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2 上人常向人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云:聞名不信如不聞,雖信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又云:〈玄義分〉所言「要門」者,定散二善也;定者息慮凝心,散者廢惡修善。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此善導和尚之釋也,如予者,不堪前之要門,故唯全憑弘願也。
3 善導和尚釋第十八願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得往生。」
4 拜見善導和尚之釋,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見南無阿彌陀佛也。
5 我是不足取之男也,十惡之法然,愚癡之法然,唯念佛欲往生也。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如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是非之愚人,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彌陀勸念佛必來迎,釋迦勸念佛必往生。唯信此一事,餘事皆不知也。
6 法然以智德化人猶不足也,法性寺之空阿彌陀佛雖愚癡,是念佛之大先達,化導普廣。我若再受人身,願受大愚癡之身,以成勤行念佛之人。
7 有「法爾」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果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爾」之道理也。
阿彌陀佛之本願者,是以名號引導罪惡眾生之誓願故,唯一向念佛者,即蒙佛之來迎,是法爾之道理,無可疑也。
8 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邊疑邊念佛,即得往生。)
9 念佛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10 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唯依稱名,必得往生。
11 念佛無甚深義,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12 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也。
13 念佛無別樣,稱名號之外,無一切樣也。
唯知「稱念必生」而盡心念佛者,即得往生也。
14 念佛者,以無樣為樣也。
唯常念佛者,臨終佛必來迎而往生極樂也。
15 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學問。
但,若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學之也。
16 若未知「念佛往生」之義,學而知之,粗知則足矣。
設得廣學,凡智無幾。莫徒好智解,廢稱名之光陰。
17 我門徒不可喜好義理,不可喜好理論。
稱名之行者,應成一文不識、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
吾身既是愚癡卑賤,則不可妄論其他法門也。
若成學者骨,則失念佛矣!
18 但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信心)。
19 雖不知一向專修之理,亦不知彌陀本願之由;
唯思「稱念必生」,是自然具足三心也。
20 雖知三心,不念佛無益;縱雖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則具足三心,必生極樂。
21 言「南無阿彌陀佛」者,不可思有別事,知是救度我之語也。
心思阿彌陀佛之救度,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三心具足之名號也。
22 阿彌陀佛之淨土者,是念佛往生之淨土也,自然具足三心。
若高誇三心,乃可怕之無道心人所言也。
23 彌陀本願乃為救度極惡最下之惡人、為救度愚癡淺識之諸機,
故以「上盡一形、念念不捨」為正意。
不可立無行之一念義而捨棄念佛。
24 任憑佛說而念佛者,乘佛本願必得往生。
此外若另有所知,則失往生矣!
25 淨土宗之心要者,在於「不論是誰,但念佛皆往生。」
雖世間無類之惡人,若念南無阿彌陀佛者,乃至一念亦得往生也。
此外若另有所知,則失往生矣!
26 不顧煩惱厚薄,不論罪障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應思決定往生。
27 不論罪之輕重,唯念佛者即得往生,無別樣。
無智罪人之念佛往生,是本願之正意也。
28 罪惡重障凡夫之出離,若不依彌陀難思願力,何得契乎!
雖斯惡業強身,若念佛者,不違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因願之誓約,決定來迎也。
29 若人造五逆 得聞六字名
火車自然去 蓮台即來迎
若有重業障 無生淨土因 乘彌陀願力 得生極樂國
極重惡人 無他方便 唯稱彌陀 得生極樂
30 念佛人,心所存者:恐懼後世,願生極樂,稱念彌陀,臨終佛必來迎。
如是存心而念佛外,無他事也。
31 我等久留生死,由昔未曾厭此穢惡之土;
是故,欣淨土之人,應先厭此穢土。
32 縱營餘事,應思念佛而工作,勿思工作而念佛。
33 言「眾生稱念」者,我豈非此眾生乎!
言「必得往生」者,我豈獨漏來迎乎!
34 「一聲一念等」之釋者,信念佛之樣也;
「念念不捨者」之釋者,行念佛之樣也。
35 信「罪雖十惡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況善人。
信「行雖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應無間修;一念尚生,何況多念。
36 知罪業雖五逆不障,而思不犯小罪;
知往生雖一念亦足,而思累積多念。
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37 以一念十念亦得往生故,而疏於念佛者,即是信妨礙行也;
以念念不捨故,而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即是行妨礙信也。
信者信一念亦生,行者勤一形稱念。
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念念之念佛,則成不信之念佛也。其故者:阿彌陀佛發起一念契當一次之往生之願故,念念皆成往生之業也。
38 本願之念佛者,獨立不插助也。插助之人者,生於極樂邊地。
言插助者:以智慧插助、以持戒插助、以道心插助、以慈悲插助也。善人即以善人念佛,惡人即以惡人念佛,唯以天生本性而念佛之人,謂之念佛不插助也。
然而改惡成為善人而念佛之人者,則契合佛意也;因不能契合故,而思此思彼;如是不起決定心之人者,往生不定之人也。
39 往生思一定則一定,思不定則不定。
40 有十人念佛,雖九人以為臨終不能往生;亦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
41 從他人手中獲物,已獲得與未獲得,何者為勝?
法然已以獲得之心而念佛也。
42 若住自力者,一聲十聲猶自力也;
若住他力者,聲聲念念皆他力也。
43 人皆以為臨終正念故來迎也,法然不爾,臨終正念者,依佛之來迎也,是故《稱讚淨土經》言:「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信本願而念佛之人,不可懷疑臨終正念,佛之來迎,正為臨終正念,是故應當,常勤念佛。
44 念佛行者,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等,常來守護,如影隨形,不暫捨離,餘行不然。
又,念佛行者,捨命以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餘行不定。
運念於帷帳之內,決證於塵剎之外,其不如念佛。
45 念佛草庵雖隘,而恒沙聖眾雲集,同菴羅園之華座;
三昧道場雖狹,而無數賢聖側塞,等靈鷲山之苔筵。
十萬億剎,宛如咫尺;容膝丈室,殆如太虛。
若人不念佛,則恒沙聖眾,一個不接;無數化佛,一佛不來。
念與不念,得失天淵,行者應知。
46 信空問:古來先德皆有遺跡,然今未建一宇之精舍,入滅之後,以何處為遺跡乎?
上人答:若卜一廟為遺跡,則遺法不普遍;我之遺跡遍滿諸州。何故?興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勸化,因此,不論貴賤,山夫村婦之柴扉,海人漁父之茅舍,有念佛處,皆我遺跡。
我往生之後,不造墓塔;我之遺跡者,有念佛處,皆我之遺跡也。
又,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輪迴之人所作之事也。
47 生則積念佛之功,死則往生淨土。
不論如何,此身若無憂惱,則死生皆無憂惱。
48 待曉天之商客,驚雞鳴猶喜;
欣淨土之行人,得病患偏樂。
念佛法語(二)
法然上人
1
諸經之中所說之極樂莊嚴等者,皆四十八願之成就文也;勸進念佛之處者,第十八願之成就文也。
《觀經》之「三心」、《小經》之「一心不亂」、《大經》願成就文之「信心歡喜」,與流通文之「歡喜踴躍」,皆「至心信樂」之心也,以此等之心,釋念佛之三心也。
2 四十八願一一皆有念佛往生義,故善導和尚釋為「一一願言」也。
如「無三惡道願」,恐懼三惡重苦之眾生聞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為正因也;自餘諸願準之。
故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第十八願為生因願也。
3 往生之業成就,亙於臨終平生,本願文不簡別故。
4 善導和尚為釋「深心」而釋餘之二心也。見經文之「三心」,無一切行;至「深心」之釋,始明念佛之行也。
5 第十九願者,為引導諸行之人,歸入念佛之願也。
6 我所安置之一切經律論,是《觀經》所攝之法也。
地藏等之諸菩薩,不可蔑如,往生之後,成為伴侶故也。
7 《阿彌陀經》等者,淨土門之出世本懷也;《法華經》者,聖道門之出世本懷也。
所望者異,不足疑也。
8 餘宗之人,於淨土宗有其志者,必棄其本宗之意;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故也。
9 今時末代眾生,知自無三學份,則須捨聖道歸入淨土也。
10 無口傳而見淨土法門者,見失往生之功德也。其故者:往生極樂之教,上勸龍樹、天親,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惡五逆之罪人。然而,自身是最下之罪人故,見勸善人之文,則自生卑下心,思往生不定,而不得順次之往生。
是故,見勸善人之文,則見善人之分;見勸惡人之文,則見自己之分。如是見定者,決定往生之信心堅固,而乘本願得順次之往生也。
11 淨土之教文者,上自龍樹天親,下至五逆謗法,普勸凡聖善惡之人故,乖角之文多。
見勸上機之文勿卑下,見勸下機之文勿放逸。
12 近代行人,不堪觀行。若欲觀佛像等者,不能過於運慶、運康所造之佛像;若欲觀寶樹等者,不能過於櫻、梅、桃、李之花果等。
然則,應信「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釋,而一向稱名號也;唯稱名號,自然具足三心也。
13 稱名之行者,常途念佛之時,不可忌憚不淨,以「相續為要」故。如意輪之法,不忌憚不淨;彌陀觀音,一體不二也。以此思之,善導和尚別時之行云「清淨潔齋」,尋常之行與此異歟!源信之「不論時處諸緣」之釋,永觀之「不論身淨不淨」之釋,必有所存歟!
14 乘他力本願有二,不乘亦有二。
先,不乘本願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時不乘。其故者:造如是罪,則雖念佛,往生不定。如此想時,則不乘也。
二者,發道心時不乘。其故者:雖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無道心,則雖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為先,本願為次,如此想時,則不乘也。
次,乘本願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時之乘。其故者:如是造罪,必墮地獄;然稱念本願名號故,決定往生。如此想時,則是乘也。
二者,起道心時之乘。其故者:不以此道心往生,此等道心,無始以來雖發,至今未離生死。故不論道心之有無,不言造罪之輕重,唯依本願名號,念念相續之力,得遂往生。如此想時,則是乘他力本願也。
15 「三心」容易具足也,其相者:思「決定往生而念佛」者,則所教之「以至誠之心」之「至誠心」亦納於此心,所教之「不疑阿彌陀佛之本願,思決定往生」之「深心」亦納在其中,第三之「迴向發願心」亦納在一向念佛,決定往生之願心中。
明知:切思決定往生而念佛者,三心皆含攝故,則雖不學無知之人,如是切思往生決定而念佛者,則三心易具也。
16 雖言「三心」,總而言之,唯一「願生心」。
此願生心之不虛偽、不假飾,謂之「至誠心」。
此願生心真實而念佛者,臨終必蒙來迎,無一念之疑,謂之「深心」。
此身既思往生極樂,所作行業,皆為往生,謂之「迴向心」。
是故,願心不偽,真欲往生,自然三心具足。
17 念佛行者,餘之善根,雖一塵不具,決定往生。
然而,不發菩提心,何可往生?不持戒,何可往生?無智慧,何可往生?妄念不止,何可往生?如是等之言者,不知此經也。
18 《大經》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觀經疏》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一向」者「不兼餘」之言,亦是「捨餘」之詞。
若念佛之外兼修餘行,則非「一向」也。
19 月光雖無處不照
唯宿仰望者心中
20 只稱念阿彌陀佛
喜得見淨土莊嚴
21 身似露珠四處散
心如花瓣萼上連
22 白雲日夜擁柴扉
何時成為紫色光
23 我心望彌陀 如葵花向陽
稱念彌陀佛 日日無間斷
三心料簡及法語
法然上人
先,《觀經疏》第四〈散善義〉云:「惡之雜善,不可生彼淨土。」是以〈玄義分〉云:「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又,〈散善義〉云:「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
然則今此「至誠心」中所嫌虛假之行者,餘善雜行也。三業精進雖勤,內心貪瞋邪偽等之毒性雜故,名雜毒之善,名雜毒之行,云「不可往生也」。
是以《往生禮讚》「專雜二行得失」之中,「雜修之失」云「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迴此等雜行,直欲生報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然以身口二業為外,以意業之一為內者,謬誤也。既云「雖起三業」,豈除意業乎!又虛假者、誑惑者,亦謬誤也,既云「苦勵身心」,又云「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正是雜行者也。
次,所選取之真實者,本願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是以〈玄義分〉云:「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是以今文云:「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由阿彌陀佛因中真實心中作行,不雜毒惡之善,故云「真實」也。其義以何得知?次之釋云:「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此之真實施者,施與何人?「深心釋」之中,第一之釋云「罪惡生死凡夫」,施此眾生也。造惡之凡夫,即是憑此真實之機也;云何得知?第二之釋云「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等文,如此可知也。
五種正行中之「觀察門」者,非十三觀之定善;散心念佛之行者,對極樂之莊嚴,想像欣慕心也。
釋「迴向發願心」之初云:「真實深信心中迴向」者,是此三心中之迴向心也。「過去今生諸善」者,三心以前之功德,改為迴向極樂也;非云三心之後行諸善也。
白道之事
「雜行中之願往生心」者,雖是白道,被貪瞋水火所損,以何得知?釋云:「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諸行往生之願生心之白道也。
次「專修正行之願生心」者,名「願力之道」也,以何得知?「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此之文是也。
「正行」者:乘願力之道故,完全不被貪瞋水火損害,是以譬喻中云:「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合喻中云:「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專修正行人,不可恐貪瞋煩惱也,乘本願力之白道,豈容被火焰水波所損哉!
1
判定根機之事
淨土宗弘於大原談論時,法門比較,則互角難分勝劣;根機比較,則法然為勝。
言「聖道門雖深,不契今之機;淨土門似淺,易契今之機」時,人皆信伏。
2
定善義之中,「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之事
諸行與念佛比較時,若言「念佛勝,餘行劣」者,更加諍論不絕也;但言「念佛是本願之行,諸善非本願之行」時,則真言、法華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較也。
若知此旨,則可談論比較之義。
3
一法攝萬機之事
第十八願云:「十方眾生」者:十方之眾生皆無遺漏,包含於我願之內也。法照禪師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此文之意者:雖我身貧窮不造功德,下智不知法門,破戒而犯罪障,便思迴心多念佛也。
4
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之事
彌陀本願不為以自力可離生死,有方便之善人而發;乃哀愍極重惡人,無他方便輩而發。
然菩薩賢聖亦付之而欲求往生,凡夫善人亦歸此而願得往生;何況罪惡凡夫,尤應憑此他力也。
不可錯領解而住邪見。
彌陀本願者:「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應善加體會,詳明此理。
5
惡機往生之事
「有惡機一人,為使此機之往生,是本願之意。」學而至於得知此理,謂之善學淨土宗也。
淨土宗者:以惡人為基準,而兼攝善人也;
聖道門者:以善人為基準,而兼攝惡人也。
6
善惡機之事
念佛之人,唯以天生之根性:善人即以善人,惡人即以惡人,本來之賦性。此乃入念佛之故,初不言持戒破戒也,唯以本來之體性。
7
造惡之機念佛之事
造惡之身故念佛也,非籌量造惡而念佛也,應知。
8
無戒定慧者,應念佛之事
雖然戒定慧三學全具,不修本願念佛者,不得往生;
雖無戒定慧,一向稱名,必得往生。
9
無智為本之事
凡聖道門者:極智慧離生死;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
故趨聖道門之時:瑩智慧,守禁戒,淨心性以為宗。
然入淨土門之日:不憑智慧,不憑戒行,不憑心性;唯自視為無益、無智之人,憑本願願往生也。
又云:法然雖念佛,與一文不通之男女齊等,多年來修學之智慧,一分亦不憑也。
10
無智之人亦具三心之事
一向心念佛,往生無疑之思,即三心具足也。
一向心者,「至誠心」也。無疑者,「深信」也。思往生之心者,「迴向發願心」也。
11
知我身具三心之事
如《大經》說,既發「歡喜踴躍」之心,可知是具足三心之徵也。
「歡喜」者:思往生決定故,歡喜之心也。
嘆往生不定者,未發三心之人也。不發三心,故無喜心,是則致疑故嘆也。
12
本願成就之事
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
往生乃由佛力所賜,卻於心中種種籌量,是自力也。
唯須稱名待來迎也。
13
若存若亡之事
乘本願謂之「存」,下本願謂之「亡」也。「乘」有二義,「下」亦有二義:謂造惡業之時,與發道心之時也。
造惡業時之下者:如此造惡之身,雖念佛,往生不定。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謂之「亡」。
發道心時之下者:如此發道心而念佛,必定往生;若無道心,則雖念佛,往生不定。以道心為先,本願為次。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謂之「亡」。
造罪業時之乘者:如是造罪,必墮地獄;乘此本願之故,雖造惡身,決定往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謂之「存」。
發道心時之乘者:如此之道心,不始於今日,我過去世生生發,然未離生死之故,知道心不能救我,唯佛願力能救我。因而不顧有道心無道心,唯須稱名號,生淨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謂之「存」。
譯註:曇鸞祖師《往生論註》云:「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14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之事
此見他大善,我心無怯弱也。
假令見法勝寺九重之塔,我雖不立一寸塔,而無不安之心也。
又拜東大寺之大佛,我雖不造半寸佛,而無卑下之心也。
稱名之一念,得無上之功德,決定往生,如是思定者,謂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也。
如此信者念佛,與彌陀本願相應,與釋迦教無相違,隨順諸佛證誠也。
雜行十三失,以此義可得知也。
譯註: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下文尚有列出十三故,即十三失,從略。請參閱《選擇本願念佛集》二十頁。)
15
專修、雜修之事
餘行可修而不修,作此想者,「專修心」也。
餘行殊勝,然我不堪,作此想者,雖不修亦是「雜修心」也。
16
行者之生處,依心行之事
但念佛者生極樂國,但餘行者生懈慢國也。
然念佛餘善兼行者亦有二:念佛之邊心重,而雜餘行者生極樂;餘行之邊心重,雖以念佛為助,生懈慢國。
17
前念命終,後念即生之事
前念後念者,此命盡之後受生之時分也,非是行之念;往生者稱名也,稱名者正定之業也。然則稱名命終者,正定之中而終者也。
18
平生.臨終之事
於平生念佛,往生不定之思者,臨終念佛亦不定也;以平生念佛,決定思者,臨終亦決定也。
19
一念信心之事
取信於一念,盡行於一生。
疑一念往生者,即多念皆疑念之念佛也。
一期終之一念者一人往生,況一生之間積多念之功,豈不遂一度之往生乎!
每一念有一人往生之德,何況多念無一往生哉!
20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之事
我等非「一念」之機,「乃至」之機也。
又「乃至十念」亦如此,吾等非「十念」之機,「乃至」之機也。
釋(註:善導)謂之:「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如此,吾等非「下至十聲」之機,「上盡一形」之機也。
譯註:第十八願言:「乃至十念」。願成就文言:「乃至一念」。
21
阿彌陀經一心不亂之事
「一心」者:心一於何事乎?一向念佛者,阿彌陀佛心與我心成為一體也。
如天台《十疑論》云:「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念相投,必成其事。」慕人者:阿彌陀佛也,戀者:我等也。
既心發一向念阿彌陀佛,則早與佛心成一體也。故云「一心不亂」。
不可移念於上之「少善根福德因緣」也。
22
阿彌陀經善男子善女人之事
此成「執持名號」之身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也。
如下品上生,是一生十惡凡夫,最後一稱時,被讚為「善男子」,其實本機者,五濁惡世惡時之眾生也。
是以《觀念法門》釋《阿彌陀經》之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
23
阿彌陀經難信之法之事
此罪惡凡夫,依「但稱名,得往生」之事,眾生不信也。故釋迦、諸佛懇切證誠也。
24
五決定往生之事
一、彌陀本願決定也,
二、釋迦所說決定也,
三、諸佛證誠決定也,
四、善導教釋決定也,
五、吾等信心決定也。
以此義故,決定往生也。
25
請用念佛之事
趣他請,修念佛者,有三種利益:
一、自行勇猛也,二、助檀那願念也,三、為能成眾利益也。
功德有體用之二:體留自,用施他。
妙樂大師云:「以善法體,不可與人。」此是釋「願以此功德」之文也。
淨土宗略要文
法然上人
(原文)
一、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聖教,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
《安樂集》云: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二、善導和尚意:釋尊出世本意,唯說念佛往生之文
《法事讚》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三、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捨雜行歸正行之文
《觀經疏》第四卷、釋三心中「深心」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四、善導和尚判正雜二行得失之文
《往生禮讚》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 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五三。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迴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又云: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五、善導和尚意:三部經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
《觀經疏》第三云: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
六、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之文
《往生禮讚》云:《無量壽經》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七、念佛利益之文
《無量壽經》卷下云:佛語彌勒:
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
善導《往生禮讚》云:
其有得聞彼
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 皆當得生彼
私云:一念既得無上功德,當知十念即十無上功德,百念即百無上功德也。應知。
八、末法萬年後,餘行悉滅時,釋迦如來以慈悲,特留念佛之文。
《無量壽經》卷下云: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往生禮讚》云:
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當得生彼
九、以念佛為多善根,以諸行為小善根之文
《阿彌陀經》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
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善導釋此文云: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花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十、十方諸佛等,護念念佛行者之文
《觀念法門》云:又如《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往生禮讚》云:《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論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十一、釋尊以彌陀名號,慇懃付囑舍利弗之文
《阿彌陀經》云: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善導《法事讚》釋此文云:
世尊說法時將了 殷勤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途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 所有破法罪因緣
十二、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觀無量壽經》云: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往生禮讚》云: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十三、不讚雜善唯歎念佛行者之文
《觀無量壽經》云: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彼經《疏》云:
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以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
一明專念彌陀名。
二明指讚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
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十四、釋迦如來不付囑餘行,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
《觀無量壽經》云: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彼經《疏》釋此文云: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私云:此中定者,始自日想觀以來十三觀是也,散者,初三福業後九品業是也。此定散二善中雖說諸往生行,佛本願者,唯在名號,故釋迦如來 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也。
十五、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之文
《往生禮讚》云:
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
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迴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十六、不簡下智破戒等,依彌陀本願,唯念名號,即得往生之文
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讚》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十七、修行淨業時節延促之文
《觀經疏》第四云: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大正藏》八三、一六一 ~ 一六三)
三部經大意
法然上人
一、《無量壽經》大意
《大經》、《觀經》、《阿彌陀經》,此名「淨土三部經」。
《大經》者,先說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後明願之成就。
其四十八願者,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前,發菩提心,立「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之願。其四十八願中,或立「無三惡趣願」,或說「不更惡趣願」,或言「悉皆金色願」,此皆為第十八願也。
其第十八願者: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四十八願中,此願特勝,何以故?若無眾生往生彼國者,則悉皆金色願、無有好醜願,依何成就乎?亦唯有眾生之往生,方有身之金色、無有好醜、具足五通、證悟宿命。因此,善導和尚於《觀經疏》〈玄義分〉釋言: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四十八願,一一皆此意也。
凡諸佛之願者「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心也,大乘經言:
菩薩願有二種:一上求菩提,二下化眾生。
其上求菩提本意,為易濟度眾生。
總而言之,一切諸佛,成佛以後,內證外用之功德,濟度利生之方便,皆甚深無量,無有勝劣;然而行菩薩道時,善巧方便之誓願各別。
彌陀如來,於因位時,誓言「攝取專念我名之人」,而將兆載永劫之修行,迴向與眾生。濁世我等之依怙,末代眾生之出離,若無此願,尚有何期?因此彌陀如來自言「我建超世願」。三世諸佛未發如是之誓,十方菩薩未有此等之願。阿彌陀佛誓言:
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虛空諸天人,當雨珍妙花。
應時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花,自然音樂,空中讚言:
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是故其願,不可懷疑,所以者何?「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故也,不可不信。善導和尚於《往生禮讚》釋言:
彼佛今現
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是也。《大經》下卷言:
諸有眾生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
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此是第十八願之成就文也。願雖言「乃至十念」,然而願成就文中顯明「一念」。又其次之「三輩往生文」是第十九「臨終現前願」之成就文也,以發菩提心等行業,分為三輩,然而往生之業,通通皆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此即阿彌陀佛之本願故也。
又《大經》言: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有玄通律師者,持戒之人也,遠行宿於野寺,鄰房有人誦此文,玄通聞之,隨誦一二遍,此後未誦而忘之。後因犯戒故,命終至閻羅王殿時,閻羅法王言:「汝出生於佛法流布之地,若有所學之法,可速登高座說之。」其時玄通律師登於高座,心中追憶,一切皆忘,唯存宿於野寺所聞之偈,因而諷誦『其佛本願力』之偈。閻羅法王一聞,立即傾其玉冠,禮拜而言:「此是顯揚西方極樂阿彌陀佛功德之文也。」阿彌陀佛願力不思議之事,此文可見。《大經》〈流通分〉言:
佛語彌勒:
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
以此語付囑彌勒菩薩者,以「乃至一念」謂之「大利無上之功德」也。
《大經》之大意,以此等之文可知也。
二、《觀無量壽經》大意
《觀經》者,說定善散善,而以念佛付囑阿難尊者,言「汝好持是語」者是也。
第九之「真身觀」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救度眾生之願,雖平等無差別,然無緣眾生,不能利益,是故阿彌陀佛被平等之慈悲所催,為使光明普照十方世界,與一切眾生悉皆結緣故,乃立「光明無量願」,第十二願是也。
又以名號為因,引接眾生,為使一切眾生普皆得聞故,於第十七願誓言:
十方世界 無量諸佛 不悉咨嗟
稱我名者 不取正覺
其次,於第十八願誓言: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猶如釋迦如來於此土宣說此願,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同說之。
然則光明之緣者,遍照十方世界,無有不照之處;又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悉皆稱讚名號,無有不聞之處。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正覺
之誓者,此之故也。
然則光明之緣與名號之因和合,蒙攝取不捨之益,不可有疑。是故《往生禮讚》之序言:
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
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又,欲使此願永久救度眾生故,立「壽命無量願」,第十三之願者是也。
總而言之,「光明無量願」者,橫為弘廣攝取一切眾生故也;「壽命無量願」者,豎為永遠利益一切眾生故也。
如是因緣和合,攝取光明之中,又有化佛菩薩,常攝護此人,百重千重圍繞;信心益加增長,眾苦悉皆消滅。
又,臨終之時,佛自來迎,諸邪業繫,無能礙者。因眾生臨命終時,百苦交煎,身心不安,惡緣外引,妄念內催,境界、自體、當生之三愛競起,第六天之魔王,正當此時,顯現威勢,成為阻礙;如是種種障礙窺伺之故,是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親與菩薩聖眾圍繞,現其人前,第十九之願者是也。
因此,至臨終時,佛自來迎,行者見之,心中歡喜,如入禪定,當下乘坐蓮台,直至安養寶土。有此益故,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
又此《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三心雖區,取要而言,攝於「深心」。
善導和尚於《觀經疏》釋此而言:
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
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
其「解行」者:「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十聲一聲,決定往生。」如是解行,是真實之解而行。外現信本願之相,內懷疑心,是不真實之心。
「深心」者,深信之心也。善導和尚釋言: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始言「信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無有出離之緣」者,此即如同斷善闡提之人也。如斯眾生,一念十念,則出無始以來未出之生死輪迴,往生彼極樂世界不退之淨土,故應起信心也。佛之別願不可思議者,非凡心所測,唯佛與佛知之。依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五逆十惡皆生,有別願不思議之力故,誰可疑之!善導和尚之《觀經疏》「深心釋」言:
或有人云:汝等眾生,曠劫以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
極樂世界中,水鳥樹林,皆囀微妙之法,雖不思議,既信此等皆是彌陀願力;何故獨疑第十八「乃至十念」之願乎?若總信佛說者,此亦佛說也。彼華嚴之三無差別,般若之盡淨虛融,法華之諸法實相,涅槃之悉有佛性,誰不信哉!彼佛說也,此亦佛說也,何信彼而疑此乎?夫三字之名號雖少,如來所有內證外用之功德,萬德恆沙甚深之法門,皆悉攝在其中,誰可測量之乎?《觀經疏》之〈玄義分〉釋此名號言:
阿彌陀佛者,是西國正音,此翻無量壽覺。
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正報,二者依報。
然則,始從彌陀如來,萬德無漏所證之法門,直至觀音、勢至、文殊、地藏、龍樹,乃至彼土菩薩、聲聞等,所具事理觀行、定慧功力、內證智慧、外用功德,悉皆攝於三字之中。然則極樂界中,所有法門,有漏其一乎?然而,此三字名號,諸宗各以其宗之理而釋之:真言者,釋阿字本不生之義,出生四十二字,一切法不離阿字之故,謂之功德甚深之名號。天台宗者,以空假中三諦、正了緣三義、法報化三身,如來所有功德,皆不出於名號故,謂之功德莫大之名號。如是,諸宗各就其本宗所存之法,解釋阿彌陀三字。今此宗之意者,真言之阿字本不生之義,或天台之三諦一理之法,或三論之八不中道之旨,法相之五重唯識之意,森羅萬法,悉皆廣攝其中。極樂世界,一法不漏;然而非云必須如是體悟彌陀本願之意,唯深信而稱念者,必得往生也。
耆婆、扁鵲能治萬病之藥者,以諸草木和合而成藥,病人雖不知此藥以幾分草幾兩木合成,然而服之,萬病皆癒。所憾者,不信此藥,唯思我病之重,何故此藥能治?因疑而不服者,則耆婆之醫術,扁鵲之秘方,皆徒然無益矣。彌陀名號,亦復如是;若疑自己煩惱惡業之病極重,何故但稱名號,即得往生?疑而不信,則彌陀之誓願,釋尊之所說,亦成徒然,無其效驗。唯應仰而信之,莫得良藥,不服而死。往崑崙山,不取玉而回;入栴檀林,不折枝而出者,必貽後悔,宜自思量。
抑!我等曠劫以來,當遇佛之出世,亦遇菩薩之化道;過去諸佛,現在如來,皆是宿世父母也,多生朋友也。然而彼等已證菩提,而我等將依何遠離生死乎?可慚可恥!可悲可嘆!
本師釋迦如來入眾生大罪之山,隱邪見之林,誓願攝取三業放逸、六情縱蕩之人於我國中,教化令其度脫。若尋其如何發起度脫眾生之誓願者,乃於阿彌陀佛因位時,名「無諍念王」,發菩提心,誓願使眾生過度生死,即棄國捐王,而發攝取眾生之願。釋迦如來於其時名「寶海梵志」,是無諍念王之大臣,亦同發菩提心,誓言「我必於穢土成正覺,以引導惡業眾生。」此是其願也。曠劫以來,諸佛出世,隨緣鑑機,各度眾生,數過塵沙。或說大乘,或說小乘;或弘實教,或弘權教。有緣之機,皆得其益。
今釋尊於五濁惡世,八相成道,憐愍放逸邪見之眾生,無出離之期,開示我等而言:「從是西方,有極樂世界,有佛號阿彌陀,此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已成佛,應當速念。出離生死,其道雖多,惡業煩惱之眾生,能速離生死者,無過此法門也。」慇慇勸言:「切莫致疑,六方恆沙諸佛,亦皆證誠也。」
釋尊思惟:「我若久在穢土者,邪見放逸之眾生,誹謗我故,反墮惡道。出現濁世之本懷,唯為眾生說此一事,今已願滿,宜取滅度。」於是慇懃付囑阿難尊者:「好持此法,流通遐代。」即於跋提河之邊,沙羅林之處,壽年八十之春天,二月十五之夜半,頭北面西,而入涅槃。其時日月失光,草木變色;天龍八部,禽獸鳥類,仰天而哭,伏地而嚎。
阿難目連,諸大弟子等,噙悲泣之淚,相議而言:「蒙釋尊之恩,已過若干春秋,化緣已盡,黃金之身,頓然遠離。或有世尊答我等之問或有世尊無問而自說;如今濟度眾生之方便,今向誰問?須結集如來之語,以傳未來,並作遺物。」乃展多羅之貝葉,悉記一代之金言。三藏法師等翻譯之,弘於漢土,傳來本朝,諸宗所學之一代聖教是也。
然而,阿彌陀佛示現善導和尚,出生於唐土,而言: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可謂釋尊出世之本懷,唯在此事。若以「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而言者,亦可謂欲報釋尊之恩,唯在此念佛一事也。若此生空過者,出離何時可期乎?應速發信心,過度生死。
「迴向發願心」者,各人應具之事也。聞國土之安樂,誰不欣慕乎!
善導和尚之意者:「極樂是報土,彌陀是報佛;然則未斷惑之凡夫,以自力雖不能往生,以彌陀別願之不思議力,罪惡生死之凡夫,一念十念,即得往生。」
然而雖願生淨土,而疑難得往生者,慮罪業之重故也。若依罪業者,一切眾生皆不能往生也,若能往生者,皆依願力也;既依願力,何故以往生為難事乎?
夫彌陀建設淨土者,願力之成就故也,彌陀立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依此願所感得之國土,故此國土即是念佛眾生當生之淨土也。今依此《觀經》而言,五逆十惡之罪人,臨命終時,始依善知識之勸,或十聲、或一聲之稱念而得往生。然而我等,罪業雖重,不造五逆;行業雖疏,超過十聲;臨終之前,得聞彌陀誓願,深生信心,即是已得往生之人也。
又,菩提心者,諸宗其意各別,淨土宗之意者,願生淨土之心,名為菩提心也。
又,念佛即是大乘之行也,無上功德也。
又,願往生者,非為我身,生彼國之後,還來穢土,速度眾生故也,此豈不契佛意乎!
三、《阿彌陀經》大意
《阿彌陀經》者:先說極樂依正之功德,是為發起眾生願樂之心故也。後明往生之行,顯示以少善根不能往生,唯執持阿彌陀佛之名號,一日七日,即得往生。又慮眾生不信此事,六方各有恆沙諸佛,同伸舌相於大千而證誠之。善導和尚於《觀念法門》釋言: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然則,若疑此事者,非唯懷疑彌陀本願,亦疑釋尊所說也;疑釋尊所說者,即是疑六方恆沙諸佛之所說也;即是遍覆大千之舌相壞爛也。
又,若信此事者,非唯信彌陀之本願,亦信釋尊所說也;信釋尊所說者,即是信六方恆沙諸佛所說也;信一切諸佛所說者,則是信一切法矣;信一切法者,即是信一切菩薩,此即信一切三寶矣;此信者廣大之信心也。善導和尚言:
為斷凡夫疑見執
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證七日稱名號 又表釋迦言說真
六方如來舒舌證 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 十地願行自然彰
心心念佛莫生疑 六方如來證不虛
三業專心無雜亂 百寶蓮華應時現
(《大正藏》八三、一七一)
念佛往生義
法然上人
言「念佛往生」者,彌陀之本願誓言:「念我名號之人,若不生我國者,不取正覺。」彌陀已成正覺,故念此名號者,必得往生。深信此誓,乃至一念,無有疑心者,十人十生,百人百生。雖修念佛,有疑心者,不能往生。世人之疑有種種:
或疑我身罪重,縱雖念佛,不得往生;
或疑我雖念佛,世務匆匆,不得往生;
或疑我雖念佛,心不猛利,不得往生。
此等皆因不知念佛功德,故起此疑。
亦唯罪障重故,為滅罪障,故勤念佛;不可疑罪障重故,念佛不得往生。譬如病重,故須服藥;若因病重,而不用藥,其病何時得癒乎?十惡五逆之人,亦依善知識之教,一念十念得往生。善導和尚言:「一聲稱念,即除多劫之罪。」故罪障雖重,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無善根故,若修念佛,即得無上功德;若餘之善根多者,縱雖不念佛,亦有所依怙。然而,善導和尚勸言:「應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願而念佛。」《大經》言:「一稱名號得大利」,又言「即是得無上功德」;何況念念相續乎!故雖無善根,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雖念佛而心不猛利者,末世凡夫之慣習也,其心中非無乘託彌陀之心。譬如雖懷主君恩重之心,奉事之時,亦聊有懈怠之事;雖懈怠,非無知恩之心。念佛尚不猛利,則何行可猛利乎?若因不猛利而一生空過者,臨終時將如何?雖似不猛利,若有心修之,即是有志之徵;既有此根芽,自能發心。故若因無有此心而空過者,則虛生浪死,後悔莫及。尤其善導和尚言:「不簡散動之機」,故不可因無猛利之心,而疑往生也。
又,世事匆匆,不得其暇者,正宜修念佛之行也,何以故?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得其便宜,無如念佛。餘行者,本則世間匆匆難修;唯有念佛,不論在家出家,不論有智無智,念佛最為便利,雖世事障礙,念佛無不往生。總之,唯此念佛是無道心所堪之法也。若因世事難捨,唯世事是務,而不念佛者,則此身無所憑靠,此心無所累積。
得難得人身,遇難遇佛法,無常念念至,老少皆不定,病來不預知,死近誰能覺;生死大事,應急預辦也。
雖言念佛應具三心,亦不出此理也。
言「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也。
「至誠心」者,「真實心」也,欣願往生,稱念名號,發自內心而行者,名至誠心也。若無此心,唯現外相,名虛假不實也。又,心中唯思不輪三界,心中唯欲往生極樂,如是念佛,即得往生。故有外不見其相而得往生,有雖見其相,不得往生。此心但能熟思有為無常之境,而厭此身修念佛者,自然具足至誠心也。
「深心」者,「信心」也。信我身是罪惡生死之凡夫,信阿彌陀佛以本願,必定引接眾生,無有疑心。彌陀誓言:「念佛而不生者,不取正覺。」既然已成正覺,則稱念者必得往生,如是信者,自然具足深心也。
「迴向發願心」者,所修善根,迴向極樂,願生彼國之心也;不可有別義。
三心之名,雖似各別;總之,唯在「一向專念」。一向憑託彌陀,稱念佛名,不雜餘事也。所以者何?壽命之長短,果報之深淺,此皆是宿業之報;與其徒然祈禱佛神,不如一向任憑彌陀,無二心者,必轉不定業,成為往生之決定業。若因祈禱無益之此世,而忘失大事之後世,則非本意。為後世故,念佛既是正定業,則不可置之而修餘行,故勸一向專念也。
然而,若因念佛即得往生,無有不足,因而不憚惡業;應行慈悲而不行,可勤念佛而不勤,如是之事,與佛教規相違也。譬如父母之慈悲,善子惡子,皆同養育;然於善子則喜,惡子則嘆。彌陀憐愍一切眾生,善人惡人,皆同救度;然而見善人則喜,見惡人則悲。
猶如良田下良種,宜為善人而念佛,此真實隨順佛教者也。
總之,應常念佛,心懸往生,期佛之引接。臥病臨終時,此心不驚,唯望往生也。
(收錄於《大正藏》八三、二五四)
末代惡世之眾生,欲遂往生之志者,不可修其他之法,唯應依據善導和尚之釋,入一向專修之念佛門。然而一向信受而入其門者,極為難有,何以故?或心染其他法門,或不以念佛功德為重。細細思之,如實往生淨土之願,專一深心之人難得歟?應先知此理。
即使欲學一切天台、法相之經論聖教,非專一其志不可。
然而修學佛道者,宜觀時鑒機。佛滅後第五之五百年,欲瑩智慧、斷煩惱者難,澄心水得禪定者亦難故,修行之人,多入念佛門,亦即道綽禪師、善導和尚等淨土宗之祖師,即是此時之人也。何況此頃第五之五百年,鬥諍堅固之時也,其他行法更難成就。加之,於念佛法門,末法之末尚且有利益,何況今時是末法萬年之初也,一念彌陀豈可不遂往生乎!設雖我等非其器,豈似末法末之眾生乎!
又,縱使釋尊在世之時,即身成佛者,龍女之外,難見其人。
又,設非即身成佛,適合修此聖道門之菩薩、聲聞,此外之權者、聖人,此內之比丘、比丘尼等,至今經論之學者、法華經之修持者等,此皆上根上智之人也。
然我等之時機者,設雖學聖道,於彼等之人,更難企及。
如是末代之眾生,阿彌陀佛預先知之,故五劫之間思惟,而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誓言:「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已成正覺,於今十劫也。此是釋尊所說之經,即《無量壽經》等之三部經也。是故,今日我等之眾生者,應專行念佛,以期往生者也。
設雖惡業之眾生等,若只彌陀之誓,以為尚不足信;然而釋尊一一所說之三部經,豈無一語之真乎?又,何況十方諸佛之證誠,亦唯此經可見,其他法門,未見如是之證誠。
然則,時已過,身亦不堪;與其修禪定智慧,何不稱念利益現在,且又諸佛證誠之彌陀名號乎!
又,修行人之中,有人以為極樂淺、彌陀劣,其所期者,在密嚴華藏之世界;此甚不契也。彼土者,斷無明之菩薩,此外無人得入。
又,入一向專修之念佛門,因日別三萬遍,或五萬遍、六萬遍,乃至十萬遍等,專行念佛故,年來所積受持讀誦功德之諸經,不再讀誦,恐有罪過,有抱此疑之輩;然而此何罪之有乎?末代之眾生,與其修持難成之行,何如先乘彌陀願力,以遂念佛往生,於淨土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既學諸法,亦證菩提。
又,末代之眾生,專念佛之事,其釋眾多,其中《觀經疏》之第三〈定善義〉,善導和尚釋言: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讚》之中,「專修雜修之文」亦言:
雜修而得往生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五三;
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此等者,任何事,既入此門,則一向專心,皆無他心之故也。
譬如高山之人尚不能來往之山巖,力弱之人欲執石角木根而攀登者,猶如修雜行而欲往生也。若執彼山嶺所垂綱繩而登者,猶如深信彌陀願力,一向念佛而往生也。
又,一向專修者,三心自然具足也。
言「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也。
「至誠心」者:不禮餘佛,唯禮彌陀;不修餘行,唯念彌陀,專而復專也。
「深心」者:深信彌陀之本願也。我身無始以來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生死之道;一心乘託彌陀不可思議之本願,一向稱念彌陀不可思議之名號,念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最後臨終時,必蒙彌陀來迎也。
「迴向發願心」者:自他之行,悉皆真實心中迴向發願也。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以此而言,交雜其他之行,雖非是罪;然探其心底,猶以為念佛往生不定,聊有疑心,故加入他法。
又,此三心中之「至誠心」者,有人作種種領解,尤其堅固認為應自己盡誠;此違背彌陀本願之本意,有欠信心也。如何至誠之輩,亦是造罪之凡夫身,欲憑己力成就往生者,不可能也。唯憑彌陀本願之不思議方得往生;彌陀不思議之本願,本為既無深誠、亦非善人而發。
知此道理,真實入專修念佛之一行者,此世難得之人也。
故曇鸞大師雖智慧高遠,亦捨四論講說,而專修往生之業,一向專念彌陀,相續無間,現已往生。
道綽禪師亦拋講說而修念佛,善導和尚亦嫌雜修而勤專修。又,依道綽禪師之勸,并州三縣之人,七歲以上,一向修念佛。
然則我朝之末法眾生,何敢好雜修乎?唯應速學彌陀本願、釋尊之說、道綽、善導之釋。與其雜修,往生不定;何如專修,往生決定乎!
彼道綽、善導等,雖念佛門中之大德,亦無及其左右。
於法相宗之慈恩大師之《西方要訣》釋云:
末法萬年,餘經悉滅;彌陀一教,利物偏增。
又云:
三空九斷之文,十地五修之教;生期分促,死路非遙。
不如息多聞之廣業,專念佛之單修。
加之,又《大聖竹林寺記》言:「五台山竹林寺之大講堂中,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東西相對而坐,為諸眾生演說妙法。」時法照禪師跪問文殊菩薩:「末法惡世之凡夫,應修何法,可永離三界,往生淨土乎?」文殊菩薩答言:「欲生淨土者,無過稱念彌陀名號;頓證菩提之道,唯在稱念之一門。是故釋尊一代之聖教,所讚多在彌陀,何況未來惡世之凡夫乎!」
如是要文,及諸智者之教語,雖聞而猶無信心,生於難得之人界,而不入易往之淨土者,後悔何如!
然而,當今專修念佛之行者,曾聞常遭謗難、嘲笑之輩者多,此又昔之權者所預知之事也。善導和尚之《法事讚》言:
世尊說法時將了
慇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途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 所有破法罪因緣
又《平等覺經》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如是淨土法門,悲喜交集,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作佛道而來也。若復有人,雖聞此法,都無信樂者,當知此人,始從三惡道中來也。
又,十善不能堅持,而望忉利、兜率者,極難相應也。然而極樂世界者,五逆之人亦依念佛而往生,何況十惡更無所障礙。
又,雖期彌勒之出世,然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極難等待也。
他方一切之淨土,無有如是之本願,唯有極樂淨土,是彌陀別願之所成;彌陀願力甚深,何必他求乎!
又,此生已結佛法之緣,而有心懸三生、四生得脫之輩,此願極為不定也。與大通如來結緣之人,雖信樂慚愧之衣中,懷一乘無價之玉,非隔生即忘,而三千塵點劫之間,輪迴六趣乎!
設雖三生、四生,必定得脫,然而於此佇候之間,受輪迴之苦,最為難耐。
我等並非此次始生人界,已經生生世世值遇若干如來教化、菩薩弘經;唯因不信,而漏於教化。三世諸佛,十方菩薩,思之,皆是往昔之朋友也。釋尊亦於五百塵點劫之古,彌陀亦於十劫成道之前,忝蒙互為父母兄弟。佛者受前佛之教,信善知識之勸,早已發心修行,久已成佛。我等信心淺故,今尚留於生死。回憶過去輪迴,未來亦當如是。雖發二乘之心,然而菩薩心難發。因此如來垂示殊勝方便,教導他力往生之法。濁世眾生,雖勵自力,經百千劫,難行苦行,其所勤勵,尚不及他力往生之法。
又,彼聖道門者,須能清淨,成為其器所修之行也;若懈怠不信,既不能修行,甚而有獲罪者。
若念佛門者,行住坐臥,醒時睡時,稱念不難,甚為方便,且無罪咎;不嫌其器,皆成往生之因。故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又,微妙殊勝之經論聖教,至最後臨終時,雖是智者,不能暗誦其文。若念佛者,雖至命盡,稱念不難。
又,若論諸佛之誓願者,藥師如來之十二誓願,無有「不取正覺」之願;千手之願,雖有「不取正覺」之誓,然而尚未成正覺;唯彌陀所發「不取正覺」之誓願,已成正覺,於今十劫。信彌陀誓願之人,非其他法門之信仰可及。故必須一向專修念佛,無有他心,日夜朝暮,行住坐臥,稱念不怠也。
專修念佛之輩,今世已得往生者,所聞其數甚多。
若雜修之人而得往生者,極難得聞。
(《大正藏》八三、一九一)
三 心 義
法然上人
《觀無量壽經》言:
若有眾生,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讚》釋畢三心而言:
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是故應具三心也。
一者「至誠心」者,「真實之心」也。身行禮拜,口稱名號,心思相好,皆須真實。總而言之,厭離穢土、欣求淨土,修諸行業,皆以真實心勤修之,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愚惡懈怠之心,所修行業,雖日夜十二時不斷行之,亦不得往生。外現愚惡懈怠之相,內住賢善精進之心修行者,雖一時一念,其行不空,必得往生。此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者,「深信之心」也,就此有二:
一者深信自身是罪惡不善之身,無始以來輪迴六道,無出離之緣。
二者深信雖是罪人,以佛願力為強緣,必得往生。
就此亦有二:一者「就人立信」,二者「就行立信」。
初,「就人立信」者:出離生死之道雖多,大分為二:一者聖道門,二者淨土門。
「聖道門」者:於此娑婆世界,斷煩惱證菩提之道也。
「淨土門」者:厭此娑婆世界,欣極樂念彌陀之道也。
雖有二門,應捨聖道門,歸入淨土門。
然而若有人多引經論言:「罪惡凡夫,不得往生。」雖聞此語,不生退心,彌增信心。何以故?罪障凡夫之往生淨土,是釋尊誠言,非凡夫妄執,我已深信佛言,欣求淨土。
縱令諸佛菩薩來言:「罪障凡夫,不能往生淨土。」亦不可信之,何以故?菩薩是佛弟子,若實是菩薩者,不可違背佛說也;然已違佛說,言不得往生,知非真菩薩,是故不可信。又,佛是同體大悲,若真是佛者,不可違釋尊之說。然則《阿彌陀經》說:「一日七日,稱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六方恆沙諸佛亦同證誠之。然而已違釋尊所說,故知非真佛,是天魔變化也。以此義故,亦不可信,何況餘說乎!汝所執之大小經論雖異,皆是期於佛果之穢土中修行,聖道門之意也。我等所修,雖正雜不同,共欣極樂,是往生之行業,淨土門之意也。聖道門是汝有緣之行,淨土門是我有緣之行;不可以此難彼,不可以彼難此。如是信者,名為「就人立信」。
次,「就行立信」者,往生極樂之行雖區,不出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正行」者親阿彌陀佛之行也,「雜行」者疏阿彌陀佛之行也。
先,「正行」者,有五種:
一者讀誦:所謂讀誦淨土三經。
二者觀察:所謂觀察極樂依正。
三者禮拜:所謂禮拜阿彌陀佛。
四者稱名:所謂稱念彌陀名號。
五者讚供:所謂讚供阿彌陀佛。
此五合而為二:一者「正定業」,二者「助業」。
「正定業」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助業」者:前五之中,除第四稱名之外,禮拜、讀誦等,皆名助業也。
次,「雜行」者,除前五種正助二業之外,種種讀誦大乘、發菩提心、持戒勸進等之一切行也。
就此「正雜二行」,有「五種得失」:
一者親疏對:所謂正行者親阿彌陀佛,雜行者疏阿彌陀佛。
二者近遠對:所謂正行者近阿彌陀佛,雜行者遠阿彌陀佛。
三者有間無間對:所謂正行者,憶念無間也;雜行者,憶念間斷也。
四者迴向不迴向對:所謂正行者,雖不用迴向,自然成往生業;雜行者,若不用迴向時,不成往生之業。
五者純雜對:所謂正行者,純往生極樂之業也;雜行者不然,通於十方淨土,乃至人天之業也。
如是信者,名為「就行立信」。
三者「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一切善根,皆以真實心迴向極樂,欣求往生也。此名迴向發願心。
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也。
(《大正藏》八三、一八七)
淨土宗略鈔
法然上人
今度離生死之道,無過於往生淨土;往生淨土之行,無過於念佛。
凡出塵世入佛道雖有多門,大別為二門,即聖道門與淨土門也。
初,聖道門者,在此娑婆世界斷惑證果之道也。就此有大乘聖道,有小乘聖道。大乘亦有二,佛乘與菩薩乘也;小乘亦有二,聲聞乘與緣覺乘也;此等總名四乘。但,此等悉皆不堪於此時我等之身,是故道綽禪師云:「聖道一種,今時難證。」雖說各種行法,而無其益,難證易迷,非我等之份所能也。
次,淨土門者,厭捨娑婆,急生極樂也。往生極樂者,阿彌陀佛之願,不擇善惡,唯在憑不憑彌陀之願也。是故道綽禪師云「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故此時欲離生死之人,應捨難證之聖道,而願易往之淨土也。
此聖道、淨土,名為難行道、易行道。取喻而言,難行道者,如險路徒步而行;易行道者,如海路乘船而往。足跛目盲之人,不能行於陸路,唯可乘船,得至彼岸。然而此時之我等,智慧之眼盲,行法之足跛,如是之輩,聖道難行之險路,一切絕望,唯可乘彌陀本願之船,渡生死之海,至極樂之岸也。今此船者,即喻彌陀之本願也。其本願者,彌陀往昔,始發道心,捨王位而出家,欲成佛度眾生時,為建設淨土故,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完成此願,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故善導和尚釋言:「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思此道理,則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往生無疑。應詳知此理,不論如何,先憑彌陀誓願,一向念佛,雖別解之人種種言詞妨礙,亦皆不可有疑佛願之心。如是領解,前所言之聖道門,非我之份而捨之;入淨土門,一心仰憑彌陀誓願,一向稱念彌陀名號,名為淨土門之行者也。此名為聖道、淨土之二門也。
次,入淨土門,若言所應作之行者,應「心行相應」,亦即名為「安心起行」也。
其「安心」者,即《觀無量壽經》言:「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善導和尚之「三心釋」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又,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是故「至誠心」者,即是「真實心」也,言真實者,身之所行,口之所言,心之所思,無內虛外飾之心也。總之,真實厭穢土欣淨土,外相與內心相應也。不可外現賢善之相而內造惡,外現精進之相而內懈怠之意也。故言:「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就念佛而言:人前披露六萬七萬之念佛,而實無此數;又人所見之時處,顯現賢善精進念佛,而人不見之處則不念等之心相也。雖如此言,非以外現惡相為
良,總之,真實欲契合佛心,內起真實,外相則隨順境緣也;然若因隨順境緣故,而破壞內心真實之行為者,亦是欠缺至誠心之心也。總之,唯是內心真實,並有其外相也,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亦即善導和尚解釋言:「深心者,深信之心也。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煩惱之罪惡生死凡夫也,善根薄少,曠劫以來,常流轉三界,無出離之緣。二者深信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取眾生,亦即稱念名號,下至十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又深心者,決定建立自心,順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此釋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狀,然後信彌陀之誓願也;為後之信心故,先舉初之信也。其故者,願往生之大眾,雖稱念彌陀本願之名號,而自身不免亦起貪欲瞋恚之煩惱,亦造十惡破戒之罪業,故生恐懼之心,而妄輕自身,反疑彌陀本願。善導和尚曾確見此疑,而舉出二種信心之相狀,以解釋如我等亦起煩惱、亦造罪業之凡夫,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者,乃至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之旨。
誠然,最先若不解釋信自身之相狀者,則以為我等之心相,雖如何念佛,亦難契彌陀本願;以為一念十念之往生者,在不起煩惱,不造惡業之善人,未必在我等之輩;知自身之相狀,而有往生難憑之危機感。今此二種信心之釋,應銘刻在心,深加思惟也。
不知此釋之人,皆言自心之惡故,難契往生。生此疑者,即退往生之志;若知此旨,永無疑心也。
不顧心之善惡,不論罪之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者,依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應起決定之心也,依此決定心,往生之業決定也。往生者,思不定者不定也,思一定者一定也。總之,深憑彌陀本願,信不嫌任何過錯一定往生而無疑心,名為深心也。
雖言不嫌任何過錯,然非任性而為,故善導和尚釋云:「不善之三業,應真實心中捨;善之三業,應真實心中作。」又釋「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者,使知應盡其心,畏惡勸善也。唯信彌陀本願之不嫌善惡,稱名號者必往生;深信名號功德之能滅任何罪業而一念十念必往生之殊勝,無一念疑心之意也。
又,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彌陀本願之意者,稱念名號,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聲一聲,起信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必定往生也。總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臨終而念佛也;中者七日一日之念佛,下至十聲一聲;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本願者不定多少之數,心思一念亦必往生,而不退轉,直至臨終之念佛也。
又,真有往生之志,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臨終無顛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來迎,本為行者之臨終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為自己臨終正念念佛時佛則來迎;此之見解者,既不信彌陀本願,亦不知經文也。《稱讚淨土經》言:「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平常之時常念佛故,佛必來迎;一見佛現,即住正念,故勿思念佛徒然。唯祈臨終正念之人者,甚為謬誤之事也;故信彌陀本願之人,懷疑臨終之心不可有
。於臨終之時方念佛之人,彌陀亦為其立來迎之願;以臨終念佛而往生者,本無往生之願,偏造罪業之惡人,於臨終時,始遇善知識之勸導而念佛往生,《觀經》亦言之。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強論臨終之相狀也。佛之來迎一定故,臨終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應存知於心也。
又,「別解別行之人不能傾動」者,不因別解別行之人所言,而捨念佛、疑往生也。別解之人者,天台、法相等八宗之學匠也;別行之人者,真言、止觀之一切行者也。此等乃習行聖道門也,與淨土門之解行異故,名為別解別行也。
又,雖同念佛之人,不信彌陀本願而勵自力,以為只念佛,如何往生?因而作種種功德,奉仕不同之佛,集此力量方遂往生之大事,唯以念佛,有所不足等;雖聞如是之言,亦無一念疑心,聞任何之理,皆不失往生決定之心也。
不受人言所破之理,善導和尚已委細闡釋,取意而言:「縱使有佛,遍滿十方世界,輝光吐舌,說言煩惱罪惡凡夫,念佛一定往生者,此虛妄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疑心。何以故?佛皆同心引導眾生,亦即阿彌陀佛建設淨土,發願言:「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釋迦佛出現於世,為眾生故,說彌陀之願;六方恒沙諸佛,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證誠釋迦所讚彌陀本願,勸導一切眾生,稱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者,必無疑也,一切眾生皆當信受。
如是,一切諸佛,既以普皆同心勸導:「一切凡夫,念佛決定往生」之旨,是故縱使有佛來言不得往生,亦不驚動也。佛尚如此,況菩薩、聲聞、緣覺乎?何況凡夫乎?如是知者,一度信此「念佛往生」之後,何人來言,亦無疑心,此名為深心也。
三者「迴向發願心」,善導和尚解釋言:「過去及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猶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
此釋之意者:先就我身,前世所作之功德,悉皆迴向極樂願往生也。不只自身,一切凡聖之功德亦迴向也;凡者凡夫所作功德,聖者佛菩薩所作功德亦隨喜故,以成自己功德,皆迴向極樂願往生也。
總之,願往生外,不願他事也。我身他身,莫祈此界果報,又雖同後世之事,然願生非極樂之淨土,或願生人中天上等,莫作如是迴向於彼此也。若未思定此理之前,祈此土之事、迴向別處之功德,悉皆取返;今一心迴向願往生也。然不可因一切功德迴向極樂故,又於念佛之外特別造集功德迴向;只是過去功德,此時一向迴向極樂,此後隨緣供僧布施等,隨所作皆為往生而迴向也。此心猶如金剛,不被別解之人所教導而迴向彼此也。金剛者不能破之物故,取喻以明此心迴向發願願往生也。
三心相狀,大致如是。具此三心,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善導和尚之釋故,因此,欲生極樂之人,應全具足此心也。
然如斯說時,雖似各別而誇張;若領解者,易具此心也。總之,真實深信彌陀誓願而願往生之心也,此名安心,是往生心之相狀也,應詳知之。
次「起行」者:依善導和尚之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一者正行,二者雜行。正行者,亦有多種: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名正行、讚歎供養正行,此等名為五種正行。若讚歎與供養分為二行時,則亦名為六種正行也。就此正行,合為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以念佛為正定之往生業,若以禮、誦等,名為助業;念佛之外,或禮阿彌陀佛,或讀三部經,或觀極樂之相,或讚歎供養,皆為助稱名念佛也。正定之往生業者,唯念佛而已也。除此正助之外,一切諸行:布施、持戒、精進、禪定,如是六度萬行,讀法華經、修真言等,種種之行,悉皆名為雜行。欲速往生極樂者,應一向修稱名之正定業也,此即彌陀本願之行故。若我等以自力能離生死者,未必限於彌陀本願之行;然而若不依他力,難得往生故,乘彌陀本願之力,一向稱名號,善導和尚所勸也。
自力者,勵自己之力而求往生也;他力者,唯憑彌陀之力也。是故行正行之人,名為專修之行者;行雜行之人,名為雜修之行者。修正行者,心常親近彼國,憶念無間;行雜行者,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名為疏雜之行,疏於極樂之行也。又專修之人,十者十生,百者百生。何以故?外無雜緣得正念故,與彌陀本願相應故,順釋迦之教故。雜修之人,百人之中一二人得生,千人之中四五人得生。何以故?與彌陀本願不相應故,不順釋迦之教故,憶念間斷故,與名利相應故,自障障他之往生故。此是善導和尚之釋也,信善導和尚而入淨土宗之人者,一向修正行,日日之所作,一萬二萬乃至五萬六萬十萬,隨其根器,能念多少,則念多少,是知也;雖聞此理,念佛之外,用心於雜行之人者,不知也。其故者,善導和尚所不勸之事,決無應行之道理也;所勸之正行尚且厭倦之身,而用心於未曾勸導之雜行者,誠然不可有也。
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讚》問曰:「稱念禮觀阿彌陀佛,現世有何功德利益?」答曰:「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又言:念彌陀欲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
此文之意者,深信彌陀本願而念佛願往生之人,始自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菩薩,觀音勢至無數之菩薩,圍繞其人,行住坐臥,不嫌晝夜,如影隨形,袪除作諸橫惱之惡鬼惡神之便;現世無有橫惱,常得安穩;命終之時,迎接往生極樂世界也。故信念佛而願往生之人者,為袪除惡魔故,祈諸佛神,亦齋戒沐浴等,豈有之乎?何況歸佛、歸法、歸僧之人者,一切神王,以恒沙鬼神為眷屬,而言常護此人。然則,如是諸佛諸神,既圍繞護念,又何有諸佛諸神惱亂障礙乎?又,若宿業現前,應受之病者,雖祈禱何等諸佛諸神,亦不可依憑也;若因祈禱而病癒命延者,則何有病死之人?何況彌陀願力,能使信念佛之人,重報輕受--宿業現前,應受之重病,使其輕受,何況袪除非業乎!故信念佛之人,縱受何病,皆是宿業也;所受應重於此,以佛力故,僅受此病。我等深重惡業尚使消滅而得往生極樂之大事,何況無有此世何等難成之延命癒病之力乎!故祈求後世,乘彌陀本願之心薄者,不蒙此等之圍繞護念,善導和尚已言之。雖同念佛,應起深信而厭穢土欣淨土也。必須留心思惟此理,一向至其信心而念佛。
如斯詳述,雖自我之言甚多,然不可以為有所謬誤;專學善導和尚之語,摘出古文之意而述之也,不可起疑,必須留心閱讀,領解其意;念佛往生之義,無過於此也。謹言,謹言。
本曰:此書者,依鎌倉之二位禪尼所請而記進之書也。
(《大正藏》八三、一九五)
登 山 狀
法然上人
夫,流浪三界之中,往何界乎?不遇釋尊之出世;輪迴四生之間,受何生乎?不聞如來之說法。
未參華嚴開講之筵,亦未列般若演說之座;未臨鷲峰說法之庭,亦未至鶴林涅槃之場。
我宿舍衛三億之家乎?我住地獄八熱之底乎?可慚可恥!可悲可傷!
今,經多生曠劫,生難生之人界;送無量億劫,遇難遇之佛教。
不逢釋尊說法之世雖可悲,得遇教法流布之時是可喜,譬如盲龜遇浮木之孔。
我國佛法之傳佈,始於欽明十三年壬申之歲(五五二),冬十月一日。於此之前,如來教法未流布故,未聞菩提之覺路。
然而我等,報於何種宿緣,依於何種善業乎?生於佛法流布之時,得聞生死解脫之道。然則,今日難遇而得遇,若徒過日夜,則甚為可悲。
或遊金谷之花,空暮遲遲春日;
或吟南樓之月,徒明漫漫秋夜。
或馳千里之雲,獵山鹿而送年;
或浮萬里之波,捕海族而積日。
或凌嚴寒之冰,度世路;
或拭炎天之汗,求利養。
或纏妻子眷屬,恩愛之絆難斷;
或遭仇敵怨類,瞋恚之炎不止。
總之,如斯晝夜朝暮,行住坐臥,無時或止;唯任憑欲望,始終累積三塗八難之業。是故《經》言:
一人一日中 八億四千念
念念中所作 皆是三塗業
如是,昨日既徒暮,今日又空明。於今,幾度之暮乎?幾度之明乎?
夫,朝開之榮花,易散於晚風;夕結之露命,易消於明日。
不知此故,常思榮茂;不悟此故,永念長生。
然而,無常之風一吹,有為之露永滅。捨之曠野,送之遠山;屍骨終埋於苔下,魂魄獨迷於旅空。
妻子眷屬在家,不能為伴;七珍萬寶滿藏,毫無其益,隨身者唯有後悔之淚。
終至閻王之廳,定罪之深淺,考業之輕重。閻王問罪人曰:「汝生於佛法流布之世,何不修行,空然歸來乎?」此時我等,如何作答?
應速求出要,莫空歸三塗。
抑!一代諸教之中,顯宗密宗、大乘小乘、權教實教之論家,部分八宗,義列萬差。或說萬法皆空之旨,或明諸法實相之意,或立五性各別之義,或談悉有佛性之理。宗宗諍究竟至極之義,各各論甚深正義之宗;皆是經論之實語也,抑又如來之金言也;或調機而言之,或鑑時而教之。何者淺,何者深,難共辨是非;彼亦教,此亦教,莫互懷偏執。如說修行者,悉皆過度生死;如法修持者,共同證得菩提。不修行徒論
是非,如盲人論色淺深,聾人說聲好惡。故唯須修行,皆是解脫生死之道也。
然今,學彼之人者嫉此,誦此之人者謗彼;愚鈍之人因此易迷,淺才之身為之難辨。偶趨一法而積功者,即諸宗之諍互至;廣涉諸教而談義時,一期之命易盡。
彼蓬萊、方丈、瀛州之三山,聞有不死之藥,服之能得長壽,然而無尋求之方。秦皇、漢武,聞之而遣使尋求,然童男童女,亦於船中送其年月。彭祖七百歲之法,古代之事,今時難傳。曇鸞法師為究佛法之奧,以人命難期故,欲學長生之法,此時遇菩提流支三藏。法師問曰:「佛法中有長生不死之法,勝於此土仙經乎?」三藏一聞,唾地而言:「此土何處有長生之法?縱得長年,暫時不死,終更輪迴三有。長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即以《觀無量壽經》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必得解脫生死。」法師蒙教,遂焚仙經,而依《觀經》修淨土之行。此後直至曇鸞、道綽、善導、懷感、少康等,傳佈此流。
思其道而欲延命取大仙之法,則道綽禪師之《安樂集》亦立聖道、淨土之二門者此意也。
其聖道門者,於穢土斷煩惱至菩提也;淨土門者,往生淨土,於彼斷煩惱至菩提也。
今就此淨土宗而言之者,又《觀經》所明,業因非一,三福九品、十三定善;其行分品,其業列數。
先,定善十三觀者:日想、水想、地想、寶樹、寶池、寶樓、花座、像想、真身、觀音、勢至、普觀、雜想是也。
次,散善三福者: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也。
九品者,開彼三福之業,以明其業因,具見《觀經》。
總而言之,定散二善之中,不漏往生之行,但能就有緣之行而積功,依引心之法而勤行者,皆得往生,更莫生疑。
今,且就自法而言之,正今定善之觀門者,數列十三;散善之業因者,類分九品。欲入其定善之門者,即意馬馳六塵之境;欲窺彼散善之門者,又心猿移十惡之枝。欲靜而不得,欲止而不能。今見下三品之業因者,言「十惡五逆之眾生,臨終遇善知識,十聲一聲,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而往生。」此豈非我等之份乎?
彼釋雄俊者,七次還俗之惡人也,命終之後,獄卒帶至閻王之庭,閻王責言:「南閻浮提第一之惡人,七次還俗之雄俊,今果來乎!」雄俊高聲呼曰:「我在生時,見《觀無量壽經》言:『五逆罪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十聲,往生極樂。』我雖七次還俗,於今未犯五逆;我雖善根薄少,念佛超過十聲。雄俊若墮地獄者,三世諸佛墮妄語之罪!」閻王據理,立傾其玉冠而拜之;彌陀依願,則使乘金蓮而迎之。
何況非七次還俗乎?何況一生念佛乎?「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源信先德之言誠哉!
又善導和尚解釋《觀經》云: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然則建立定善、散善、弘願之三門,其「弘願」者,《大經》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和尚釋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觀經》說畢定散二門之後而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即前之弘願之意也。
又《觀經》之「真身觀」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此亦前之弘願之義也。
《阿彌陀經》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其次經文言:
六方恒河沙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應當信順」而證誠之。
此亦前之弘願之義也。
又《般舟三昧經》言:
跋陀和菩薩啟問阿彌陀佛曰:「當修何法,得生彼國?」阿彌陀佛言:「欲來生我國,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
此亦彼佛自言弘願之旨也。
又,五台山之《大聖竹林寺記》云:法照禪師登清涼山,至大聖竹林寺,有二童子,一名善財,二名難陀。此二童子引法照禪師入於寺中,漸至講堂,見文殊左右菩薩萬眾圍繞而坐,普賢亦無數菩薩圍繞而坐。法照至二聖前頂禮問曰:
末法凡夫,當修何法?
文殊答言:
汝今念佛,今正是時。
法照又問:
當念何佛?
文殊答言:
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
此是大聖文殊於法照禪師之前所言也。
凡廣言之者,遍修諸教之法門,不遑詳舉。然而此頃曾聞:「因念佛之弘傳於世,佛法將消失。諸宗學者有此難破故,人多廢念佛之行。」此不知其意也。
今之佛法將住萬年,縱有使其消失之人,然而擁護佛法之諸天善神保護故,非人力所能。如彼守屋大臣雖欲破滅佛法,然而法命不絕,傳承至今。何況以無智道俗、在家男女之力,因念佛故而使法相、三論隱沒,天台、華嚴退失乎?不念佛者,此輩即能興隆一宗乎?惟徒廢念佛之業而已,絲毫未能窺探諸宗之奧,是故此非大損乎?汲取諸宗深流之南都北京學者,傳承兩部大法之本寺本山禪徒,雖百千萬之念佛弘傳於世,亦非因此則改變本宗。
又,欲佛法不失而廢念佛者,然而念佛非佛法乎?譬如逃避虎狼之害而趨向獅子。誹謗餘行與誹謗念佛,皆是逆罪也;被虎狼所害與被獅子所害,皆是死也。此不可謗,彼不可嫉,皆是佛法也,不可互相偏執。《像法決疑經》言:
三學行人相誹謗
入其地獄如箭射
又《大智度論》云:
愛染自法故
毀呰他人法
雖持戒行人 不免地獄苦
又,善導和尚云:
世尊說法時將了
慇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塗身
欲修念佛者,不可誹謗餘行,誹謗者背彌陀悲願故;欲修餘行者,不可誹謗念佛,誹謗者違諸佛本誓故。
然而,今真言止觀之窗前,誹謗念佛之行;一向專念之座上,誹謗餘行之法。共以我人偏執之心立義理,互住各各是非之想為會釋,豈契正義乎?皆共背佛意!
又,難者曰:「今之念佛者立私義:以為怖惡業者不信彌陀之本願也,積數目者懷疑一念之往生也。言行業者,一念十念已足,是故不可積數目;言惡業者,四重五逆尚生,是故不可憚惡業。」
此義完全不可,既不見釋尊之說法,亦非善導之釋義。若如是說者,總違諸佛之正意,別背彌陀之本願。
其五逆十惡眾生之依一念十念而往生彼國者,《觀經》之所明也;但,非勸造五逆而稱念十聲,犯十惡而稱念一聲;是持十重而稱十聲,護四十八輕而憑四十八願,此乃佛心所深切希冀也。
凡任何行門,若專一者,亦即心持戒行,如護浮囊;身有威儀,不傾油缽者,則行無不成就,願無不圓滿。然,我等或犯四重,或行十惡;彼亦犯,此亦行,無有一人具足戒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者,三世諸佛之通戒也;所謂修善者得善趣之報,行惡者感惡道之果。雖聞此因果之道理如不聞,然應隨份止惡業,逢緣行念佛、期往生。既不捨惡人,何嫌善人乎?所言「畏罪者疑本願」者,非本宗所說也。
次,依一念十念往生彼國者,釋尊之金言也,觀經所明之文也。善導和尚之釋云:
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又云: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此即是勸導「信者取一念之往生,行者勤一形之稱念」也。信彌陀之本願而積念佛之功,運心久者,何可言不信本願乎?凡薄地凡夫之往生彌陀淨土,若非他力,則一切道絕。
凡十方世界之諸佛如來,為引導穢土眾生,於穢土成正覺;為化益淨土眾生,於淨土成正覺。阿彌陀佛於淨土成正覺,而且發起救度眾生之願。
夫,穢土成正覺者,示現隨類應同之相故,其命不久,疾入涅槃。
又,淨土成正覺者,報佛報土是地上之大菩薩所居,非未斷惑之凡夫立即能往生也。
然而,今阿彌陀佛莊嚴淨土者,凡修行佛道,願求成佛之本意者,乃為救度造惡不善之輩之輪迴無盡,為憐愍破戒淺智之族之無出離之期也。若夫證三賢、窮十地之久行聖人,深位菩薩之具足六度萬行、修行諸波羅密而往生者,非是大悲之本意也。
大慈大悲之心中,思惟此修因感果之理,年序積歲,星霜五劫,如是善巧方便,籌謀思惟而言:我以別願居淨土,引導薄地底下之眾生。若依眾生自己之業力而往生者困難,我須為眾生,送永劫之修行,經僧祇之苦行,萬行萬善果德圓滿,自覺覺他之覺行窮滿,以此所成就之萬德無漏之一切功德,作為我之名號,使眾生稱念;若眾生於此,至信稱念者,酬我之願而得往生。發起「稱念名號必往生」之別願,其願成就者則成佛之故也;此願若不滿足,雖經永劫亦不取正覺。
但,未來惡世眾生,憍慢懈怠,於此難信,一佛二佛所說,猶恐不信;所願者十方諸佛悉皆稱揚此願。如是思惟而發第十七之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
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次,第十八之願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其所發無量諸佛稱揚之願已成就故,六方恒河沙之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皆同證誠此事之真實。
善導和尚釋此而言: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爛壞。
若不信之者,即是破十方恒沙諸佛之舌也,應深信之。尚有破壞一佛二佛之舌,何況十方恒沙諸佛乎!故言:「超過恒沙微塵劫,未可出離三塗身。」
彌陀四十八願者:無三惡趣、不更惡趣,乃至念佛往生等願是也。四十八願之中,願願無不成就,每願皆誓「不取正覺」,今已成正覺之故也。然則,非不信「無三惡趣願」,而彼國有三惡道;非不信「不更惡趣願」,而彼國眾生,命終之後,又更惡道;非不信「悉皆金色願」,而彼國眾生有金色亦有白色;非不信「無有好醜願」,而彼國眾生形有好醜;乃至天眼、天耳、光明、壽命,及得三法忍願等,疑此諸願者,今尚未有;唯不信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一願也。若疑此願者,餘願亦不信;若信餘願者,則此願可疑乎?法藏比丘今若未成佛者,則不成為謗法;若已成佛者,何疑此願乎?四十八願之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六方恒沙之諸佛如來,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誰不信之乎?善導和尚釋此信曰:
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此事虛妄」,亦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
然則,今之行者,易被異學異見所破,何況報佛化佛之言乎!
抑!若捨此行者,將趨何行乎?
無智慧者,披聖教眼暗;無財寶者,行布施無力。
往昔波羅奈國有太子,名大施太子。憐愍貧人,大開寶藏,出諸寶而與之。然而,寶有盡,貧無盡。於是,太子聞海中有如意寶珠,誓願入海求寶以濟貧民。終至龍宮,龍王驚怪,知非凡人,乃親自迎接,奉坐於寶床。問曰:「遠來之志,為求何事?」太子曰:「閻浮提人貧窮多苦,為乞王之髻中寶珠而來也。」王言:「若然,請留七日,受我供養之後,當獻寶珠。」太子經七日而得寶珠,龍神送之,即至本國之岸。於此,諸龍神嘆言:「此珠者海中之寶也,當更取還。」遂化身為人,至太子前曰:「聞君得世間稀有之寶,願能一見。」太子示現之,遂被奪取入於海中。太子悲嘆,誓言:「汝若不還珠者,當汲盡海水。」海神出而笑曰:「汝最愚哉!空日可令落,疾風可令住,海水不可汲盡。」太子誓言:「恩愛難斷更思斷,生死難盡更思盡;何況海水雖多,亦有限量。若此世不能汲盡,當經世世,必有盡時。」乃取貝殼汲水,誓願之心真實故,諸天之人皆來佐助,盡以天衣汲水,棄置鐵圍山外。太子一度二度以貝殼汲之,海水十分失八分。龍王惶怖,恐失住處,遂還其珠。太子取之,回歸國都,降諸寶物,閻浮提內,無有不降寶之處。忍苦而不退,此名精進波羅蜜。
昔太子凌萬里之波,得龍王如意寶珠;
今我等撥水火二河,得彌陀本願寶珠。
彼因龍神之悔而被奪;
此因異學異見而被奪。
彼以魚貝之殼汲大海之水,六欲四禪諸天齊來同汲;
此以信心之手汲疑謗之波,六方恒沙諸佛齊來同汲。
彼大海之水漸盡,龍宮憂懼,取還如意寶珠;
此疑難之波悉斷,謗家憂懼,取還本願寶珠。
彼取還歸於閻浮提,憐愍貧窮之民;
此取還生於極樂國,引導薄地之輩。
願諸行者,彌陀本願之寶珠未被奪者,深納信心之底;若已被取者,速以信心之手,汲疑謗之波;莫捨寶空手而回。
如何之彌陀乎?發十念之悲願,攝取十方之眾生;
如何之我等乎?稱六字之名號,得遂三輩之往生。
永劫之修行是為誰乎?功讓未來之眾生;
超世之悲願又何意乎?志賜末法之我等。
我等若不往生者,佛豈成正覺乎?
佛若已成正覺者,我等豈不生乎?
我等之往生依佛之正覺;
佛之正覺依我等之往生。
若不生者之誓可知;
不取正覺之言無限。
(《大正藏》八三、二四四)
無量壽經釋
(原文節錄)
法然上人
往生淨土法門,雖未斷盡無明煩惱,依彌陀願力生彼淨土,超出三界永離生死,求其事跡,紀傳所載甚多。故知:往生淨土法門是未斷惑而出過三界之法門也,末代出離生死,除往生淨土之外更有者,無有是處;故欲速出五濁魔境,超二死苦際者,必當歸淨土門故。
道綽禪師釋此經「橫截五惡趣」之文云:
若依此方修治斷除,先斷見惑,離三途因滅三途果;後斷修惑,離人天因絕人天果;斯皆漸次斷除,不名「橫截」。
若得往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橫截」。「橫截五惡趣」者,截其果也;「惡趣自然閉」者,閉其因也。
天台、真言皆名頓教,然彼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
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長夜者,偏是此教(淨土法門),故以此教為「頓中頓」也。
此四十八願皆有拔苦與樂之義,何故爾者?大悲者拔苦也,大慈者與樂也。第一「無三惡趣」大悲拔苦也,第二「不更惡趣」亦是大悲拔苦也;第三「悉皆金色」者是與樂也,第四「無有好醜」亦是與樂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有其二意:出離生死是拔苦也,往生極樂是與樂也;生死眾苦一時悉離,淨土諸樂一念頓受。
阿彌陀佛若無此願,極惡眾生何以得離苦海!遠劫以來世世未值彌陀誓願,是故至今尚在三界眾苦火宅,未到四德常樂寶城;過去流轉蓋是如斯,未來痛楚亦復幾多。
然今何幸,值斯大願;雖已得遇大願,若不信之,曷異不值,既能信之,正是值也;雖已信之,若不行之,亦同不信;既能行之,正是信也。行業有誠,決定往生;願力不虛,何容擬疑!
若得往生,解脫生死,遠離眾苦,即是大悲拔苦也;夫一往生極樂,去則身心恒受諸樂。(下略)
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然唯以「念佛往生願」為往生規模,故善導和尚釋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往生願為本願中之王也。
(《大正藏》八三、一○五)
逆修說法
(原文節錄)
法然上人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者,是真佛攝取也。更有化佛亦能攝取,謂「三十六萬億」化佛各與真佛,俱攝取十方世界念佛眾生也。
諸宗於今之時,機與教不相應,此以教深而機淺,教廣而機狹故也。譬如韻高,而和者少;又如小器,盛大物也。唯此淨土一宗法門,機教相應,故修之者,必得成就。然則於彼不相應教,莫肯勞費身心,應唯歸此相應法門,速出生死也。
行者命欲終時,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體、當生三種愛心。爾時阿彌陀如來放大光明,現行者前;行者既見未曾有事,專心歸敬,更無他念。
又,佛之慈悲加祐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靜。是故《稱讚淨土經》說:
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既捨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阿彌陀經》說: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令心不亂」與「心不顛倒」,此即「令住正念」之義也。
明知:非臨終正念故有來迎,由來迎故臨終正念也。凡平生之時已成往生行業之人,臨終必得聖眾來迎;已得來迎之時,即由佛力住正念也。
然今時行者,多不辨其旨,於尋常行懶惰不營,至臨終時俄祈正念,是僻見也。行者能得此旨,於尋常行業,不起怯弱心,此是行業至要。
《阿彌陀經》者:
初說極樂世界,依正二報;
次說修一日七日念佛而得往生;
後說六方諸佛,於念佛一行,證誠護念之旨。
此則此經不說餘行,選說念佛一行。
文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又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爰知:「餘善」少善根也;「念佛」多善根也;
修彼少善根餘行,不可得往生;
修此多善根念佛,必可得往生也。
是故善導和尚釋此文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阿彌陀經》大意,略而如斯。
夫念佛往生,是彌陀如來,本願之行也;教主釋尊,選定之法也;六方諸佛,證誠之說也;餘行不然。
「菩提」即是佛果之名,「心」是眾生能求之心。然諸宗意,各是不同,而皆願行俱在此土;今淨土宗菩提心者,欲先往生淨土,而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悟一切法門,證無上菩提之心也。
然就菩提心,諸宗所立亦各不同;且如「天台」有藏、通、別、圓四教菩提心;「真言」有行願、勝義、三摩地之三種菩提心;「三論」、「法相」、「華嚴」、「達磨」,各皆有菩提心;但導師意,欲自先生淨土,滿足菩薩大悲願行,而後還入生死,遍度眾生,即以此心,名菩提心也。
大凡念佛往生之理勝諸行往生者,即有多義:
一者「因位本願」:謂彌陀如來因位法藏菩薩之時,發起四十八願,選定眾生往生淨土之行,乃盡選捨餘行,選取念佛一行以為本願。其選擇本願者,即《無量壽經》所說第十八願也。
二者「光明攝取」:謂此是阿彌陀佛還念因位本願,以相好之光明,攝取念佛眾生,令得往生,而不攝取餘行者也。
三者「彌陀自說」:謂跋陀和菩薩問阿彌陀佛言:「詣極樂世界,當修何行,得往生彼國?」彼佛答言:「欲來生我國者,當念我名莫休息,即得往生。」是則彼佛自勸念佛,不勸餘行也。
四者「釋迦付囑」:謂即此《觀經》所說付囑流通之文是也,此即付囑念佛一行,不付囑餘行也。
五者「諸佛證誠」:謂此如《阿彌陀經》所說釋迦佛,選說念佛往生利益,六方諸佛同讚同勸,各於其國舒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誠其事,是則為令一切眾生,信念佛往生,決定無疑也,餘行則無如是證誠也。
六者「法滅往生」:善導和尚釋曰:「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是則末法萬年之後,獨有念佛一行施往生利益也。
加之,下品上生十惡罪人往生之時,雖有聞經與稱佛之二善,化佛來迎唯讚:「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不讚聞經之益也。又《大經》說三輩往生業之中,雖說菩薩心及起立塔像等餘行,至流通處讚言:「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不指餘行讚無上功德也。
上來念佛往生之旨,取要辨之耳。
夫諸佛功德,百千萬劫之間,晝夜稱說,不可窮盡,因茲教主釋尊,稱揚阿彌陀佛功德,取要中要,略說此《無量壽經》等三部妙典。佛既如是,何況末代凡僧,猶足盡其一德乎?然為善根成就,今即稱揚讚歎。
抑阿彌陀佛內證、外用功德無量無邊,取要不如名號功德。是故即彼阿彌陀佛,特以名號廣濟眾生;釋迦大師亦多讚歎彼佛名號,流通未來;今亦就彼名號,以讚歎其利益:
「阿彌陀」者是梵語也,此翻曰無量壽,又曰無量光,又曰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焰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是知名號中,具光明與壽命之二義。彼阿彌陀佛一切德中,壽命為本,而光明勝故也。故今亦須讚歎光明、壽命二德。
先明「光明功德」者:
初「無量光」者,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惠心勘之云:「一一相中,各具七百五俱胝六百萬光明,熾然赫奕。」一相所出光明如斯,況又八萬四千相乎?誠非算數所及,故云無量光者。
次「無邊光」者,彼佛光明,其數如上,非啻光明無量,其所照之處,亦無有邊際,故云無邊光也。
次「無礙光」者,如此世界,日月燈燭等光,若有隔礙,則不能照曜;而彼佛光,十方世界無不徹照。若夫不然,則此世界念佛眾生,應不得蒙彼佛光攝,所以者何?彼極樂世界,與此娑婆世界中間,隔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其一一三千大千世界,各有四重鐵圍山。謂先有圍一四天下之鐵圍山,高齊須彌山;次有圍小千界之鐵圍山,高至第六天;次有圍中千界之鐵圍山,高至色界初禪;次有圍大千界之鐵圍山,高至第二禪。然則若非無礙光者,其一世界尚不可徹,何況十萬億世界乎?然彼佛光明,徹照彼此中間,無量大小諸山,攝取此界,念佛眾生,無有障礙;照攝所餘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故云無礙光也。
次「清淨光」者,人師釋云「無貪善根所生光也」,貪有二,婬、財也;「清淨」者,凡觸此光者,除彼二貪,貪名不淨,故以清淨名光明也。若約戒者,當不婬戒、不慳貪戒,實是法藏比丘之昔,不婬、不慳二戒功德所生之光,故觸此光者,即滅此二貪欲之罪也。若有人多貪,不得持不婬、不慳貪戒,至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者,即彼佛放無貪清淨光明,照觸攝取,故除婬貪、財貪不淨,滅無戒、破戒罪愆,成無貪善根身,均持戒清淨人也。
次「歡喜光」者,此是無瞋善根所生光也,久持不瞋恚戒,故得此光,觸此光者滅瞋恚罪,若多瞋人專修念佛,以彼歡喜光攝取之故,瞋恚罪滅,同忍辱人,亦如前清淨光滅貪欲罪也。
次「智慧光」者,此是無癡善根所生光也,久修一切智慧,斷盡愚癡煩惱,故得此光;此光即能滅愚癡罪,然則雖無智念佛者,彼智慧光攝取之故,能滅愚癡罪愆,即與智者無有異也。
以下諸光,準此可知。
如是彼佛光明功德,備種種巨益也。今細分別,更有多種光明,大分為二,一者常光,二者神通光也。
初「常光」者,即是常恒不斷光明。
然諸佛常光,各隨意樂,即有遠近長短不同。如釋迦佛常光一尋,或照七尺、或照一里、或照一由旬、或照二三四五乃至百千由旬,或照一四天下、或照一佛世界、或照二佛三佛乃至百千佛世界等;今此阿彌陀佛常光,凡於八方上下無央塵數諸佛國土,無所不照。辨此常光,乃有異說,《平等覺經》別指頭光,《觀經》總云身光,《往生要集》廣解其義,今略不舉也。
次「神通光」者,是乃臨時發起光明也。且如釋迦如來,欲說法華經之時,照東方萬八千土者,即神通光也。凡諸佛功德,雖則一一皆遍法界,然餘功德遍法界相,尚不顯然,但有光明,其相分明,故諸功德中,以光明最為勝也。又諸佛中,彌陀如來光明最勝,是故教主釋尊讚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云:「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此是彼佛光明與餘佛光明,相對較量其勝劣也。
其得如是殊勝光明,酬因位願行也。謂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光明,選擇思惟願言:「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已發此願之後,兆載永劫之間,積功累德,願行相應,感得此光明也。
昔佛在世,有燈指比丘,生時指頭放光,照十里間。後從佛出家,得羅漢果,因指頭放光之因緣,名曰燈指比丘。此人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時,修補故佛,像指虧損,由此功德,得如此報也。
又有梵摩比丘,從身放光,照一由旬,以是過去,獻燈明於佛故也。
又阿那律於說法座睡眠,佛種種彈呵,阿那律即發慚恥心,永斷睡眠,經七日後失明,問之醫師,醫曰:「人以食為命,眼以睡為食,若人七日不食,命豈不盡乎?命盡非醫療之所及,眼亦如是。」時佛哀之,教天眼法,因修其法,即得天眼,洞視三千大千世界,如見掌中菴摩羅果。此人過去,欲盜佛物,因入塔中,燈火欲滅,乃以箭正燈炷,自見佛相,端嚴殊勝,忽生悔心,而發無上道心。從是以來,生生世世,得無量福,今遇釋迦如來出世之時,遂得解脫,亦獲天眼第一也。
以此等因緣案之,今此法主禪門,燃四十八燈,獻四十八願王,是即光明之業,亦是天眼之業也。然念佛業成就,生彼佛國,則不修相好神通等別因,由彼佛願力,自具三十二相,得五神通;其三十二相中有光明相,其神通中有天眼通。是則雖不可勞修其別業,然又如此供養燈明之人,何無其驗乎?此雖同得光明之報,必有其優劣也。
光明功德,略述如此。
次「壽命功德」者:
諸佛壽命,各隨意樂,而有長短,惠心僧都乃作四句:
或有佛壽命長、所化眾生命短,如華光如來,佛壽十二小劫,眾生壽命八小劫也。
或有能化佛命短、所化眾生命長,如月面如來,佛壽一日一夜,眾生壽五十歲也。
或有能化、所化俱命短,如釋迦如來,佛與眾生,俱八十歲也。
或有能化、所化俱命長,如阿彌陀如來,佛與眾生,俱無量歲也。故此經云:「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汝寧知乎?假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聲聞緣覺,都共集會,禪思一心,竭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命,長遠之數,不能窮盡,知其限極。聲聞菩薩,天人之眾,壽命長短,亦復如是,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依《大論》意,若有神通大菩薩等計之,則以一大恒沙劫也;除此之外,非二乘凡夫所能數知,故云「無量」也。
凡論佛功德,乃有「能持、所持」之義,謂以壽命即為能持,餘諸功德皆為所持,一切萬德皆悉壽命所持故也。何者?若無壽命,相好、光明、說法、利生,及諸莊嚴一切功德,依何而住?據此觀之,獨唯壽命無量一願,攝持自餘諸願,大悲善巧,亦顯於此願也。
抑!彌陀如來發壽命無量願,非愛惜己身,求長壽果報,只是濟度利生方便,亦是為令眾生發欣求之心也,以一切眾生,皆願壽命長遠故也,翻「阿彌陀」云「無量壽」,良有所以也。又如《法華經》,以顯釋迦如來久遠實成之旨,為殊勝甚深義,是以彼二十八品中,以壽量品用為最勝,故知諸佛功德,但以壽命為第一功德也。
夫得長壽果報,與眾生飲食,又不殺生命,以為業因。由飲食續命,故與飲食即是與命也,持不殺戒則不殺生命,不殺生命與眾生命也,是因果相應,等流之法也。阿彌陀佛如此,願行成就,得此壽命無量德也。然則今此逆修七七日間,供佛施僧之營,即是壽命長遠業也,設不修其業因,而得生彼國者,由佛願力得無量壽。何況如是別修其業因乎?壽命功德,略述如斯。
彼佛雖則如此壽命無量,又有涅槃隱沒之相,道綽禪師就之釋「念佛眾生有始終兩益」,明其「終益」引《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住世長久,兆載永劫,亦有滅度,般涅槃時,唯有觀音勢至,住持安樂,接引十方,其佛滅度,亦與住世,時節等同,然彼國土眾生,一切無有睹見佛者,唯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不滅。」
據此觀之,念佛功德不亦不可思議乎!
嗚呼!人或自謂「一到彼國,親覲如來,所願已定,何必又憂遠劫滅度。」然若正至其時,奚耐痛哭乎!彼釋尊入滅時,證果羅漢、深位大士,尚悲別離,號泣哀嘆,況其餘眾生乎!
然則準穢土,思淨土;阿彌陀佛已入涅槃之後,八萬相好永銷,無量光明罷照,彼時會眾生,悲哀之情又幾何乎!七寶微妙之林,八功如意之水,玩弄不樂;奇華異草之色,靈禽殊鳥之音,見聞生悲。淨穢雖異,教主滅度既同;迷悟境別,所化悲嘆何別?
唯有念佛之人免此大患,豈不幸乎!
冀願往生人,直入專修念佛一門也。
抑!阿彌陀佛內證外用功德無量無邊,取要不如名號功德,是故即彼阿彌陀佛,特以名號濟度眾生;釋迦如來亦多讚歎彼佛名號,流通未來。
凡諸宗人,各以所依經持之。今淨土宗之人,當持此經,持此經者,即持念佛往生願也。此即六八願中以第十八為根本也,故善導和尚曰:「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然則念佛往生之道,其源出於此經,觀、小兩經,及餘諸經所說,皆以此經所說本願為根本也;故善導和尚釋《觀經》所說「光明攝取」之文曰:「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又釋同經下品上生雙說聞經、稱佛,化佛但讚稱佛不讚聞經曰:「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善之業。」又釋同經付囑文曰:「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釋《阿彌陀經》所說一日七日念佛曰:「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自餘所說,例之應知。
抑!第十八願中選捨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者,蓋有二義:一者念佛有殊勝功德,二者念佛是易行故。
初、殊勝功德故者:彼佛所有因位果上一切功德,皆悉攝在此名號中,是故一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無上大善根也。是以《西方要決》曰:
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
餘行不然,各守一隅,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棟梁」等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也。加之,此經即指「一念」讚為無上功德,是則殊勝大善根故,選為本願也。
二、易行故者:但稱名號,不簡賢愚,不簡老少,有病無病,行住坐臥,修之得便。(中略)
若以布施為本願者,貧窮困乏輩,斷往生希望。
若以持戒為本願者,破戒無戒徒,斷往生希望。
若以禪定為本願者,散亂粗動人,不可得往生。
若以智慧為本願者,愚癡無智者,不可得往生。
自餘諸行,準此應知。然堪布施、持戒等諸行者極少;貧窮、破戒、散亂、愚癡者甚多,若以如上諸行用為本願,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薩大悲,遍攝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稱名一行立為本願也。故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讚》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次《無量壽經》者,夫如來設教,皆為濟度眾生,而眾生根機無量故,如來教法亦是無量。
今此經者,為令眾生往生淨土說之,故此經中,即明阿彌陀佛修因感果,極樂淨土二報莊嚴,是為令眾生發欣求心也。
然釋此經,諸師領解,途轍不同;今且依善導和尚意,此經偏說「專修念佛」為眾生往生正業也。
何以知之?經說彼佛因位本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彼佛因位,法藏比丘之時,於世自在王佛之所,睹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就中選擇所立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也。然四十八願中,願其行者,唯此第十八願而已,而此願中不願餘行,但立念佛一行以為本願,故知此經,偏說「專修念佛」為正業也。
所謂「本願念佛」者,即口稱彼佛名號也,故善導和尚《觀念法門》中,引此本願文曰:「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往生禮讚》中亦引此文曰:「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熟顧我等眾生,若以自力而求往生,必有疑心:「未審此行業,契彼佛意也否?是則,往生之事,恐亦難矣!」然今既修彼佛選定行業,又復彼佛誓願已成,十劫以前已得成佛,知是我等往生之道決矣!豈不亦大幸乎!是故此經下卷,說此願成就文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又凡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閣無非願力,何於其中,可獨疑惑「念佛往生願」乎?
又往生業因,雖決定於念佛一行;而行者根性,自有上中下,故此經明三輩往生。
此三輩中,雖舉菩提心等餘行,望上所說彼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故云「一向」也。
故《觀念法門》中善導釋曰:「又此經下卷初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由知三輩,共是念佛一行也。
此經一向之言亦遮餘也,若夫念佛之外,兼修餘行,則非一向也。
次此經〈流通分〉中說云:「佛語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雖上三輩文中,念佛之外,說諸功德,今至流通,不讚餘善,但讚念佛為大利無上也,念佛功德,勝餘功德明矣!是則諸行,一往隨機說之而已。夫大利者,對小利之言;無上者,對有上之言也;既指一念,云大利,亦云無上,何況百念、千念、萬念乎?普勸一切往生人等,應當「一向專稱大利無上名號」!何捨無上大利念佛,而執有上小利餘行乎?
又此經下卷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夫釋尊遺法,有正、像、末三時差別。
然其正法五百年間,教、行、證,三俱具足,故有如教修行、現得證者;
其像法一千年間,但有教、行,無得證者;
末法萬年之間,但有教法,無行證人。
至末法萬年後,如來遺教,皆悉滅盡,爾時但有此《無量壽經》止住百歲,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
(《大正藏》八三、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