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經釋》解題
慧淨法師 述
 

        《三部經釋》是法然上人撰述,收錄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之二六一一《漢語燈錄》。專以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並傍考諸師著作,以解釋淨宗正依經典之「淨土三經」。

        此書之原型是一一九○年二月時,法然上人應其歸依弟子重源法師之請,於奈良之東大寺,為南都諸宗之僧眾所講述之筆記,後來以漢文改寫。

        內容分為三卷:〈無量壽經釋〉一卷,〈觀無量壽經釋〉一卷,〈阿彌陀經釋〉一卷。其中〈無量壽經釋〉分為「大意、立教開宗、淨教本末、釋名、入文解釋」等五科;〈觀無量壽經釋〉亦分為「說時前後、來意、釋名、釋二善義、入文解釋」等五科;〈阿彌陀經釋〉則分為「明往生所依、辨二門勝劣、述經來意、釋經題名、入文解釋」等五科。

        此書也是了解法然上人述作《選擇本願念佛集》以前念佛思想的重要資料。

        此外,上人之著作中,另一卷亦名《三部經釋》,是日文體,翻譯於本書之三四七頁;是就三經之中有關往生淨土之重要經文,加以扼要解說之短篇。
 



《無量壽經》釋
法然上人 著

-- 正依善導,傍依諸師,并述愚懷 --
 

         將釋斯經,略有五意:

        一者大意,二者立教開宗,三者淨教本末,四者釋名,五者入文解釋。
        一、大意者:釋迦世尊捨無勝淨土,而出此穢土,為欲說淨土教,勸誘眾生,令得生淨土。彌陀如來捨此穢土,而出彼淨土,為欲引導穢土眾生,令得生淨土。是則諸佛攝取淨土,出興穢土之本意也。

 善導和尚(散善義)云:「釋迦斯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等,此乃此經大意也。

二、立教開宗者,亦分為二:一諸宗立教不同,二正立二教。

一、「諸宗立教不同」者:法相三時,三論二藏,天台四教五時,華嚴五教十宗,真言二教十住心等。

        二、「正立二教」者:依道綽禪師,略立二教,以判一代佛教:一聖道教,二淨土教。

        一、「聖道教」者:若小乘、若大乘、若顯教、若密教,皆聖道之攝。

        二、「淨土教」者:小乘法中,全不說淨土法門。大乘之中,多說往生淨土法門,名之淨土教。今此經正是淨土教攝。次以「橫截五惡趣」文,釋二教差別。道綽、淨影、龍興、曇鸞,意同之。

        抑!三乘四乘聖道,正像既過,至末法時,但虛有教,無有行證。故澆末之世,求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人,是甚難得。然則濁惡眾生,何以得離生死?

        然,往生淨土法門,雖未斷盡無明煩惱,依彌陀願力生彼淨土,超出三界永離生死,求其事跡,紀傳所載甚多。故知:往生淨土法門,是未斷惑而出過三界之法門也,末代出離生死,除往生淨土之外更有者,無有是處;故欲速出五濁魔境,超二死苦際者,必當歸淨土門故。

        道綽禪師(安樂集卷下)釋此經「橫截五惡趣」之文云:

若依此方修治斷除,先斷見惑,離三途因滅三途果;後斷修惑,離人天因絕人天果;斯皆漸次斷除,不名「橫截」。
若得往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橫截」。
「橫截五惡趣」者,截其果也;「惡趣自然閉」者,閉其因也。

        天台、真言皆名頓教,然彼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

        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長夜者,偏是此教(淨土法門),故以此教為「頓中之頓」也。

    三、淨教本末者:於往生教,有根本,有枝末。例如:真言以毘盧遮那經而為根本,以餘雜部而為枝末。淨教亦爾,故以此經而為根本,以餘兼明往生淨土諸經而為枝末;又以斯經名正往生教,以餘諸經名傍往生教;又以此經名有功往生教,以餘諸經名無功往生教;又以斯經名具足往生教,以餘諸經名不具足往生教。

        四、釋名者:「佛」者,乃是梵音,此翻為「覺」,三覺圓滿故以名佛。此指能說釋迦,即舉通號,以顯別體。「說」者,口音陳唱,名句為體。「無量壽」者,所說佛名。梵「阿彌陀」此譯云「無量壽」。「經」者,梵「修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華,是乃就喻為名。綖能貫華,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亦名經。此經則說彼阿彌陀佛因願果證功德,故名《無量壽經》。

        五、入文解釋者:此經一部兩卷,分為三段:初自「我聞如是」至「願樂欲聞」是〈序分〉也,次自「乃往過去久遠無量」至下卷「略說之耳」是〈正宗分〉也,後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至「靡不歡喜」是〈流通分〉也。

        初就〈序分〉,有通有局:從「我聞如是」而下,語通諸經,故名「通序」,亦曰「證信序」。從「爾時世尊光顏魏魏」而下,文局今經,故名「別序」,亦曰「發起序」。

        次就〈正宗〉,略有四段:一、四十八願興意,二、依願修行,三、所得依正,四、往生行業。
        一、四十八願興意者:所謂「四十八願」者,是法藏比丘所發之願也。凡就願有二:一總願,二別願也。

        一「總願」者:四弘誓願也。一切菩薩,通發此願,趣向菩提,無有異路。

        二「別願」者:諸佛菩薩,各各不同。且如釋迦五百,藥師十二,今阿彌陀四十八願。今此四十八願,應一一對十方諸佛隨宜釋之。

        《經》(大經卷上意)云:「乃往過去久遠,無量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錠光如來。次有佛名光遠,乃至第五十三,有佛名處世,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名離垢淨王﹝亦名無諍念王,一體異號 ﹞聞佛所說,發無上道心,即棄金輪位,行作沙門,辭萬乘富,求無上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號曰法藏,詣世自在王如來所。」乃至「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睹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

        又《大阿彌陀經》(卷上)云:「其佛即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為選擇心中所欲願。樓夷亙羅佛﹝此云:世自在王佛 ﹞說經畢,曇摩訶﹝此云法藏﹞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徹視,悉自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中,諸天人民之善惡,國土之好醜,即選擇心中所願,便結得是二十四願經。」《平等覺經》亦復同之。

        此中「選擇」者,即是「取捨」義也。謂於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捨人天之惡,而取人天之善;捨國土之醜,而取國土之好也。《大阿彌陀經》「選擇」義如是,此經亦有選擇之義,謂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是也。「選擇」與「攝取」,其言雖異,其意是同。是則捨不清淨行,而取清淨行也。

        上文「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其義亦然,準是今於四十八願,一往各論選擇攝取義者:

        第一「無三惡趣願」者:於所睹見二百一十億土中,或有有三惡趣之國土,或有無三惡趣之國土。乃選捨其有三惡趣粗惡國土,而選取其無三惡趣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二「不更惡趣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雖國中無三惡道,其國人天,壽終之後,從其國土,復更三惡趣之土,或有不更惡趣之土。乃選捨其更惡趣粗惡國土,而選取其不更惡趣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三「悉皆金色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一土中,有黃白二類人天之國土,或有純黃金色之國土。乃選捨黃白二類粗惡國土,而選取黃金一色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第四「無有好醜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醜不同之國土,或有形色一類無有好醜之國土。乃選捨好醜不同粗惡國土,選取無有好醜善妙國土,故云「選擇」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精進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禪定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般若﹝信第一義等是也 ﹞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菩提心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經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咒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飯食沙門,及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種行,各為往生之國土;或有專稱其國佛名為往生行之土。

        如此但以一行配一佛土者,是一往義也;再往論之,其義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為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中,通以一行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可具述也。今則選捨前布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等諸行,而選取「專稱佛名」,故云「選擇」也。且約五願,略論選擇,其義如是。自餘諸願,准此應知。


        問曰:如餘諸願,選捨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偏唯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義」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及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彼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

        餘行不然,各守一隅而已,是以為劣。譬如世間屋舍,其「屋舍」名字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應知,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也,故捨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且約諸宗言之:昔時法藏比丘若以「三密行」為往生願,則如〈真言宗〉,無畏、不空、慧果、法全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見性成佛」為往生願,則如〈佛心宗〉,慧可、僧璨、弘忍、惠能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一乘實相」為往生願,則如〈天台宗〉,天台、章安、妙樂、道邃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海印頓觀」為往生願,則如〈華嚴宗〉,賢首、清涼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八不中道」為往生願,則如〈無相宗〉,嘉祥、法朗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萬法唯識」為往生願,則如〈有相宗〉,玄奘、慈恩等輩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二百五十等戒」為往生願,則如〈四分宗〉,南山東西之律師往生,自餘諸宗之人,不可得生。

        然「念佛往生願」,真言、止觀行人共同修之,華嚴、達摩門人修之無妨,有相、無相行人、四分五分律師勤修念佛何為有妨?誠是易相續故,往生有憑也。由是中國、本邦諸宗高僧,發願往生之人,古來甚多,不遑枚舉焉!

        然則真言等八宗行者,皆共不漏往生慈悲願網也。若以「布施」建為「別願」,戒日獨可得往生,一切貧窮之人不可得生。若以「起塔」建為別願,育王一可得往生,一切困乏之人不可得生。若以「稽古鑽仰」建為別願,訪生、光基之倫可得往生,淺識粗漫不可得生。若以「多聞廣學」建為別願,生肇、融叡之類可得往生,寡聞狹劣不可得生。若以「棄家捨欲」建為別願,出家二眾可得往生,在家二眾不可得生。若以「豪貴顯官」建為別願,一人三公可得往生,萬民庶黎不可得生。然今「念佛往生本願」,不簡有智無智、持戒破戒、多聞小見,不簡在家出家,一切有心之者,易念易生。譬如:一月浮於萬水,無嫌水淺深;太陽照於世界,不選地高低。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讚》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是則攝萬機於一願,收千品於十念者也。

        問曰:一切菩薩皆立誓願,而或有已成就,或有未成就。未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為已成就耶,為未成就耶?

        答曰:法藏菩薩誓願,一一成就,舉世信受,莫敢狐疑。何者?極樂世界中,既無三惡趣,當知是即成就第一「無三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大經卷上)云:「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是也。

        又「彼國人天,壽終之後,無更三惡趣。」當知是即成就第二「不更惡趣之願」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大經卷上)云:「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更惡趣」是也。

        又「彼國人天,無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當知是即成就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願」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大經卷下)云:「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

        如是初自「無三惡趣願」,終至「得三法忍願」,一一誓願,皆悉成就,於中豈第十八「念佛往生之願」獨不成就乎?

        然則念佛之人皆當往生,何以得知?即其〈願成就文〉(大經卷下)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 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也。

        凡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閣,無非願力,何為其中獨疑念佛往生本願?加之,一一願終皆云「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成佛本誓,是已成就。當知一一誓願,不虛設也,故《往生禮讚》云:「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釋家深得願旨,須仰信耳!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異,其義如何?

        答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義分明。加之,《大集月藏經》(日藏分第九意)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群疑論卷七)釋云:「大念者,大聲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應知:此亦念聲是一也。

        問曰:經云「乃至」,釋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下至」,其意是一。

        經言「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多者上盡一形,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是則多少相對之言也。

        釋言「下至」者,下者對上之言,即下至十聲等;上者上盡一形,是則上下相對之言也。然上下相對,其例非一。且如「宿命通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皆置「下至」之言。準之,此願「乃至」,即同彼願「下至」。然則善導所釋「下至」之言,其意合會經旨也。

        但解斯願,諸師、善導,其意不同,諸師局言「十念往生願」,謂若不滿十即不得生也;善導通言「念佛往生願」:上從一形,下至臨終十聲一聲,稱念皆生也。然則諸師局言「十念往生願」者,其意不周,所以然者?上捨一形,下捨一念故也。善導通云「念佛往生願」者,其意即周,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抑!此四十八願者,皆有「拔苦與樂」之義,何故爾者?大悲者,拔苦也;大慈者,與樂也。第一無三惡趣,大悲拔苦也;第二不更惡趣,亦是大悲拔苦也。第三悉皆金色者,是與樂也;第四無有好醜,亦是與樂也。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願,有其二意:出離生死是拔苦也,往生極樂是與樂也。生死眾苦,一時悉離;淨土諸樂,一念頓受。

        阿彌陀佛若無此願,極惡眾生何以得離苦海!遠劫以來,世世未值彌陀誓願,是故至今,尚在三界眾苦火宅,未到四德常樂寶城。過去流轉,蓋是如斯;未來楚痛,亦復幾多。然今何幸,值斯大願。雖已得遇大願,若不信之,曷異不值!既能信之,正是值也;雖已信之,若不行之,亦同不信,既能行之,正是信也。行業有誠,決定往生;願力不虛,何容擬疑!若得往生,解脫生死,遠離眾苦,即是大悲拔苦也。

        夫!一往生極樂,去則身心恒受諸樂:眼見如來聖眾,見見增眼根樂;耳聽深妙法音,聽聽增耳根樂;鼻聞功德法香,聞聞增鼻根樂;舌嘗法喜禪悅味,嘗嘗增舌根樂;身蒙彌陀光明,觸觸增身根樂;意緣極樂妙境,緣緣增意根樂。凡極樂世界,一一境界,無不離苦得樂良緣:風吹寶樹是樂,枝葉華果,齊調常樂之韻;波洗金岸是樂,微瀾迴流,自發四德之音;鶴囀是樂,妙聲清雅,演根力覺道法門;鴻鳴是樂,宮商自然,出念佛念法念僧妙法。步金地、昇寶閣、天衣被身、天樂響耳。如是快樂,不可盡言焉。

        實是念佛誓願,阿彌陀佛大慈悲心之所發;劇苦眾生,拔苦與樂之方便也。

        又為女人別發願(大經第三十五願)云:「設我得佛,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就此有疑:上念佛往生願,不簡男女;來迎、繫念兩願,亦通男女。而今更發此願,其意如何?然熟案斯事,實有其理:女人障重,若不約女人別發一願,則恐一切女人即生疑心。何者?女人過多障深,一切賢聖之所呵棄。故道宣(淨心誡觀卷上)引經云:「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障相甚多,今出少分:內有五障,外有三從。五障者: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法華經卷四)

        一者不得作「梵天王」者:色界初禪之主,梵眾梵輔之王也。無量梵王更居,全無以女身而登高臺閣刷三銖之襟者。

        二者「帝釋」者:欲界第二天,須彌八萬之頂,三十三天之王,殊勝殿之主也。無量帝釋替移,都無以女身陞彼寶座者。

        三者「魔王」者: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王也。百千魔王轉住,未曾有以女身坐其位者。

        四者「轉輪聖王」者:東西南北四州之主,金銀銅鐵四輪王也。其中未嘗聞一人有女輪王也。

        五者「佛身」者:佛身者,是出世無上妙果,四德圓滿尊體。諸佛雖無邊,無有女質佛也。

        前之四報是生滅之境,輪迴之質,而尚叵得如是,何況往生極樂出世妙果乎!如此疑之,故別發女人往生願也。

        哀哉!女身之拙,大梵高臺之閣所嫌,梵眾輔佐之席隔交,六天魔王之位,四種輪王之跡,永絕而莫預焉!                   

        有漏虛妄果報,無常生滅幻身,尚不能成;何況出世無上佛體乎!實可悲痛也。然依彼佛悲願而得往生,則三惑速滅,二死永除;長夜頓明,覺月正圓。四智圓明春苑,三十二相之華容鮮發;三身即一秋空,八十種好之月面朗澄。位是妙覺高貴之獨尊,四海灌頂之法王也;形是眾德圓滿之妙相,三點融通之聖容也,豈非大幸哉!

        抑!如善財大士,覓知識於二百餘城;雪山童子,投全身於半偈鬼口。志幹丈夫,勇猛精進,如此而應成佛!若夫,緩行疏求,設歷塵劫,豈可成就?故五戒優婆塞,聞婦之哀鳴,而感鼻蟲報;四禪苾芻,謗佛之化導,而結無間果;如此之類,不可勝計也。丈夫尚爾,何況女身乎!是故諸經論中,處處呵擯女人;自非三途八難,何處可居之地?

        富樓那尊者成佛之國土,說無有諸女人,亦無諸惡道等等三惡道,而永削女人跡。天親菩薩《往生論》中,釋「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同根缺、敗種,而遠隔聖眾交;諸佛淨土,希望絕思。

        且夫吾朝,靈驗勝地,皆悉嫌去:

        比叡山者,傳教大師之所建,桓武天皇之敕願也。大師親自羯摩結界,限谷畫峰,不入女人。一乘之峰高峙,五障之雲無靉;一味之谷深幽,三從之水絕流。藥師醫王靈像,耳聞而眼不視;大師創建妙境,徒望無由登臨。

        高野山者,弘法大師結界之峰,真言上乘弘通之地。三密之月輪普照,不破女人非器之闇;五瓶之智水等洽,不灑女人垢穢之質。於此等所,尚有其障,何況於出過三界之淨土乎!

        加之,聖武天皇營造十六丈金銅盧舍那前,遙拜見之,尚不許入扉內;天智天皇建立五丈石像彌勒前,高仰禮之,尚壇上有障。乃至金峰雲上,醍醐霞中,皆禁女身污影。悲哉!兩足雙眸,不異男子,而不克蹈嚴驗之勝境,觀賢聖之靈軀。瓦礫荊棘之土,泥木塑像之佛,有障如斯;何況眾寶合成之淨土,萬德究竟之佛身乎!

        佛鑒女人懷,疑心於茲故,別有斯願也。善導(觀念法門)釋此願云:「乃由彌陀本願力故,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身,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證悟無生。

        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願力者,千劫萬劫,恒沙等劫,終不可得轉女人。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淨土者,此是妄說,不可信也。」是則拔女身苦器,與淨方快樂,慈悲誓願,利生方便也。

        二、依願修行者:發四十八願後,為成就此願,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行願,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或人云:其因行者,多攝六度。六度者:一檀、二戒、三忍、四進、五禪、六慧也。就初,檀有無量:謂國城妻子、奴婢僕從、聚落田地、舍宅園林、象馬車乘、珍寶輦輿等,諸身外一切財物,能施與之,謂之外施。眼耳鼻舌身、頭目髓腦等,一切身上諸根,能捨與之,謂之內施。

        然則彌陀如來,本行菩薩道時,修檀送劫波。經(悲華經卷九意)云:「所施目,如一恒河沙,如乞眼婆羅門之緣。又有飲血眾生,乞其身分生血,所施生血,如四大海水。又有噉肉眾生,乞其身分脂肉:所施脂肉,如千須彌山;所捨舌,如大鐵圍山;所捨耳,如純陀羅山;所捨鼻,如毘富羅山;所捨齒,如耆闍崛山;所捨身皮,猶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

        或時成肉山,被食噉眾生;或時成大魚,與身分眾生。菩薩慈悲,以此可知。然飲血噉肉之眾生,無情破菩薩利生之膚;耽食嗜味之凡夫,無端食薩埵慈悲之肉。如是非啻一劫二劫,兆載永劫之間,流四大海水之血,竭千須彌山之肉。難捨能捨,難忍能忍,圓滿檀度,究竟尸羅、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圓滿,萬行具足也。

        三、所得依正者:「依」即國界莊嚴,眾寶合成。「正」即三身四智,究竟圓滿。

        初「法身」者: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絕諸戲論,周圓無際,湛然常住。

        次「報身」者:報萬行因,所感得之萬德身也。布髮掩泥之功,感紺琉璃頂;流血割肉之勣,得紫磨金膚。代禽之慈不空,早得鵝王之相;代獸之悲有誠,速感鹿王之膊。破腦治他病故,今成醫王中大醫王;施肉與商人故,今成船師中大船師。施燈燭故,成光明無量佛;斷殺生故,成壽命無量聖。以寶與人故,成眾寶國土之主;以床施人故,得大寶華王之座。布施為庫藏,收百福莊嚴之財;持戒為良田,下三菩提之種子。著忍辱堅甲,固戰魔王之十軍;乘精進駿馬,早超嶮難之六道。以禪定清水,洗諸欲垢;以智慧船筏,渡生死大海。凡酬萬行因,感萬德果,如華結果,似響應聲。是則酬實修萬行,得實證萬德也。

        次「應身」者:起大神通,變現十方,而隨機宜,為說妙法,令諸眾生,利益安樂。是則應同穢土之始終,八相示現之身也。

        次「佛色身相好功德」者:謂其身量,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其身色,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此則酬六度萬行之修因,六八大願之所顯現也。今略辨其大概而已。

        四、往生行業者,此乃有二:一、大分二行,二、依文別釋。

        一、大分「二行」者,亦分為三:一、正分二行,二、依善導論得失,三、以感師等義助善導之義。

        一、正分二行者,亦分為二:一略牒二行。謂依善導等往生之行,大分即有二種:一念佛行,二餘諸行 ﹝諸師未必如此分別,故知往生正行,難輒可了也﹞。 二釋其行相,此亦為二:一釋念佛,二釋諸行。

        一、「釋念佛」者:念佛者,或觀佛相好,或觀佛光明,或依歸命想、依引接想,一心稱念彌陀佛名,名之為念佛也。設無觀念,但信稱名,亦名念佛。云云

        二、「釋餘諸行」者:凡求極樂者,不必念佛,各隨樂欲,修種種行。其相廣在經論,不能具引。然諸經所說,其業雖多,結其綱要,不出三意,故《往生要集》(卷下本)云:「諸經行業,總而言之,不出梵網戒品;別而論之,不出六度。細明其相,有其十三:一財法等施,二三歸五戒、八戒十戒等,多少戒行,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信第一義等是也﹞,七發菩提心,八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謂之六念﹞九讀誦大乘,十守護佛法,十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十二不生憍慢,十三不染利養也。」

        二、依善導論得失者,此亦有二:初先釋二行,次正論得失。

        初先釋「二行」者:《觀經疏》第四(散善義)云: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導和尚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一正行,二雜行。

        初「正行」者:就此有開合二義:初開為五種,後合為二種。

        初開為五種者: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四稱名正行,五讚歎供養正行也。

        第一「讀誦正行」者:專讀誦《觀經》等也。即文云:「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是也。所言「等」者,指上三經,全非等取餘經典也。五種正行,皆限彌陀一佛功德。所以觀察、禮拜、稱名、讚歎四種正行,既唯在彼彌陀依正,豈讀誦行,獨兼他經乎!

        第二「觀察正行」者:專觀察彼國依正二報也。即文云:「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是也。

        第三「禮拜正行」者:專禮拜彌陀也。即文云:「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是也。

        第四「稱名正行」者:專稱彌陀名號也。即文云:「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是也。

        第五「讚歎供養正行」者:專讚歎供養彌陀也。即文云:「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是也。若開讚歎與供養而為二者:可名六種正行也。今依合義,故云五種。

        次合為二者:一者正業,二者助業。

        初「正業」者,以上五種之中,第四稱名為正定之業。即文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是也。

        次「助業」者:除第四口稱之外,以讀誦等四種,而為助業。即文云:「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是也。

        問曰:何故五種之中,獨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乎?

        答曰:順彼佛願故。意云:稱名念佛是彼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願,必得往生,由願不虛故,以念佛為正定之業也。其「本願義」,至下應辨。但正定者,法藏菩薩於二百一十億,諸佛誓願海中,選定念佛往生之願,故云「定」也。選擇之義,如前釋之。讀誦等行,即非本願選擇之行,故名為「助」。

        然則念佛是正中之正,禮誦等是正中之助。助正雖異,同在彌陀,是故對餘雜行,皆名為正;然而非無勝劣之義也。

        次「雜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是也。意云:雜行無量,不遑具述,今且翻對五種正行,以明五種雜行。一讀誦雜行,二觀察雜行,三禮拜雜行,四稱名雜行,五讚歎供養雜行也。

        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往生淨土經以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悉名讀誦雜行。

        第二「觀察雜行」者:除上極樂依正以外,大小顯密事理觀行,皆悉名觀察雜行。

        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以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禮拜恭敬,悉名禮拜雜行。

        第四「稱名雜行」者:除上稱彌陀名號以外,稱自餘一切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名號,悉名稱名雜行。

        第五「讚歎供養雜行」者:除上彌陀佛以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讚歎供養,悉名讚歎供養雜行。

        此外復有布施、持戒等無量之行,皆可攝盡雜行之言也。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雜二行,有五番相對:一親疏對,二近遠對,三無間有間對,四不迴向迴向對,五純雜對也。

        第一「親疏對」者:先「親」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親暱。故《疏》上文(定善義)云:「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次「疏」者,「雜行」也,翻親言之。眾生口不稱佛,佛亦不聞之;身不禮佛,佛亦不見之;心不念佛,佛亦不知之。眾生不憶念佛者,佛亦不憶念眾生;彼此三業,常相捨離,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遠對」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甚為鄰近。故《疏》上文(定善義)云:「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次「遠」者,「雜行」也,翻近言之。眾生不願見佛,佛亦不應念現目前,故名遠也。

        但親近義,是雖似一,善導之意,分而為二,其旨見於《疏》文,故今所引釋也。

        第三「無間有間對」者:先「無間」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不間斷,故文云「名為無間」是也。

        次「有間」者,是「雜行」也,翻無間言之。修雜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文云:「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是也。

        第四「不迴向迴向對」者:先「不迴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縱不別用迴向,而自然成往生之業。故《疏》上文(玄義分)云:「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次「迴向」者,「雜行」也,翻不迴向言之。修雜行者,若用迴向,則成往生之因;若不用迴向,則不成往生之因,故文云「雖可迴向得生」等是也。

        第五「純雜對」者:先「純」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純極樂之行也。次「雜」者,是雜行也,翻純言之。修雜行者,是非純極樂之行,通於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淨土,故云雜也。然則西方行者,須捨雜行修正行也。

        問曰:此純雜義,於經論中有其證據乎?

        答曰:於大小乘,經律論中,立純雜二門,其例非一:大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雜藏。八藏者,安然和尚教時義中,引《菩薩處胎經》云:一胎化藏,二中隱藏,三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當知七藏是純,一藏是雜也。

        小乘即於四含之中,而立雜含。四含者:一增一阿含,二長阿含,三中阿含,四雜阿含。當知三含是純,一含是雜也。

        律即於二十犍度中,立雜犍度。二十犍度者:一受戒犍度,二說戒犍度,三安居犍度,四自恣犍度,五皮革犍度,六衣犍度,七藥犍度,八迦絺那衣犍度,九鳩睒彌犍度,十瞻波犍度,十一呵責犍度,十二人犍度,十三覆藏犍度,十四遮犍度,十五破僧犍度,十六滅諍犍度,十七尼犍度,十八說法犍度,十九房舍犍度,二十雜犍度。當知前十九是純,後一是雜也。

        論即於八犍度中,立雜犍度。八犍度者:一業,二使,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見,八雜。當知前七是純,後一是雜也。

        又小乘經量部,於五藏中,而立雜藏。五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五咒藏。當知四是純,一是雜也。

        又賢聖集中,唐宋兩傳,於十科中,而亦立雜。十科法者:一譯經,二義解,三習禪,四明律,五護法,六感通,七讀誦,八遺身,九興福,十雜科。當知前九是純,後一是雜也。

        大乘義章,立五聚法門。五聚者:一教聚,二義聚,三染聚,四淨聚,五雜聚。當知前四是純,後一是雜也。

        又非啻顯教,密教之中,亦有純雜法。謂《山家佛法血脈譜》云:一胎藏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二金剛界曼陀羅血脈譜一首,三雜曼陀羅血脈譜一首。此亦前二是純,後一是雜也。

        純雜之例雖多,今且舉其少分而已。是則純雜之義,隨法不定。而今善導和尚意,且於淨土行,而論純雜也。又此純雜名,不唯內典,外典之中,其例亦多,恐繁不出矣!

        但於「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導一師,若依道綽禪師意者,往生之行雖多,束而為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萬行往生」。念佛是正,萬行是雜也。若依懷感禪師意者,往生之行雖多,束而為二:一謂「念佛往生」,二謂「諸行往生」 〔慧心同之〕。念佛是正,諸行是雜也。此之三師,言異意同,各立二行,攝往生行,甚得其旨,最可歸依也,餘師不然,行者思擇焉!

        又善導和尚《往生禮讚》中,細判「二行得失」,謹案彼文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五三。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迴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雜修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私云:夫斯文者,實是行者之至要也,專雜之訓,得失之誡,甚以苦口。求極樂之人,盍貯心腑哉!若夫,拋雜修專者,百即百生,如棄迂向直,何不到也!捨專修雜者,千中無一,如捨夷赴嶮,遂莫達矣!《往生要集》下(卷下末)云:

        「問:若凡下輩亦得往生,云何近代,於彼國土,求者千萬,得無一二?答:綽和尚云:『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決定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不相應故,不能往生,若具三心者,不往生者,無有是處。』導和尚云:『若具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此問答意明,以善導和尚二修,決往生極樂之行也。意云:若依專修而行用者,千萬悉生;若據雜業而欣求者,一二叵生。既慧心意,於西方行,以善導和尚而為指南,其餘末學,寧不依憑乎!況又吾輩,後於慧心,既二百年。人根與時昧劣,佛法逐日澆薄,何得相比乎!

        嗚乎!近代淺識之徒,處愚誚賢,居末非本,不止自失,又壞他信根,誠可悲也。然則欲得往生極樂國土,由此答意,捨雜修專,是先德意,努力服膺,不可懈慢也。又綽禪師,三信三不信,亦是專雜二修之義。答中二文,為成一意,師資雷同,無差而已。

        三、依感師、智榮等,補助善導之義者,此有七家:一感師,二智榮,三信仲,四覺親 ﹝天竺人﹞五源信,六永觀,七珍海。

        一、感師者:《群疑論》(卷四)云:「問曰: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深染著懈慢國土,進不能生阿彌陀佛國土,千萬眾時有一人生阿彌陀佛國。以此經準,難可得生何?答曰:由此經有斯言教故,善導禪師勸諸四眾,專修西方淨土業者,四修靡墜,三業無雜,廢餘一切諸願諸行,唯願唯行西方一行。專修之人,千無一失;雜修之者,萬不一生。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是知:雜修之者,為執心不牢固之人,故生懈慢國也,正與《處胎經》文相當。若不雜修,專行此業,此即執心牢固,定生極樂國。」

        二、智榮﹝其文在別紙﹞三、信仲者﹝其文在別紙﹞四、覺親者﹝其文在別紙﹞

        五、源信者,即有二意:一三重問答,二專修等。謂此師立十門,專明念佛往生,其中於第八門,念佛諸行相對,有三番問答,後當釋之。是則捨諸行,取念佛之意也。次於第十門,亦有十門料簡,謂第一極樂依正,乃至第十助道人法也。其中第二往生階位中有二問答,以善導專雜二修義問答決擇,是亦捨雜取專之意也。

        六、永觀者:依善導、道綽意,作《往生十因》,於念佛一門,開出十因,永廢諸行,是豈非但念佛行哉!

        七、珍海者:作《決定往生集》,建立十門,明往生法。其中亦依善導二修之文,此傍雖述諸行,正用念佛往生也。

        爰知:於往生行業,論專雜二行,棄捨雜行,專修正行。天竺、震旦、日域,其傳來尚矣!

        二、依文別釋亦二:

        初、總論傍正者,今《經》既是往生經根本也。就此當論念佛諸行之旨,而今依善導意釋之,二門之中念佛為宗;加之,天台《十疑》等,引此經以念佛為宗。

        二、別依經文釋念佛行者,其文有七:

        一者、四十八願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之文。

        二者、願成就處,「諸有眾生,聞其名號」等之文。

        三者、明三輩往生中,上輩生中「一向專念」之文。

        四者、同中輩生中,「專念」之文。

        五者、同下輩生中,「專念」之文。

        六者、流通分中,「其有得聞彼佛名號」等之文。

        七者、同流通中,「當來之世」等之文。

        此七處文皆專明念佛往生也。

    1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是四十八願中,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也。

        :四十八願雖皆微妙殊勝,於中亦有要否?何願最要?

        :淺見曷輒辨其優劣,然善導(法事讚卷上)出其要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於念佛門,獨發此願;於諸行門,更無別願。

    2二、願成就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等者:就此文中,雖有經文來意;「一念十念」,諸師不同;「唯除五逆」釋義,渾以念佛一行,往生之義,決無疑矣!
   
    3三、三輩中,「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者:於上雖以二文,明念佛往生義,未分其品,故今開一念佛而為三段,以分其品。此有二意:一念佛往生有三種品,為欲令行者捨中下而欣上品故。二為使行者知念佛位分齊故。

        :三輩之文,念佛之外,說諸行業,似不特局念佛一行。謂上輩中念佛外,舉出家受戒,發心修諸功德。中輩中念佛外,說菩提心及齋戒等善。下輩中念佛外,說發菩提心等。何故唯謂念佛往生乎?

        :佛智難測,何輒解之。然今依善導意而案斯文,略有三意:一、但念佛往生,二、助念佛往生,三、但諸行往生。

        一、「但念佛」者:凡論三輩九品之義,本就一法論之。例如:九品之煩惱等也,何必就行多少而論之乎!故今就本願念佛一行,以說三品往生之旨也。以何知之?謂以三輩文俱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凡「一向」之言,處處之文,皆「不兼餘」之意也,故知:唯就念佛而立三品分別其品也。故善導《釋》(觀念法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依此釋意,三輩俱明念佛往生也。

        :此釋未遮前難,何棄餘行,唯云念佛乎?

        :此有三意:一、為廢諸行歸於念佛,故說諸行也;二、為助成念佛,故說諸行也;三、為約念佛諸行二門各立三品,故說諸行也。

        一、為廢諸行歸於念佛,故說諸行者:準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中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釋意:上輩之中,雖說菩提心等餘行,望上本願意,唯在眾生,專稱彌陀名;以本願中,更無餘行故。故知:三輩俱依上本願,故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

        「一向」者,「不兼餘」之言也。例如彼五天竺有三種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之中,無學小乘;二者一向小乘寺,此寺之中,無學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小兼學。此則大小兩寺,有一向之言,兼行之寺無一向之言。由知:今此經中「一向」之言,亦復可然。若念佛外更加餘行,則非一向,準寺可云兼行;而既云一向,不兼餘明矣。然先雖說餘行,後云一向專念,明知廢捨諸行,唯用念佛也。不然一向之言,以何消之哉!

        二、為助成念佛,故說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同類善根助成念佛故,二、以異類善根助成念佛故。

        初「同類善」者:即前所引善導和尚,專修正行中助行是也,前委明了。

        二「異類善」者:是《往生要集》意也,彼《集》中立十門,釋念佛往生義。其中第四正修念佛、第五助念方法。助念方法,此有七種。

        彼《集》問云:「上諸門中所陳既多,未知何業為往生要?答:大菩提心護三業,深心至誠常念佛,隨願決定生極樂。」此義似今經意,此即以異類善根助成念佛也。彼集意:異類善根以助念佛為決定往生業,此隨能助則可謂諸行往生,今且隨所助攝為念佛門也。

        三、為約念佛諸行二門各立三品,故說諸行者:今文中菩提心及造像等諸善根,乃準餘經各是一往生業也。然則斯文,於菩提心等諸善根,各立三品,明往生業也。且就菩提心,有上中下三品,以上品發心為上品業,乃至以下品發心為下品業。菩提心已爾,造像等亦如是。故知:此文於諸行分三品也,是故《往生要集》中,引此等文,為諸行往生證也。加之,善導《觀經疏》釋,復有三種眾生文,粗述此義。

        「約念佛立三品」者:《往生要集》中,引此三輩文,以為念佛往生證據,其意同之,是則但念佛往生義也。

        :就念佛一法,何分三品耶?

        :此亦有三義:一約遍數多少,二約時節長短,三約安心淺深。

        一、約遍數多少者:善導《釋》(觀念法門意)云:「每日三萬遍上品業」。以此案之:二萬是中,一萬是下也。是則約遍數多少分三品也,九品準之。

        二、約時節長短者:慧心《彌陀經記》中,以彼經七日念佛為上品。準之,或以十日念佛為上上品,是則一往約時節久近分三品也,九品準之。

        三、約安心淺深者:自可知耳。

        故知:今文就念佛亦立三品也,上來其義已爾。

        由知:今三輩文,有「但念佛」義,有「助念佛」義,又有「諸行往生」義也。佛以一音演說法門,眾生隨類各得其解。以佛意多含故,由今且作此三解耳。又就此三義,論其傍正,以「但念佛」為正,餘二為傍。何以故?準佛本願故,依前後多文故。

        凡修往生業,總有「但念佛」等三意,機品差別,各依意樂而勤修之,予以導公為依憑耳。以上正宗分畢。

    6六、〈流通文〉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此有四意:一來意;二廢助念及諸行,明但念佛;三舉一念況十念等;四深信佛語,不生誹謗。

        一、來意者:上正宗分,正為時會眾生,說念佛往生法也;今流通分,非但當時獲大利益,至末法時亦說念佛往生法,遠濟未來也。

        二、廢助念及諸行,明但念佛者:於第十八願成就文,明但念佛往生;來迎等願、及三輩文,明助念往生、諸行往生。由此,諸修往生行者,懷疑難決;故至流通,則廢助念、諸行二門,明「但念佛往生」也。又此經說次,即似《觀經》,《觀經》之中,先逗機緣,廣說十三定善、三福九品之業,而明諸行往生之旨;至其付囑則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散善義)釋云:「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則彼此兩經,其意全同,豈可不信哉!

        三、舉一念況十念等者:此文非但明下品一念往生,兼明上中二品往生。當知:一念猶往生,況十念哉!十念尚往生,況多念哉!一日猶往生,況七日哉!七日尚往生,況一月哉!一月尚往生,況一夏九旬哉!一夏尚往生,況一年哉!一年尚往生,況一生哉!

        四、深信佛語,不生誹謗者:夫,但念佛往生,文義如此,聽此之人,誰不歡喜踊躍?若其有人聽之,反為誹謗,當知此人,五劫中應墮大地獄。故《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下)云:「其有不信讚歎稱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而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具受眾苦。」然言當墮地獄,而未謂何地獄;言具受眾苦,而未說苦相。嗚乎!等活碎剌磨樁之苦乎!眾合兩山合摧之痛乎!若一墮於此,噬臍奚容及乎!冀智愚賢不肖,但信佛語,莫為誹謗。無量劫以來,未嘗值此法;今適獲人身,而諸根具足,方得聞此難信妙法,何不歡喜,反生誹謗!「設滿大千火,直過要聞法。」莫容易看過,徒為後悔也。

    7七、「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斯經,止住百歲」者:釋此文有多意:一者來意;二者重廢諸行,明但念佛;三者約聖道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四約十方淨土極樂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五約兜率西方,二教住滅,而勸往生;六約釋迦慈悲,彌陀本願,而勸往生。

        一、來意者:正宗五文,並流通初文,雖明但念佛往生,文理顯了。然諸行往生、念佛往生,經論重卷列軸,相共流行;是以正像末法之間,念佛諸行並行,是非傍正,實難一決。或見諸行往生經論,則執諸行往生之旨;或見念佛往生經論,則執念佛往生之旨。孰是孰非,自非佛智,誰能知之?

        然而依此「止住百歲」之文,則「但念佛往生」之理,自是分明,是宜舉後以勸今也,是故淨影《雙卷經疏》釋云「以後勸今」,是故上次此文來也。

        二、重廢諸行,明但念佛者:夫於諸行,略有十三:一布施,乃至十三不染利養,如前舉也。取要言之:有持戒往生,有持經往生。

        言「持戒往生」者:依《四分》、《五分》、《十誦》、《僧祇》、《梵網》、《地持》、《瓔珞》等大小戒經,持三歸五戒,乃至聲聞具足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乃至三聚淨戒,以此為往生業。然彼百歲時,經道滅盡,是等戒經,皆悉滅盡。彼時已無戒經,故亦無受戒者;已無受戒者,故亦無持戒者;已無持戒者,故亦無破戒者;其時唯有無戒眾生。然彼時眾生,唯能至誠念彌陀名,必得往生也。

        又此經雖有持戒之言,而不說持戒行相;說持戒行相者,乃在大小戒律。然彼戒律先滅,持戒之行,何因修之?又此經雖有發菩提心之言,而不說菩提心行相;說菩提心行相者,乃在《菩提心經》等。然彼經先滅,菩提心行,何因修之?故善導(往生禮讚)釋云:「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始皇之燒五經,而不失誦,尚在人口;稱彌陀名,可以例之。﹞ 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不專持戒行,若能一心念彌陀佛,何不遂往生!況又隨分持一戒二戒者哉!然則今時澆季緇素,持戒破戒及無戒者,但能一心念佛,皆當往生也。

        次言「持經往生」者:謂有《華嚴》、《法華》,及諸大乘經,持此以為往生行業。然彼百歲時,斯等諸經皆悉滅盡,其時眾生,何以持經?唯此經留故,依此經念佛即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萬年三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不持《華嚴》、《法華》等經,但能念佛,何不遂往生!然則不論持經與不持經,有往生志之輩,應當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也。

        次、就持咒言之,咒者,謂諸陀羅尼。乃隨求、尊勝、寶篋印、光明真言等神咒,若能持之求淨土者,皆當得往生。然彼百歲時,此等陀羅尼,皆悉滅盡,其時眾生,何由持之?故善導釋云「萬年三寶滅」等。然則今時我等,設雖不持神咒,若能念佛,何不往生!不論持咒與不持咒,有往生志之人,應當唯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也。

        次、有諸宗甚深理觀之行,謂法相宗五重唯識、三性三無性觀;三論宗八不中道、勝義皆空觀;華嚴宗十玄六相、法界圓融觀;天台宗一念三千、一心三諦觀;達摩宗即心是佛、一念不生觀;真言宗阿字本不生、三密同體觀也。此等觀門,皆依經論建立之。然彼百歲時,所依經論,皆悉滅盡,其時眾生,何因修之?

        就中禪家一門,教外別傳,以心傳心,非文字上;少涉擬議,即隔天淵;自非最上越格之器,誰能得入,古人尚病焉,況末法萬年之時人乎!然獨此經留故,彼時眾生,依憑此經,唯能念佛,皆得往生也。故善導釋云「萬年三寶滅」等。因此案之:今時我等,設雖不修此等觀行,一心稱名,何不往生!

        故知:往生極樂之道,無過專念彌陀名號也。

        三、約聖道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聖道門諸經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淨土門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當知:聖道機緣淺薄,淨土機緣是深厚也。

        四、約十方淨土極樂淨土,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十方淨土往生,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極樂淨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當知:十方淨土機緣淺薄,極樂淨土機緣深厚也。

        五、約兜率西方,二教住滅,而勸往生者:謂《上生》、《心地》等上生兜率,諸教先滅,故云「經道滅盡」;西方淨土往生,此經特留,故云「止住百歲」。當知:兜率雖近,機緣淺薄;極樂雖遠,因緣深厚也﹝念佛諸行,二教住滅,於上已論,故今略之。﹞

        六、約釋迦慈悲,彌陀本願,而勸往生者:

        問曰: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若爾,釋尊以慈悲而留經教,何教不留,而何不留餘經,唯留此經乎?

        答曰:縱留何經,別指一經,則亦不避此難,然特留此經者,有深意歟!若依善導和尚意者:此經之中已說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釋迦慈悲,為留念佛,特留此經;餘經之中,不說彌陀如來念佛往生本願,故釋尊慈悲而不留之也。

        凡四十八願,皆無非本願,而特以念佛往生願而為規模。故善導(法事讚卷上)釋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知: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往生願而為願王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例如彼《觀無量壽經》中,不付囑定散諸行,獨付囑念佛之行;是則以順彼佛願故也。

        問曰:百歲之間留念佛者,其理可然。若爾,此念佛行,為局彼時機,為通正、像、末法之機?

        答曰:當廣通於正、像、末法之機,以後勸今,其義應知。

        上來依善導、道綽、慧心等意,且加愚意,取要摘詮,粗解釋畢。若有片言,契合佛意,願令自他,俱歸淨土,於菩提果,得不退轉也。若於文理,有所錯謬,願仰後賢校正,且憑三寶照鑑者也。
 



《觀無量壽經》釋
法然上人 著

-- 諸師解釋雖多,今則正依善導,而傍以餘師釋,輔助善導 --
 

        將釋此經,略有五意:

        一說時前後,二來意,三釋名,四釋二善義,五入文解釋。

        一、說時前後者:《壽》、《觀》兩經,前後難定;今依一義,《壽經》為先,《觀經》為後,乃是有文有理。

        先文者:此亦有三:

        一、〈華座觀〉文云「法藏比丘願力所成」。意云:《壽經》先說彼願,今指彼云「願力所成」,乃知《壽經》是先,今經是後也。

        二、〈中輩下生〉文云「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其義同上 ﹞

        三、《雙卷經》(大經卷上)上文云:「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佛告阿難: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今經具說彼土依正二報,今經若先彼經,何有此語?故知:《壽經》是先也。

        次理者:《壽經》先說彼佛發心修行,及果上依正二報。今經即就彼經所說依正,說此十三觀。故知:《壽經》是前,此經是後也。

        二、來意者:《壽經》雖說能化彌陀修因感果,未說所化行者修因感果;故次彌陀修因感果,說行者修因感果也。又《壽經》雖說三品往生,而未說九品義;今則開彼三品,而為九品,是為此經來意也。更有多義,今且存一二耳。

        三、釋名者:「佛」謂能說教主,「說」謂所說教法,即「定散二善」等,簡異菩薩、聖弟子,及餘外道等說,故稱佛說。「觀」謂能觀,即通指「十三觀」。「無量壽」謂所觀境,正指第九一境;是所觀境,雖有十三,舉無量壽,以攝餘也。所以者何?「無量壽」者,是彼土教主,彌陀如來正報之身;既有正報,必當有依報之寶樹、寶池等,故舉正攝依也。又「無量壽」者,彼土教主;既有教主,必當有眷屬之觀音、勢至等,故舉主攝伴也。「經」謂貫線,常法等義如常。

        四、料簡定散二善者:往生業因雖多,不出定散;故欲釋文,先須料簡之。

        「定善」即有十三:謂「日觀」乃至「雜想觀」也。「散善」即有三福九品。定者:則「即息慮以凝心」,故曰定也。散者:即「廢惡以修善」,故曰散也。

        五、入文解釋者:依善導意,此經為「兩處二會」之說:一王宮會,二耆闍崛山會也。

        「王宮會」者:文有四段,以為三分〔以得益分屬正宗分也〕。初自「如是我聞」至「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是〈序分〉也;二自「佛告韋提汝及眾生」至「下品下生」是〈正宗分〉也;三自「說是語時」至「諸天發心」是〈得益分〉也;四自「阿難白佛」至「韋提等歡喜」是〈流通分〉也。以上王宮會。

        次「靈山會」者:阿難自王宮還,而為大眾再述彼王宮會;是亦當有三分,而無別說相者,經家之略而已。

        〈序分〉者:有通、有別。通序:「如是」等句。別序:一經發起,隨緣各別:如《淨名經》毘耶現疾為序,如《法華經》現瑞放光為序。今經則以闍王造逆,韋提厭穢欣淨為別序也。

        〈正宗分〉者,此中有二:一定善分,二散善分。

        就「定善」有十三:一「日想觀」,二「水想觀」,三「地想觀」,四「寶樹觀」,五「寶池觀」,六「寶樓觀」,七「華座觀」,八「像想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觀」,十三「雜想觀」也。

        一、「日想觀」者:問:何故觀日乎?答:此有三意:

        (一)為令眾生知極樂正方也。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時。

        (二)為令眾生知罪障輕重也。罪障有三:一黑障,如黑雲障日。二黃障,如黃雲障日。三白障,如白雲障日。行者若此相現,須懺悔罪障 也。

        (三)為令眾生知極樂光明也。若此觀成時,或化佛等現 〔如道瞬〕 ,行者唯除睡時,行住坐臥,一心專注,必得成就。

        二、「水想觀」者:如上日想,行住坐臥,專觀日輪。今此水想,亦四威儀,不問時節久近,專觀水也。所以次日觀,為水觀者:《疏》「問曰:次何故觀水?答:觀日輪表彼界長暉,今觀水顯彼琉璃地平正。」

        三、「地想觀」者:《疏》釋修觀法曰:「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猶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寶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

        一者想見,猶有知覺故,雖見淨境,未多明了。

        二者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想見,得為比較也。」

        修此地觀,亦可往生,《經》曰:「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雖《雙卷經》說「七寶地」,而彼不說觀地往生之旨,是故只見彼經之人,未知此旨;然今至此經,始知觀地往生之旨。故知往生之行,非啻念彼佛名,又觀彼地,亦是往生極樂業因也。

        四、「寶樹觀」者:來意者可知,雖《雙卷經》說七重行樹,而彼不說觀樹之旨,故今具說。行者修觀,觀成功益。

        五、「寶池觀」者:先來意者,寶樹雖精,若無池水,未名好也。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莊嚴依報。為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次觀成義,準前可知。亦有思惟、正受二義。「思惟」者:行住坐臥,常思惟之;若不思惟,池相不現。「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妙境現前。次觀功能,準地觀可知。

        六、「寶樓觀」者:先來意者,彼淨土中,雖有寶樹寶池,若無寶樓宮殿,亦未為精。經文雖說「五百億寶樓」,而實無量無邊。次觀成,亦有二,準前可知。次觀功能,有二種益:一現身滅罪,二身後往生。故《經》曰:「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雖《雙卷經》說宮殿等,而彼不明觀想往生之益,故今此經中,具說其益也。

        七、「華座觀」者:就此有五:一來意,二正明觀相,三辨邪正,四明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來意者:有二:一上是通依,今則別依;二上是依報,下則正報。

        (二)正明觀相者:是觀大寶蓮華王也。依經有三:一華葉相,二華臺相,三臺上四柱寶幢。
                    1、華葉相者:《經》曰:「令其蓮華,一一葉作百寶色,乃至遍覆地上。」
                    2、華臺相者:《經》曰:「釋迦毘楞伽寶以為其臺」。
                    3、臺上四柱寶幢者:《經》曰:「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

        (三)辨邪正者:華座相現,名為正觀;若他相現前,名為邪觀。

        (四)明利益者:《經》曰:「滅除五萬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就此文有二益:一滅罪,二往生。

        (五)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次明華座在所,善導(法事讚卷下)曰:「彌陀化主當心坐,華臺獨迥最為精。」慧心曰:「在中央最上地上。」

        八、「像想觀」者:就此亦有五:一來意,二正明觀相,三辨邪正,四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來意者:上既觀座,須觀真佛坐於其上。然初心之人,不能直觀真佛,故先觀形像也。故善導(定善義)曰:「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住心形像。」又或雖初心之人,隨其意樂,直觀真佛。故《觀念法門》直說「真佛」,其旨見《觀佛三昧經》等。

        (二)正辨觀相者:就此有三:一佛像想,二二菩薩像想,三多身像想。

1、佛像想者:《經》曰:「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善導(定善義意)曰:「於一金像,逆順觀想之,自頂上至足下千輻輪,名之為順觀;自千輻輪至頂上者,名之為逆觀。如是逆順觀之,不久必得成就。」是則彌陀像想也。

2、觀音勢至像想者:《經》曰:「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是則先觀二菩薩華座也。又曰:「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放金光如前無異。」是則觀世音像想也。又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是則勢至像想也。準前佛觀,於二菩薩各亦當先修像觀,是乃佛觀成就之後,亦觀二菩薩形像也。

3、多身像想者:《經》曰:「一一樹下,復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以此文案之:像想觀不止一三尊,更有無量三尊像想。例如釋迦像想觀,其旨見《觀佛三昧經》。

        (三)邪正者:《經》曰:「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有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

        (四)利益者:此觀有二益:一滅罪益,二現身得三昧益。故《經》曰:「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五)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

        善導(定善義)曰:「十三觀中,此寶地、寶華、金像等觀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一法成者,餘觀即自然了也。」

        九、「佛身觀」者:就此亦有五:一結前生 ﹝亦名來意﹞二正明觀相,三辨觀邪正,四明觀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結前生後者:觀形像者,本是為觀真佛。已觀像了,次當觀真,真像有次,故次像來也。又或雖初心之人,隨其意樂,直觀真佛,是故明之。

        (二)正明觀相者:就此有十三: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毫相大小,四眼相大小,五毛孔光大小,六圓光大小,七化佛多少,八侍者多少,九相多少,十好多少,十一光多少,十二光照遠近,十三光明攝益。

1、身量大小者:《經》曰:「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然諸佛身量,隨機長短不同,且如七佛身量長短不同。言七佛者:初毘婆尸佛身長六十由旬;次尸棄佛身長四十由旬,減前佛者二十由旬;毘舍婆佛身長三十二由旬,減前佛者八由旬;次拘留孫佛身長二十五由旬,減前佛七由旬;次拘那含牟尼佛身長二十五由旬;次迦葉佛身長十六丈;次釋迦佛身長僅丈六;如當來彌勒佛身長千丈。七佛之中,最高毘婆尸佛,而是尚僅六十由旬,而今阿彌陀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豈不是至高乎!是其身量大小也。

2、身色不同者:且如七佛身量雖有大小不同,於其身色是共同紫金色,而今彌陀如來閻浮檀金色,是機感之不同。故道世(法苑珠林卷八)曰:「敬尋法身平等,非有優劣,但隨機業異,故現化不同。是以釋迦牟尼出世紫金色,而千比丘咸見赭容,十六信士偏觀灰色,自彼之異,佛恒一也。」

3、毫相大小者:《經》曰:「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然毫相大小,諸佛不同,且如釋迦佛白毫,徑一寸,周圍三寸。

4、眼相大小者:《經》曰:「佛眼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然諸佛眼相,隨身大小,自有不同。

5、毛孔光大小者:《經》曰:「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善導(定善義)釋云:「此明毛孔光大小」。愚案曰:是乃遍身光歟,於遍身光,諸佛不同。且如毘婆尸佛及尸棄佛,遍身光一百由旬;如是七佛身光,大小不同也。

6、圓光大小者:《經》曰:「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世界。」是則彼佛項圓光也。諸佛圓光,大小不同:毘婆尸佛圓光百二十由旬,尸棄佛圓光四十五由旬,毘舍婆佛圓光四十二由旬,拘留孫佛圓光三十二由旬;乃至釋迦佛圓光七尺也。

7、化佛多少者:《經》曰:「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是圓光中化佛,而彼真佛所化作也。此化佛本非彼土所有,以神通力故,暫化作之,本無忽有,故名為化。此化佛常為行者隨逐護念,又來迎引接多亦化佛。

8、侍者多少者:諸佛皆有執事弟子,且如毘婆尸佛有執事弟子:一名騫荼,二名提舍;以後六佛,皆有執事弟子。化佛亦有執事弟子,今於彌陀化佛,說執事多少也。然大僧必用沙彌為執事弟子,不用大僧;故釋迦牟尼佛以阿難為執事弟子,以阿難留習而居學地也。是故今佛以觀勢二菩薩而為侍者,然此二大士實是古佛,隱實示權,為佛侍者,輔翼聖化也。

9、相多少者:《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經明佛相好,有四種說:一三十二相,二八十隨好,三八萬四千,四無量塵數。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隨好;為諸菩薩故,說八萬四千;明佛實相好故,說無量塵數也。今說彌陀佛相,亦有二說:一三十二相,二八萬四千。
(1) 三十二相者:《般舟經》並今像觀初文是也。
(2) 八萬四千者:則今文是也。

10、好多少者:《經》曰:「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依《觀佛經》等意,相與好有同有異。
「同」者:《經》(觀佛三昧經卷九意)曰:「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妙相好;佛實相好,無量塵數也。我初成道時,於《雜華經》廣已說,是故今略不說之。」依此文,則相與好,全非別物也。
「異」者:同經相與好,各別說之也,今文是依相好各別之義也。「相」者是好之大也,「好」者是相之小也。

11、光多少者:《經》曰:「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總計相好之光明,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或人且計白毫一相之光明云:「七百五俱胝六百萬光明」。

12、光照遠近者:《經》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釋曰:「此明光照遠近」。「一一光明」者,即前八萬四千光明也;「十方世界念佛眾生」者,即前光明之所照也。

13、光明攝益者:《經》曰:「攝取不捨」。是即前光明,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捨,名為光明攝益也。念佛利益之義,後須釋之﹝以上正明觀相畢 ﹞

        (三)觀邪正者:準前諸門,觀佛身而見佛身,名之為正;若見餘境,名之為邪。

        (四)利益者:就此有二:一現在利益,二當來利益。現在利益有四:一見彌陀一佛,二見一切諸佛,三見佛心,四現前授記。

1、見彌陀一佛者:由真佛觀成,現身得見彼佛,是則現身見佛之利益也。

2、見一切諸佛者:若成此觀,則非止見彌陀一佛,遍見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者:東方善德佛,乃至上方廣眾德佛,下方明德佛等也。由念彌陀一佛,得見此等諸佛也。

3、見佛心者:若成此觀,非止見佛色身,亦見佛內心。故《經》曰:「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是名見佛心之益也。

4、現前授記者:若成此觀,則非止見佛色身及內心,亦能於三昧中得蒙成佛記別。故《經》曰:「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若欲現身得成佛記別,應當修習觀佛三昧也。

        次、當來利益者:就此有二:一往生,二得無生忍。故經曰:「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五)思惟正受者:準前可知。

        十、「觀音觀」者:例前,此亦有五:一結前生後,二正明觀相,三辨觀邪正,四明觀利益,五示觀次第。

        (一)結前生後者:上既觀彼教主,主必有伴,故次主觀伴。然彼土菩薩、聲聞,無量無邊,若欲具觀之,非凡智所能及;而唯此二大士,在佛左右,翼贊聖化,嗣補佛處,卓然超出於海眾中,故特觀此二菩薩也。左右有次,故次佛觀,先觀觀音;或隨其意樂,於佛觀前,亦得觀二菩薩。

        (二)正明觀相者:就此有十四: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肉髻螺髮不同,四圓光大小,五化佛侍者多少,六身光之中普現五道眾生,七天冠化佛,八面色與身色不同,九毫光轉變,十身服光瓔,十一寶手慈用,十二足下德用,十三身相同佛,十四以二相虧居不足地。

        今十四功德,一一取要釋之:

1、身量大小者:《經》曰:「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異本經「那由他」下加「恒河沙」三字,故或曰觀音身量反高於佛,然而豈伴高於主乎!故今本為正也。

2、身色不同者:《經》曰:「身紫金色」。

3、肉髻螺髮不同者:《經》曰:「頂有肉髻」。

4、圓光大小者:《經》曰:「項有圓光而各百千由旬」。

5、化佛侍者多少者:《經》曰:「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6、身光之中普現五道眾生者:《經》曰:「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善導(往生禮讚)曰:「觀音菩薩大慈悲,已得菩提捨不證;一切五道內身中,六時觀察三輪應。」

7、天冠化佛者:《經》曰:「毘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8、面色與身色不同者:《經》曰:「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9、毫光轉變者:《經》曰:「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善導(定善義)釋曰:「毫光轉變,遍滿十方;化侍彌多,更比紅蓮華之色。」

10、身服光瓔者:光瓔者乃觀世音所服之寶衣也。《經》曰:「有八十億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11、寶手慈用者:《經》曰:「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善導(往生禮讚)讚曰:「恒舒百億光王手,普攝有緣歸本國。」

12、足下德用者:《經》曰:「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普散一切,莫不彌滿。」

13、身相同佛者:《經》曰:「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

14、以二相虧居不足地者:《經》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善導(定善義)釋曰:「師徒位別,果願未圓,致使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

        (三)觀邪正者:準上可知。

        (四)明觀利益者:《經》曰:「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此文即有滅罪生善之義,其旨可知。

        (五)示觀次第者:《經》曰:「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亦令明了,如觀掌中。」具如《觀佛經》也,應當逆順觀之,若不觀相好者,應稱名號。《弘猛慧海經》曰:「眾生有苦,三稱我不往救者,不取正覺。」又《十一面神咒經》曰:「若有稱念百千俱胝那由他諸佛名號,復有暫時於我名號至心稱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諸有稱念我名號者,一切皆得不退轉地。」

        十一、「勢至觀」者:就此有五:一者結前生後,二正明觀相,三辨觀邪正,四觀成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結前生後者:準前可知。

        (二)正明觀相者:《經》曰:「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又曰:「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以此思之,勢至身量,大同觀音,而其不同之相有九:一圓光大小,二光照遠近,三化佛侍者多少,四無邊光名義,五大勢至名義,六頂上寶華之相,七頂上肉髻寶瓶之相,八行步之相,九坐時之相也。

1、圓光大小者:觀音圓光百千由旬,勢至圓光百二十五由旬,比觀音圓光是甚小也。

2、光照遠近者:觀音圓光既百千由旬,理可遠照矣。今之圓光唯百二十五由旬,所照亦可近也。

3、化佛侍者多少者:疏有其文,經則無文。

4、無邊光名義者:《經》曰:「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

5、大勢至名義者:《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6、頂上寶華之相者:《經》曰:「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億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7、頂上肉髻寶瓶之相者:《經》曰:「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8、行步之相者:《經》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9、坐時之相者:《經》曰:「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菩薩,分身大勢至菩薩,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善導(定善義意)問曰:《彌陀經》曰:「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何故云「度苦」也?

答曰:就苦樂有二種,一三界中苦樂;二淨土中苦樂。

1、三界苦樂者:即以三途八苦為苦,以人天五欲樂為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

2、淨土苦樂者: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三)辨觀邪正者:準前可知。

        (四)觀成利益者:《經》曰:「觀此菩薩者,除無量劫阿僧衹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文之中,有滅罪與往生二利益也,應知。

        (五)思惟正受者:如前辨之。又不作觀,能念佛號者,此菩薩攝之,令生淨土,得無生忍。故《經》(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十二、「普觀」者:先來意者,上來極樂依正二報、身土主伴,具觀之畢,往生之行,已滿足焉!然修上諸觀,本為往生;雖已觀依正,未修往生觀,故次上此觀來。

        次依經文次第釋往生之想。往生想者:謂華臺聖眾,雖未來迎,而預為來迎想;雖未命終,而預為命終想;雖未乘蓮臺,而預為乘蓮臺想;雖未往生,而預為往生想;雖未入寶池,而預為入寶池想;雖蓮華未開,而預為蓮華開想;雖眼目未開,而預為眼目開想;雖光明未照,而預為光明照想;雖未見佛菩薩,而預為見佛菩薩想;雖未聞水鳥樹林諸佛說法,而預為聞之想。如此勝解作意,為往生觀,此觀若成,必得往生。

        就此亦有思惟正受二義,準前可知。

        十三、「雜想觀」者:先觀大身佛菩薩,後觀小身佛菩薩。此有三意:一先觀大身者,為使行者自在觀之;二或觀未成之人,去大就小;三或隨意樂觀之。

        觀其小身者:應觀彌陀如來丈六像,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閣之內,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之內,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如是隨意,寶閣寶林寶樹等,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機境相稱,則成就甚易矣!

        此觀乃有三尊,非獨觀佛也。又有真佛,有形像,有小身,有大身,又有華座等,故云「雜想」也。雜義甚多,且述一兩,餘準知之。如上十三觀,不限時節,只以成就為期,所以不說日數,論觀成就,由眾生根有利鈍。故善導釋〈華座觀〉中〈地想觀〉云:「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

        以上十三定善,略釋如此。此義但此經說,《壽經》未說之也。
 

        二「散善」者:此亦有二:一者來意,二者釋三福九品。

        一、來意者:眾生根性有二:一禪定之機,二散亂之機。若為散機,亦說定法,機法乖違,虛失巨益,故說三福九品散善也。

        二、釋三福九品者,此亦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

        (一)「三福」者: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孝養父母」者:凡在家出家人,皆有父母,必當務孝養。在家孝養,出《論語》、《孝經》等;出家孝養,如經論廣說之。如釋尊擔父王金棺,目連得通度亡母等,此即出家孝養也。聲聞戒有生緣奉事法,菩薩戒有孝順父母說。凡孝養之法,雖有內外,而共讚至道之法,稱至德要道,最足以為往生業也。

        「奉事師長」者:夫知生死之可厭,涅槃之可欣,而發心立行,皆師之力。凡夫智解,必由師生,其生知者,未之有也。是以師恩實深,報謝最難,是故雪山半偈投身,釋尊千歲為床;常啼碎髓於無竭,藥王薪身於淨明。南山曰:「父母七生,師僧累劫」,良有所以也。夫八宗學徒,誰人不有師長!就中真言,不稟師授,則不讀一句;自餘諸宗,皆有師資相承之道。然則入身於佛門者,豈無奉事師長義乎!若有往生志者,各宜奉事師長,而即迴之為往生業也。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者:翻十惡業,為十善業。於中「慈心不殺」者,此有二義:一慈無量,二十善中第一善。

        「慈無量」者:具有四無量,今舉初攝後,是修四無量為往生業之意也。

        「十善中第一善」者,乃於十善總別舉之,謂十惡俱是罪,而以殺生為其第一。今翻十惡故,以不殺總別舉之,此則以十善為往生業也。

        所謂十善者,非但佛法,亦是輪王舊法,有往生志者,宜持十善者也。

        「受持三歸」者:歸佛法僧也。就此有翻邪三歸、五戒三歸、八戒三歸等;又有菩薩三歸。俱是入道初門,今迴此法以為往生業也。

        「具足眾戒」者:就戒有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菩薩三聚淨戒,及十重四十八輕戒也。

        「不犯威儀」者:有三千威儀,有八萬威儀。戒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也,若有往生志者,宜持此等諸戒,此即戒門往生意也。若約宗論之,正是律宗,兼通諸宗也。

        「發菩提心」者:發四弘誓願大菩提心也。就此亦有諸宗發菩提心:法相則有唯識發心,三論則有無相發心,華嚴則有法界發心,天台則有圓融發心,真言則有三密發心;各以此等發心,迴為淨土業也。其發心相即如宗宗章疏說之。

        「深信因果」者:乃於因果,有世間因果,有出世因果。世間因果者:此即六道之因果也。出世因果者:此即四乘三乘之因果也。若約諸宗解之:俱舍、成實、律宗是三乘之因果;法相、三論兩宗是亦三乘之因果;華嚴是五教之因果;天台是四教之因果;真言是五相三密之因果;達摩宗是佛乘之因果也。各於此等自宗因果,發起深信,迴此功德以為淨土業也。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者:對文名讀,離文稱誦。是即舉五種法師中,讀誦二行,攝受持等三也。或舉讀誦二,具攝書寫等十種法行也。大乘之言以簡小乘;此非別指一經,通指一代所說,一切顯密諸大乘經。於中有已結集經,有未結集經。又於已結集經,或有隱龍宮不流布人間之經,或有留天竺未來漢地之經。
        今就本朝將來之經論之,《貞元入藏錄》中,始自《大般若經》六百卷,終至于《法常住經》、顯密諸大乘經,總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百八十三卷也;此等諸經,皆攝讀誦大乘一句。請西方行者,各應隨其意樂,或讀誦《法華》,或讀誦《華嚴》,或讀誦《涅槃》,或讀誦《遮那教王》等經,及諸尊法等,以為往生業也。又應或解說、或書寫如上諸經,以為往生業也。

        問曰:顯密旨異,何顯中攝密乎?

        答曰:顯密二經,共是大乘。是故《貞元錄》中,顯密同編入大乘經部內,故攝讀誦大乘一句,非言是顯教中攝密教旨也。

        問曰:爾前經中,何攝《法華》乎?

        答曰:今言攝者,非論權實偏圓等義,只是讀誦大乘之言,普通《觀經》前後大乘諸經而已。文雖唯言大乘,無選權實,正當《華嚴》、《般若》、《法華》、《涅槃》等,實大乘諸經也。諸大乘經明平等理,故云方等也。

        「勸進行者」者:就此有二:一聖道勸進行者,二淨土勸進行者。

        1、聖道勸進行者者:為他說聖道修行法門,乃至一句一偈,即以其德,深心迴向,為往生業也。

        2、淨土勸進行者者:為他說往生淨土法門,乃至一句一偈,即以其功德,深心迴向為往生業也。

        又有堂塔修造勸進行者:謂勸他建立修復塔寺,即以其功德,深心迴向為往生業也。然則華嚴、天台、三論、法相、真言、禪門、俱舍、成實、大小律宗,如此諸宗所修萬行,及世間經典所明孝養父母、仁義禮智信等世善,皆攝此三福業中也。西方行者,各宜尋文學之。

        (二)「九品」者,釋之為三:一明開合異,二分別品位不同,三就文別解。

1、開合異者:開前三福,以為九品;是故九品行業,即是三福,更無別體也。

2、品位不同者:此亦為三:一約行淺深,二約行多少,三約時長短。
(1) 約行淺深者:且如念佛一行,而有九品淺深;諸餘讀誦發心等行,亦復如是。
(2) 約行多少者:上品具五行,中品具四行,下品具三行;具如《雙卷經》說。是則約行多少,有品位不同也。
(3) 約時長短者:且約一戒行,盡形與一日,時有長短,分之以為中上、中中二行,即此意也。

3、就文別解者:亦分為二:一總分三品,二就文別解。
(1) 總分三品者:上輩此有三品:上上、上中、上下,雖三品不同,總為上品也。中輩亦有三品:中上、中中、中下,雖三品不同,總為中品也。下輩亦有三品:下上、下中、下下,雖三品不同,總為下品也。又此上輩三品,同是大乘善人。中輩三品,分之為二,中上、中中二品,同是小乘善人;中下一品,是世俗善人也。下輩三品,約惡輕重分之,不依修因淺深;謂以十惡為下上,以破戒為下中,以五逆為下下,是則三品同是遇惡之人也。
(2) 就文別解者:就九品文,各別釋之。

初釋「上輩三品」:
上品上生文,此有三段:一修因,二往生,三往生已後得益。凡就九品,皆有此三段。
一、修因者:《經》曰:「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乃至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一聖眾來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乃至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見已,歡喜踊躍。乃至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三)往生以後得益者:《經》曰:「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等。
若有上品上生志之人,當一日乃至七日之間,或持諸戒行,或讀誦方等經典,或修行六念,而期往生也。
上品中生,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經》曰:「不必受持讀誦。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二、往生者:例前此亦有二:
(一)佛來迎者:《經》曰:「行此行者,命欲終時。乃至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自見坐紫金臺。乃至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即開」等。
凡三論、法相、華嚴、真言、天台、禪門諸宗,皆有解第一義之旨。若願求上品中生之徒,當於第一義,甚深實相妙理,信解不疑,迴此勝因,以得生彼國也。
上品下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經》曰:「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佛來迎者:《經》曰:「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乃至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見此事時,即自見身。乃至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以下文是也。
若有樂欲上品下生之人,當發無上菩提心,深信因果也。
上來大乘善人,上輩三品往生,略述如此。

次釋「中輩三品」,依善導分為二,中上中中二品,是小乘善人也;中下一品,是非大乘亦非小乘,未遇佛法世俗之善人也。
中品上生,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經》曰:「若有眾生,受持五戒。乃至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二、往生者:例前此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乃至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見已,心大歡喜。乃至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蓮華尋開,當華敷時」等。
若有中品上生志之人,當以所持戒法,至心迴向,成辦往生大事也。
中品中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經》曰:「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乃至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乃至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經於七日,蓮華乃敷」等﹝以上小乘﹞
        若有中品中生志之輩,當一晝夜等,隨分受持近事等戒,至心迴向發願,得生彼國也。
中品下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經》曰:「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乃至遇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此品之中,雖無來迎之文,而準前後諸品,是必合有來迎,今無文者,蓋譯家之略耳。故善導料簡九品為十一門,建立文雖有具不具,品品皆有來迎之義。懷感等諸師,皆亦存有來迎之義也。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聞此事已,尋即命終。乃至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等。
若有中品下生志者,當孝順父母,仁慈愛物,迴此福業,得生彼國也。上來中輩三品如此。

後釋「下輩三品」,此三品人全無大小善根,及世俗善根,唯有十惡、破戒、五逆之罪;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始稱彌陀名號,僅一念十念者,因隨罪業輕重,立為三品。
下品上生,是十惡人,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經》曰:「或有眾生,作眾惡業。乃至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爾時彼佛,即遣化佛。乃至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乃至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等。
九品之中,此品最要,頗相當我等分。今時末法之運,道俗希有正信。依《經》:一日夜間,有八億四千念,念念皆是三塗業因;身口諸業,亦復幾許。自非本願名號不可思議之力,何以得往生彼國乎!
若有下品上生志之人,當至心念佛,發願迴向,往生彼國也。
下品中生,是破戒人,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經》曰:「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乃至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二、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等。
然澆季緇素,多不受戒,既無戒法,寧論持破!縱令有受戒者,希有發起上品之心,若不發起上品之心,何得戒體?縱令有得戒體,毀犯甚多。自非彌陀十力威德,名號光明神力,何由得出生死?當隨犯隨懺,至心唱念佛號,得生下中品也。
下品下生,是五逆人,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經》曰:「如此愚人。乃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二、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聖眾來迎者:《經》曰:「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二)行者往生者:《經》曰:「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三、生後得益者:《經》曰:「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等。

        以上略釋三福九品散善畢。

        上來所釋,定散二善,是正宗分。粗解其大綱耳。
       
        次〈流通分〉,有多文段,取要釋之。《經》曰:「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等釋,此文乃為二:

        一依善導盡廢定散諸行,唯歸念佛一行;二以經諸文,資助其義。

        一、依善導盡廢定散諸行,歸念佛一行者:善導(散善義) 釋此文曰:「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二、以經諸文,資助其義者:此經雖說定散二善,明諸行往生,論其正意,則唯在念佛往生而已。其文甚多,略指三五:

        (一)第九觀,「光明遍照」文。

        (二)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文。

        (三 )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文。

        (四)同下品上生,「化佛稱讚行者」文。

        (五)下品中生,「聽聞彌陀功德往生」文。

        (六)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

        (七)「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文也。

        釋「光明遍照」文,乃有三義:一平等義,二本願義,三親緣等義。

        一、「平等義」者:夫《華嚴》說事事圓融,《法華》明諸法實相;圓融實相之行人,何得漏彌陀光明?道行、勝天、理趣、金剛等受持法師,別畢竟空之旨,談離言無二法,云何不蒙彌陀光明?持《思益經》識平等如如,受《圓覺經》達建立一切,依《首楞嚴》知包含十方,學《大集經》融染淨二法,解《涅槃》知佛性,習《淨名》悟不二。彌陀如來無緣慈光,可照如是等一切顯密事理行者。

        然唯照念佛行者,不攝取餘行者,有何意也?余熟案之,以平等大悲故,光明攝益,唯在念佛行者。何者?若照經論通達之者,末世眾生,愚癡者多,智慧者少;利根者少,鈍根者多。然念佛法門,智愚利鈍,齊平修之

        智人修之,是故大聖文殊,教念佛於法照禪師;願王普賢,說願偈於蓮華勝會。

        愚人修之,是故即此《觀經》,十惡、破戒、五逆罪者,教令念佛。

        當知念佛一行,普通凡聖、智愚、利鈍。故今攝取光明,唯照念佛行者也。

        二、「本願義」者:謂餘行非本願行,故不照攝之;念佛是本願行,故照攝之。故善導《六時禮讚》曰:「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三、「親緣等義」者:善導(定善義)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就此有二:一平生,二臨終。
        (一)平生者:若人念佛,阿彌陀佛無數化身、化觀世音、化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念佛草庵雖隘,而恒沙聖眾雲集,同菴羅園之華座;三昧道場雖陜,而無數賢聖側塞,等靈鷲山之苔筵。十萬億剎,宛如咫尺;容膝丈室,殆如太虛。若人不念佛,則恒沙聖眾,一箇不接;無數化佛,一佛不來。念與不念,得失天淵,行者應知。

        (二)臨終者:念佛行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應聲現在其前。明知:念佛眾生,與佛甚近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卻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2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文者:善導(往生禮讚)釋曰:「若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3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文者:善導(散善義)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又《觀念法門》中,以下品上生為念佛往生者,不取聞經功德。故知諸往生行中,念佛是最勝;故廢諸行,而歸念佛也。

        4同下品上生「化佛稱讚行者」文者:善導(散善義)釋曰:「三、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

        5下品中生「聽聞彌陀功德往生」文者:善導(散善義)釋曰:「明善人為說彌陀功德」。又釋除罪曰:「明罪人既聞名號,即除罪多劫。」

        6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者:善導釋曰:「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七、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八、明除罪多劫。九、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花來應。」

        又慧心釋(往生要集卷下本)曰:「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今依此文,以念佛是最勝,能滅極重惡業;孝養等諸善,豈堪比較!況又至死苦來逼時,孰能暇修餘行哉!

        7「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文者:善導(散善義)釋曰:「五、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以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

        一、明專念彌陀佛名。

        二、明指讚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花,亦名希有花,亦名人中上上花,亦名人中妙好花,此花相傳名蔡花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問曰:經云:「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者,且讚歎念佛者,誘引之言而已。然釋家何意言「實非雜善得為比類」,相待雜善,獨歎念佛乎?

        答曰:文雖幽隱,而義則分明。所以知者,此經既說定散諸善與念佛行,而於其中獨標取念佛,喻芬陀利華,是則相待定散諸善,以顯念佛功能超絕。

        所謂人中好人者,是待惡而所美也;人中妙好人者,是待粗惡而所稱也;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下而所讚也;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歎也;人中最勝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問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說上上品中,至下下品而說之乎?

        答曰:豈前不云:「念佛之行,廣亙九品」,是故《往生要集》(卷下末)曰:「隨其勝劣,應分九品。」然而至下下品說之者,蓋有由也。謂下品下生是逆罪人而能除滅逆罪,餘行之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滅之。是即為極惡最下人,而說極善最上法。

        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藥,則不能治;而彼五逆重病淵源,非此念佛府藏靈藥,何能得治?

        故弘法《二教論》引《六波羅蜜經》云:「第三法寶者,所謂過去無量諸佛所說正法,及我今所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乃至調伏純熟有緣眾生,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攝為五分: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

        此五種藏,教化有情,隨所應度,而為說之。若彼有情,樂處山林,常居閑寂,修靜慮者,而為彼說素咀纜藏。若彼有情,樂習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為彼說毘奈耶藏。若彼有情,樂說正法,分別性相,循環研覈,究竟甚深,而為彼說阿毘達磨藏。若彼有情,樂習大乘,真實智慧,離於我法執著分別,而為彼說般若波羅蜜多藏。若彼有情,乃至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消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

        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經如乳;調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熟酥;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等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眾生,解脫生死,速證涅槃安樂法身。」

        所謂五無間罪者,是五逆罪也。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總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三昧醍醐靈藥,則五逆深重病,甚為難治矣!

        問曰:若然,下品上生是十惡輕罪人,何故說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滅,何況輕罪?餘行不然,或有消一,而不消二。唯有念佛,輕重兼滅,一切遍治。譬如阿伽陀藥,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為王三昧。凡九品配當,是一往義。再往論之,五逆迴心,通於上上;讀誦妙行,通於下下;十惡輕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發菩提心,亦通上下。是則一法而通九品,九品互通,即八十一品也。是以迦才(淨土論卷上)云:「眾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萬別。」莫見一往文,而起封執也。於中念佛是最勝行,故引芬陀利華,以為譬喻;餘行不然。又念佛行者,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等,常來守護,如影與形,不暫捨離;餘行不然。又念佛行者,捨命已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餘行不定。

        又道綽於念佛一行,立始終兩益。《安樂集》(卷下)曰:「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壽盡必生,此名始益。言終益者,依《觀音授記經》:『阿彌陀佛住世長久,兆載永劫亦有滅度;般涅槃時,唯有觀音勢至,住持安樂,攝引十方,其佛滅度,亦與住世時節等同。然彼國眾生,一切無有睹見佛者;唯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者,常見彌陀,現在不滅。』此是其終益也。」

        今依此等文義,棄捨諸行,偏歸念佛也。

        又所以上上品,亦有念佛者,《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此經三心,即同本願三心。
        謂至心者,即至誠心也;
        信樂者,即深心也;
        欲生我國者,即迴向發願心也。

        是則三心,通念佛及諸行。是故善導釋此三心,以通正雜二行。故知三心,通九品也,三心已通九品,明知念佛亦通上上也。

        又所謂「三心」者,是行者至要,往生目足,所以者何?《經》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明知具三心者,是必得往生也。《釋》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三心,一少則是不得往生也。

        於中「至誠心」者,是「真實心」也,其相如《疏》釋也。

        次「深心」者,謂「深信之心」。當知「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故《疏》建立二種信心,以令決定九品往生也。

        「迴向發願」者,以所修善根,迴向淨土,其義如《疏》。

        又此三心者,總而言之,通諸行法;別而言之,在往生行,今且以通屬別。行者當留心,勿敢忽諸矣!

 


 
《阿彌陀經》釋
法然上人 著
 

        將釋此經,略有五意:一明往生所依,二辨二行勝劣,三述經來意,四釋經題名,五入文解釋也。

        一、明往生所依者:此經即是往生極樂之所依也。夫往生極樂之旨,經論所說甚多,於中論其最要,無有過《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此三部經者也。何以知之?略有六文:一善導《疏》文,二天台《十疑》文,三慈恩《要決》文,四迦才《淨土論》文,五智景《疏》文,六慧心《往生要集》文也。

        (一)善導《疏》(散善義)文者:彼疏釋專修正行文云:「一心專讀誦《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等。今依此文,西方學者,當專讀誦此三部經也。

        (二)天台《十疑》文者:彼中第四疑,問曰:「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淨土,而須偏念彌陀佛耶?答曰: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云何用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餘部經論等文,慇懃指受,勸生西方淨土,故偏念也。

        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又《觀經》曰:「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若有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今依此文,淨業緇素,當學「三經一論」也。

        (三)慈恩《要決》文者:彼釋長時等四修中,釋恭敬修云:「二者恭敬修,此修有五:

1、敬有緣聖人:謂行住坐臥,不背西方;涕唾便利,不向西方也。

2、敬有緣像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能廣作,但作一佛二菩薩亦得。教者:《彌陀經》等,五色袋盛,自讀教他。此之經像,安置室中,六時禮讚,華香供養,特生尊重。

3、敬有緣善知識:謂演淨土教者,若千由旬以來,並須敬重,親近供養。別學之者,總起敬心,與己不同,知深敬也;若生輕慢,得罪無窮,故須總敬,即除行障。

4、敬同緣伴:謂同修業者,自雖障重,獨業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資,同伴善緣,深相保重。

5、敬三寶:同體、別相,並合深尊敬,不能具錄。」

        乃依此文,西方行者,當專敬彌陀像,專讀誦《阿彌陀經》等也。此中言「等」者,即指《壽》、《觀》二經也,是則慈恩亦勸往生之業,專念彌陀,讀誦此經,以為至要也。

        (四)迦才《淨土論》者:彼論中引十二經七論,為往生極樂證。十二經者:一《無量壽經》,二《觀無量壽經》,三《小阿彌陀經》等;七論者:一《往生論》,二《起信論》等。

        (五)智景《疏》文者:意同迦才。

        (六)慧心《往生要集》文者:彼集中即引天台《十疑》、迦才《淨土論》,以為其證明。知往生極樂,經論其數雖多,而以此三部經為最要也。

        二、辨二行勝劣者:依《往生要集》即有念佛、諸行二行。彼集立十門,明念佛往生。其第八門「念佛證據」(卷下本)中,以念佛對諸行,有三番問答:

        第一問曰:一切善業,皆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

        答: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木槵經》曰:「難陀國波琉璃王,遣使白佛言:『唯願世尊,特垂慈愍,賜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來世中,遠離眾苦。』佛告言:『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過一木槵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樂。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除斷百八結業,背生死流,趣涅槃道,獲無上果。』」 ﹝略鈔,感禪師意亦同,已上難易意也。﹞

        況復諸聖教中,多以念佛為往生業,其文甚多,略出十文:

        (一)《占察經》下卷云:「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成不退。」

        (二)《雙卷經》三輩之業,雖有淺深,然通皆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三) 四十八願中,於念佛門,別發一願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四)《觀經》云:「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五)同《經》云:「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六)同《經》曰:「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七)《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八)《般舟經》曰:「阿彌陀佛言:『欲來生我國者,當念我名,數常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

        (九)《鼓音聲經》曰:「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

        (十)《往生論》以觀念彼佛依正功德為往生業。今案此文,諸聖教中,以念佛為往生業,其文甚多;以布施等諸行為往生業,其文是少。此乃少分、多分意也。今勸念佛往生者,即依多分意耳。﹞

        第二問曰:餘行寧無勸信文耶?

        答:其餘行法,因明彼法種種功能,其中自說往生之事,不如直辨往生之要多云念佛。何況佛自既言「當念我名」乎!亦不言佛光明攝取餘行人,此等文分明,何重生疑耶!

        第三問曰:諸經所說,隨機萬品,何以管見,執一文耶?

        答: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曰:「復次眾生,初學是法,其心怯弱,懼畏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隨以專心念佛因緣,隨願得往生他方佛土。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所作善業,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明知契經,多以念佛為往生要。若不然者,四依菩薩即非理盡。」

        言非理盡者:佛雖普逗機緣,說念佛及諸行,未委分別念佛諸行。四依論師,佛之滅後出世,搜佛正意,述往生業;而不勸示諸行往生,偏教念佛往生。是故今擱如來隨宜諸行,依四依理盡念佛行也。

        上來三番問答,問雖是三,案其答文,則有六義:一難易義,二多分少分義,三因明直辨義,四本願非本願義,五光明攝取不攝取義,六如來隨宜四依理盡義也。念佛諸行相對決擇,廣如彼集也。

        三、述經來意者:《觀經》雖初廣說諸行,遍逗機緣;後廢諸行,結歸念佛一行。然尚彼經,諸行文廣,念佛文狹,是以行學之徒,義路易迷,是非難決。故今此經,廢捨諸行,唯明念佛,是即為於念佛行,令生決定信也。

        四、釋名者:「佛」者:娑婆化主,三身萬德之釋尊。「說」者:此土化儀,四辨八音之聲教。「阿彌陀」者:極樂教主之名,十方諸佛之所稱讚也。然此經說一日七日念佛,十方諸佛證誠,及彼國依正二報功德,今「阿彌陀」三字盡攝收之。

        謂「阿彌陀」是能成人,「依正」是所成報;舉能成佛,攝所成報。又「阿彌陀」是所證佛,「諸佛」是能證佛;舉所證佛,攝能證佛也。

        「經」者:如前辨之。

        五、入文解釋者:初從「如是我聞」至「大眾俱」是〈序分〉也。自「爾時佛告」至「是為甚難」是〈正宗〉也。「佛說此經」以下是〈流通〉也。

        〈序分〉且措。

        〈正宗〉有多文段,大分為二:一極樂依正,二念佛往生。

(一、極樂依正)

        初就「依正」論之,「依報」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華池黃金地等。「正報」有化佛、菩薩,及聲聞、緣覺、阿鞞跋致眾生;菩薩中有一生補處。

        此等依正功德前已顯了,今則且就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之文料簡。慧心即此名「聖眾俱會樂」,聖眾者是普賢、文殊、彌勒等也。

        然普賢菩薩主華嚴法界圓融法門,雖不得遇賢首、清涼,若欲學六相十玄法門者,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也;況彼宗祖智儼大師既往生極樂也。

        文殊菩薩主三論八不中道、二諦,方等、般若波羅蜜法門,雖不得值興皇、嘉祥,若欲學中、百、十二法門者,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也。

        彌勒菩薩應世親請,自兜率天降中印度,演說瑜伽,法相宗祖,雖不得值玄奘、慈恩,若欲學五分、十支、五位、百法法門者,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也。

        又《楞伽經》(魏譯卷九)說云:「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乃依此文,龍樹菩薩亦已往生在極樂界。龍樹菩薩已是天台、三論及真言祖師也;若欲廣學顯密兩教者,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也。非但俱會此等聖眾,復能得會我等無始以來父母、師長、朋友、知識、妻子、眷屬、已往生者。若欲相見生生世世父母、師長、妻子、眷屬、朋友、知識等者,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也。

(二、念佛往生)

        「念佛往生」,此中亦分為二:一念佛往生,二引證勸進。念佛往生亦分為二:一修因,二感果。就修因亦為二:一發願,二念佛。

        初、「發願」者:謂發往生願也,《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也。

        二、「念佛」者:亦分為二:一簡小善,二正修念佛。

        (一)「簡小善」者:「小善」者,謂不足為往生因,諸小善根也。而大小義,異說紛紜。今依善導,即以雜善名為「小善」,專念佛名名為「大善」。是故(法事讚卷下)釋曰:「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二)「正修念佛」者:謂是「一心稱念彼佛名號」,名為念佛。《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是也,此即專修正行念佛三昧文也。此文中,有四意:

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者,是乃指念佛行者也。此文雖曰:善男善女,意兼惡人。是故善導(觀念法門)釋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能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即得往生。」

2、「執持名號」者:此正修念佛也。

3、「若一日乃至七日」者:是修念佛三昧時節之延促也。文雖但舉一日七日,意兼一生乃至十聲一聲等,是故善導(觀念法門)釋此文云:「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以此案之,今此經意,非但明於善人一日七日往生,亦兼明於十惡輕罪、破戒次罪、五逆重罪之人往生也。

4、「一心不亂」者:修念佛時,心不散亂,至誠信心,專念佛名,是即往生之修因也。

        又《經》曰:「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等者,文有二意:一聖眾來迎,二行者往生也。

        一、「聖眾來迎」者:念佛行漸成就,往生期既至時,彌陀如來與諸聖眾,俱來迎接行者也。凡就來迎,《觀經》乃說九品迎接之相,其文云:「上品上生者,無數化佛與佛共來;乃至下品下生,但金蓮華來」等。

        :此經來迎者,九品生中是何來迎?

        :若依聖眾多少定其品位,是似上品上生之相。所以者何?此《經》曰:「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是雖不說聖眾多少,據《稱讚淨土經》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此文已曰:「無量聲聞」等,故知是上品上生也。又此經說修因時節曰:「若一日乃至七日」;《觀經》亦明上品上生修因時節曰:「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兩經全同,明知上品上生來迎也。又明往生修因,九品之中,多明上上,行者發願理亦可期上上。

        夫我等建往生願,非欲己身快樂。處生死淤泥,起菩提願行,妄心內發,塵境外競,恐是自他共沒,何得救攝?不如疾到彼剎,證得無生,具足神通,得大自在,變現十方,施作佛事,期上品往生,意在於茲也。故天台發願文云:「上上品金剛臺」。不空《彌陀儀軌》云:「上上品欲往生淨土」。又善導《六時禮讚》、《觀念法門》皆言:「上品往生」。故知今經意,亦就上上品明念佛往生也,是非愚見,有先德曰:「今是說上品修因」。

        二、「行者往生」者:既得佛來迎,乘觀音蓮臺,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八功德池中也。《觀經》說往生以後,蓮華開敷遲速,聞法得道利益;今經望彼是略而已。又約修因時節延促,明念佛淺深者,時節既七日也,理即容有七品念佛,是就但念佛分品位意也。

        總論品位:《雙卷》有三品,《觀經》有九品,今經有七品也。

        :於時節有或十日,或九十日等不同,何故今就七日明念佛行?

        :其例非一:若依世俗。種族曰七世七廟,寶曰七寶,藥曰七日藥,胎內位經七日轉變成就。依出世者,或云七佛,或佛出胎之後現行七步,或初果經生至七生,《胎藏》《金剛》兩部灌頂俱用七日,《方等》《法華》兩經行法亦用七日。用七日者,修法成就之期限也。凡用七數,其例甚多,不暇枚舉也。

        又慧心(小經略記)釋「但念佛往生之由」了,問曰:何故此經不說十六想觀? ﹝此問意者,十六想觀者日想乃至下輩生想也。今經何故不說彼十六想觀及三福大善,唯說此稱名念佛乎? ﹞

        即答曰:運念於帷帳之中,決證於塵剎之外,其不如念佛。故今經不要勸餘觀,廣略隨宜不得一例。﹝《史記》高祖本紀曰: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今假此語勢,潤色念佛事耳。 ﹞


        二、「引證勸進」者:此亦有二:一來意,二正引證勸進。

        一、來意者:凡於佛所說,有信、不信者;於今經所說,亦有信、不信。若於前所說念佛往生法,生敬信無疑者,何用證誠?今此六方諸佛證誠,偏為疑惑不信者也。疑惑之相,其類非一,外道之輩,於佛教法,都不信之,況於念佛往生法乎?又佛法中,如小乘人,尚不信有他方佛土,況念佛往生之法乎?又雖學大乘有信者,而於五逆、十惡、破戒之徒往生,或亦不信。又疑設雖善人,如何具縛凡夫,僅以一日七日念佛,一念十念念佛之力,直離三界穢惡,入淨土不退境?言凡夫往生者,或是誘引之言乎?或是別時意趣乎?今為如是疑惑不信之人,有此證誠也。

        又五逆十惡罪人,自於其身為疑:謂我是十惡五逆罪人,業障年深,設修念佛,如何得生極樂?如是自疑,敢不信往生,是故有此證也。又疑謂:往生極樂者,當以讀誦大乘等種種勝行,何由稱名念佛一行而得往生,如是疑故用此證誠也。

        二、正引證勸進者:此亦有五:一、以自證知見勸進,二、引他佛證勸進,三、示現當利益勸進,四、舉我為諸佛所讚勸進,五、總結勸進。

        (一)以自證知見勸者:我是法王,於法而得自在,於淨土依正,往生因果,徹視了了,我明見其勝利,是故說之,汝等何不信之?若有信者,應當發願。故《經》曰:「我見是利,故說此言,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此乃釋迦世尊,以自證知見,勸進眾生,令信念佛往生,設不引用他佛證誠,實可信受發願者也。
        (二)引他佛證勸進者:引用他界十方恒沙諸佛,助成勸進也。此有二意:一、一佛多佛,二、共化不共化。

1、「一佛多佛」者:諺曰:「強力不如眾力」。世尊已以自證知見勸進,而恐眾生猶不信之,故引他方諸佛勸進,令生物信也。

2、「共化不共化」者:《唯識論》曰:「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或多屬一者,謂多眾生繫屬一佛也;或一屬多者,謂一眾生繫屬多佛也﹝繫屬者言有緣也﹞

        今依此意,釋諸佛證誠者,或有眾生,由聞東方恒沙諸佛證明,可斷疑惑。又或二方、三方,乃至十方,亦復如是。此依共不共意,引證勸進也。

 

        問曰:何故諸佛證誠,唯局念佛?

        答曰:若依善導,念佛彌陀本願之行,故有證誠;餘行不爾,故無證耳。

        問曰:若爾,《雙卷經》等,並說念佛,何無證誠?

        答曰:解有二義,一者《雙卷》、《觀經》等中,雖說念佛,兼明餘行,故無證誠;此經一向純說念佛,故有證誠也。二者《雙卷》、《觀經》等中,雖無證誠之言,以此例彼,於彼必亦應有證誠,文雖在此經,義則通彼經。故天台《十疑》云:「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聲陀羅尼經》等云:『釋迦佛說此經時,皆有十方恒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誠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故知彼經亦有證誠也。

        (三)示現當利益勸者:亦分為二,一約佛名經名舉三益勸,二約往生發願舉三益勸。

1、約佛名經名舉三益勸者:《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文中有二:一佛名,二經名。
(1) 佛名者:即上所證彌陀名號,若人聞此阿彌陀名,皆蒙護念,得不退轉菩提之益也。「護念」者:喻如魚子為魚母所念故,攝養增長;行者亦爾,蒙諸佛護念故,得信根堅固增長也。「不退」者:由諸佛護念力,得信根堅固增長故,於菩提果,亦得不退也。以上二者是現益也,得菩提者,即當來利益也。
(2) 經名者:即此《阿彌陀經》名也。聞此經名,如聞佛名,亦有護念、不退及得菩提三益也,其旨可知。
慧心(小經略記意)問曰:此經說阿彌陀功德之外,全無別事,今文何故亦讚經名?
答曰
:佛與法別,是故各有利益。
「佛」者阿彌陀佛也,「法」者《阿彌陀經》名也。阿彌陀佛者「人」也,《阿彌陀經》者「法」也。是即人法各別,故各有利益也。今出人法各別例證,《略記》曰:「如下品上生者,壽終之時,聞諸經名,除千劫罪;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罪。又《大論》第九云:『有一比丘,誦《阿彌陀經》及《摩訶般若》。是人欲死時,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彼大眾俱來。即時動身自歸,須臾命終。命終之後,弟子積薪燒之,明日灰中見舌不燒。誦《阿彌陀經》故,見佛自來;誦《般若經》故,舌不可燒。乃至有人罪垢結縛,一心念佛,信淨不疑,必得見佛,終不虛也。』明知各有利益也。」

2、舉發願利益勸往生者:就中有三:一不退,二往生,三菩提﹝此中略護念﹞
(1)「不退」者:以至誠心發往生大願者,於菩提果得不退轉也。
(2)「往生」者:由至心發願,故必得往生。設經生死,畢竟不虛,譬如少許金剛,墮地而能穿入,其地雖厚,不能留礙,必至於本際也。故知發願之功最大,前勸信受者,正為此而已。

        (四)舉我為諸佛所讚歎勸者: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等文是也。

        (五)總結勸者:「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等文是也。以上正宗分畢。

        三、〈流通〉者,《經》曰:「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就此文分為三:「佛說此經已」者,是結前生後也;「舍利弗及諸比丘等」者,是聞法奉行人也;「聞佛所說,歡喜信受」者,是奉行之相也。

        「奉行人」者:聞上所說念佛往生法門,奉行之人也,其中有聲聞、有菩薩、有雜眾。聲聞眾中,有舍利弗、目連、迦葉、阿難、羅云、賓頭盧等;菩薩眾中,有文殊、彌勒、常精進等;雜眾中,有天、人、阿修羅等。

        慧心釋曰:「智慧深利者,相從舍利弗;神通大力者,皆相從目連;其餘尊者各有所掌。迦葉、阿難,傳持遠迨像末;羅云、賓頭盧等,守護至八萬歲。況復文殊是三世諸佛之智母,十方佛土中說法之上首;彌勒是諸佛長子,當來導師;乃至常精進,一切眾生不請之友,何時何處其不弘通?乃至天龍八部,福力自在,領世間者,常能守護教法流通也。」

        此中且出文殊菩薩,念佛三昧弘通之相:

        如來滅後千有餘年,唐法照禪師,登五臺山至竹林寺,面值普賢文殊二大聖者。師乃稽首作禮問言:「末代凡夫,去聖時遙,智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

        文殊報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所以者何?我於過去,久遠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照又問:「當云何念」?

        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疾得成佛。

        說是語已,時二大聖,各舒金手,摩照頂為授記別:「汝已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

        語已時,二大聖互說伽陀,照聞已,歡喜踊躍,疑網悉除。

        又就奉行人,有橫豎二意:

        一、橫者:一切諸人,聽聞念佛往生法門,各於處處,弘通此法。

        二、豎者:如來滅後,乃至佛法滅盡之後,百歲之時,弘通此法,以利眾生。其中善導一師,於淨土門,悉廢諸行,專修念佛,非但自行,亦以化他,乃作章疏,普益眾生。故知念佛往生,橫遍十方,豎達三際也。

        「奉行相」者,《經》曰:「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是也。

        「聞佛所說」者:舍利弗等諸大聲聞,文殊等諸大菩薩,釋提桓因等天人,聽聞念佛往生法門也。

        「歡喜信受」者:聞此念佛往生法門,深信勝解,不敢以生一念疑謗也。諸大菩薩、諸大聲聞,猶以如是,況凡下人乎!然今有人,聞念佛往生教,叨生誹謗不信,如是之人,極惡闡提。故善導以念佛三昧,相對一切解脫法門,釋判出離遲速勝劣。其文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眾等迴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

        又釋「聞佛所說,歡喜信受」文云:

              世尊說法時將了,慇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未可得離三塗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所有破法罪因緣;
            眾等迴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

        「世尊說法時將了,慇懃付囑彌陀名」者:教主釋迦如來說念佛往生法門了,正以但念佛往生法,慇懃付囑舍利弗等諸大聲聞,文殊等諸大菩薩也。

        「五濁增時多疑謗」者:於此念佛往生之法,人多疑惑生誹謗也。

        「道俗相嫌不用聞」者:道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即出家五眾也;俗者:優婆塞、優婆夷,即在家二眾也。是乃出家在家七眾,於念佛往生之法門相嫌,無聽聞習學之意也。

        「見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壞競生怨」者:彼七眾輩,見念佛修行者,各起瞋毒,種種方便,欲破壞此法門,競為怨敵也。

        「如此生盲闡提輩,毀滅頓教永沈淪」者:不信上慢,未得已得之輩,妄起邪見,毀謗念佛三昧,不懼當來,自取惡果,喻如日出,盲者不見,自陷深坑也。

        「大眾同心皆懺悔,所有破法罪因緣」等者:過去既未信此法門,今生亦疑而生誹謗,故今迴心深信此法,懺悔世世生生破法之罪,奉行供養此法門也。此經意趣,略述如此。

        凡案三經意,諸行之中,選擇念佛以為旨歸。

        先《雙卷經》中有三選擇:一選擇本願,二選擇讚歎,三選擇留教。

        一、選擇本願者:念佛者,是法藏比丘於二百一十億土中,而所選擇往生之行 〔細旨見上〕,故云選擇本願也。

        二、選擇讚歎者:上三輩中,雖舉菩提心等餘行,釋迦乃不讚歎餘行,唯讚歎念佛一行云:「當知一念無上功德」,故云選擇讚歎也。

        三、選擇留教者:又上雖舉餘行諸善,釋迦選擇,唯留念佛一法,故云選擇留教也。

        次《觀經》中又有三選擇:一選擇攝取,二選擇化讚,三選擇付囑。

        一、選擇攝取者:經中雖明定散諸行,彌陀光明,唯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云選擇攝取也。

        二、選擇化讚者:下品上生人,雖有聞經稱佛二行,彌陀化佛,選擇念佛云:「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故云選擇化讚也。

        三、選擇付囑者:於上來定散諸行中,唯獨付囑念佛一行,故云選擇付囑也。

        次《阿彌陀經》中有一選擇,謂選擇證誠也。雖諸經中,廣說往生諸行,六方諸佛於彼諸行而不證誠,獨至此經中說念佛往生,恒沙諸佛各舒舌覆大千,說誠實語,而證誠之,故云選擇證誠也。

        加之,《般舟三昧經》中,又有一選擇,謂選擇我名也。彌陀自說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選擇我名也。

        「本願、攝取、我名、化讚」,此之四者,是彌陀選擇也。

        「讚歎、留教、付囑」,此之三者,是釋迦選擇也。

        「證誠」者,六方諸佛之選擇也。

        然則釋迦彌陀及十方恒沙等諸佛,同心選擇念佛一行;餘行不爾。故知三經,共選念佛以為宗致也。
        夫:

         欲速離生死,且二種勝法中,捨聖道門,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拋諸雜行,選歸正行。

        欲修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助業,選專正業。

        正定業者,即是稱彼佛名,稱名必得往生,由佛本願故也。

        抑!《雙卷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三部妙典,或依菩薩論說,或據人師解釋,講讚之畢。至經大旨,念佛深義,專以善導和尚,用為依憑焉!

        但自開演之朝,至講畢之夕,僅三箇日。文文句句,未遑細釋,且任管見,略述大意,恐多誤錯,懷懼於冥顯耳。

        凡義解稱說之道,表白唱導之師:於經論中,得甚深旨;師資相承,為如來使;出懸河之辯,啟愚蒙之知。玄義貫精,妙理徹神;赴緣逗機,開闡法門;眾生因茲,各開慧解,發心修行,以期菩提矣!

        然予昔在叡峰,扇天台之餘風,挹玉泉之下流。三觀六即,疑雲未披;四教五時,迷闇未曉,況又於異宗他門乎!

        粵於善導所立,往生淨土之宗,雖有經論,讚仰之無人;雖有疏書,習學之無倫。是以疏相承血脈法,乏面授口訣義,夜光從晦冥,何敢不悲嘆!予因少探佛意,粗窺聖訓,從三昧發得之妙誨,宣九品往生之義意。

        愚見不敏,深理何當,況又章疏,文義幽遠。不遇導師,決智難生;不遊支那,遺訓難了。然今,輒應三經講讚之請,開於三日解說之會,譬如魚鱉登層雲上,奚有翔天之用。雖然,重賢上人承于太上法王叡命,慇懃致請;余多年蒙聖渥,道契日久,盡未來際不可歇盡。是故不顧誹謗於世,解釋要義既以如是。若人聽理勇為信受,幸為得其人焉;若又不信誹謗,亦自為毒鼓緣。誹謗讚歎,俱是夢事,信毀同睹萬億佛身。冀與法王,世世生生,結大因緣,永為法友,如無諍念王與法海梵士也,且在會諸人,亦同普眴摩尼因緣。乃至微塵剎土眾生,普蒙攝取不捨妙光;三有六趣有情,齊入諸上善人嘉會矣!


        本云:文治六年(一一九○)二月一日,於東大寺講之畢。
              所請源空上人,能請重賢上人。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