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寺--高僧傳

志公和尚與悟真寺

 

志公和尚,法號寶志,俗姓朱,金城(今蘭州)人。七歲時便追隨僧檢出家,修定禪觀;數年後即有了很高的成就,集三論宗大成的嘉祥吉藏的師父——法朗法師,就曾經向寶志禪師學習禪法。

在劉宋泰始初年,寶志禪師的行跡忽然僻異於常:他居無定所,飲食也無定時;經常長髮赤足,手執錫杖,上掛剪刀、拂扇、鏡子等物,遊走於街頭巷尾。

由於他屢現神跡,應驗無爽,江南的官員及百姓都很尊崇他;齊武帝卻以「妖言惑眾」之名,將其囚禁在牢獄,但人們仍舊見到他四處遊走,故百姓皆知和尚有分身之術。

後來梁武帝即位,對寶志禪師極為敬重,皇宮的婚喪嫁娶及國家大事,無不聽從。各種史料中記載諸多事跡,比較著名的是富商嫁女的故事,禪師以其五眼六通道出了婚娶在場很多人之因果:「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眾人來賀喜,我看這是苦。」

梁武帝曾經藉由志公禪師的神通力,見到地獄眾生的種種苦相。寶志公告訴他,鐘聲可使地獄眾生暫免受苦,武帝於是下詔天下寺院,擊鍾之時,要舒緩其聲。又梁武帝在即位之初,採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國政;寶志公通過神通力,讓梁武帝親眼見到先王在地下受苦的怵目驚心之慘狀,終於使他廢除錐刀之刑。

公元514年冬,志公悄悄告訴弟子說:「菩薩將去!」不到半個月,志公和尚無疾而終,逝後全身柔軟,異香撲鼻。梁武帝禮葬志公於鍾山,還在其墓側建了開善精舍。

寶志禪師留下了許多讚頌詩偈,收在《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相傳志公和尚在金山寺設立水陸齋會後,有一次手執錫杖來到藍田悟真寺。寺內僧人不識其異,只當是一般的遊方僧人,安排僧舍後即自離去。第二天上午,寺僧再來打掃僧舍,發現留居的和尚已不知去向,只留下錫杖一柄靠在門前松枝上;錫杖金光閃爍,柄上刻有一行篆書云:金城寶志。寺僧看到錫杖上有字跡,慌忙告知寺主。寺主見是志公和尚之物,立即命僧人四下尋找。未過多久,從山北有寺僧來報,說是昨晚有神僧借宿一晚,賜贈金山寺水陸儀文一冊,命在山北設水陸道場,說:「依儀行事,必得厚報。」寺主知是志公和尚分身示跡,於是便按志公所囑,在山北開設道場,悟真寺的水陸齋會便由此開始傳行起來。

到了百年後的唐朝,悟真寺的水陸道場,以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而名聞十方,成為了在中國佛教最早修設水陸大齋的寺院中,僅次於金山寺的第二大寺。到了唐咸亨年間,水陸儀文廣行天下,悟真寺成了天下超度亡靈的的第一寺院,史傳連秦莊襄王並范睢、白起、王翦、張儀等久囚陰府的秦臣幽鬼,也要在法會次日遲暮時,來找主持法會的道英法師,拜謝救護之恩。晚年移居長安的善導大師,還經常回悟真寺,與道英法師謀劃參加人數達十幾萬人水陸大法會。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