一首〈讚佛偈〉,我們就曉得,不只高僧大德、很會修行的上根利器的人,我們一般凡夫俗子、一般根器頑劣業障種子,也都能夠平等往生。透過這首〈讚佛偈〉就能夠瞭解這個道理。
讚偈的下一句是「當知本願最為強」,這是引用自《無量壽經》;接下來四句,釋迦牟尼佛的勸說、十方諸佛的證誠,也就是「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是引自《阿彌陀經》。這幾句就將我們這個法門的因、果、方法、目的,還有境界,簡明扼要的顯發出來。
所以這一首讚偈,給我們念佛人以及所有修行者最後的希望、最後的光明。不然一個修行者,在深山古剎、住山閉關修行一輩子,貪瞋癡依然存在,本具佛性一點也沒有證悟,那這口氣一斷,依然三界六道輪迴,怎麼辦?一般修學傳統淨土法門的人往往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那麼簡單?哪有只要念佛就能夠去?如果這樣的話,天下的眾生豈不都往生極樂世界了?但可惜,他並不知事實確實是如此!為什麼?因為背後有彌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彌陀的本願之力。如果是以我們自己的力量往生,確實沒有我們的份,我們何德何能?沒有智慧、沒有修行、沒有德能,之所以能夠往生,是只要我們念佛,自然有彌陀的願力攝取不捨,所以看到這一首〈讚佛偈〉,給所有修行人,尤其是淨土法門的人,莫大的安慰、安心、有希望!
我們讚歎佛的智慧慈悲,讚歎佛的威神功德,如果不能把阿彌陀佛這樣的功能力用顯現出來的話,不只不是讚歎,甚至是在謗佛謗法,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悲心在哪裡?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八個字比較深,一般人理解不來,基督教講博愛,講神愛世人,講一個愛,叫愛心,佛有沒有愛心?一定是有,而且佛的慈悲深廣度都超越博愛,超越世俗所講的愛心,佛有愛心,請問佛愛不愛人?佛能不能達到愛我們的目的?佛如果不能救我們,表示祂沒有力量,佛如果有力量能夠救我們而不救,表示祂沒有愛心,但是佛不但有愛心,而且有能力,不但有能力,而且有愛心。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之佛,是壽命無量之佛,光明顯現阿彌陀佛的智慧、威神的能力,壽命顯現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的愛心,所以佛不只愛我們,也有能力救我們,而且把我們救離三界,同時救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能夠這樣的讚歎佛,才是真正的讚歎,不然如果說我們在讚歎佛,可是這尊佛不能救度我,可見這尊佛還有限度,對不對?而十方諸佛只有阿彌陀佛的慈悲與力量能夠平等救度十方眾生,可是你沒有讚歎出來,那是真的讚歎嗎?「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可是獨獨漏了我,那這樣是讚歎嗎?十方諸佛的名號能夠被尊萬德洪名的,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貪瞋癡都特別深重,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貪瞋癡煩惱特別深重眾生都投胎到娑婆世界來,因此娑婆世界的眾生比較難度,《悲華經》就說:「一千四佛,捨離我們而去」,所以如果有佛能夠救度千佛所不能救的眾生的話,豈不顯現這尊佛超越於千佛?千佛就表示十方諸佛,因此《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就讚歎阿彌陀佛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是智慧之相,智慧就是救度眾生的能力,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之所以諸佛所不能及,是因為阿彌陀佛能夠救度的,諸佛未必能夠救度,諸佛不能夠救度的,阿彌陀佛能夠救度,所以這一尊佛才能夠稱為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不能。我們在讚歎阿彌陀佛,如果不能這樣的讚歎,那就不是如實的讚歎,所以善導大師的這首〈讚佛偈〉,就是如實的在讚歎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光明有照、有攝,唯攝取念佛眾生,這「照」跟「攝」的通別是怎麼樣呢?請看:
照攝通別之異
就斷句有二:
1.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2.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之經文,一般有這二種斷句,斷句不同,意義就不同,所以意義也有二:
意義亦有二:
1.照者廣通念佛及諸行等機,攝唯局念佛。
第一段的斷句涵意,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任何一切眾生,是廣通於念佛的眾生也好,或者觀佛眾生也好,或者修其他法門的眾生也好,都平等的、普遍的給予佛光普照,所以說廣通於任何的根機。「攝,唯局念佛」,攝取不捨就只限於念佛的眾生,沒有念佛的眾生,就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這個就是通、別。「通」,光明普照任何根機;「別」,只局限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這是第一段斷句的涵意。
2.照攝共唯念佛,不照餘行者。
第二段斷句涵意,彌陀光明所照的,以及所攝取不捨的,這兩種功能通通只限於念佛眾生,既不攝其他的行者,也不照其他的行者。所以這一段的經文,由於斷句的不同,涵意也不同。
這兩種斷句都說的通,為什麼?「照」的目的就是要「攝取不捨」,不是攝取不捨,那就不是照。從佛的平等慈悲來看的話,是普照一切眾生,但就內涵來講,只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樣的話,就分出兩種光明: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調熟,心光攝取而不捨,契佛心故。
「色光」就是身上所發出來的光明。身上所發出的光明就是普照一切眾生的光明,不分念佛、不念佛,且有調熟的功能。也就是說,眾生根機有分初機與老參,初機肯定不瞭解這個法門的特色,不瞭解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還在於調熟的階段,還沒有成熟,還沒能成為「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阿彌陀佛的佛光仍然普照著他,這種身上的光明,就是調熟的光明。
「心光」是攝取不捨的光明。為什麼說「心光攝取」呢?佛心是什麼心呢?《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自然就蒙受心光的攝取,所以說「契佛心故」。接下來:
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恆別,唯就機分。
身上的色光,以及心中的心光有不同嗎?沒有,色光和心光是一體的,是無二無別的,沒有心光就沒有色光,而這個色光也是從心光而來的,所以色光的遍照和心光的遍照,並非永遠的各個不同。所以就佛的光明來講,無所謂色光、心光,「唯就機分」,是只就根機的不同,才分出色光和心光。根機怎樣的不同呢?如果是專修淨土法門,專稱彌陀佛名,不雜修雜行的,就是這個法門的正機,那就是色心兩種光明,通通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道理,還沒有信受,還沒有合乎這個法門的實踐,就與這個法門的教理不相應。天親菩薩說:「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曇鸞大師說:「不如實修行,與名義意不相應故」。所以有沒有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是就根機上來分的。接下來:
佛心雖平等,根機有親疏;本願及三緣,唯攝取念佛。
佛心是平等的,不管這個眾生有信無信、有念佛沒念佛,阿彌陀佛都想要救他。可是佛心雖然平等,根機卻有親有疏,所謂「親」就是他瞭解這個道理,相應這個法門,「疏」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法門的道理,還不相應這個法門。「本願及三緣」,在《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二○六頁),善導大師用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來解釋為什麼只有念佛才蒙受彌陀的攝取不捨。所謂「親緣」就是:
眾生起行,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這段法語就像白話文,一看就懂,不用解釋。你如果不念佛,那跟阿彌陀佛就不親了,怎麼能夠蒙受光明攝取不捨呢?再來是「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不管我們知道不知道,或者有沒有刻意想見佛,那都沒關係,只要念佛,佛就應現在我們的眼前,可能有人會想:那我看不到啊!那是因為我們還有煩惱障礙住,阿彌陀佛巴不得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可是雖然看不到,我們一念佛,阿彌陀佛就應聲而現了。就像出生就瞎了眼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父母會離開他嗎?不會啊!這個孩子在恐懼的時候,叫一聲「媽!」媽媽就立刻應聲「我在這裡」!
第三是「增上緣」,念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有無礙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夠有增上的強緣,讓我們離開娑婆往生極樂,快速成佛,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念佛就能消除生生世世以來的罪業,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親自率領清淨大海眾菩薩前來迎接,我們即使生生世世的障緣再怎麼多,都無能障礙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這豈不是增上強緣嗎?所以善導大師就以這三緣來解釋為什麼「唯有念佛蒙光攝」的道理。
善導大師又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對往生極樂世界來講,其他法門,雖然也是善事功德、殊勝法門,可是如果跟念南無阿彌陀佛來比的話,就一點都不能比了。為了證明這個道理,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就引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等淨土三經來做證明。
剛才已經解釋,三緣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親緣、近緣、增上緣」,那「本願」呢?善導大師就舉出《無量壽經》所說:「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的,只有第十八願,以第十八願涵蓋其他第四十七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就用三緣跟本願的道理來解釋親疏。
念佛就是親,就蒙彌陀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念佛,不是專修,就是疏,就沒有蒙受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本願」、「三緣」、「攝取不捨」是一體的,互為因果的,一切來自於本願,如果沒有本願,連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沒有,何況親緣、近緣、增上緣,所以三緣來自於本願。因為有這三緣的功能力用,所以才攝取不捨,所以說本願即三緣。因此,光明唯攝取念佛。接下來: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
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
這一段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攝取光明如同天空中的月亮,眾生專念彌陀名號,就好像水,天上有月亮,地下如果沒有水,月亮的影子顯現不出來,地上雖然有水,天上沒有月亮,水中也沒有月影。阿彌陀佛攝取光明就好像月亮,我們只要念佛,月亮的影子就能夠映現在水中。那如果說這個水是收藏在家裡,沒有放在外面,或者這個水,用蓋子蓋起來,月亮能夠進去嗎?也不能進去。我們學佛者稱為「機」,根機的「機」,這個「機」就像機器,機器不能自動運作,要靠人來操作才能動起來,學佛的根機也必需受教化,然後才有信心,才有行持。「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這個光明,「恆宿」,永遠都跟念佛的眾生不相捨離,好像月跟水、水跟月是一體而不離的。當然,如果不專念佛就表示這個水是蓋起來的,一旦蓋子打開,就表示說他對這個法門的疑惑就消除了,疑蓋拿起來了,所以理明信深、願切行專,道理瞭解了,就能夠專於這個法門的行持。再請看: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
彌陀眾生,常相親近,一體不離。
請問大家,阿彌陀佛有沒有憶念眾生?我們眾生要不要憶念阿彌陀佛?做父母的有沒有憶念兒女?做兒女的要不要憶念父母?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彌陀跟眾生、眾生跟彌陀,就如同月與影、影與月一樣常相親近,而且是一體不離。月影跟水、水跟月影有沒有離開?沒有離開,它不是一體不二,可是卻是一體不離,表示我們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一體的,雖然阿彌陀佛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萬德莊嚴,而我們凡夫既沒有證入三身、四智,也沒有轉識成智,是貪瞋癡業障具足,阿彌陀佛不是凡夫,凡夫不是阿彌陀佛,可是念佛眾生卻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永不離開,等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接下來:
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之最後仍然不捨。
「攝取不捨」是什麼意思呢?是在平生的時候就已經攝取,也就是平生的時候就保護我們了,一直到臨終的最後依然攝取保護,沒有捨離,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攝取不捨」,這是從豎的來講。從橫的來講,佛心平等,你是出家人,你念佛,阿彌陀佛攝取不捨,你是在家人,念佛,阿彌陀佛也照樣攝取不捨,不會因為出家在家而有不同;你是高僧,根機銳利,一念佛就心中清靜,我們是凡夫俗子,煩惱業障深重,念佛還是妄想雜念紛飛,可是阿彌陀佛的攝取並沒有不同,也沒有差別,依然平等,所以說「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之最後仍然不捨」。
那彌陀憶念眾生,如果眾生不憶念彌陀的話,能夠攝取不捨,能夠常相親近、一體不離嗎?能不能?不能。就好像父母憶念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如果沒有把父母視為親生父母,沒有將自己視為父母的親骨肉,認為我只不過是義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種感情,那種心理狀態,跟親生的兒女,親生的父母關係一樣不一樣?肯定不一樣。阿彌陀佛為了我們,發願要救度我們,如果我們不能理解這個道理,只知道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想要往生,雖然有念佛,可是還修其他的法門來補助,認為這樣才有把握往生,甚至平常念佛要念到怎樣的境界,臨終時也要維持在怎樣的境界才能夠往生,如果要這樣才能往生的話,我們能夠全身心的、打自內心的憶念佛嗎?不能。你把這親生父母認為是外人,雖然他有愛心,可是在關係上,沒有這麼密切的關係。所以,淨土宗講「唯」、講「專」,原因就在這裡。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一對一,這樣的話,就能夠一體不離。就像女人就只有一個丈夫,不然如果有兩個丈夫的話,該怎麼辦?而男人只有一個太太,就一對一,否則如果有三妻六妾那將怎麼辦?我們跟彌陀,彌陀跟我們,也是一對一,彌陀憶念眾生,眾生也憶念彌陀,彌陀始終憶念眾生攝取不捨,我們眾生也始終憶念彌陀,也是念念不捨,而且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這叫做「唯有念佛蒙光攝」。接下來,第四句「當知本願最為強」,請看:
當知本願最為強──此句屬《大經》。
本願與非本願,名號與非名號,難行與易行。
「本願與非本願」,因為有《無量壽經》裡面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做為強緣,使得凡是念佛的眾生,因為有第十八願之故,就能夠蒙受彌陀無礙光明的攝取不捨。緣有強緣、有弱緣之別,這個是強緣,強緣就是絕對的、百分之百的,毫無不定的、或然的,這就顯現出本願與非本願之別。因為我們念佛相應於本願,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門就不相應於本願了,所以說「本願與非本願」的差別。
「名號與非名號」,第十八願所講的只有「專稱彌陀佛名」,沒有講三學六度,也沒有講其他法門。這個意思不是說三學六度不好,三學六度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所必須的過程,當然也都是功德,可是它不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只有講念佛,沒有講三學六度,無二亦無三;《阿彌陀經》也只講「執持彌陀名號」,也是無二亦無三;《觀無量壽經》到最後,也是強調要「專稱無量壽佛名」,不是觀像,也不講其他法門,所以我們就專念彌陀名號。由此可知,人若不能蒙受彌陀攝取不捨,是因為他不是專念彌陀名號,這是「名號與非名號」的差別。
「難行與易行」,淨土法門之所以被稱為易行道,易在那裡?在於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除了念佛法門以外,其他的修行都稱為難行道,難在那裡?三學六度萬行,所有法門通通要修,可是,我們審視自己的根器,即使其中的一個法門,我們都做不到,所以說除了念彌陀佛名以外的所有法門,都是難行。由此可知,淨土法門的特色在哪裡?在「易行」,所以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覺得困難重重,就表示你修錯或觀念錯了,因為不合乎易行這個原則。淨土法門有一把秤子專門在秤是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合乎易行的就是純正淨土法門,不合乎易行的就不是純正淨土法門。接下來:
何故唯攝──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唯攝」,唯攝還有那些原因呢?「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剛剛講的是本願,因為第十八願就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成為南無阿彌陀佛了,所以凡是念佛的人,自然就蒙受阿彌陀佛的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這句佛號是光明名號。在《阿彌陀經》解釋阿彌陀佛的意義的時候,就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在《觀無量壽經》第九觀,就有說明這個光明的功能力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噢!原來遍照十方世界的無礙光明,它的作用就在於攝取念佛眾生,一直到臨終都不捨離。接下來:
《小經》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往生禮讚》(善全482頁)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這三段文中,第一段,舉出《小經》(阿彌陀經),說明彌陀名號的意義;第二段,《觀經》的「光明遍照」之文,進一步舉出彌陀名號這意義的功能力用;第三段,善導大師把《小經》、《觀經》的經文融合解釋,顯出彌陀佛光的功能力用,顯出只要念佛就能夠有怎麼樣的殊勝利益,所以《往生禮讚》這一段文,跟前面兩段經文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其中最凸顯的就是「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表示阿彌陀佛無處不在,「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表示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的功能力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阿彌陀佛存在的目的在哪裡呢?阿彌陀佛張開佛眼,在尋找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的名號呢?凡是念佛的眾生,阿彌陀佛就攝取不捨;阿彌陀佛豎起耳朵在傾聽,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名號呢?如果有的話,我要攝取不捨,所以說「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我們若沒有念佛,跟阿彌陀佛當然就不相應,因為彌陀名號就是光明,如果念佛就跟光明碰觸到了,就跟光明結合到了,像月是有光的,我們如果是水,月影就能夠在水中顯現,我們如果不是水,月影怎麼能夠顯現呢?這是用水作譬喻。若用鏡子譬喻也可以,只是說在大地之上,水到處都有,鏡子不一定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影,不管大水、小水,所以說「千江有水千江月」。接下來:
《般舟讚》(善全576頁)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這是善導大師在《般舟讚》裡面所講的,這一首讚偈,跟前面〈讚佛偈〉的前面三句,道理意義是一樣的。
因為現在已經七點了,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透過今天這個講義,大家就能夠肯定、歡喜的接受善導大師這一首讚偈,是不是?「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如果沒有這樣解說的話,我們即使看、唱,覺得白紙黑字平淡無味,是不是?我本身也是如此,如果我沒有接觸到這個法脈、這一些教理的話,我看這一首偈也不會完全的理解,甚至會排斥,到底對不對啊?搞不好寫錯了,因為自古以來的書籍,都是抄寫,輾轉相傳,難免會有寫錯、脫漏的,就像一篇文章經過抄寫幾次之後,所謂「書經三寫,烏焉成馬」,烏和焉就寫成馬,或者烏馬寫成焉了,搞不好這首偈子有哪一個字是寫錯,如果我們沒有瞭解偈的內涵難免會這樣想。然而透過解說還有引證,就曉得確實是如此,並沒有錯,讓我們覺得往生有份了,有了希望與安慰。
唯有念佛就能夠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為祂成佛了,所以願願都有祂的力量,只要我們念佛,無形之中就相應了祂的本願力,坐上了祂的本願船。如果往生必須要假藉各種修行功德的話,那我們就要擔憂了,因為一檢討,我們沒有一樣夠格,幸好它只要念佛,而且也唯有念佛,那豈不是我們覺得很慶幸,覺得這個法門既簡單又殊勝,是不是?
現在請大家慢慢的把雙腿放開,鬆鬆腿。請起立,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附錄一:】
善導大師「讚佛偈」(講義)
一、《往生禮讚》(善全529頁)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二、《般舟讚》(善全576頁)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三、《觀經》言:
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四、《金光明經》言:
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
五、《易行品》(易行品14頁)言:
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六、《小經》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七、《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八、《往生禮讚》(善全482頁)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九、《觀念法門》(善全343頁)言: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十、《往生禮讚》(善全479頁)言: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附錄二:】
善導大師「讚佛偈」補充講義
◎
此偈含三經要義,三經正意,三佛本懷:唯在念佛往生,顯明第十八願之旨。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
前三句屬《觀經》,依《觀經》「第九真身觀」之文而造句,正顯《觀經》正意,開闡二尊大悲心要之經文,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
◎ 此真身觀之文亦是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之處。
此真身觀之文,乃《觀經》一部之結晶。
◎ 明闡專念彌陀,利益特別殊勝之要義要處。
◎ 照攝通別之異
就斷句有二:
1、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2、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意義亦有二:
1、照者廣通念佛及諸行等機,攝唯局念佛。
2、照攝共唯念佛,不照餘行者。
◎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調熟,心光攝取而不捨,契佛心故。
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恆別,唯就機分。
佛心雖平等,根機有親疏;本願及三緣,唯攝取念佛。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彌陀眾生,常相親近,一體不離。
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之最後仍然不捨。
◎ 當知本願最為強--此句屬《大經》。本願與非本願,名號與非名號,難行與易行。
何故唯攝--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 後四句屬《小經》,顯明簡易殊勝之念佛因果,專稱名號為因,至西方報土為果。
◎ 六方如來舒舌證--《淨土經》及《大經》皆言十方。
四同--《觀經疏》〈散善義〉(善全249)釋言:「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念佛不生,佛舌壞爛--《觀念法門》(善全360頁)釋言:「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 專稱名號至西方--專稱名號,乘佛願力至淨土者,即華開見佛聞法,十地願行自然而彰也。
◎ 到彼華開聞妙法--明生後之益,證報土妙果,到彼即華開,不經時節。
◎ 十地願行自然彰--十地各有願行。依佛力故,聞法之時十地願行自然而彰,速疾證平等法身。
自然--他力極致,不知然而然。約自力修斷,可謂成不可謂自然,自然者不假功義,速疾義。
自然彰--不用作意分別,於一切願行,自然成就。如二十二願。
此亦顯明《法事讚》(善全427頁)所言:「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之意。
如仙丹一粒,自然變鐵成金。此自然國德,故言「自然彰」。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